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鞋百科给各位分享学书法有哪些步骤图片卡通的知识,其中也会对问一下各位,汉字书法发展顺序和字体演变顺序是不是一回事?(汉字书法发展的顺序)进行解释,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别忘了关注本站,现在我们开始吧!
问一下各位,汉字书法发展顺序和字体演变顺序是不是一回事?
不一样的,并不是同一回事。汉字书法发展是包含着多个时期的书法字体,然后对于该时期的书法进行统一。字体演变则是为了更好的让民众接受,从一套系统的字体发展而来的。
汉字书法发展顺序:甲骨文 → 金文(铭文、钟鼎文) → 篆书(大篆、小篆) → 隶书 → 草书 → 楷书 → 行书→ 印刷体(宋体) → 现代体
字体演变顺序:隶书-草书-行书-楷书
扩展资料:
【甲骨文】
1、 简介:
现存中国王朝时期最古老的一种成熟文字,属于上古汉语。
2、 年代:
中国商朝后期,公元前14世纪~公元前11世纪
就目前的资料和研究结果,基本认定,中国的书法是由甲骨文开始的。
甲骨文作为书法字体的一种,具有不容易识别,且已完全丧失实用性的弊端,虽然还具备有相当的艺术鉴赏性。
从学习书法的角度出发考虑,甲骨文属于死去的古文字,目前能够且已经被识别的甲骨文文字只有约2500多字,对书法的创作的限制是非常明显的。
因为甲骨文是古文字的一种,所以不能随意的嫁接拼凑,
是故,甲骨文只能是锦上添花的字体,而不能当做学习的主体。
【金文】
1、 简介:
金文是指铸刻在殷周青铜器上的铭文,所以也称钟鼎文。
其中,青铜器分礼器和乐器两种,礼器的代表是“鼎”,乐器的代表是“钟”
2、 年代:
中国商朝后期,公元前1300年~公元前1046年。
分商朝、西周、东周和秦汉金文四种,各有特点不同。
金文的产生时间,大致在甲骨文之后。
同甲骨文文笔细腻,直笔多,转折处多,多方笔的有所不同,金文笔道肥粗,弯笔多,相对更粗狂。由于载体的关系,金文书写相对古朴,端正且雄厚。
之所以把金文单独罗列出来,是因为,甲骨文最终是更随殷商的灭亡而消失的,金文则作为姬周时期的主要文字,历经鼎盛,一直延续到秦汉为止。
可以说是上接甲骨,下启秦篆的存在。
金文本身也是古文字的一种,目前能够识别且已经识别的约有1800多字。同甲骨文一样,也是无法被重新创作的书体之一。
【篆书】
1、 简介:
篆书是大篆和小篆的统称。
其中“大篆”主要是指“金文”、“籀文”、“秦统一前的六国地方文字”,而“小篆”则单指秦统一后的秦篆。
“大篆”的特点是古象形文字,繁复,粗犷。“小篆”的特点是匀称齐整,更便于书写。
2、 年代:
大篆,中国商朝后期,公元前1300年~公元前1046年
小篆,秦一同六国,公元前221年后
相对之前的甲骨文和金文而言,由于秦一统六国的关系,社会相对**不少。
篆书,尤其是小篆,起到了统一天下文字的作用。由秦相李斯所制。代表作品有《泰山石刻》、《峄山碑》、《琅琊台碑》等等。
当然除了秦李斯一歪,唐朝的李阳冰、清代的邓石如均是小篆大家。
篆书由于较甲骨文以及金文存世字数较多,临习创作时有一定发挥空间,所以篆书的临习余地要远远大于前两者。
不过篆书由于结构和书写方式的局限,也丧失了日常生活的实用性,目前也就仅存在书法和篆刻上,或者个别店招上有所使用。
【隶书】
3、 简介:
大致分为古隶、汉隶(包含八分)。
“古隶”:特征是纵向取势,横不平竖不直。尚有篆书风貌。
“汉隶”:也就是目前所说的隶书,广义上均为汉隶。特征是去横势,突出横画,横平竖直。
4、 年代:
古隶,公元前309年~公元前111年
汉隶,公元前180年后
隶书是相对于篆书而言的,隶书之名源于东汉。隶书的出现是中国文字的又一次大改革,使中国的书法艺术进入了一个新的境界,是汉字演变史上的一个转折点。
隶书相传为秦末程邈在狱中所整理,去繁就简,字形变圆为方,笔划改曲为直。
“隶人”不是囚犯,而指“胥吏”,即掌管文书的小官吏。
隶书结体扁平、工整、精巧。到东汉时,撇、捺、点等画美化为向上挑起,轻重顿挫富有变化,具有书法艺术美。风格也趋多样化,极具艺术欣赏的价值的。
学书法的学习步骤?
学习书法的方法步骤,首先要练基本笔画和偏旁部首,在练习单个的独体字,一定要耐心一个一个的练习,切不可以成篇的练习那种字,那样会记不住,要一个字一个字的个个击破,每天只练习5~6个字,或者是偏旁边写边临摹再结合默写,争取做到写过的字就要记住,然后慢慢的组合在一起,掌握每一个字的结构与写实的方法,第1步在书法字帖中有规范严整的,也有舒朗奔放的,每个字帖不同因人而异,所以在选择时一定要选择自己的专攻,方向学的过程中根据自己的特点。你好。我才能逐步提高,在不同的字帖上进行学习。笔来进行,可以利用铅笔来进行临摹,在字帖上用铅笔临摹,好处有3第一没有钢笔运用不当锋利挂坏纸的问题,写起来原创自如,2避免写下的字过快。学习硬笔书法,为了速成也可以直接学行书,但多数人受写好了证书才能写行书重很关键的影响,长期精描细写的写楷书,一旦实行需要写行书时发现会失去信心,所以直接写情书或者正形结合的练习,都是短期可见的,学习书法的方法。
练习书法的顺序怎样?大致经过那几个阶段?
练习书法的顺序:临摹、后临写和北临以及创作。
1、临摹:执笔姿式,五指执笔法,首先用拇指与中指紧夹住,手掌中的空闲位置要有像4厘米左右的正方体的位置,然后用无名指和小指自然的放在毛笔后面,身体挺直,手臂要离桌子有合适的一段距离。
2、临写:习书者对照书法原帖,在另外一张纸上尽可能和原作模样一模一样的书写出来。
3、背临:多次临写之后,根据头脑记忆中留下的原作形象,再次书写出来。
4、创作:依据不断修正的背临书写习惯和书写风格,重新选择书写内容及表现风格,写出来的新作品。
大致经过三个阶段:熟悉笔性、挑选字帖和开始写字。
1、首先,第一个阶段要解决一个最重要的问题——笔性,熟悉毛笔的性能。熟悉笔性是最重要的,过了这一关才能开始书法的学习。
2、第二阶段不用写字,要从繁多的字帖中挑最喜欢的。真草隶篆行,每一种书体都有许多字帖。兴趣和笔性同样重要,不喜欢仍要逼迫着练绝对不好。
3、第三个阶段开始写字,写字从上手起就要临碑、帖,不需要其他的过程。
扩展资料
学习方法
描摹
执笔姿式:五指执笔法,首先用拇指与中指紧夹住,手掌中的空闲位置要有像4厘米左右的正方体的位置,然后用无名指和小指自然的放在毛笔后面,身体挺直,手臂要离桌子有合适的一段距离。
常用方法:用薄纸(绢)蒙在原作上面依照原来的样子去写或去画。描红即是其中的一种方法。
临写
习书者对照书法原帖,在另外一张纸上尽可能和原作模样一模一样的书写出来。 临写必须运用科学的方法,许多爱好书法的人迟迟未能迈入书法圣殿的大门,就在于他们没有掌握科学的临写方法。
背临
多次临写之后,根据头脑记忆中留下的原作形象,再次书写出来。 创作 依据不断修正的背临书写习惯和书写风格,重新选择书写内容及表现风格,写出来的新作品。
书写姿势
学习书法姿势正确与否很重要,尤其是初学书法的青少年,正值身体发育时期,养成不正确的姿势不仅难于改正,影响书法的进步,而且会影响骨骼以及眼睛的健康。所以学习书法姿势一定要正,即头正、身正、手正。
书法的姿势大概有以下几种: 坐势 凡写三寸以内的字,都可以坐书。坐书的桌椅高矮要适中。头要正,可稍前俯,但不宜左右歪斜。
臀部要做正,腰脊要直,胸要挺,不要伏在案子上,胸前离桌边一般要保持在3-5寸的距离。两腿要自然张开,脚要放平,左手按纸(纸亦应放正)。
笔的位置,以距鼻6寸左右为宜。有人主张写字时笔杆对准鼻尖,这样太机械、拘谨,容易分散注意力,不必如此死板,只要做到笔杆位于鼻之左右,所写之字居于两目视线正中即可。
参考资料
百度百科_书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