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鞋百科给各位分享畜牧水的营养作用有哪些的知识,其中也会对水质在畜禽养殖中的作用(水质在畜禽养殖中的作用是)进行解释,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别忘了关注本站,现在我们开始吧!
水质在畜禽养殖中的作用
水是地球上一切生命赖以生存的物质基础,也是畜禽养殖生产中不可缺少的物质。水是构成畜禽机体的主要成分,畜禽体内的水大部分与蛋白质结台形成胶体,使组织细胞具有一定的形态、硬度和弹性,水约占畜禽体重的2/3。水是一种理想的溶剂,畜禽体的一切生理、生化过程都在水溶液或水的参与下进行,是化学反应的介质。在酶的作用下,参与很多生物化学反应,如水解、水合、**、还原等反应。有机化合物的合成和细胞的呼吸过程等,营养物质的消化、吸收以及养分的运输,代谢产物的排泄也必须有水的参与。由于水的比热大,导热性好,蒸发热高,所以在维持畜禽体热平衡中,水既能储存热能,也能迅速传递热能和蒸发散失热能,对维持体温的恒定起着关键作用。因此,畜禽离不开水,缺水比缺饲料对其健康的危害更大。此外,畜禽养殖生产过程中,人畜(禽)用水、饲料调制,畜禽舍、工艺设施与工具的清洗和消毒,以及畜禽产品的加工过程也需要大量的水,只有在水的质和量上满足畜禽养殖生产需要,才能保证最终生产出安全、优质的畜禽产品。
水对猪有什么作用?如何考虑猪的水供给问题?
水对猪有非常重要的作用,猪体内大约含有64%~75%的水分。仔猪含水分较多,随月龄的增长而减少,也随体脂的增多而降低。机体各种组织的细胞和细胞间都含有水分。由于水有调节渗透压和表面张力的作用,而使细胞膨大、坚实,得以维持机体的正常形态。机体内的各种生物化学反应、机能的调节以及代谢过程都需要水的参与才能正常进行,猪的体温调节也要靠水来进行,因为水有较大的比热,能将猪体内的余热,通过肺脏的呼吸和体表散发出体外,随着气温的高低而增减蒸发量,如炎热时通过张口喘气,急促呼吸等,以增强散热。水还有润滑的作用,能减少猪体内**活动的摩擦,如猪四肢活动时各关节间有关节液作用而减少骨关节之间的摩擦。水又可湿润饲料而易于吞咽并提高食欲。
猪在代谢过程中由粪尿、呼吸、体表等排出大量水分。如果饮水器的数量不足或供水不足或位置不当,而引起猪饮水不足时可使机体代谢作用遭受破坏,使饲料的消化吸收发生障碍,代谢废物排出困难,血液变稠,体温增高。这种代谢紊乱会引起生长受阻,生产力降低,还可导致患病甚至死亡。如断水10~12小时,会影响仔猪的采食量及增重。饮水对仔猪增重与饲料消耗的试验指出,充足饮水组肉料比1:1.84,限水20%组肉料比1:2.23;限水50%组肉料比1:2.80。由此可见,猪的增重与饲料报酬随着供水不足程度而递减。猪在长途运输中最易造成缺水,这种应激对猪不利。Bowland和Standish(1966)发现,屠宰前24小时不给水限制猪的采食量,导致体重减少5.5%,胴体重减轻1.5千克。因此,在饲养管理上不能不强调供给猪饮水的重要性。
猪获得水有三种来源,即饮水、摄入饲料中的水和有机物质在体内**产生的代谢水。饮水是猪获取水的最重要的来源。随猪采食饲料进入体内的水,因饲料种类和饲喂方式不同,有较大的差异。有些饲料如谷物籽实和油饼等,含水量仅在10%左右。而有些饲料如块根茎叶类、糟渣类和青绿饲料的含水量可达70%~90%。干喂时,随饲料进入猪体内的水较少,而湿喂或喂流体饲料时,随饲料进入体内的水较多。代谢水的形成有限,仅能满足机体需水量的5%~10%。
由于猪对水的需要量受许多因素的影响,难以确切地制定水的需要量。一般而论,以幼猪和哺*母猪的需水量最多,这是因为组成幼猪体成分的2/3都是水,猪*中的大部分也是水。随着猪的增长,机体的水分含量减少,单位体重的采食量下降,猪的需水量也相对减少。吮*仔猪在出生1~2天内就要饮水。NRC(1988)规定,在第一周,仔猪的需水量为每千克体重190克/天,包括从母*中获得的水。对人工喂养的仔猪,水料比为2.8~4.3:1。对生长育肥猪,喂干料时的水料比约为2:1或1.9~2.5:1,喂湿料时,水料比约为1.5~3.0:1。未配种的后备母猪,**期采食量和饮水量都降低;未怀孕的后备母猪的饮水量为11.5千克/天,怀孕的青年母猪的饮水量随着干物质采食量的增加而增加,妊娠母猪约为20千克/天,经产空怀母猪的饮水量为10~15千克/天,哺*母猪为20~25千克/天。ARC(1981)规定,体重在15千克左右的生长猪,需水量为1.5~2千克/天;体重90千克时的需水量为6千克/天。当饲料与水混合湿喂时,其水料比为生长猪2:1,非妊娠母猪2:1,妊娠母猪2.5:1,哺*母猪3:1。对早期断*仔猪实行自由饮水。目前尚无公猪需水量的资料,建议自由饮水。
许多因素会影响猪对水的需要量,如气温、饲粮类型、饲养水平、水的质量、猪的大小等,都是影响需水量的主要因素。随着气温的升高,饮水量相应增加。在7~22℃条件,猪的饮水量无差异,但在30℃以上,猪的饮水量大幅度增加。水温影响饮水量,猪在夏天适宜饮用凉水,而在秋天饮用温水的效果较好,当饮水温度低于体温时,猪需用额外的能量去温暖水。饲粮类型明显影响饮水量,如饲料的蛋白质来源,肉屑和豆饼饲料会增加需水量,*蛋白则能降低需水量,鱼粉等含盐量高的饲料也会增加猪对水的需要量。又如饲粮的能量水平或纤维水平,采食高纤维饲粮时,由于纤维不易被消化利用,而被排出体外,造成排粪量增加,由粪中排出的水分也就增加,相应地造成需水量的增加。饲粮的蛋白质水平高,而蛋白质生物学价值低时,机体需要形成大量的尿液以清除尿素等代谢产物,使水的需要量也增加。饲粮中的某些矿物元素也影响水的需要量,尤其是食盐的影响甚大。当采食过量的食盐时,猪需要大量的水把钠排出去,从而增加水的需要量。猪腹泻时,由于粪便中水分大量损失,甚至导致脱水,也需要用足够的水来补偿这一损失。此外,在猪的饲养环节中,有时用水可解决某些具体问题,也需要增加水的用量。比如,为了提高采食速度,降低损耗,可将饲粮用水拌湿后饲喂。还有要提高仔猪开食料的适口性,也往往在饲粮内加水。生产中有时喂驱虫剂、药物和口服**时,也常常以水作载体来喂服。
水的质量影响猪的饮水量、饲料消耗和健康乃至影响生产。水中有些物质影响适口性,如碱水、盐水,当这类物质摄入高时,对动物造成中毒。水中具有毒性的物质还有**酸、氟和重金属盐类。有毒性又影响适口性的物质还有病原微生物、真菌、原生质、碳氢化合物和其他油类物质、各种杀虫剂、工业化合物、污水等等。
水中的矿物盐类主要有碳酸盐和二碳酸盐,硫酸盐和钙、镁、钠、钾等形成的氯化物。每升水中的铁超过0.3~0.5毫克便有锈味,当每升水中含铁达到3毫克时,*眼都可见到锈色。经过适当的水处理可清除水中的钙、镁和铁。猪不易受水中硫酸盐和硝酸盐的影响。给青年母猪和成年母猪饮用3320毫克/升硫酸钠盐,或5060毫克/升可溶性固形物的水,对母猪的繁殖性能无明显影响。在水中添加3000毫克/升硫酸盐,也不影响断*仔猪的饲料转化效率。所出现的问题是猪排稀便,且饮水量增加。**酸盐可将血红蛋白还原成正铁血红蛋白,而损害血液输氧功能。**酸盐还影响胡萝卜素转化为维生素A,干扰养分的利用。不过,猪不具备立即将水中的硝酸盐转化为**酸盐的细菌群落。但是水里的细菌可能会把硝酸盐转变为**酸盐,只有硝酸盐变成**酸盐才能发生中毒,当饮用290~490毫克/升硝酸氮的水时猪出现死亡。
水中的总可溶固形物浓度为15000~17000毫克/升时,猪都能耐受,但会降低生产水平,优质水中的固形物浓度应低于2500毫克/升。浓度在1000~5000毫克/升,为安全范围。浓度在5000~7000毫克/升时,会导致猪排稀便。
猪可能对水中硫化氢的耐受能力较高,水中有时可能含有某些致毒元素,如铅、汞、镉等。大多数水源,特别是地表水(如湖水)中都含有猪所必需的各种矿物元素。猪从饮水中可获得部分钠、钙和硫等元素。对水质的监测有总可溶固形物浓度,pH,**酸浓度,硫酸浓度,氯化钠浓度,总碱度,还有水中的微生物浓度。
微量元素在鸭体内的主要营养作用有哪些?
(1)铜 铜在鸭体内有非常重要的营养功能。首先,铜是细胞色素**酶系的组成成分,在**磷酸化过程中是电子传递体,与体内能量代谢密切相关;第二,铜与铁有协同作用,共同促进血红蛋白形成。雏鸭在铜缺乏时,采食量减少,生长速度降低,羽毛生长发育**。缺铜种鸭产蛋率下降,蛋壳变薄,产软蛋。肉鸭和蛋鸭日粮铜的需要量约为10毫克/千克。硫酸铜是常用的廉价铜源之一。
(2)铁 铁在动物体内分布广泛,是组成血红蛋白的成分之一,承担着为机体输送氧气的任务;铁是各种**酶的组成成分,参与细胞**和磷酸化过程。鸭缺铁时,发生营养性贫血,血液中血红蛋白含量和红细胞压积显著降低。肉鸭和蛋鸭铁的需要量约为60毫克/千克。谷物类、饼粕类和鱼粉中含有丰富的铁,肉鸭和蛋鸭一般不易发生缺铁症。硫酸亚铁是常用的铁离子添加剂。
(3)锰 锰离子是鸭体内硫胺素酶、精氨酸酶、烯醇化酶、脱氧核糖核酸酶等多种酶的激活剂,参与细胞**磷酸化、脂肪合成等生化反应,是维持肉鸭生长和蛋鸭产蛋必需的微量元素。缺锰时,雏鸭腿骨粗短,关节肿大,产生脱腱症;种鸭蛋壳变薄,孵化率降低。肉鸭和蛋鸭锰的最低需要量约为80毫克/千克。谷物籽实、饼粕类饲料中均含有一定量的锰元素,硫酸锰是常用的含锰离子添加剂。
(4)锌 锌是鸭体内多种酶包括碳酸酐酶、多种脱氢酶、肽酶等的组成成分,参与体内酸碱平衡调节、糖和氨基酸代谢,与骨骼、羽毛的生长发育及胃酸分泌有关。鸭缺锌时,雏鸭采食量减少,生长缓慢,骨骼短粗,关节肿大,羽毛生长**;蛋鸭和种鸭产蛋减少,蛋壳变薄或产软蛋。在鸭常用饲料原料中,锌的含量接近鸭需要量的临界点,一般不会发生锌缺乏症。在缺锌地区,饲料原料中锌含量较低,鸭可能发生锌缺乏症。高钙日粮降低鸭消化道对饲料锌的吸收,可能引发锌缺乏症。肉鸭、蛋鸭和种鸭锌的需要量约为60毫克/千克。在动物性饲料、饼粕类饲料和糠麸中含有丰富的锌元素。硫酸锌是肉鸭和蛋鸭日粮常用的锌离子补充剂。
(5)硒 硒元素在肉鸭和蛋鸭体内具有十分重要的营养作用。硒是谷胱甘肽过**物酶的组成成分。过**物酶能够催化细胞内的**还原反应,清除代谢产生的自由基,对细胞内的生物活性物质、酶、细胞膜和亚细胞膜有保护作用。硒与维生素E在防治肌肉萎缩与渗出性素质病方面有协同作用,可以相互补偿。缺硒能引起鸭心肌受损,心室扩大,心肌收缩无力,心包积水,血管的通透性降低,引发腹水症、渗出性素质病和白肌病。蛋鸭和种鸭缺硒能导致产蛋率、种蛋受精率和孵化率降低。肉鸭和蛋鸭日粮硒的需要量为0.2~0.3毫克/千克。我国大部分地区为缺硒地带。饲料中含硒量较低,鸭饲料必须补硒。**酸钠是常用的鸭饲料硒元素补充剂,毒性很强,必须严格控制添加量。在鸭饲料中应搅拌均匀后使用。
(6)碘 碘是甲状腺素的成分,参与体内的能量代谢,维持神经肌肉的基本功能,促进皮肤与羽毛的生长发育。缺碘时,鸭甲状腺合成甲状腺素的能力受阻,甲状腺发生代偿性增大,抑制肉鸭生长发育,导致蛋鸭和种鸭体重下降、产蛋量减少、蛋品质降低、胚胎后期死亡增加。肉鸭、蛋鸭日粮碘的需要量为0.2~0.3毫克/千克。碘化钾是饲料常用的补碘剂。
(7)钴 钴的主要生物学功能是参与合成维生素B12、激活细胞内碳酸酐酶及碱性磷酸酶、精氨酸酶等的活性。钴缺乏将抑制鸭盲肠微生物合成维生素B12,导致肉鸭生长缓慢和恶性贫血,种蛋品质下降,孵化率降低。肉鸭和蛋鸭日粮钴的需要量约为0.1~0.2毫克/千克。日粮中添加维生素B12或氯化钴能有效预防钴缺乏症。氯化钴是饲料常用的钴补充剂。
能量对蛋鸡有何营养作用?
鸡采食的饲料中所含能量为饲料总能,排出的粪便(和尿在一起)含有粪能和尿能,代谢过程中产生一定的热量,除去粪能、尿能和代谢产热则获得净能,净能主要用于维持和生产。维持主要包括基础代谢、正常体温、随意活动等,生产主要指生长、产蛋和形成羽毛、骨骼、肌肉、血液等。鸡的能量代谢过程见图4-1。
图4-1 蛋鸡能量代谢过程
鸡所需的能量来源于饲料中的碳水化合物、脂肪和蛋白质。
一般情况下鸡的采食量取决于日粮能量水平的高低,当日粮中的代谢能水平高时,采食量减少;当日粮中代谢能水平低时,采食量增大。当然,鸡并不能精确地调节其能量进食量,而是随着日粮中能量浓度的提高,摄入的能量逐渐增多。当能量采食成为限制因素时,采用高浓度饲料是有效的。通常情况下,鸡采食高能日粮比低能日粮的胴体脂肪含量高。适宜的能量浓度是满足鸡正常生长发育及生产所需能量的首要限制因素。
鸡日粮能量水平对饲料转化率起决定作用。能量水平高,采食量少,转化率高;能量水平低,采食量加大,饲料转化率低。鸡日粮中各种营养素的平衡都要以能量水平为基础,并和能量保持一定的比例。能量水平提高时,其他营养素的含量也相应提高;能量水平低时,其他营养素含量也相应降低。
蛋鸡维持生命活动和进行各种生产所需的能量,主要来源于饲料中的三大类有机物:碳水化合物、脂肪和蛋白质。它们既可转化为动物体内的有机物,使化学能在体内贮存,又可通过生物**途径使化学能释放,被动物体利用。
1.碳水化合物
碳水化合物是植物以二**碳和水为原料,通过光合作用形成的。主要包括糖、淀粉、纤维素、半纤维素、木质素、果胶及黏多糖等物质。日粮中的碳水化合物主要以多糖中的淀粉、纤维素和半纤维素形式存在。碳水化合物只有转变为葡萄糖和果糖等单糖才能被鸡吸收;吸收后的一部分葡萄糖进入肝脏合成肝糖原暂时贮存起来;一部分葡萄糖通过血液被输送至肌肉中形成肌糖原,作为肌肉运动的能源;还有一部分葡萄糖参加三羧酸循环,**释放能量供给动物需要。当有过多的葡萄糖时,则被送至动物体的脂肪组织及细胞中合成脂肪作为贮备。
碳水化合物多年来一直被人们认为其功用是作为能源。但近年来对天然的碳水化合物进行大量研究指出,碳水化合物除作为能源物质外,还具有许多其他方面的功用。例如,碳水化合物参与脂肪酸及某些氨基酸的生物合成。在合成糖脂、糖蛋白、核酸及黏多糖中碳水化合物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动物缺乏碳水化合物时,将造成机体的代谢失调,导致低血糖症、糖尿病、酮病、心血管疾病及关节障碍等。
2.脂肪
脂肪是广泛存在于动植物体内的一类有机化合物。根据其结构的不同,可分为真脂肪和类脂两大类。真脂肪即中性脂肪,它是由1分子**与3分子脂肪酸构成的酯类化合物,故又称**三酯或三(酸)**酯。类脂肪是指含磷或糖或其他含氮物的脂肪。它虽不属真脂肪,但在结构或性质上却与真脂肪相接近。主要包括磷脂、糖脂、固醇及蜡。构成脂肪的脂肪酸种类很多,自然界约有40种,其中绝大多数是含偶数碳**的直链脂肪酸,包括饱和脂肪酸和不饱和脂肪酸。脂肪酸结构中含有双键的为不饱和脂肪酸,不含双键的为饱和脂肪酸。脂肪酸在鸡的饲养中被分为必需脂肪酸和非必需脂肪酸,必需脂肪酸是指鸡体内不能合成,必须由饲料供给的脂肪酸,包括不饱和脂肪酸如亚油酸(18碳二烯酸)、亚麻酸(18碳三烯酸)及花生四烯酸(20碳四烯酸)等。非必需脂肪酸是指能在鸡肝脏中合成,不必由饲料中直接供给的一类脂肪酸。
在鸡饲料中常用的脂肪有牛油、猪油、鸡油及大豆油等,其代谢能值见表4-1。
表4-1 各种油脂的代谢能值表
(1)鸡体及产品中脂肪的含量及脂肪对鸡的营养功能 母鸡体内脂肪含量一般为15%左右,蛋内含9.30%。脂肪的营养作用主要包括:构成体组织和**;提供能量;供给必需脂肪酸;作为脂溶性维生素的溶剂。
(2)蛋鸡日粮中脂肪的添加量 脂肪的添加量直接影响鸡的生产性能,日粮中脂肪提供的能量达到产蛋鸡饲料代谢能的10%~15%时,能够获得最高生产力和饲料利用率,即产蛋鸡饲料中加入3%~5%的脂肪。但是,生产中,添加油脂成本增加太多,故一般不添加或只添加1%~2%。另外,热应激条件下,在日粮中添加脂肪能提高饲料利用率。
(3)蛋鸡利用脂肪的影响因素 脂肪的能值和生物学效率在很大程度上与脂肪的质量有关。因此,在蛋鸡日粮中应加入优质的动物性或植物性脂肪,或高质量的油脂加工副产品,但应禁止使用酸败的脂肪及油脂加工副产品。不能给鸡特别是小鸡饲用含有过多的游离脂肪酸和过**物的脂肪。
在养鸡生产中,为了使脂肪稳定,可以在添加脂肪时添加抗**剂,每吨饲料添加150~200克,如乙氧喹啉、丁基羟基甲苯(BHT)和丁基羟基苯甲醚(BHA)等,但对已变质的脂肪,添加抗**剂并不能改善其品质,也不能消除变质脂肪对鸡的毒害作用。
影响蛋鸡对脂肪利用的主要因素:一是脂肪的用量以及日粮的营养平衡。日粮中蛋白质水平与鸡对脂肪的利用效率有直接的关系,日粮中原有脂类的脂肪组成,对添加脂肪的利用率有重要的影响。以玉米、大豆为基础的日粮,其脂类含有不饱和脂肪酸,添加固态脂肪能很好地被消化;但是,以小麦或大麦为基础的日粮,则只有添加植物油和软膏状脂肪才能被有效地利用。二是鸡的品种和周龄。产蛋鸡添加脂肪可使单位产品的饲料消耗降低。产蛋鸡能有效地利用所供给的亚油酸,增加蛋重和提高蛋的品质。三是日粮中纤维素的含量。在饲料中添加脂肪,纤维素含量应比通常标准相应高2%,以增加肠道的蠕动和胆汁的排出,降低因增加脂类而增加的肝脏负担,并能够轻度降低蛋中胆固醇的含量。
养鸡场水线流通不畅,人工清洗后效果不佳,并且成本很大。有没有什么药剂能清洗水线的。
最好不要使用药剂清洗水线:
1、 为了节省资金,购买了劣质或假冒的消毒药,使用后起不到效果,有的甚至无效。
2、配制消毒药的浓度不准确。购买了合格的消毒药后,一定要严格按使用说明、不同方式和不同浓度配制消毒液,不可随意加大或减小消毒药的用量。
3、喷雾消毒不按使用量进行,造成喷雾不均匀。消毒药用量少或不均匀都可造成消毒效果差。
4、选择消毒器械图便宜。没有按动物存栏量大小和禽舍结构的不同选择合适的消毒器械。
5、两种或两种以上消毒药混合使用造成配伍禁忌,使消毒药失效而失去作用。
6、消毒药物交替使用,这是我们以前倡导的。实际应用中也存在着误区:一是到目前为止,尚没有关于病原(细菌、**)对较长期使用消毒药产生了耐药性的报道。二是消毒药和抗生素的作用机理是不同的。三是如果交替使用消毒药不合理,可能造成两种消毒药的混合使用的副作用,反而使消毒失去作用。
7、场区或道路上铺撒生石灰或漂**。实际是做表面文章,达不到消毒效果。因为这两种消毒药品只有配成一定浓度的液体才有杀菌效果。
8、设了消毒池,但池中放置砖石、人员车辆进出时没有了消毒的过程。另外,要根据不同季节、不同消毒药性质,人员车辆通过的频率等因素定期更换消毒液。
9、在消毒池中加入锯末、草帘、麻袋认为消毒起了作用且使用方便,其实这种消毒池基本无效。因为所有的消毒药都会受到有机物质的影响,消毒药与这些有机物质反应而失去了消毒效力。
分享一下其他养鸡户在养鸡场彻底冲洗水线的方法:
因为鸡场用的是井水,只进行了简单的过滤,再加上有时还要给点药,特别是以前喜欢买中药饮片熬了给鸡饮水,那个水线用水泵直接冲怎么也冲不干净,每次只要水线断水,再通水就有很多*头不出水,因为这个,还专门用摩托车的离合线做了个通水管的工具,把*头一个个卸掉通水管,麻烦的很,*头也要卸开洗干净,每次弄都头疼的很。
把海绵剪的比水管内径大点,然后放进水管里,用水泵直接对水管冲,海绵从另一端出来,水管就干净了。
刚看到这个方法的时候,真的没在意,以为是哪位网友想当然的,不是实际经验。因为总觉得*头安装在水管上的时候有部分伸进了水管内壁,这部分很可能会挂住海绵,那样海绵冲不出去就麻烦了。直到有一次水线堵塞很严重,从水箱到减压阀的这段管道都不通了,才决定试试上面的方法。
刚开始用海绵,由细到粗试了几块海绵,冲洗的效果总是不够理想,虽然冲出大量黑绒绒的脏东西,但管壁还是很脏。
分析原因还是海绵太软,没有力。于是我特意去买了一个擦洗玻璃的擦子(如图是原材料,还没剪的,为了描述方便下面剪好要用的一块就叫海绵吧),剪下一块,长度大概7厘米左右,比水管稍粗。这个东西干的时候很硬,见水后要软和一些。
把剪下的这块海绵从水箱那头的水管塞进去,打开鸡舍进减压阀的水管往粪道放的阀门(使用减压水箱的也一样,一般都留有往粪道放水的阀门)。然后把水泵的水管连接到塞了海绵的水管上,打开水泵。貌似一秒的功夫,鸡舍的水管就出水了,擦海绵冲到地上,带出好多黑糊糊的脏东西。再看水管壁,简直跟新的一样,干干净净。
接下来冲鸡舍的水线。因为还是担心海绵会被*头挂住,我还先做了个实验。用一节已经废弃了的上面有球阀开关的水管,塞进海绵接上水泵试了下,很轻松海绵就出来了,冲过的水管也是更新的一样。这下就放心了。把减压阀到水线的接头都拆掉,水线尾端用细网套住(以免海绵被冲走),当然有人帮忙的话可以直接用手接住。一条条的塞海绵接水泵管冲洗,冲洗完后,通上水,再把水线前段的*头多检查几个,没有堵塞就完事了。
这次冲洗后,好几个月过去了,居然没再堵塞。人勤快的话,真的可以1个月左右冲洗一次,管壁干干净净了,那什么管通啥的又要钱效果又没这个好,真的可以淘汰了。懒得冲的话,至少也可以在卖鸡后冲一次,平时不用海绵,一个月或者半个月用水泵冲洗下就可以了。但是进水线的那根水管还是建议经常放放水,这样进入水线的脏东西要少的多。
食盐有那几些营养生理作用
在菜肴中适当放点盐,既调味又有利人体健康。食盐的主要作用是调节细胞与血液之间的渗透平衡和正常的水盐代谢。在大汗不止时,适当补充盐分,可防止体内微量元素的缺乏。在通常情况下,人体摄入的水和盐的总量与排出的水和盐的总量是容易维持平衡的。但是在某些特殊情况下,也可能破坏此平衡,出现问题。例如人患急性肠胃炎,喝下去的水不能吸收到血液里,都随粪便排出去了,而体内的水却仍然通过呼吸、汗液、尿液,继续排出体外,结果造成严重的脱水。这时除了用药物治疗外,还要给病人注射一些生理盐水,来维持水代谢的平衡。又如在剧烈的体力劳动中,在高温作业中,体内盐分随汗液大量排出。这时可能由于体内缺乏盐分,出现肌肉痉挛的现象。因此,在休息时,要喝一些淡的食盐水,来维持食盐的代谢的平衡。
食盐对人的健康有很多好处,但食量要适宜,每人天以10克为宜,如果过量也会给人带来危害。食盐过多会引起高血压。
食盐过多会引起水肿。由于食盐过多,使钠在体内积累,而钠具有亲水性,所以引起水肿,并增加肾脏的负担。
食盐过多会引起感冒。高浓度的钠盐有强烈的渗透作用,会影响人体细胞的抗病能力。
食盐过量会引起心脏病。《内经》有这样一段记载:“多食盐,则脉凝注而色变”。“味过咸,大骨气伤,心气抑”。咸多伤心,食味过咸使小动脉收缩,有害于心脏。
食盐过多会导致胃癌。盐里并无致癌物质,但它容易破坏胃的粘膜,对致癌物质起帮助作用。此外,肾脏病和中风与食盐过量也有密切关系。
因此,平时吃菜不要吃得太咸,尤其是老年人与婴幼儿的食物不能过咸。不能以成年人的味觉为标准准给孩子食物,使孩子受到损害,诱发高血压和心肌衰弱。对老年人烹调中尽量用醋、荠末,胡椒等香辣调料来代替盐分,减少食盐的数量。
饲料中有哪些主要营养成分?
饲料是指经工业化加工制作的、具有一定营养价值的、供饲养动物用的原料,包括单一饲料、浓缩饲料、配合饲料、精料补充料、添加剂预混合饲料。
饲料中的主要营养成分包括水分、粗灰分、粗蛋白、粗脂肪、粗纤维、无氮浸出物等。饲料中的水分含量一般要求在13%以下。饲料水分含量高,容易导致饲料发霉,不利于饲料原料的储存。粗灰分是饲料样品在高温下燃烧后的剩余物质,主要含有钙、磷、钾、镁、铜、铁、锌、锰、硒等矿物元素。粗蛋白质是饲料中所有含氮物质的总称,包括真蛋白质和非蛋白氮两部分,其含量是利用凯氏定氮法测定的饲料氮含量与常数6.25的乘积。真蛋白质是具有一定空间结构的生物大分子,由20多种氨基酸组成。真蛋白质在鸭消化道内蛋白质消化酶、肽酶的作用下,能分解生成20多种氨基酸和部分小肽。氨基酸和小肽对鸭具有十分重要的营养作用。非蛋白氮包括饲料中含有的游离氨基酸、短肽、核酸及其他含氮杂环化合物等。粗脂肪是饲料中**浸出物的总称,包括**三酯、磷脂、类固醇、脂肪酸等。粗纤维是饲料中不易消化的营养物的总称,包括纤维素、半纤维素、木质素及角质等成分。无氮浸出物主要指饲料中易被动物消化利用的淀粉、双糖、单糖等可溶性碳水化合物。
水的主要营养来源是什么?
赞同“水本身没有多少营养”的人认为,水只是解解渴而已;而认为水有营养的阵营也有非常鲜明的观点,即水本身就是最重要的营养素,因此说“水本身没有多少营养”完全站不住脚。 人类生命赖以生存得以为继的有六大营养素:碳水化合物、蛋白质、 脂肪、维生素、矿物质、水。如果加上糖类,又可称七大营养素。不管是六大营养素还是七大营养素,水都是人类最必需、最重要的营养素之一,这是一个医学和营养学上的定论。 **文明办和 卫生部的首席健康教育专家赵霖在最近接受央视采访时,就语重心长地说道:“大家永远不要忘记,水是最重要的营养,是最重要的营养素。所以孩子们就是要喝水,只有喝了水才能排毒,只有喝了水才能促进你的代谢。” 当然我们有理由相信,前面提到的专家所谓“营养”,并不是否定水本身是营养素,而是指水中所含的营养物质的作用。这就牵扯到下面几点争论。 含量少=不重要? 饮用水中的矿物质和微量元素含量从绝对量来说确实微不足道。但是国内外不少研究都表明,水中是否含有必要的营养元素对人体健康具有一定的影响。 比如,1960年,美国学者schroeder做了“饮水与心脏病关系”的研究,他在研究报告中指出:饮用水硬度与心血管疾病的死亡率呈负相关。1979年,comstock在总结了50项研究后,也得出了类似结论。现在,科学家们普遍认为,水中的钙、镁对心血管疾病具有防治作用,长期饮用不含矿物质或矿物质不均衡的饮用水,“可能更易患心血管疾病。” 10多年前,美国霍普金斯大学的agre等人发现:如果饮水中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过低,可使体内微量元素缺乏,进而导致一系列病症。 我国第三军医大学舒为群等专家的研究表明:长期饮用不含或者只含有单一几种矿物质的饮用水,可能对发育群体具有潜在的不利影响。 类似的研究有很多,都表明水中含量极少的营养物质如钾、钠、钙、镁 等离子,对维持生命的正常态生长具有一定的保健作用。 饮食丰富之后的饮用水营养角色 在争论中,那些认为水中营养物质多余的人普遍持有这样的观点:人体的主要营养来自食物,不靠水来提供。现在生活质量提高,饮食丰富,人们可以从充足的食物中摄取足够的营养元素,因此水作为某些营养元素来源的角色已经不再必要。 不过卫生部、科技部和国家统计局主持下的《中国居民营养与健康状况调查报告》(2002年)却显示,尽管我国居民的膳食结构日益丰富和多样,但是多种营养元素的摄入量却并不乐观。 常量元素中,我国居民平均每标准人日钙摄入量仅为388.8mg,远低于推荐的适宜摄入量ai值800mg/d,并呈下降趋势;镁为308.8mg,而推荐的摄入量ai值为350mg/d,大中小城市居民的镁摄入量尤其缺乏,只为287.5mg;钾为1700.1mg,也明显低于推荐的ai值2000mg/d。 微量元素中,我国居民平均每标准人日锌摄入量为11.3mg,低于推荐的摄入值15mg/d;硒为39.9μg,低于推荐值50μg。 由此可见,饮食结构的丰富和多样化并不意味着营养摄入的理想化。 与此同时,优质的饮用水往往含有人体必需的均衡的营养元素(到目前为止已经证实水中有近10种微量元素是人体所必需的),不失为补充的重要途径。就我国目前的膳食结构而言,许多微量元素确难从食物中摄取,而主要是从水中得到。 世界卫生组织编撰的《饮用水水质准则》中通过列表明确给出了人体从饮用水中摄取矿物质的比例,以重要的两种常量元素钙和镁为例,从水中摄取的钙和镁可占总量的5—20%,当食物摄入量不足的情况下钙可达29%,镁可高达50%。 因此以膳食的丰富来否定饮用水的营养意义确实有欠考虑。 水的酸碱的无所谓还是很重要? 被纳入本次饮用水营养之争的还有饮用水的酸碱度问题。 之所以饮用水的酸碱度也与营养挂上钩,是源于支持水有营养派认为,真正意义的营养,是指能够维持生命正常运转的元素,这当然也包括了饮用水酸碱度对生命代谢的影响。 其实国内外对水ph值与人体健康关系的研究还不充分。尽管之前一直有观点认为酸性水会加速人体衰老、导致体液酸化,但影响的程度如何一直没有确切的实验数据。唯一可以确定的是,它对人类健康确实存在一定的负面影响。 此外,以下ph值意义是可以确定的,即ph值可通过影响其他水质指标及水处理效果而影响健康。 整体而言,人体内环境是个弱碱性环境。人体最重要的体液—血液健康状态下的ph值为7.35—7.45。医学上将血液ph值低于7.35称为体液的酸化。世界著名医学博士莜原秀隆先生指出:人体的酸化是万病之源。 引起体液酸化的主要原因是因为摄入过多的酸性食物。为了避免体液酸化带来的健康危害,饮用水专家建议:饮用水的ph值以接近人体健康血液的ph值为佳,即呈弱碱性,ph值为7.30左右。 水能为人体直接吸收,不像食物那样,需要经过一个体内“燃烧消化”的过程。因此饮用水对人体ph值的影响是直接的。饮用水专家李复兴教授认为,“水是比蔬菜、水果更好的中和剂,水中的天然矿物质能被人体直接吸收,起到维护体液平衡的作用。” 从这个意义讲,饮用水的营养意义又进一步深刻了。
水里面有什么营养
水分好多种,有些水没有营养价值,只是提供人体最基本的需求,而有些添加有益**的水就有营养价值。
自来水是没有营养的,它是人体所必须的,因为人体的百分之七十都是水份,自来水里面有人体必须的多种微量原素,纯净水里没有,对于一个人来说,不要管它是什么水只要是干净的就对人体都有好处的。
矿泉水是从**深处自然涌出的或经人工采集的、未受污染的**矿水;含有一定量的矿物盐、微量元素或二**碳气体;在通常情况下,其化学成分、流量、水温等动态在天然波动范围内的相对稳定。
矿泉水是在地层深部循环形成的,含有国家标准规定的矿物质及限定指标。矿泉水是对人体有益的一种水。营养物质的多少要视水源地而定。
水中含有钠、钙、镁、钾等无机盐类,尤其是我们平时饮用的水,不仅对洁净、卫生、安全至关重要,而且还对人体的健康有着重要的作用。
饮用水中矿物质及功效:
水所含的矿物质元素能有效地补充人体的矿物质营养,调节代谢平衡,促进人体健康成长。(功效分析:人体最容易吸收的矿物质元素,是溶解在水中的游离台矿物质元素。科学研究证明,所以的营养素都是靠分解、转换、渗透作用进入细胞,而不同的矿物质元素分别掌控不同营养的转换及吸收。
没有矿物质元素,所以事物都无法转换人体必需的各种营养成分;而如果矿物质元素种类不周全、不均衡,人体就无法吸收到全面、均衡的营养。)
有些生活饮用水中含有锌、锰、铜、铁、钼、钴、铬、钡、等8种生命动力元素。
(功效分析:它们是人体内各种生物酶的组成成分;它们对生命的化学过程起着最深层次的催化、激活、动力作用。) 生活引饮用水中含有锌、锗、硒等元素。(功效分析:对增强人体免疫力、抗癌等方**有显著的作用。) 生活饮用水中还含有丰富的生态氧。
(功效分析:生态氧促进人体的新陈代谢和正常的生命活动;能抑制或**厌氧型病菌和癌细胞,对人体健康极为重要;可加速葡萄糖转化为能量,可帮助糖尿病患者缓解症状;能促进胆固醇及脂类分解,减少沉积。) 生活饮用水有渗透能力强、吸收功效好的“小分子团水”。
(功效分析:水分子担负着人体内养分输送的重要任务;具有清扫血管的作用,能运走各种体内废物,打散各种凝胶块。)
生活饮用水中含有微磁矩的金属离子和水的结合体。
(功效分析:它们能使红细胞和血小板的表面电荷增大,增加了相同电荷的排斥力,减少红细胞、血小板的**力,大幅度降低血液黏度,提高单位时间内血液的流动和循环能力;对高血压和心血管病有一定的疗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