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鞋百科给各位分享刘邦送吕后什么礼物好的知识,其中也会对谁教给刘邦让大臣行礼的(谁教给刘邦让大臣行礼的呢)进行解释,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别忘了关注本站,现在我们开始吧!
谁教给刘邦让大臣行礼的
应该是 叔孙通 吧
刘邦刚做皇帝时,就把制定宫廷礼仪的工作,交给了叔孙通,叔孙通知道,刘邦是个喜欢简单的人,于是,就把原来秦王朝繁杂的礼节都抛弃了,只立了点简单的规矩,可这样一样,麻烦又来了。
汉朝的大员们,大多是从沛县跟他一起**的哥们,加上刘邦有时也跟他们没大没小的瞎闹,所以,无论是国事会议也好,还是宫廷宴会也好,经常搞得乌烟瘴气,将领们喝高了,茫然时,甚至拔剑对着屋里的柱子乱砍,比娱乐场所还要乱。
叔孙通知道,刘邦对这种混乱的场面越来越烦,于是,他向刘邦建议:我们应该制定出符合大汉特色的礼仪来。
辛追和汉高祖到底是什么关系
有人说刘邦心黑手辣,其实历史上每一位能成就大业的君主,无不具备这个特点。这种心黑手辣的另一面当然可以解释为当断则断,决不优柔寡断。个人认为,刘邦并不象有的说法那样无情无义,他依然有他仁爱重情的一面,如果你说他重用功臣是因为他不得不正视他们的势力,那么他晚年竭尽全力对戚妃**的保护至少是出于真情流露。戚妃是刘邦辗转作战的路途中结识的爱妃,与刘邦情深意重。都说刘邦**,但他晚年并没有因为后宫佳丽三千而疏远戚妃,这足以说明他的胸中情义。而另外一位极其神秘的将军夫人辛追,在马王堆出土之后,许多人开始对她与刘邦的关系猜测纷纷,他们到底是什么样的关系至今也是个扑所**的谜,但不管她与刘邦是怎样的关系,以她将军夫人的身份却拥有皇家规模的陵墓,这也不失为刘邦情义的一个见证。
刘邦到底爱不爱吕后阿?
爱
更多的是亲情
同意楼主的想法
爱这个词太大 很多人给了定义
但是如果能给出定义的还是爱吗?值得我们思考
吕后简介
吕雉(公元前241年-公元前180年8月18日),字娥姁(xū),通称吕后,或称汉高后、吕太后等等。砀郡单父县(今山东菏泽市单县)人,后世把她与唐朝的武则天并称为“吕武”。
吕雉是汉高祖刘邦(前202年—前195年在位)的皇后,高祖死后,被尊为皇太后(前195年—前180年),是中国历史上有记载的第一位皇后和皇太后。
同时吕雉也是秦始皇统一中国,实行皇帝制度之后,第一个临朝称制的女性,被司马迁列入记录帝王政事的本纪,后来班固作汉书仍然沿用。她开启了汉代外戚专权的先河。
吕后陵位于陕西咸阳市渭城区窑店乡三义村,在高祖长陵东南200米处。陵高32米,底边东西160米,南北131米,呈覆斗形。由于陵地建筑在渭水北岸的高原边缘,远望如同山丘,显得异常雄伟。
吕雉本来随其父吕公住在砀郡单父县(今山东单县终兴镇潘庄),后吕家因躲避仇家迁居沛县。吕家虽然不是大富大贵,书香鼎盛,但是绝对是殷实之家,而且在当地也算有头有脸。
而出身草莽的刘邦只是一个微不足道的小亭长,而且嗜酒**,好吃懒做,在当地的名声也并不好。论常理,这样的人无论如何也不能和吕雉匹配,但是吕公阅人无数,眼光独到,很会看人,也很会看相。
扩展资料:
吕后为政举措
经济
继续重农之国策,有步骤地放宽经商政策。刘邦统治后期,下达抑商法令,惩治不法商人,“天下已平,高祖乃令贾人不得衣丝乘车,重租税以困辱之”。
但打击面过大,挫伤了商人的经商积极性,亦激化了社会矛盾。在惠帝、高后时期,虽亦有“市井子孙,亦不得仕宦为吏”的诏令,但朝廷还是“为天下初定,复弛商贾之律”,解除了商人在经济上的重负及对商人的社会性歧视。
惠帝六年(前189年),朝廷还“起长安西市”,使长安成为汉朝经济活动的中心,亦为长安后来成为当时的世界性大都市奠定了基础。
在高后二年(前186年)和六年(前182年),朝廷又分别采取“行八铢钱”和“行五分钱”的措施,运用国家权力对货币经济进行管理调控,对稳定币值、平衡物价和促进商品流通起到了积极作用。
外交
继续刘邦执政期间与匈*的和亲政策。太史公曰:“吕后为人刚毅”。执政期间,吕后遵循刘邦的政策,未对匈*兴兵,而是采用了和亲的政策。
孝惠四年(前192年),刚死去阏氏的冒顿单于遣使者送来一封言词极为不敬的国书给吕后,上面写道:“孤偾之君,……愿游中国。陛下**,孤偾独居。两主不乐,无以自虞,愿以所有,易其所无。”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吕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