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鞋百科给各位分享工程量如何计算的知识,其中也会对工程量计量规则?(工程量计量规则有哪些)进行解释,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别忘了关注本站,现在我们开始吧!

工程量计量规则?

工程量计算规则和方法: 1.土壤及**类别的确定:土石方工程土壤及**类别的划分,依工程勘测资料与《土壤及**分类表》、本章说明中的鉴别表对照后确定。 2.**水位标高及排水(降)水方法。 3.土方、沟槽、基坑挖(填)起止标高、施工方法及运距。 4.**开凿、**方法、石碴清运方法及运距。 5.其他有关资料。

简答工程量计算的基本原则?

一、工程量的含义:工程量是指按照事先约定的工程量计算规则计算所得的、以物理计量单位或自然计量单位所表示的建筑工程各个分部分项工程或结构构件的数量。工程量包括两个方面的含义:计量单位和工程数量计量单位:计量单位有物理计量单位和自然计量单位,①物理计量单位是指以度量表示的长度、面积、体积和重量等单位;②自然计量单位是指以客观存在的自然实体表示的个、套、樘、块、组等单位。计量单位还有基本计量单位和扩大计量单位,①基本计量单位如m、m2、m3、kg、个等;②扩大计量单位如10m、100m2、 1000m3、 10个等。工程量清单一般采用基本计量单位,预算定额常采用扩大计量单位,应用时一定要注意单位换算实物工程量:应该注意的是,工程量≠实物量。实物量是实际完成的工程数量,而工程量是按照工程量计算规则计算所得的工程数量。为了简化工程量的计算,在工程量计算规则中,往往对某些零星的实物量作出扣除或不扣除、增加或不增加的规定。工程量计算力求准确,它是编制工程量清单、确定建筑工程直接费、编制施工组织设计、编制材料供应计划、进行统计工作和实现经济核算的重要依据。二、工程计量的内容:工程计量是工程量清单编制的主要工作内容之一,同时也是工程计价的基本数据和主要依据。计量正确与否,直接影响到清单编制的质量和工程造价的正确性。工程计量包括以下三个方面的内容:(1)工程量清单项目的工程计量清单项目的工程计量是依据《计价规则》中的计算规则,对清单项目确定其工程数量和单位的过程。是招标文件的组成部分,由招标人或招标代理机构编制。(2)预算定额项目的工程计量预算定额项目的工程计量是编制施工图预算的基础,也是清单计价模式下综合单价组价的基础。(主要是企业定额还没有形成,暂且用预算定额充当)(3)建筑面积计算三、工程量计算的依据和步骤1、工程量计算的依据(资料):1)施工图纸及设计说明、标准图集、图纸答疑、设计变更2)施工组织设计或施工方案3)招标文件的商务条款4)《计价规则》、《消耗量定额》中的“工程量计算规则”2、工程量计算的步骤:1)熟悉图纸:工程量计算必须根据招标文件和施工图纸所规定的工程范围和内容计算,既不能漏项,也不能重复。2)划分项目(列出须计算工程量的分部分项工程名称):工程量清单和消耗量定额项目划分有区别3)确定分项工程计算的顺序4)根据工程量计算规则列出计算式5)汇总工程量四、工程量计算的一般要求1、必须按图纸计算工程量计算时,应严格按照图纸所标注的尺寸进行计算,不得任意加大或缩小、任意增加或减少,以免影响工程量计算的准确性。图纸中的项目要认真反复清查,不得漏项和重复计算。2、必须按工程量计算规则进行计算工程量计算规则是计算和确定各项消耗指标的基本依据,也是工程量计算的准绳。例如;1.5砖墙的厚度,无论图纸怎么标注或称呼,都应以计算规则规定的365mm进行计算(见《计价规则》 P67 说明2)。3、必须口径一致施工图列出的工程项目(工程项目所包括的内容和范围)必须与计量规则中规定的相应工程项目相一致。计算工程量除必须熟悉施工图纸外,还必须熟悉计量规则中每个工程项目所包括的内容和范围。4、必须列出计算式在列计算式时,必须部位清楚,详细列项标出计算式,注明计算结构构件的所处部位和轴线,保留计算书,作为复查的依据。工程量的计算式应按一定的格式排列,如面积=长×宽、体积=长×宽×高。5、必须计算准确工程量计算的精度将直接影响着工程造价确定的精度,因此,数量计算要准确。(工程量的精确度应保留有效位数:一般是按顿计量的保留三位、自然计量单位的保留整数、其余保留两位)6、必须计量单位一致工程量的计量单位,必须与计量规则中规定的计量单位相一致,有时由于使用的《计量规则》不同、所采用的制作方法和施工要求不同,其工程量的计量单位是有区别的,应予以注意。7、必须注意计算顺序为了计算时不遗漏项目,又不产生重复计算,应按照一定的顺序进行计算。(见本节四)8、力求分层分段计算结合施工图纸尽量做到结构按楼层、内装修按楼层分房间、外装修按立面分施工层计算,或按要求分段计算,或按使用的材料不同分别计算。在计算工程量时既可避免漏项,又可为编制施工组织设计提供数据。9、必须注意统筹计算各个分项工程项目的施工顺序、相互位置及构造尺寸之间存在内在联系,要注意统筹计算顺序。例如;墙基沟槽挖土与基础垫层、砖墙基础与墙基防潮层、门窗与砖墙与抹灰之间的相互关系。通过了解这种存在的相互关系,寻找简化计算过程的途径,以达到快速、高效的目的。五、工程量计算的顺序工程计量的特点是工作量大、头绪多,可用“繁”和“烦”两个字概括。因此,计算工程量应按照一定的顺序依次进行,既可节约时间加快计算速度,又可避免漏算或重复计算。1、按施工顺序列项计算是按照工程施工顺序的先后次序来计算工程量。如按照土方、基础、墙体、地面、楼面、屋面、门窗、外墙抹灰、内墙抹灰、涂料、油漆、玻璃等顺序进行。2、按《计价规则》或《定额》顺序计算按《规则》、 《定额》顺序计算就是按照《计价规则》中规定的章、节、项目(子目)的编排顺序来计算工程量。3、按照顺时针方向计算从平面图的左上角开始,自左至右,然后在由上而下,最后回到左上角为止。这样按顺时针方向依次计算工程量。如计算外墙、地面、天棚等都可以按照此顺序进行计算。4、按“先横后竖、先上后下、先左后右”计算此法就是平面图上从左上角开始,按照“先横后竖、先上后下、先左后右” 的顺序进行计算工程量。如条形基础土方、基础垫层、砖基础、砖墙、门窗过梁、墙面抹灰等5、按构件的分类和编号顺序计算此法是按照图纸上所注结构构件的编号顺序进行计算工程量。如砼构件、门窗、钢筋等6、按“先**后整体、先结构后建筑”计算例如对于具有单独构件(柱、梁)的设计图纸,按下列顺序计算:首先,将**的部分(如基础、楼梯)先计算完毕,以减少图纸量;其次,再计算门窗和砼构件,用表格的形式汇总其工程量,以便计算砖墙、装饰时应用;最后按先水平后垂直的顺序进行计算。六、用统筹法计算工程量运用统筹法计算工程量的基本要点是:统筹程序、合理安排;利用基数、连续计算;一次算出、多次使用;结合实际、灵活机动。利用统筹法计算工程量,即利用“三线一面”为基数计算工程量,并尽量做到一数多用,避免重复计算,简化计算过程。

计算方量公式是什么?

土方开挖工程量计算公式圆柱体:体积=底面积×高  长方体:体积=长×宽×高  正方体:体积=棱长×棱长×棱长.   锥 体: 底面面积×高÷3   台 体: V=[ S上+√(S上S下)+S下]h÷3  球缺体积公式=πh²(3R-h)÷3  球体积公式:V=4πR³/3  棱柱体积公式:V=S底面×h=S直截面×l (l为侧棱长,h为高)  棱台体积:V=〔S1+S2+开根号(S1*S2)〕/3*h   注:V:体积;S1:上表面积;S2:下表面积;h:高。  ------  几何体的表面积计算公式  圆柱体:   表面积:2πRr+2πRh 体积:πRRh (R为圆柱体上下底圆半径,h为圆柱体高) 圆锥体:   表面积:πRR+πR[(hh+RR)的平方根] 体积: πRRh/3 (r为圆锥体低圆半径,h为其高, 平面图形  名称符号周长C和面积S   正方形 a—边长 C=4a S=a2 长方形 a和b-边长 C=2(a+b) S=ab 三角形 a,b,c-三边长h-a边上的高s-周长的一半A,B,C-内角其中  s=(a+b+c)/2 S=ah/2=ab/2•sinC =[s(s-a)(s-b)(s-c)]1/2=a2sinBsinC/(2sinA) 四边形 d,D-对角线长α-对角线夹角 S=dD/2•sinα平行四边形 a,b-边长h-a边的高α-两边夹角 S=ah=absinα菱形 a-边长α-夹角D-长对角线长d-短对角线长 S=Dd/2=a2sinα梯形 a和b-上、下底长h-高m-中位线长 S=(a+b)h/2=mh 圆 r-半径 d-直径 C=πd=2πr S=πr2=πd2/4 扇形 r—扇形半径 a—圆心角度数 

条石堡坎怎样算方量?

一般条石堡坎是采用M7.5水泥砂浆砌筑,砌筑形式有矩形、梯形等,先按砌筑的形式计算出砌体断面积,在乘以堡坎长度等于方量。如一矩形断面条石堡坎长为100米,宽为2米,高为3米,方量为:V=2×3×100=600立方米。

方量计算方法公式?

工程量计量规则?

方量计算公式是V=1/2(A1+A2)×L。方量即土方量,是土方工程施工组织设计的主要数据之一,是采用人工挖掘时组织劳动力或采用机械施工时计算机械台班和工期的依据。土方量的计算要尽量准确。
土方量计算包括填、挖土方量的总和。

工程量偏差计算公式?

工程量偏差超过15%时的调整公式
  1.当Q1(最终量)>1.15Q0(清单量)时,某分部分项工程调整后的结算价(S)
  =1.15Q0×P0+(Q1-1.15Q0)×P1(式5-3)
  2.当Q1<0.85Q0时,S=Q1×P1(式5-4)
  ◆作为“数量偏差→调整单价”的关键,调整后新的综合单价(P1),可参考以下公式:
  3.当P0<P2×(1-L)×(1-0.15)时,P1=P2×(1-L)×(1-0.15)(式5-5)
  4.当P0>P2×(1+0.15)时,P1=P2×(1+0.15)(式5-6)
  5.两者之间,可不调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