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鞋百科给各位分享职业划分标准是什么的知识,其中也会对我国最新的职业分类和代码是什么?(职业类别及代码)进行解释,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别忘了关注本站,现在我们开始吧!

我国最新的职业分类和代码是什么?

 

本表所列职业名称和分类均严格按照1999年我国**正式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分类大典》,每个职业均按照大类(如2-01科学研究人员)到中类(如2-01-15生物科学研究人员),再是细类(即职业,如2-01-15-00 生物科学研究人员)的顺序排列,各类职业分类代码后的括号中的标志(如GBM 1-1/1-2)指国家技术监督局公布的国标码。每个职业对应了一个或若干个工种(按照1993年原劳动部和行业部委联合颁布的《工人技术等级标准》所列工种和代码),此处未列。

第二大类、专业技术人员

2-01(GBM 1-1/1-2)科学研究人员 2-01-15(GBM 1-26)生物科学研究人员

2-01-15-00 生物科学研究人员

2-01(GBM 1-1/1-2)科学研究人员 2-01-16(GBM 1-27)农业科学研究人员

2-01-16-00 农业科学研究人员

2-02(GBM 1-3/1-4/1-5/1-6)工程技术人员2-02-21(GBM 1-53)建筑工程技术人员

2-02-21-04 风景园林工程技术人员

2-02(GBM 1-3/1-4/1-5/1-6)工程技术人员 2-02-23(GBM1-55)林业工程技术人员

2-02-23-01 林业生态环境工程技术人员

2-02(GBM 1-3/1-4/1-5/1-6)工程技术人员 2-02-23(GBM1-55)林业工程技术人员

2-02-23-02 森林培育工程技术人员

2-02(GBM 1-3/1-4/1-5/1-6)工程技术人员 2-02-23(GBM1-55)林业工程技术人员

2-02-23-03 园林绿化工程技术人员

2-02(GBM 1-3/1-4/1-5/1-6)工程技术人员 2-02-23(GBM1-55)林业工程技术人员

2-02-23-04 野生动物保护与繁殖利用工程技术人员

2-02(GBM 1-3/1-4/1-5/1-6)工程技术人员 2-02-23(GBM1-55)林业工程技术人员

2-02-23-05 自然保护区工程技术人员

2-02(GBM 1-3/1-4/1-5/1-6)工程技术人员 2-02-23(GBM1-55)林业工程技术人员

2-02-23-06 森林保护工程技术人员

2-02(GBM 1-3/1-4/1-5/1-6)工程技术人员 2-02-23(GBM1-55)林业工程技术人员

2-02-23-07 木、竹材加工工程技术人员

2-02(GBM 1-3/1-4/1-5/1-6)工程技术人员 2-02-23(GBM1-55)林业工程技术人员

2-02-23-08 森林采伐和运输工程技术人员

2-02(GBM 1-3/1-4/1-5/1-6)工程技术人员 2-02-23(GBM1-55)林业工程技术人员

2-02-23-09 经济林和林特产品加工工程技术人员

2-02(GBM 1-3/1-4/1-5/1-6)工程技术人员 2-02-23(GBM1-55)林业工程技术人员

2-02-23-10 森林资源管理与监测工程技术人员

2-02(GBM 1-3/1-4/1-5/1-6)工程技术人员 2-02-23(GBM1-55)林业工程技术人员

2-02-23-99 其他林业工程技术人员

2-10(GBM 2-5)文学艺术工作人员 2-10-07(GBM 2-57)工艺美术专业人员

2-10-07-04装潢美术设计人员

2-10(GBM 2-5)文学艺术工作人员 2-10-07(GBM 2-57)工艺美术专业人员

2-10-07-06室内装饰设计人员

职业可以按照什么分类呢?

一、职业可以分为以下几类:

我国最新的职业分类和代码是什么?

常见职业有,工人、农民、个体商人、公共服务、知识分子、管理、军人等90多个职业。

按照产业分类:

第一产业:粮农、菜农、棉农等。

第二产业:司机、木工、电工、修理工、普工机员、屠宰工、清洁工、杂工等。

第三产业:公共服务业(管理人员、军人、民族宗教、公办金融业、公办咨询收费业、公办事务所、家政服务业)个体商人业等。

二、职业的定义:是性质相近的工作的总称,通常指个人服务社会并作为主要生活来源的工作。

三、职业的特征:职业的社会属性、职业的规范性、职业的功利性、职业的技术性和时代性。

四、重要意义:职业是参与社会分工,利用专门的知识和技能,为社会创造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获取合理报酬,作为物质生活来源,并满足精神需求的工作。

以上内容参考:百度百科-职业

职业分成哪几类

第一大类:国家机关,*群组织,企事业单位的负责人。
第二大类:专业技术人员。
第三大类:办事人员和有关人员。
第四大类:商业,服务业人员。
第五大类:农,林,牧,鱼,水利业人员。
第六大类:生产,运输设备操作人员及有关人员。
第七大类:军人
第八大类:不便分类的其他从业人员

世界上所有职业分别是那些

职业是参与社会分工,利用专门的知识和技能,为社会创造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获取合理报酬,作为物质生活来源,并满足精神需求的工作。

含义:

第一,与人类的需求和职业结构相关,强调社会分工

第二,与职业的内在属性相关,强调利用专门的知识和技能

第三,与社会论理相关,强调创造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获得合理报酬

第四,与个人生活相关,强调物质生活来源,并设计满足精神生活

职业分类:

社会分工是职业分类的依据。在分工体系的每一个环节上,劳动对象、劳动工具以及劳动的支出形式都各有特殊性,这种特殊性决定了各种职业之间的区别。

世界各国国情不同,其划分职业的标准有所区别。

1、根据西方国家的一些学者提出的理论,在国外一般将职业分为三种类型:

(1)按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的性质、层次进行分类。这种分类方法把工作人员划分为白领工作人员和蓝领工作人员两大类。白领工作人员包括:专业性和技术性的工作,农场以外的经理和行政管理人员、销售人员、办公室人员。蓝领工作人员包括:手工艺及类似的工人、非运输性的技工、运输装置机工人、农场以外的工人、服务性行业工人。这种分类方法明显地表现出职业的等级性。

(2)按心理的个别差异进行分类。这种分类方法是根据美国著名的职业指导专家霍兰创立的“人格—职业”类型匹配理论,把人格类型划分为六种,即现实型、研究型、艺术型、社会型、企业型和常规型。与其相对应的是六种职业类型。

(3)依据各个职业的主要职责或“从事的工作”进行分类。这种分类方法较为普遍,以两种代表示例。其一是国际标准职业分类。国际标准职业分类把职业由粗至细分为四个层次,即8个大类、83个小类、284个细类、1506个职业项目,总共列出职业1881个。其中8个大类是:①专家、技术人员及有关工作者;②**官员和企业经理;③事务工作者和有关工作者;④销售工作者;⑤服务工作者;⑥农业、牧业、林业工作者及渔民、猎人;⑦生产和有关工作者、运输设备操作者和劳动者;⑧不能按职业分类的劳动者。这种分类方法便于提高国际间职业统计资料的可比性和国际交流。其二是加拿大《职业岗位分类词典》的分类。它把分属于国民经济中主要行业的职业划分为23个主类,主类下分81个子类,489个细类,7200多个职业。此种分类对每种职业都有定义,逐一说明了各种职业的内容及从业人员在普通教育程度、职业培训、能力倾向、兴趣、性格以及体质等方面的要求,有较大的参考价值。

2、我国职业分类,根据我国不同部门公布的标准分类,主要有两种类型:

(1)第一种:根据国家统计局、国家标准总局、国务院人口普查办公室1982年3月公布,供第三次全国人口普查使用的《职业分类标准》。该《标准》依据在业人口所从事的工作性质的同一性进行分类,将全国范围内的职业划分为大类、中类、小类三层,即8大类、64中类、301小类。其8个大类的排列顺序是:第一,各类专业、技术人员;第二,国家机关、*群组织、企事业单位的负责人;第三,办事人员和有关人员;第四,商业工作人员;第五,服务性工作人员,第六,农林牧渔劳动者;第七,生产工作、运输工作和部分体力劳动者;第八,不便分类的其他劳动者。在八个大类中,第一、二大类主要是脑力劳动者,第三大类包括部分脑力劳动者和部分体力劳动者,第四、五、六、七大类主要是体力劳动者,第八类是不便分类的其他劳动者。

(2)第二种:国家发展计划委员会、国家经济委员会、国家统

职业都有什么种类?

一、职业可以分为以下几类:

常见职业有,工人、农民、个体商人、公共服务、知识分子、管理、军人等90多个职业。

按照产业分类:

第一产业:粮农、菜农、棉农等。

第二产业:司机、木工、电工、修理工、普工机员、屠宰工、清洁工、杂工等。

第三产业:公共服务业(管理人员、军人、民族宗教、公办金融业、公办咨询收费业、公办事务所、家政服务业)个体商人业等。

二、职业的定义:是性质相近的工作的总称,通常指个人服务社会并作为主要生活来源的工作。

三、职业的特征:职业的社会属性、职业的规范性、职业的功利性、职业的技术性和时代性。

四、重要意义:职业是参与社会分工,利用专门的知识和技能,为社会创造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获取合理报酬,作为物质生活来源,并满足精神需求的工作。

以上内容参考:百度百科-职业

中国对职业分类的具体标准是什么

我国职业分类,根据我国不同部门公布的标准分类,主要有两种类型:
(1)第一种:根据国家统计局、国家标准总局、国务院人口普查办公室1982年3月公布,供第三次全国人口普查使用的《职业分类标准》。该《标准》依据在业人口所从事的工作性质的同一性进行分类,将全国范围内的职业划分为大类、中类、小类三层,即8大类、64中类、301小类。其8个大类的排列顺序是:第一,各类专业、技术人员;第二,国家机关、*群组织、企事业单位的负责人;第三,办事人员和有关人员;第四,商业工作人员;第五,服务性工作人员,第六,农林牧渔劳动者;第七,生产工作、运输工作和部分体力劳动者;第八,不便分类的其他劳动者。在八个大类中,第一、二大类主要是脑力劳动者,第三大类包括部分脑力劳动者和部分体力劳动者,第四、五、六、七大类主要是体力劳动者,第八类是不便分类的其他劳动者。
(2)第二种:国家发展计划委员会、国家经济委员会、国家统计局、国家标准局批准,于1984年发布,并于1985年实施的《国民经济行业分类和代码》。这项标准主要按企业、事业单位、机关团体和个体从业人员所从事的生产或其他社会经济活动的性质的同一性分类,即按其所属行业分类,将国民经济行业划分为门类、大类、中类、小类四级。门类共13个:①农、林、牧、渔、水利业;②工业;③地质普查和勘探业;④建筑业;⑤交通运输业、邮电通信业;⑥商业、公共饮食业、物资供应和仓储业;⑦房地产管理、公用事业、居民服务和咨询服务业;⑧卫生、体育和社会福利事业;⑨教育、文化艺术和广播电视业;⑩科学研究和综合技术服务业;11金融、保险业;12国家机关、*政机关和社会团体;13其他行业。这两种分类方法符合我国国情,简明扼要,具有实用性,也符合我国的职业现状。
根据不同标准的职业,可有不同的分类方法。如:从行业上划分,可分为一、二、三产业;从工作特点上划分,可分为务实(使用机器、工具和设备的工种)、社会服务、文教、科研、艺术及创造、计算及数学(钱财管理、资料统计)、自然界职业、管理、一般服务性职业等10多种类型的职业。每一种分类方法,对其职业的特定性都有明确的解释,这对我们更好的掌握某一职业的特点,去选择适合自身职业有指导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