今天鞋百科给各位分享中国古墓编号前十的是谁的知识,其中也会对中国古代十大帝王陵墓?(中国古代十大帝王陵墓有哪些)进行解释,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别忘了关注本站,现在我们开始吧!
中国古代十大帝王陵墓?
成吉思汗陵2.黄帝陵 3.茂陵 4.明十三陵5.明孝陵
中国四大古墓是哪几个?
中国古代十大帝王陵墓?
成吉思汗陵2.黄帝陵 3.茂陵 4.明十三陵5.明孝陵
中国最恢宏的十大帝王陵墓(最新排名是什么)
中国最恢宏的十大帝王陵墓
1 黄帝陵
2 乾陵
3 秦始皇陵
4 明十三陵
5 成吉思汗陵
6 汉阳陵
7 清东陵
8 西夏王陵
9 茂陵
10 桥陵
中国最著名的十大古墓
西周
1. 西周大墓,即陕西省周公庙遗址,西周最高等级的陵坡墓地。发掘之初被寄予厚望的墓地中规格最高的32号大墓,由于被盗严重,甚至出土了2002年的矿泉水瓶,而出土文物寥寥。该墓此前即被认定是一个诸侯国国君级别的大墓,后又被怀疑是周公墓,可是最终由于出土器物没有确凿认定,而至今不知墓主身份。
春秋早期
2. 晋侯墓,位于山西省曲沃县羊舌村,墓地因被盗而发现。清理结束的两座大墓早期均曾被盗,专家推测,很有可能是一种与复仇有关的毁墓行为。由于被盗,墓中未出土有关墓主身份的印或铭文,墓主是否真的是晋文侯和夫人,可能永远是一个谜。
春秋
3. 秦公大墓,甘肃礼县永兴大堡子山,此墓的发现意义非凡,长期以来,我国考古学界一直探索的秦国四大陵区最早的西垂陵区遗址这一千古之谜终于揭晓。秦公大墓据专家考证是秦国开国国君或其子秦文公的夫妇陵墓。该墓为研究秦国的陵寝制度和历史提供了新资料。该墓15年前就已严重被盗,大量珍贵文物现仍流失海外。
战国早期
4. 郭庄大墓,这座大墓经历了至少17次盗掘,其中包括战国盗洞一个,东汉盗洞7个、现代盗洞9个,但由于拥有十分完善的防盗系统,墓地发掘后仍出土大量珍贵器物,可算一个奇迹。它有很多巧妙的防盗机关,是典型的积石积沙墓,深达17米。该墓主人应是一位地位显赫的楚国高级贵族。
战国(楚)
5. 九连墩古墓,由于墓地土质为沙土,屡发塌方险情,但也正是由于坍塌,使盗墓者仅进入南椁室,所以损失不大。楚墓很多,但十墓九空,多是被盗空。该墓出土大量精美青铜器,墓主人被认为是楚国高级官员。
汉朝
6. 徐州狮子山汉墓,早年间曾被盗,由于做贼心虚、过于匆忙,盗墓贼漏过了狮子山楚王墓甬道两侧密封着的几个耳室,这一失漏使大批文物珍宝躲过了劫难。该墓发现的金缕玉衣被认为是我国发现的最精美的一件玉衣。玉片共有4248片,均为玉中极品,遗憾的是金缕玉衣上的金丝被盗墓者抽走了。
汉唐之间
7. 老山汉墓,位于北京市石景山区,是在1999年底破获的一起盗掘古墓案中发现的。该墓被盗过于严重,墓主都被拽出棺外,墓中器物所剩无几,令**失所望。通过人骨复原,墓主人容颜已被完整呈现,但他的身份至今仍是一个谜。
唐朝
8. 永泰公主墓,墓室的右侧有一盗洞直贴墓壁而下,盗洞正好打在前墓室与甬道之间。前有墓道填土所阻,后为墓室砖壁所堵,惟有此处可以进入墓室,选点之准令人惊叹。盗洞底部有一副骨架及凿子、锤子等,这意味着盗洞打通后,此人进入墓室盗宝,最终被地面见利忘义的伙伴活活闷死。
宋朝
9. 秦桧独子墓,即2006年备受关注的南京江宁“疑似秦桧墓”,墓主其实为秦桧独子秦熺,在3个墓室**出土金、银、铜、漆、瓷、铁质文物100余件。该墓的墓室呈倒“品”字形朝向北方,中间的秦熺墓已被盗过,墓主已无处寻觅,而西北角的墓室为秦熺正室夫人墓,但因为没有墓志,不知道秦熺的正室夫人是何许人。
清朝
10. 东陵慈禧墓,慈禧太后生前酷爱珠宝、玉器及金银器皿,死后棺内陪葬的珍宝价值白银高达亿两。其中包括织金的陀尼经被,经被上缀有的820粒珍珠全部被盗墓贼拆走;盗墓者甚至将慈禧牙齿撬开,盗走了她口中价值连城的夜明珠。
中国被发掘的著名的古墓有哪些?
1。秦始皇陵 - 中国最早的皇帝陵墓,特别是为配葬所用的陶制兵马佣有中国的世界奇观之称。
2。唐朝的乾陵 - 主要出名于乾陵的无字碑,打破了皇帝爱为自己盖棺定论的习惯。而且最特别的是唐朝灭亡后叛军试图盗墓,几十万人挖了数月却从来不能把墓*挖开。
3。明朝的十三陵
另外,古代皇室和王室指的是同一个意思,都是代表与统治者相关的意思。
4。西夏皇陵 - 因为外形有点象金字塔被称为中国的金字塔
中国四大古墓是哪几个?
十三陵长陵是谁的墓
十三陵长陵分别为长陵(明成祖)、献陵(明仁宗)、景陵(明宣宗)、裕陵(明英宗)、茂陵(明宪宗)、泰陵(明孝宗)、康陵(明武宗)、永陵 (明世宗)、昭陵(明穆宗)、定陵(明神宗)、庆陵(明光宗)、德陵(明熹宗)、思陵 (明思宗)的墓。因而得名明十三陵长陵。
扩展资料:
如此大规模的陵墓群落,其中居然有12座陵墓是无碑无文的。这种情况不禁让人想起女皇武则天陵,她的墓碑之上也没有碑文刻录他的功绩之大不是一座小小的碑文就可以覆盖的,所以明代的历代皇帝也就不刻碑文了。
而且相传明成祖也曾经说过“皇陵碑记,皆儒臣粉饰之文,恐不足为后世子孙戒”,由臣子们所撰写出来的碑文都是好话言尽、是不是能够得到后人的认可也不能断定。因此后来的官吏都不敢在皇帝的墓碑之上刻录功绩,树立碑文的权力只有继位的皇帝才拥有。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明十三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