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鞋百科给各位分享产科接产操作流程步骤有哪些的知识,其中也会对新生儿接产的方法与要领一样吗?(新生儿接生出来之后要做哪些事情)进行解释,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别忘了关注本站,现在我们开始吧!

新生儿接产的方法与要领一样吗?

这个肯定是大概方法是一样的,不过也有特殊情况的孕妇,特殊情况特殊对待,

请简述顺产7个过程?

一、正常分娩机制的7个过程

  1、衔接

  胎头双顶径进入骨盆入口平面,胎头颅骨最低点接近或达到坐骨棘水平,称为衔接(入盆)。胎头以半俯屈状态以枕额径进入骨盆入口,由于枕额径大于骨盆入口前后径,胎头矢状缝坐落在骨盆入口右斜径上,胎头枕骨在骨盆左前方。经产妇多在分娩开始后胎头衔接,部分初产妇在预产期前1~2周内胎头衔接。

  2、下降

  是胎儿娩出的首要条件,胎头沿骨盆轴前进的动作称为下降。下降动作贯穿于分娩全过程。促使胎头下降的因素有:宫缩时通过羊水传导,压力经胎轴传至胎头;宫缩时宫底直接**胎臀;胎体伸直伸长;腹肌收缩使腹压增加。

  3、俯屈

  当胎头以枕额径进入骨盆腔降至骨盆底时,原处于半俯屈的胎头枕部遇*提肌阻力,借杠杆作用进一步俯屈,使下颌接近**,变胎头衔接时的枕额周径为枕下前囟周径,以适应产道,有利于胎头继续下降。

  4、内旋转

  根据中骨盆及骨盆出口前后径大于横径的特点,胎头到达中骨盆时为适应骨盆纵轴而旋转,使其矢状缝与中骨盆及骨盆出口前后径相一致,称内旋转。胎头于第一产程末完成内旋转动作。内旋转使胎头适应中骨盆及骨盆出口前后径大于横径的特点,有利于胎头进一步下降。枕先露时,胎头枕部位置最低,枕左前位时遇到骨盆*提肌阻力,*提肌收缩将胎儿枕部推向阻力小、部位宽的前方,胎枕自骨盆左前方向右旋转45°至正枕前位,小囱门转至耻骨弓下方。

  5、仰伸

  当完全俯屈的胎头下降达*道外口时,宫缩和腹压继续迫使胎头下降,而*提肌收缩力又将胎头向前推进。两者的共同作用使胎头沿骨盆轴下段向下前的方向转向前,胎头枕骨下部达耻骨联合下缘时,以耻骨弓为支点,使胎头逐渐仰伸,胎头的顶、额、鼻、口、颏由会*前缘相继娩出。当胎头仰伸时,胎儿双肩径沿左斜径进入骨盆入口。

  6、复位及外旋转

  胎头娩出后,为使胎头与胎肩恢复正常关系,胎头枕部向左旋转45度称为复位。胎肩在盆腔入口继续下降,前(右)肩向前向中线旋转45度时,胎儿双肩径转成骨盆出口前后径相一致的方向,胎头枕部需在外继续向左旋转45度以保持胎头与胎肩的垂直关系,称为外旋转。

  7、胎肩及胎儿娩出

  胎头完成外旋转后,胎儿前(右)肩在耻骨弓下先娩出,随即后(左)肩从会*前缘娩出。胎儿双肩娩出后,胎体及胎儿下肢随之取侧位顺利娩出。至此,胎儿娩出过程全部完成。

孕妇分娩的过程是怎样的?

第一产程(开口期):从规律宫缩至宫口开大10厘米(开全)。

新生儿接产的方法与要领一样吗?

初产妇第一产程一般是12~16小时,经产妇宫口易扩张,需6~8小时。

第一产程又分潜伏期和活跃期。

潜伏期为出现规律宫缩开始至宫颈口扩张至3厘米。初产妇平均为8~9小时,经产妇为5小时。若此期初产妇超过20小时,经产妇超过14小时为潜伏期延长。预示可能蕴藏着难产因素。

活跃期延长或停滞也是难产的标志。

初产妇宫口开全,经产妇宫口开大4厘米,即可送产房准备分娩。

第二产程(胎儿娩出期):从宫口开全至胎儿娩出。初产妇为1~2小时,经产妇约在1小时之内或只几分钟。

第二产程超过2小时,医学上称为“第二产程延长”,常见于胎头位置不正、枕横、枕后位梗阻、继发官缩无力、盆头不称等病理情况。往往需行产钳术或胎头吸引助娩。无*道助娩条件的病例用p使宫口开全,也需剖宫产结束分娩。

第三产程(胎盘娩出期):从胎儿娩出至胎盘娩出需5~15分钟。若超过30分钟胎盘尚未娩出者叫做第三产程延长。常由于胎盘粘连、胎盘剥离滞留于宫腔、宫缩无力不足以排出胎盘、膀眈胀满阻碍胎盘娩出等原因所致。应针对病因进行处理,导尿、促进子宫收缩,必要时在严密消毒的前提下,带无菌手套伸手人宫腔徒手剥取胎盘。术后给抗生素预防感染,注意产后子宫收缩及*道出血量等。一般若处理妥当,不致发生意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