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鞋百科给各位分享真假贝母如何区分的知识,其中也会对怎样辨别川贝真假?(怎样辨别川贝真假图片)进行解释,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别忘了关注本站,现在我们开始吧!
怎样辨别川贝真假?
市场上一半以上的川贝都是假冒的!
贝母类药材来源较多,而川贝由于药效好且无法人工种植,导致川贝价格一直居高不下。致使一些惟利是图的不法分子用其他与川贝外观相似的贝母冒充川贝母销售,导致市场上出现了众多的混淆品和伪品,主要是小粒的平贝和浙贝,小粒的平贝和浙贝跟川贝中的松贝在外观形态上较相似,如果消费者不了解川贝的话很容易受骗。因此,为了消费者利益,正确鉴别区分川贝母的真伪很重要。《蜀缘川贝行》诚意制作!一,价格辨别法。平贝、浙贝等的价格极其便宜,批发只需要100多元一公斤,而川贝一斤都是一千以上,川贝中的松贝一般在2000左右一斤,市场价格会有波动。如果大家看到一千以下的川贝就不要考虑了,那肯定是伪品。此外,药店的价格要偏贵一些,一般在5-10元一克左右。价格辨别法只是一个前提因素,消费者还是要掌握下面的外观辨别法才能真正做到火眼金睛。二,外观辨别法。大家无论在网上还是药店购买川贝,很多都是用挑选过的颗粒小的平贝和浙贝冒充的,小颗粒的平贝和浙贝与川贝中的松贝比较相似,有类似于松贝怀中抱月的特征,但若看图仔细辨别,还是非常容易辨出真伪。由于大多消费者并不了解川贝,买的是平贝和浙贝也并不知情。川贝母是灰白色的(但过白的川贝母大都是硫磺熏过的),而平贝与浙贝都颜色偏黄,商家都会用硫磺熏,这样会把贝母熏得很白,浙贝和平贝才有卖相,但这样会残留高浓度的二**硫,对消费者的身体有很大害处。三,川贝富粉性,用手指就可以压碎。而冒牌的“川贝”都质硬,需要用工具才能压碎。川贝主产区是四川省阿坝州,按照性状与产地不同分为松贝、青贝、炉贝,只有松贝具有“怀中抱月 ”形态。小颗粒的平贝(东北主产)与浙贝(浙江主产)跟川贝中的松贝“怀中抱月”形态较为相似,不少商家利用这一点,用平贝和浙贝冒充川贝,下面的图是松贝与伪劣品之间的区别。
怎样辨别川贝母真假
川贝母是一种用于止咳化痰的名贵中药。商品川贝母包括四种:川贝母(青贝)、松贝、炉贝、岷贝。
常见伪品如下。
(1)土贝母:为无定形块状,多角形或三棱形。高0.5--1.5cm,直径约0.7--2cm。表面暗棕色或半透明样红棕色,粗糙。闻起来似稍有焦糊气。味微咸,略苦。
(2)光茹:卵圆形或圆锥形,不分二瓣,高0.7--1.5cm,直径0.5--1cm。上部尖,底部圆而凹陷。表面黄白色,光滑、无特殊气味。有毒。
(3)丽江山慈菇:为不规则类圆锥形块状,不分二瓣,高1--1.5cm,直径0.6--1cm。顶端渐尖,底部凹陷或平坦。表面黄白色或黄棕色,光滑,一侧有一自底部直达顶端的纵沟槽。味苦而微辣,有毒。
(4)一轮贝母:为类圆锥形,高1--1.5cm,直径0.5--1.3cm。表面黄白色,光滑。顶部稍尖,底部常有一底盘,盘周围有许多点状突起(根痕)。鳞茎常为2--4 瓣,中间有芽。
(5)唐菖薄:伪品常用其较小球茎。为卵圆形或球形,直径0.5--0.8cm。不分二瓣。表面黄棕色或黄白色,光滑。底部有一凹窝,凹窝边缘有根痕。有麻辣味。
各种贝母的区别
平贝母具有清热润肺,化痰止咳的作用。主治主肺热燥咳,干咳少痰,*虚劳嗽,咯痰带血,瘰疬,*痈等。平贝母是药用贝母的一种,主产于东北,已有百余年历史,功效与川贝母类同.有清热润肺,止咳化痰的作用
伊贝母伊贝母为百合科植物新疆贝母或伊犁贝母的干燥鳞茎,伊贝母生于海拔1300-1780m的林下或草坡上。
鳞茎圆锥形,较大。表面稍粗糙,淡黄白色,外层鳞基部微凹陷。质稍松脆,断面白色,粉性。气微,味微苦。性微赛,味苦、甘。
功能与主治:: 润肺、化痰、散结。用于肺热咳嗽、胸闷痰粘、瘰疬、痈肿。
川贝母百合科植物。为润肺止咳的名贵中药材,应用历史悠久,疗效卓著,驰名中外
川贝母主产四川、西藏、云南等省区。暗紫贝母主产四川阿垻藏族自治州。甘肃贝母主产甘肃、青海、四川等 苦、甘,微寒。归肺、心经。
主治 清热润肺,化痰止咳。用于肺热燥咳,干咳少痰,*虚劳嗽,咯痰带血。治虚劳咳嗽、吐痰咯血、心胸郁结、肺痿、肺痈、喉痹、*痈。
中成药:秋梨膏、川贝枇杷露、养*清肺丸、牛黄清肺散、铁笛丸、至宝锭、蛇胆川贝胶囊、贝母瓜蒌散。 药膳:川贝冰糖汤、川贝酿梨。
浙贝母多年生草本。鳞茎半球形
产江苏(南部)、浙江(北部)和湖南。也分布于日本。
功用主治:清热化痰,散结解毒。治风热咳嗽,肺痈喉痹,瘰疬,疮疡肿毒。
大治肺痈肺萎,咳喘,**,衄血,最降痰气,善开郁结,止疼痛,消胀满,清肝火,*耳目,除时气烦热,黄疸淋闭,便血溺血;解热毒,杀诸虫及疗喉痹,瘰疬,*痈发背,一切痈疡肿毒,湿热恶疮,痔漏,金疮出血,火疮疼痛,
较之川贝母,清降之功,不啻数倍。
土贝母为葫芦科植物假贝母的干燥块茎。表面淡红棕色或暗棕色,凹凸不平。质坚硬,不易折断,断面角质样.光亮而平滑。气微,味微苦。
归肺、脾经
功能: 散结,消肿,解毒。 主治:用于*痈,瘰疬;*腺炎,颈淋巴结结核,慢性淋巴结炎,肥厚性鼻炎。
怎么分辨川贝母的真假
摸摸看:假货川贝摸起来有种特别的打蜡的感觉,真货川贝则是正常的植物颗粒感,没有这种和大米打蜡之后,特别滑溜溜的感觉。真货川贝粉末特别的细腻,轻盈,假货则类似石灰粉一样。
闻闻看:真品川贝的气味是带着点苦味,但是并不难闻,反而让人觉得心神比较清爽,有些没闻过的,也许还会觉得有一点点腥味,假货则无。
仔细看:市场上常用一种外形很接近川贝的山慈菇或光慈姑来冒充川贝,但是二者药性不同,吃多了会造**体中毒,无法起到止咳的作用。二者的外形有所不同的,具体差别可以在网上百度下二者的图片仔细观看。
煮煮看:一般我们都用川贝粉炖雪梨,这样可以中和掉川贝粉的特殊气味,而且雪梨也可以清痰润肺,对咳嗽好,正品川贝在如此加工烧制后,是不会有很明显的苦涩感的,而是一种单独拿药香,假货则苦味比较重,且苦味盖过药味和雪梨味。
看颜色:真货川贝并不是纯白色的,而是淡淡的米黄白色,特别白的是经过漂白或者用其他作物代替的,肯定是假货。
怎么辨别川贝母的真假??
1、比味道:《中国药典》2005年版收载的川贝母分三种,分别是松贝、青贝和炉贝。见图。正品川贝母只要是上述三种,均呈类白色,粉性足,味微苦(将川贝母嚼碎咽下,在舌根部位有苦味)、无酸味。
伪品是用同科的其他贝母代用。如平贝母、小浙贝母、东贝母、伊贝母等等。这些贝母在冒充川贝母出售时,大多经过处理,一般是用硫磺熏蒸。而经硫磺熏蒸过的贝母外观大都呈白色或黄白色,味苦、酸。
2、比价格:由于用量大,现在市场上货源紧缺,川贝母的价格连年上涨,当前的零售价大约每克1.5-2元左右,无论你在哪里购买,如果价格在每克1元以下,就不会是真的了。
3、从外形上分辨,首先正品川贝母呈类圆锥形或近球形,外层鳞叶两瓣,大小悬殊,大瓣紧抱小瓣,未抱部分呈新月形,俗称“怀中抱月”,顶端闭口,底部平整,而伪品外观呈不规则圆锥形,一侧有一纵沟,外层有鳞叶一瓣,顶端渐尖,底部呈脐状凹入。
其次,正品川贝母为白色或类白色,而伪品为黄白色或黄棕色。
第三,正品质地坚硬而脆,断面为白色而富于粉性,而伪品质地坚硬不易破碎,断面类白色或黄白色,呈角质样或略带粉性。第四,正品气微,味微苦,而伪品气微,味苦而微麻。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川贝母
怎么辨别藏贝母的真假
川贝母是一种用于止咳化痰的名贵中药。商品川贝母包括四种:川贝母(青贝)、松贝、炉贝、岷贝。其中以松贝和炉贝为多. 见。松贝,呈卵圆形或 短圆锥形,顶端有一小尖。直径约0.3--1cm。表面白色,少有淡**者;有鳞 片二枚,外层一片较大,内层一片较小,被外层鳞片包在其中,仅留一月牙形部 分在外,俗有怀中抱月之说,是川贝母中较好的一种。炉贝,呈长圆锥形,如马 牙,顶端较长尖。高1--1.5cm,直径0.6--1cm。外周有两个鳞片大小相似, 互抱,顶端开裂。表面有**斑点,形如虎纹,故又称其为“虎皮贝”。
常见伪品如下。
(1)土贝母:为无定形块状,多角形或三棱形。高0.5--1.5cm,直径约0.7--2cm。表面暗棕色或半透明样红棕色,粗糙。闻起来似稍有焦糊气。味微咸,略苦。
(2)光茹:卵圆形或圆锥形,不分二瓣,高0.7--1.5cm,直径0.5--1cm。上部尖,底部圆而凹陷。表面黄白色,光滑、无特殊气味。有毒。
(3)丽江山慈菇:为不规则类圆锥形块状,不分二瓣,高1--1.5cm,直径0.6--1cm。顶端渐尖,底部凹陷或平坦。表面黄白色或黄棕色,光滑,一侧有一自底部直达顶端的纵沟槽。味苦而微辣,有毒。
(4)一轮贝母:为类圆锥形,高1--1.5cm,直径0.5--1.3cm。表面黄白色,光滑。顶部稍尖,底部常有一底盘,盘周围有许多点状突起(根痕)。鳞茎常为2--4 瓣,中间有芽。
(5)唐菖薄:伪品常用其较小球茎。为卵圆形或球形,直径0.5--0.8cm。不分二瓣。表面黄棕色或黄白色,光滑。底部有一凹窝,凹窝边缘有根痕。有麻辣味。
三个字的中药材名称
1、穿心莲(学名:Andrographis paniculata (Burm. f.) Nees),又名春莲秋柳,一见喜,榄核莲、苦胆草、金香草、金耳钩、印度草,苦草等。一年生草本植物,长4~8厘米,宽1~2.5厘米。药用植物,有清热解毒、消炎、消肿止痛作用。
2、大飞扬,中药材名。本品为豆科植物马鞍叶羊蹄甲的枝叶或根。夏、秋采收,晒干或鲜用。功能主治为:清热润肺,敛*安神,除湿,杀虫。
治百日咳,心悸失眠,盗汗遗精,瘰窃,湿疹,疥癣。①《广西中药志》:去湿毒,杀虫止痒。治天泡疮、顽癣及一切皮肤湿毒。②《贵州草药》:润肺止咳,清热敛*,止痛安神。
3、广藿香 ,中药名。为唇形科植物广藿香Pogostemon cablin( Blanco) Benth.的干燥地上部分。枝叶茂盛时采割,日晒夜闷,反复至干。
4、木腰子是一种草药,是热带植物九龙藤的种子。木腰子见于《南方草本状》、《本草拾遗》谓:“依树蔓生,如通草藤也,其子紫黑色,一名象豆,其实三年方熟,角如弓袋,子若鸡卵,其外紫黑色,其壳用贮丹药,经年不坏,取其仁入药,炙用。生海南,解诸药毒”。
5、乌梢蛇又名乌蛇、青蛇、乌风蛇、乌梢鞭、乌药蛇、黑乌蛇、黑花蛇、水律蛇、剑脊蛇、一溜黑等,为游蛇科动物。乌梢蛇是典型的食、药两用蛇类,它不仅肉质鲜美,优于其他众多的无毒蛇,而且还具有祛风湿、通经络的功效,是治疗风湿性关节炎、中风、口眼歪斜、半身不遂等顽固性疾病的首选天然药材。
一见喜、大飞扬、广藿香、木腰子、乌梢蛇、北豆根、白雷丸、地鳖虫、龟板胶、莲子心、一见消
大马勃、女贞子、木槿花、乌蔹莓、北玄参、白河车、地耳草、辛夷花、核桃仁、一点红、大黄炭
女儿香、木蝴蝶、六和曲、北沙参、白马骨、地龙炭、连钱草、夏天无、一枝香、大洞果、飞刀剑
木芙蓉、六月雪、北柴胡、白平子、地枫皮、沙苑子、夏枯草、一叶萩、大茶药、飞扬草、木藤蓼
文旦皮、北野菊、白胡椒、地胆草、补骨脂、鸭跖草、一条鞭、大茴香、飞滑石、木鳖子、文冠木
扩展资料:
中药术语全解
很多中药材术语不为大家所了解,现概述如下:
皮刺 皮类药材表面的一种硬而少的突出物,称皮刺,如海桐皮。
空泡 药材加工时用火烘烤过快而形成的中心空隙,称空泡。
油头 药材根头部偶有黑色发粘的油状物称油头,如川木香。
亮星 指药材横切后在阳光下**,见到的粘液质小点,因能发亮称亮星,如土茯苓。
菊花心 指药材横切面上维管束与较窄的射线排列形成细密放射状纹理,状似开放的菊花,称菊花心,如黄芪、甘草。
枣皮 指药材果皮皱缩成枣皮状,如山萸肉。
珍珠盘 指药材根头部膨大,具有多数隆起的茎基及芽痕,因状似珍珠散于盘中而称珍珠盘,如银柴胡。
亮银星 指皮类药材由于表面有结晶析出,置光下显亮银光,如牡丹根皮、厚朴。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中药材
本文标签属性:
人工种植:人工种植虫草多少一斤 人工种植人参有效果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