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鞋百科给各位分享唐朝好马标准是的知识,其中也会对古时候说马可以日行千里,夜行八百这个靠谱吗?(马能不能日行千里)进行解释,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别忘了关注本站,现在我们开始吧!
古时候说马可以日行千里,夜行八百这个靠谱吗?
首先,“千里”只是个虚数,所谓“千里马”一般是泛指善于奔跑、具有非常持久的耐力的好马,并不见得真有马能一天跑一千里。当然,考虑到古人多次在古籍文献或诗文作品中提到千里马确实能跑出千里距离,我们相信中国古代确实有千里马。
在古代文学著作中,汗血宝马能够“日行千里,夜行八百”。一般来说,马的极速是每天150公里左右,最多也不过200多公里。汗血宝马的最快速度记录为,84天跑完4300公里。 经测算,汗血宝马在平地上跑1000米仅需要1分07秒。
汗血宝马如果奔跑起来,跑2公里,用时仅为2分26秒!换算成一小时,就是60公里左右,也就是120里,所以如果汗血宝马奔跑一整夜,假如是10个小时,就是1200里,夜行千里所言非虚,只是这样马会承受不住而死亡,所以中途一定是更换了好几匹马传递消息!
根据历史资料显示,如此长的路程就算是平均每10公里换一次马匹,也时有马被累死现象发生。如果马连续不停的跑,马匹最多可以跑30里;但是如果打仗,那么品种优良、体型健硕的供主帅和先锋所骑的战马,在路途平坦的情况下可以达到一天400-500里,再快一点就是六七百里,这已经是极限了!
马的特征是什么
1、马的耳部位于头的最高点,转动角度很大,马在长期进化过程中形成了发达的听觉,其耳朵是信息感知能力很强的**。马的听觉是对其视觉**的一种补偿。马的听觉比人类的听觉要发达很多,它能够辨别各种强度的声音的,并可对此建立条件反射。
2、马的嗅觉神经非常敏锐,它能在听觉或其他感知**没有察觉的情况下很容易接收外来的各种信息,并能迅速地做出反应。马认识或辨别事物,首先表现为使用嗅觉,有时会主动接近物品,扇动鼻翼,作短浅呼吸,以加强对新鲜事物的辨别或探究,然后进行相应的休憩或躲避等行为。
3、马对距离的分析、判断能力差,在后退时易失误。它必须变化头部的位置来看清某个物体,并稍微移动眼睛把焦点对准物体。当马移动或头部位置改变时,其双眼看物体的角度亦会发生变化。
扩展资料:
不同品种的马体格大小相差悬殊。重型品种体重达1200千克,体高200厘米;小型品种体重不到200千克,体高仅95厘米,所谓矮马仅高60厘米。头面平直而偏长,耳短。四肢长,骨骼坚实,肌腱和韧带发育良好,附有掌枕遗迹的附蝉,蹄质坚硬,能在坚硬地面上迅速奔驰。
马的竞争心理非常强,彼此互不相让,**就是利用了这一特点。在竞赛中,虽然鼻口喷血,体力难支,也竭尽全力,直至死亡。马匹合群性的强弱与品种、饲养管理条件有关。如轻型马比重型马强,群牧马比舍饲马强。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马
怎么看一匹马是不是好马
我觉得不但要看外在还要看内在,比如要看生殖**不然会影响下一代的
古代对马的称谓有哪些
驵(zang三声):好马,壮马
骀(tai二声):劣马
骁(xiao一声):好马
骃(yin一声):浅黑带白色的杂毛马
骅(hua二声)骝(liu二声):古称赤色的骏马
骊(li二声):纯黑色的马
駹(mang二声):毛色黑白相间的马
騧(gua一声):黑嘴的黄马
骍(xing一声):赤色的马
骐(qi 二声):有青黑色纹理的马
骓(zhui 一声):青白杂色的马
骜(ao四声):快马
骠(biao一声):一种黄毛夹杂着白点子的马
骢(cong一声):青白色的马
具体情况请**中国马术网
好马有什么特征
马 mǎ
(象形。早期金文字形,象马眼、马鬃、马尾之形。“马”是汉字的一个部首。本义:家畜名)
单蹄食草大型哺*动物 [horse]。史前即为人类所驯化,用作驮畜、挽畜和乘骑;它和其他现存的马属和马科动物的区别是尾毛和鬃毛长,后腿飞节内下方有一块胼胝,还有一些非固定特征(如体型较大,蹄子较大,颈稍呈弓形,头小,耳短)
蒙古马
蒙古马是中国乃至全世界较为古老的马种之一,主要产于***草原,是典型的草原马种。蒙古马体格不大,平均体高120~135厘米,体重267~370千克。身躯粗壮,四肢坚实有力,体质粗糙结实,头大额宽,胸廓深长,腿短,关节、肌腱发达。被毛浓密,毛色复杂。它耐劳,不畏寒冷,能适应极粗放的饲养管理,生命力极强,能够在艰苦恶劣的条件下生存。8小时可走60公里左右路程。经过调驯的蒙古马,在战场上不惊不诈,勇猛无比,历来是一种良好的军马。
哈萨克马
产于新疆的哈萨克马也是一种草原型马种。其形态特征是:头中等大,清秀,耳朵短。颈细长,稍扬起,耆甲高,胸销窄,后肢常呈现刀状。
现今伊犁哈萨克州一带,即是汉代西域的乌孙国。两千年前的西汉时代,汉武帝为寻找良马,曾派张骞三使西域,得到的马可能就是哈萨克马的前身。到唐代中叶,回纥向唐朝卖马,每年达十万匹之多。其中很多属于哈萨克马。因此,中国西北的一些马种大多与哈萨克马有一些血缘关系。
河曲马
河曲马也是中国一个古老而优良地方马种,历史上常用它作贡礼。原产黄河上游青、甘、川三省交界的草原上,因地处黄河盘曲,故名河曲马。它是中国地方品种中体格最大的优秀马。其平均体高132~139厘米,体重为350~450千克。河曲马头稍显长大,鼻梁隆起微呈现兔头型,颈宽厚,躯干平直,胸廓深广,体形粗壮,具有绝对的挽用马优势。驮运100~150千克,可日行50千米。河曲马性情温顺,气质稳静,持久力较强,疲劳恢复快。故多作役用,单套大车可拉500千克重物。是良好的农用挽马。
西南马
西南马分布于四川、云南、贵州及广西一带。特点是体形小,善走山路。西南马头较大,颈高昂,鬃、尾、鬣毛丰长。身体结构良好,肌腱发达,蹄质坚实。善于爬山越岭,可驮运货物100千克以上,日行30~40千米,是西南山区一支很需要运输力量。其中较著名的有四川建昌马、云南丽江马和贵州马等。
三河马
三河马是血统极为复杂的的马种。20世纪初,一些**贵族来到中国东北,他们带来了奥尔洛夫马、皮丘克马等良种。日本占领时期,又带来了纯血马、盎格鲁阿拉伯马等马种。这些马通过与当地马种杂交,逐渐形成了今天的三河马。
三河马体格较蒙古马高大,它形态结实紧凑,外貌俊美,胸廓深长,肌肉发达,体质结实,背腰平直,四肢强健,关节明显。毛色主要为骝毛、粟毛和黑毛三种。平均体高140~147厘米,体重330~380千克。三河马气质威悍,但性情温驯,耐粗饲,适应较粗放的群牧生活。它属挽乘兼用经济类型。乘马跑1千米只需1分10秒时间。单马拉起载重五百多千克的胶**车,半小时可走完10千米。
伊犁马
伊犁马是以新疆的哈萨克马为基础,与前苏联顿河马、奥尔洛夫马等杂交而成。当地牧民称它“二串子马”。六十年代后,伊犁马的培育主要以顿河马为主,其顿河马的血液达到了50%以上。
伊犁马伊犁马平均体高144~148厘米,体重400~450千克。它体格高大,结构匀称,头部小巧而伶俐,眼大眸明,头颈高昂,四肢强健。当它颈项高举时,有悍威,加之毛色光泽漂亮,外貌更为俊美秀丽。毛色以骝毛、粟毛及黑毛为主,四肢和额部常有被称作“白章”的白色斑块。伊犁马性情温顺,禀性灵敏,擅长跳跃,宜于山路乘驮及平原役用。在126千米的长途竞赛中,负重80千克,7小时12分钟就可到达。是优秀的轻型乘用马。
荷兰温血马 Dutch Warmblood (KWPN)
要说有哪一个品种的马,像明星一样快速窜红,那就是荷兰温血马。这是个新的品种,荷兰在1958年才开始有血统登记簿,然而现在已成为世界上最成功、最流行、最受欢迎的马术竞赛与骑乘用马。荷兰温血马可说是二十世纪的新产品,有别于二十世纪以前就有的温血马,它是专门为了马术竞赛用而培育出来的温血马。虽然这是荷兰人所创造的品种,但其实应该算是一个欧洲品种,因为除了荷兰之外,还有英国、西班牙、法国和德国的血统。
荷兰温血马的起源来自于荷兰两个本地的品种,海尔德兰马(Gelderlander)与格罗宁根马(Groningen) ,事实上这跟当地的土壤息息相关。海尔德兰在荷兰中部,当地的土壤为沙地,所发展出来的马属于较轻型。而格罗宁根当地则都是硬质的黏土,成长出来的马就属于较重型的。然而两个品种的基因却是可以兼容的,因此培育者就常常在海尔德兰马的血统中加入格罗宁根马的血统,来增加海尔德兰马的重量,反之亦然。
海尔德兰马与格罗宁根马这两个品种都是自中世纪以来在荷兰与其邻近区域就有的品种。海尔德兰马有安达卢西亚马(Andalusian)、意大利的那不勒斯马(Neapolitan)、诺曼马(Norman)、Norfolk Roadster、德国的奥登堡马(Oldenburg)、荷尔斯泰因马(Holstein)、英国的盎格鲁-诺曼马(Anglo-Norman)、哈克尼马(Hackney)与纯血马(Thoroughbred)的血统。而格罗宁根马则是由丹麦的佛里斯马(Friesian)与德国的奥登堡马(Oldenburg)两种品种交叉产生的。
自古以来荷兰的农夫靠马生活,很早就建立了严格的培育马的方法,来淘汰品种中健康与性格的缺点,以及智能不足的马。这种严格筛选的作法,造就了今天的荷兰温血马。工业**之后的机械化,使得马的用途转为休闲骑乘与运动,荷兰人以此为目的再一次成功的展现他们的培育技术。
海尔德兰马与格罗宁根马这两个品种有一些令人激赏的共同特点:华丽的动作、良好的基本构造、具有风采的质量、稳健成长的能力、温驯合作的气质。荷兰人引进英国纯血马,以增加它的勇气,并改善有时会发生的**,例如过长的背、太短的脖子、太短太弱的前肢等。相当轻盈的动作也是纯血马带来的,而为了要去除随着纯血马而来的难以驾驭的特质,不但靠引进其它荷兰本土血统,也引进法国的塞拉法兰西马(Selle Francias)、德国的汉诺威马(Hanoverian)与荷尔斯泰因马(Holstein)血统,以改良出最后的品种。另外也引进英国的哈克尼(Hackney),以培育漂亮的挽马,也有些人继续培育传统海尔德兰马型态的马,最后竟演变成三种类别的荷兰温血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