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鞋百科给各位分享电气线路保护分类标准是的知识,其中也会对电气设备及线路的几种电气保护措施(电气设备及线路的几种电气保护措施是)进行解释,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别忘了关注本站,现在我们开始吧!

电气设备及线路的几种电气保护措施

电气设备或线路发生短路、接地、过载、断相及电网电压消失或过低时,将会对电气设备或线路本身造成破坏、危及人身安全。因此,要注意以下几点:

1、不论是强电设备,还是弱电设备,不论是交流设备还是直流设备,也不论是低压设备还是高压设备都应采用不同方式、不同用途的接地措施。安全接地主要有保护接地、重复接地、防雷接地等。
2、保护接地是将设备金属外壳接地线,接地体与大地紧密连接起来,其主要是将漏电设备外壳的对地电压限制在安全范围之内,防止高电压击伤人体。采用保护接地时,接地电阻必须符合要求。
3、对于低压中性点直接接地的三相四线配电网,电气设备外壳应当采取保护接地或接零措施。安装漏电保护装置,以使电路发生故障时能迅速分断。漏电保护只作为附加保护,即安装漏电保护装置以后不得取消电气设备或电气线路的原有防护措施。
4、对将要投入运行的电气设备和电气线路的绝缘应进行严格检查,对于重要的电气设备,除测量绝缘电阻外,还应进行耐压实验、泄漏电流试验和介质损耗试验。
5、正确使用电气设备,以消除引燃源,正确采取隔离和间距措施,以阻止**性混合物接近或进入电气设备。
6、对于变配电装置应在进线端装设避雷器,防止雷电波侵入。

电气柜防护等级IP65是怎样的?

IP是Ingress Protection的缩写,IP等级是针对电气设备外壳对异物侵入的防护等级,IP65是指防尘6级,防水5级测试。
防水测试等级及测试方法:
IPX1:代表垂直滴水,垂直方向滴水没有影响,水流量1mm/min,试验10min;
IPX2:15度滴水,当外壳的各垂直面在15度范围内倾斜,垂直滴水应无有害影响,水流量为3mm/min,每个倾斜位置2.5min;
IPX3:淋水试验,各垂直面在60度范围内淋雨,无有害影响,水流量10L/min,试验时间10min;
IPX4:溅水,向外壳各方向溅水无影响,各垂直面在180度范围内淋雨,水流量10L/min,试验时间10min;
IPX5:喷水,向外壳各方向喷水无影响,水流量12.5L/min,试验时间3min;
IPX6:猛烈喷水,向外壳各方向强烈喷水无有害影响,水流量为100L/min,试验时间为3min;
IPX7:短时间浸水,浸入规定压力的水中经规定的时间后外壳浸水量不至于达到有害程度,放置于一个潜水箱中,一般深度1米,试验时间为30min;
IPX8:连续浸水,深度1米,浸水时间1小时,具体的生产厂和用户协商浸水的深度和时间。

防尘保护测试等级及测试方法:
IP1X:代表直径为50mm的球形试具无法进入空隙进入产品内部;
IP2X:代表直径为12.5mm的球形物体无法透过产品空隙;
IP3X:代表直径2.5mm的物体试具无法透过产品空隙;
IP4X:直径为1mm的金属线不能透过产品空隙并影响危险部件;
IP5X:放置于沙尘箱中,开盖检查产品内部无灰尘进入,若有些许不影响产品性能也能判定负荷要求;
IP6X:产品需抽负压,放置沙尘箱中,开盖检查,属尘密,不能有灰尘进入判定为符合要求;

电器如何的定义、分类?

电器的定义和分类
电器——自动或手动接通和断开电路,能实现对电路或非电对象切换、保护、检测、变换和调节目的的电气元件
分类:
低压电器——交流1000V或直流1200V以下
(一) 按工作电压等级分
高压电器——交流1000V或直流1200V以上
手动电器——需人工直接操作才能完成指令任务
(二)按动作原理分
自动电器——按照电的或非电的信号自动完成指令任务
(三)按用途分 1. 控制电器——用于各种控制电路和控制系统
2. 主令电器——用于自动控制系统中发送控制指令
3. 保护电器——用于保护电路及用电设备
4. 配电电器——用于电能的输送和分配
5.执行电器——用于完成某种动作或传动功能
电磁式电器——依据电磁感应原理工作
(四)按工作原理分
非电量控制电器——靠外力或某种非电物理量的变化而动作
二、电磁式电器——电气控制线路中使用量最大,类型很多,工作原理和构造基本相同
感测部分——电磁机构
主要组成部分
执行部分——触头系统

什么叫**配电,两级保护

电气设备及线路的几种电气保护措施

什么是**配电,二级保护又是什么意思呢?今天算长见识了

电气设备安全1E级如何分级?

  电气设备只有一个核安全等级,就称为1E级。其它设备均为“级外设备” 。1E级设备包括完成下列功能所必须的设备:
  ――自动停堆
  ――安全壳隔离
  ――堆芯的应急**
  ――堆内及反应堆厂房内的热量导出
  ――预防及限制事故状态下放射性释放。
  1E级设备为安全级设备,在电站中要求最高。和安全级能动设备相连接的电气仪控设备都属于1E级设备。
非1E级设备又分为:安全有关(SR)设备和非安全重要(NS)设备。

继电保护的基本原理是什么,可分为哪几类?

继电保护原理:

继电保护装置必须具有正确区分被保护元件是处于正常运行状态还是发生了故障,是保护区内故障还是区外故障的功能。保护装置要实现这一功能,需要根据电力系统发生故障前后电气物理量变化的特征为基础来构成。

不对称短路时,出现相序分量,如两相及单相接地短路时,出现负序电流和负序电压分量;单相接地时,出现负序和零序电流和电压分量。这些分量在正常运行时是不出现的。利用短路故障时电气量的变化,便可构成各种原理的继电保护。

分类:

继电保护可按以下4种方式分类。

①按被保护对象分类,有输电线保护和主设备保护(如发电机、变压器、母线、电抗器、电容器等保护)。

②按保护功能分类,有短路故障保护和异常运行保护。前者又可分为主保护、后备保护和辅助保护;后者又可分为过负荷保护、失磁保护、失步保护、低频保护、非全相运行保护等。

③按保护装置进行比较和运算处理的信号量分类,有模拟式保护和数字式保护。一切机电型、整流型、晶体管型和集成电路型(运算放大器)保护装置,它们直接反映输入信号的连续模拟量,均属模拟式保护;采用微处理机和微型计算机的保护装置,它们反应的是将模拟量经采样和模/数转换后的离散数字量,这是数字式保护。

④按保护动作原理分类,有过电流保护、低电压保护、过电压保护、功率方向保护、距离保护、差动保护、纵联保护、**保护等。

拓展资料要完成继电保护任务,除了需要继电保护装置外,必须通过可靠的继电保护工作回路的正确工作,才能完成跳开故障元件的断路器、对系统或电力元件的不正常运行发出警报、正常运行状态不动作的任务。

继电保护工作回路一般包括:将通过一次电力设备的电流、电压线性地转变为适合继电保护等二次设备使用的电流、电压,并使一次设备与二次设备隔离的设备,如电流、电压互感器及其与保护装置连接的电缆等;断路器跳闸线圈及与保护装置出口间的连接电缆,指示保护动作情况的信号设备;保护装置及跳闸、信号回路设备的工作电源等。

国家电气执行的新"规范","标准"

1、安全电压标准

安全电压是指不带任何防护设备的情况下,人体接触到的对人体各部分组织,如皮肤、心脏、神经等没有任何损坏的电压。通常很难确定一个对人体完全适合的最高安全电压。

世界各国对于安全电压的规定不尽相同。有50、40、36、25、24V等,许多国家采用36V 为安全电压。国际电工委员会(IEC)规定安全电压限定值为50V,25V 以下电压可不考虑防止电击的安全措施。

我国规定36、24、12V三个电压等级为安全电压级别,以供不同场所使用。在有高压触电危险地区的安全电压为36V,无高压触电危险地区的安全电压为24V。

在潮湿、有导电尘埃、高温和金属容器内工作时,则以12V为安全电压。安全电压的规定是从总体上考虑的,对于某些特殊情况、某些人也不一定绝对安全。可见,即使在规定的安全电压下工作,也不可粗心大意。

2、安全距离标准

安全距离指在各种工作条件下,带电导体和周围接地体、地面、不同相的带电导体以及工作人员之间必须保持的最小距离。

安全距离大小与施加于导体的放电特性及电压等级密切相关。对于雷电过电压,安全距离要根据避雷器的特性决定。对于操作过电压,安全距离根据电网可能出现的过电压倍数决定。

电网允许的最高工作电压,因为其值不会超过110%,可以不考虑。电工专业规程中规定动作的各种情况下的安全距离,是电工设计人员、运行和检修人员在工作中必须遵守的凭据。

扩展资料: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系统和设备越来越复杂,功能越来越完善,人们对操作和维修却要求越来越简单、易行。这就需要电气信息的表达更有全局的概念,将复杂的系统作为一个整体、给各个类别以清晰的符号表示,以便快速检索和查询。

常用电气安全标准的介绍以国家标准为依据,包括电气基础标准、电气安全标准、电气设备及运行标准、电气设计标准以及电气控制线路的绘制原则、图形及文字符号等内容。用于为从事电气工作人员,提供常用电气国家标准和与业务相关的电气技术标准指南。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电气安全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