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鞋百科给各位分享基础生命支持的步骤有哪些的知识,其中也会对一次标准的心肺复苏循环应该如何操作(一次心肺复苏时间要求)进行解释,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别忘了关注本站,现在我们开始吧!
一次标准的心肺复苏循环应该如何操作
心肺复苏基本生命支持术(一)目的:以徒手操作来恢复猝死患者的自主循环、自主呼吸和意识,抢救发生突然、意外死亡的患者。(二)实施要点:1.评估患者:(1)判断患者意识:呼叫患者、轻拍患者肩部。确认患者意识丧失,立即呼救,寻求他人帮助。(2)判断患者呼吸:通过看、听、感觉(看:**有无起伏;听:有无呼吸音;感觉:有无气流逸出。)三步骤来完成,判断时间为10秒钟,无反应表示呼吸停止,应立即给予人工呼吸。(3)判断患者颈动脉搏动:术者食指和中指指尖触及患者气管正中部(相当于喉结的部位),旁开两指,至胸锁*突肌前缘凹陷处。判断时间为10秒钟。如无颈动脉搏动,应立即进行胸外按压。2.操作要点:(1)开放气道:将床放平,如果是软床,胸下需垫胸外按压板,将患者放置于仰卧位。如有明确呼吸道分泌物,应当清理患者呼吸道,取下活动义齿。开放气道,采用仰头抬颏法。(2)人工呼吸:口对口人工呼吸:送气时捏住患者鼻子,呼气时松开,送气时间为1秒,见胸廓抬起即可。应用简易呼吸器:将简易呼吸器连接氧气,氧流量8-10升/分,一手固定面罩,另一手挤压简易呼吸器,每次送气400-600毫升,频率10-12次/分。(3)胸外按压:按压部位:胸骨中下1/3处。按压手法:一手掌根部放于按压部位,另一手平行重叠于此手背上,手指并拢,只以掌根部接触按压部位,双臂位于患者胸骨的正上方,双肘关节伸直,利用上身重量垂直下压。按压幅度:使胸骨下陷4-5厘米,而后迅速放松,反复进行。按压时间:放松时间=1:1.按压频率:100次/分。胸外按压:人工呼吸=30:2.操作5个循环后再次判断颈动脉搏动及人工呼吸10秒钟,如已恢复,进行进一步生命支持;如颈动脉搏考试,大网站收集动及人工呼吸未恢复,继续上述操作5个循环后再次判断,直至高级生命支持人员及仪器设备的到达。(三)注意事项:1.人工呼吸时送气量不宜过大,以免引起患者胃部胀气。2.胸外按压时要确保足够的频率及深度,尽可能不中断胸外按压,每次胸外按压后要让胸廓充分的回弹,以保证心脏得到充分的血液回流。3.胸外按压时肩、肘、腕在一条直线上,并与患者身体长轴垂直。按压时,手掌掌根不能离开胸壁。
心肺复苏基础生命支持包括哪些环节?
(1)重建循环(C)\x0d\x0a对于无反应且无呼吸或不能正常呼吸(仅仅只有喘息)的患者立即开始心肺复苏。有效的胸外按压能维持心脏充盈和搏出,诱发心脏恢复心跳,并可能预防生命重要**(如脑)因较长时间缺氧而导致的不可逆性改变。按压频率至少100次/分,按压深度**至少5cm,儿童约5cm,婴儿4cm,每次按压后使胸廓完全回弹,尽量减少中断,无论是一人还是两人进行复苏,胸外按压与呼吸的比例均为30:2(即做30次按压吹两口气)。未经培训或不愿/无法实施口对口通气的目击者可进行单纯胸外按压。\x0d\x0a(2)维持呼吸道通畅(A)\x0d\x0a猝死患者舌后坠,咽喉部的分泌物、呕吐物堵塞呼吸道是最常见的呼吸道梗阻原因。消除方法包括:用纸巾、纱布等清除呼吸道内的异物或分泌物,采用压额提颏法打开气道。\x0d\x0a(3)人工呼吸(B)\x0d\x0a不再强调用“看、听、感觉”的方法评估心脏骤停者有无呼吸,观察到患者胸廓无起伏则表示呼吸已停止。人工通气方法包括口对口呼吸和口对面罩呼吸等,同时要避免过度通气。\x0d\x0a(4)电除颤(D)\x0d\x0a大多数成年人突发心脏骤停的原因是心跳节律紊乱,出现心室颤动(简称室颤),可导致心肌活动不协调,不能有效泵血。而治疗室颤的唯一有效的方法就是电击除颤。目前已有自动体外心脏除颤器(AED),急救志愿者经过简单培训可以使用AED对患者进行除颤,无需医生在场,以争取早期除颤的时间。
医学上内科和外科有什么区别
内科医生是怎么治病的呢,跟外科医生有什么区别?今天算长见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