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鞋百科给各位分享合金中哪些基本相作用的知识,其中也会对简述Fe-Fe3C相图中的三种基本形态与性能特点(fe_fe3c相图各相的含义)进行解释,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别忘了关注本站,现在我们开始吧!

简述Fe-Fe3C相图中的三种基本形态与性能特点

1,铁素体(ferrite)  铁素体是碳在α-Fe中的间隙固溶体,用符号"F"(或α)表示,体心立方晶格;
虽然BCC的间隙总体积较大,但单个间隙体积较小,所以它的溶碳量很小,最多只有0.0218%(727℃时),室温时几乎为0,因此铁素体的性能与纯铁相似,硬度低而塑性高,并有铁磁性.
δ=30%~50%,AKU=128~160J σb=180~280MPa,50~80HBS.
铁素体的显微组织与纯铁相同,用4%硝酸酒精溶液浸蚀后,在显微镜下呈现明亮的多边形等轴晶粒,在亚共析钢中铁素体呈白色块状分布,但当含碳量接近共析成分时,铁素体因量少而呈断续的网状分布在珠光体的周围.2,奥氏体(Austenite )  奥氏体是碳在γ-Fe中的间隙固溶体,用符号"A"(或γ)表示,面心立方晶格;
虽然FCC的间隙总体积较小,但单个间隙体积较大,所以它的溶碳量较大,最多有2.11%(1148℃时),727℃时为0.77%.
在一般情况下, 奥氏体是一种高温组织,稳定存在的温度范围为727~1394℃,故奥氏体的硬度低,塑性较高,通常在对钢铁材料进行热变形加工,如锻造,热轧等时,都应将其加热成奥氏体状态,所谓"趁热打铁"正是这个意思.σb=400MPa,170~220HBS,δ=40%~50%.
另外奥氏体还有一个重要的性能,就是它具有顺磁性,可用于要求不受磁场的零件或部件.
奥氏体的组织与铁素体相似,但晶界较为平直,且常有孪晶存在.3,渗碳体(Cementite)  渗碳体是铁和碳形成的具有复杂结构的金属化合物,用化学分子式"Fe3C"表示.它的碳质量分数Wc=6.69%,熔点为1227℃,
质硬而脆,耐腐蚀.用4%硝酸酒精溶液浸蚀后,在显微镜下呈白色,如果用4%***溶液浸蚀,渗碳体呈暗黑色.
渗碳体是钢中的强化相,根据生成条件不同渗碳体有条状,网状,片状,粒状等形态,它们的大小,数量,分布对铁碳合金性能有很大影响.

合金元素在钢中有哪些作用

简述Fe-Fe3C相图中的三种基本形态与性能特点

合金元素在钢中的作用


Mn
1、在低含量范围内,对钢具有很大的强化作用,提高强度、硬度和耐磨性

2、降低钢的临界**速度,提高钢的淬透性

3、稍稍改善钢的低温韧性

4、在高含量范围内,作为主要的奥氏体化元素

Si
1、强化铁素体,提高钢的强度和硬度

2、降低钢的临界**速度,提高钢的淬透性

3、提高钢的**性腐蚀介质中的耐蚀性,提高钢的耐热性

4、磁钢中的主要合金元素(含量在0.40%范围内时,改善热裂倾向,含量高时,易形成柱状晶,增加热裂倾向。)

Cr
1、在低合金范围内,对钢具有很大的强化作用,提高强度、硬度和耐磨性

2、降低钢的临界**速度,提高钢的淬透性

3、提高钢的耐热性

4、在高合金范围内,使钢具有对强**性酸类等腐蚀介质的耐腐蚀能力

Mo
1、 强化铁素体,提高钢的强度和硬度

2、 降低钢的临界**速度,提高钢的淬透性

3、 提高钢的耐热性和高温强度

Ni
1、 提高钢的强度,而不降低其塑性,改善钢的低温韧性

2、 降低钢的临界**速度,提高钢的淬透性

3、 扩大奥氏体区,是奥氏体化的有效元素

4、 本身具有一定耐蚀性,对一些还原性酸类有良好的耐蚀能力

Al
1、 炼钢中起良好的脱氧作用

2、 细化钢的晶粒,提高钢的强度

3、提高钢的抗**性能,提高不锈钢对强**性酸类的耐蚀能力

RE
1、炼钢中起脱硫、去气、净化钢液作用

2、细化钢的晶粒,改善铸态组织

S:

1、 硫在钢中以FeS-Fe共晶体存在于钢的晶粒周界,降低钢的力学性能,优制钢含硫量一般应限制在0.04%以下。

2、 在机械制造中,有时为了改善某些钢的切削加工性能,人为将含硫量提高,以形成硫化物,起中断基体连续性的作用。

3、 硫含量的提高,增加铸件热裂倾向。


H:
炼钢过程中钢液从炉气中吸收氢
钢液中氢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提高,在缓慢凝固条件下,氢以**形态析出。快速凝固时,析出氢在铁的晶格内造成高应力状态,导致脆性。


N:
炼钢过程中钢液从炉气中吸收氮
1、 钢液中溶解的氮在凝固过程中因溶解度降低而析出,并与钢中的Si、Al、Zr等元素化合,生成SiN、AlN 、ZrN等氮化物。少量氮化物能细化钢的晶粒。氮休物多时,会使钢的塑性和韧性降低。

2、 氮属于扩大奥氏体区元素,在钢中可部分代替镍的作用,是铬锰氮不锈钢中的合金元素,,在超低碳不锈钢中,可代替碳的作用,提高钢的强度。


O:

1、 钢液中溶解的FeO 在凝固前温度降低过程中与钢液中的碳起反应,生成一**碳气泡,在铸件中造成气孔。

2、 钢液凝固过程中,FeO因溶解度下降而析出在钢的晶粒周界处,降低钢的性能。

合金钢中的主要合金元素都起什么作用?

合金元素在钢中的主要作用有哪些

钢中主要合金元素有C Si Mn Cr Mo V Ti Al W Ni等,都是我收藏的信息,供你参考,希望对你有帮助!

铁碳合金中基本相是哪些?其机械性能如何

铁碳合金的基本相有三个即:
1、铁素体:代表符号F,即碳在体心立方晶格a-Fe中形成的固溶体。铁素体的强度和硬度不高,具有良好的塑性和韧性。
2、奥氏体:代表符号A,即碳在面心立方晶格γ-Fe中形成的固溶体。奥氏体的硬度较低,强度比铁素体略高,而塑性很好,很适应于塑性变形,
3、渗碳体:代表符号Cem,即碳与铁形成的化合物Fe3C。渗碳体硬而脆,几乎没有塑性。

铁碳合金中基本相是哪些?其机械性能如何

铁碳合金的基本相有三个即:
1、铁素体:代表符号F,即碳在体心立方晶格a-Fe中形成的固溶体。铁素体的强度和硬度不高,具有良好的塑性和韧性。
2、奥氏体:代表符号A,即碳在面心立方晶格γ-Fe中形成的固溶体。奥氏体的硬度较低,强度比铁素体略高,而塑性很好,很适应于塑性变形,
3、渗碳体:代表符号Cem,即碳与铁形成的化合物Fe3C。渗碳体硬而脆,几乎没有塑性。

理工学科是什么

  理工学科是指理学和工学两大学科。理工,是一个广大的领域包含物理、化学、生物、工程、天文、数学及前面六大类的各种运用与组合。
  理学
  理学是中国大学教育中重要的一支学科,是指研究自然物质运动基本规律的科学,大学理科毕业后通常即成为理学士。与文学、工学、教育学、历史学等并列,组成了我国的高等教育学科体系。
  理学研究的内容广泛,本科专业通常有:数学与应用数学、信息与计算科学、物理学、应用物理学、化学、应用化学、生物科学、生物技术、天文学、地质学、地球化学、地理科学、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地理信息系统、地球物理学、大气科学、应用气象学、海洋科学、海洋技术、理论与应用力学、光学、材料物理、材料化学、环境科学、生态学、心理学、应用心理学、统计学等。

  工学
  工学是指工程学科的总称。包含 仪器仪表 能源动力 电气信息 交通运输 海洋工程 轻工纺织 航空航天 力学生物工程 农业工程 林业工程 **技术 植物生产 地矿 材料 机械 食品 ** 土建 水利测绘 环境与安全 化工与制药 等专业。

简述合金元素在钢中的主要作用?

1、合金中的基本相结构, 有______和_______两类。

有固溶体、金属化合物两类。

相关介绍:

1、固溶体:

指溶质**溶入溶剂晶格中而仍保持溶剂类型的合金相。通常以一种化学物质为基体溶有其他物质的**或分子所组成的晶体,在合金和硅酸盐系统中较多见,在多**物质中亦存在。

2、金属化合物:

是指合金中的两个元素,按一定的**数量之比相互化合,而形成的具有与这两元素完全不同类型晶格的化合物。

扩展资料

金属化合物的组成一般可用化学式表示。金属化合物的晶格类型不同于任一组元,一般具有复杂的晶格结构。其性能特点是熔点高、硬度高、脆性大。当合金中出现金属化合物时,通常能提高合金的硬度和耐磨性,但塑性和韧性会降低。金属化合物是许多合金的重要组成相。

按照溶质**在溶剂**格点上所占据的位置不同,又可将金属固溶体分为置换周溶体和间隙固溶体。在置换固溶体中,溶质**部分将溶剂**格点取而代之,如图中b所示。当溶质元素与溶剂元素在**半径、电负性以及晶格类型等因素都相近时,形成置换固溶体。

例如钒、铬、锰、镍和钴等元素与铁都能形成置换固溶体。在间隙固溶体中,溶质**占据了溶剂**格点的间隙。氢、硼、碳和氮等一些**半径特别小的元素与许多副族金属元素能形成间隙固溶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