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鞋百科给各位分享都买蜡烛干什么用的的知识,其中也会对蜡烛用什么原料做的?(蜡烛用什么原料做的好)进行解释,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别忘了关注本站,现在我们开始吧!
蜡烛用什么原料做的?
一、原料及设备
生产蜡烛的主要原料是石蜡,辅助原料是硬脂酸,微量原料有蜂蜡、香精、颜料、金属盐等,生产蜡烛的机器是蜡烛机,一般有10型、20型、40型、50型、60型、70型、80型、90型、100型、120型等,各型单机每次产蜡烛分别为10支、20支、40支、50支、60支、70支、80支、90支、100支、120支等。
二、制作方法
将石蜡、硬脂酸及微量化学物共置于铝锅中熔化,浇入预先涂有油质及已经配好烛芯的机模中,浇入前,先将蜡烛机水箱灌满冷水,并使其循环,促其冷凝。凝结后,剪断烛芯即可。
普通白蜡烛不需要配料,是采用55度左右石蜡制成的。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无黑烟,不流泪、无灰尘、耐燃烧、亮度大蜡烛,夏天不变软、不弯曲蜡烛,驱蚊蜡烛,香味蜡烛,工艺蜡烛,彩色蜡烛,彩色火焰蜡烛等形形**的蜡烛也应远而生。
1.无黑烟、亮度大蜡烛:蜡烛芯要选用洁白纯棉线编组而成。将洁白的纯棉线经漂**漂白,蜡烛点燃后即不冒黑烟,且亮度大。如果棉线不经漂白,含有杂质,蜡烛点燃后黑烟甚多,且不明亮。
2.不流泪、无灰尘、耐燃烧蜡烛:漂白的蜡芯线经化学原料浸泡后,制成的蜡烛即不流泪、无灰尘、耐燃烧。下面介绍三种浸泡蜡芯线的化学原料配方,每种配方都可以单独使用。
配方一 硼酸 0.04份
磷酸 0.64份
硫酸铵 0.64份
水 100份
配方二 硼砂 226.8克
***(火硝) 226.8克
硫酸铵 567克
水 7千克
配方三 氯化铵(碱砂) 4536克
水 6千克
制作蜡烛前须将经化学原料浸泡的蜡芯线会烧焦。也可以放在通风干燥处晾干,但不能在日光下曝晒,以免化学混合物起物理化学反应,失去作用。
3.夏天不变软、不弯曲蜡烛:用石蜡制作成的蜡烛夏天易变软弯曲,点燃后蜡烛溶化快,按如下配方制成的蜡烛即不变软,不弯曲且耐燃烧。
这种蜡烛的蜡油配方(按重量计)为10份石蜡加2-3份硬脂酸。10份石蜡,2-3份硬脂酸。
应注意的是硬脂酸加入不能过多,否则蜡油熔化太慢,蜡光不亮。
4.香味蜡烛:将B-环糊精200克,水600毫升,熏衣花草20克(也可用香精代替)混合拌匀,然后混炼三个小时。取出的包容物,在60℃的条件下(温度不能过高,否则香料将变质)经真空干燥机或喷雾干燥成粉末状化学包摄物(无条件可用其它方法干燥成粉末状)。将粉末状化学包摄物放在通风干燥处保存备用。生产蜡烛时,将粉末状化学包摄物投入溶解的蜡烛制造原料中拌匀,灌注机模内即可做成香味蜡烛。
粉末状化学包摄物的用量,一般为蜡烛原料的1-3%。
用此法制成的蜡烛存放半年以上仍然正常放香,根据使用的不同香料散发出不同的香味。由于个人和小型蜡烛制造厂无干燥设备,故可采用土法生产粉末状化学包摄物,效果虽差一些,但也有一定的放香作用。取B-环糊精100克,水300毫升,搅拌后加熏衣花草10克,放在锅内蒸发直至干燥成粉末状化学包摄物即可保存备用。但用量一般要加大到5%左右。
蜡烛用什么原料做的?
一、原料及设备
生产蜡烛的主要原料是石蜡,辅助原料是硬脂酸,微量原料有蜂蜡、香精、颜料、金属盐等,生产蜡烛的机器是蜡烛机,一般有10型、20型、40型、50型、60型、70型、80型、90型、100型、120型等,各型单机每次产蜡烛分别为10支、20支、40支、50支、60支、70支、80支、90支、100支、120支等。
二、制作方法
将石蜡、硬脂酸及微量化学物共置于铝锅中熔化,浇入预先涂有油质及已经配好烛芯的机模中,浇入前,先将蜡烛机水箱灌满冷水,并使其循环,促其冷凝。凝结后,剪断烛芯即可。
普通白蜡烛不需要配料,是采用55度左右石蜡制成的。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无黑烟,不流泪、无灰尘、耐燃烧、亮度大蜡烛,夏天不变软、不弯曲蜡烛,驱蚊蜡烛,香味蜡烛,工艺蜡烛,彩色蜡烛,彩色火焰蜡烛等形形**的蜡烛也应远而生。
1.无黑烟、亮度大蜡烛:蜡烛芯要选用洁白纯棉线编组而成。将洁白的纯棉线经漂**漂白,蜡烛点燃后即不冒黑烟,且亮度大。如果棉线不经漂白,含有杂质,蜡烛点燃后黑烟甚多,且不明亮。
2.不流泪、无灰尘、耐燃烧蜡烛:漂白的蜡芯线经化学原料浸泡后,制成的蜡烛即不流泪、无灰尘、耐燃烧。下面介绍三种浸泡蜡芯线的化学原料配方,每种配方都可以单独使用。
配方一 硼酸 0.04份
磷酸 0.64份
硫酸铵 0.64份
水 100份
配方二 硼砂 226.8克
***(火硝) 226.8克
硫酸铵 567克
水 7千克
配方三 氯化铵(碱砂) 4536克
水 6千克
制作蜡烛前须将经化学原料浸泡的蜡芯线会烧焦。也可以放在通风干燥处晾干,但不能在日光下曝晒,以免化学混合物起物理化学反应,失去作用。
3.夏天不变软、不弯曲蜡烛:用石蜡制作成的蜡烛夏天易变软弯曲,点燃后蜡烛溶化快,按如下配方制成的蜡烛即不变软,不弯曲且耐燃烧。
这种蜡烛的蜡油配方(按重量计)为10份石蜡加2-3份硬脂酸。10份石蜡,2-3份硬脂酸。
应注意的是硬脂酸加入不能过多,否则蜡油熔化太慢,蜡光不亮。
4.香味蜡烛:将B-环糊精200克,水600毫升,熏衣花草20克(也可用香精代替)混合拌匀,然后混炼三个小时。取出的包容物,在60℃的条件下(温度不能过高,否则香料将变质)经真空干燥机或喷雾干燥成粉末状化学包摄物(无条件可用其它方法干燥成粉末状)。将粉末状化学包摄物放在通风干燥处保存备用。生产蜡烛时,将粉末状化学包摄物投入溶解的蜡烛制造原料中拌匀,灌注机模内即可做成香味蜡烛。
粉末状化学包摄物的用量,一般为蜡烛原料的1-3%。
用此法制成的蜡烛存放半年以上仍然正常放香,根据使用的不同香料散发出不同的香味。由于个人和小型蜡烛制造厂无干燥设备,故可采用土法生产粉末状化学包摄物,效果虽差一些,但也有一定的放香作用。取B-环糊精100克,水300毫升,搅拌后加熏衣花草10克,放在锅内蒸发直至干燥成粉末状化学包摄物即可保存备用。但用量一般要加大到5%左右。
蜡烛的所有用途
【基本介绍】
蜡制的固体照明用品,通常做成圆柱形,中有棉纱芯,称为烛芯,燃点纱芯以发光。普通蜡烛的外观为圆柱形、固体、*白色。不管何种蜡烛都是手感滑腻,难溶于水,密度比水小。
蜡烛常与烛台搭配用以起到装饰的作用,另外有些容器同样能够起到烛台的作用,比如像放飘蜡的玻璃器皿,点蜡熏精油的小香炉,经过处理的竹筒等等。目前烛台除了为蜡烛服务以外,更多的也作为家装摆设的一部分。
【主要分类】
蜡烛生产的种类有很多,按照使用目的一般可以分为日用照明蜡烛(普通蜡烛)和工艺品蜡烛(特殊用途蜡烛)两大类。照明蜡烛比较简单,一般就是白色的竿状蜡烛。工艺蜡烛又可细分很多种,首先又可分为果冻工艺蜡烛和薰香工艺蜡烛两类。一般因加入配料而显各种颜色(如生日蜡烛),形状也因需要做成各种形式(如螺旋状、数字形等),可融新颖性、装饰性、观赏性、功能性于一体。
另外,蜡烛也可分为粗面蜡和光面蜡两种,一般粗面蜡带有味道,上面有一层白霜,不同的粗面蜡会带来不同的气味,比如在卧室就可以放一些熏衣草味的蜡烛,起到**、镇静的作用,在卫生间可以放海洋气味的蜡烛,夏天还可以放一些松味的蜡烛驱赶蚊虫;而光面蜡没有味道,蜡体表面很光滑,容易做出很美的造型。
蜡烛按照形状一般可以分为挤压圆柱蜡、尖竹蜡、火炬蜡、飘蜡、圆头蜡、平头蜡等,颜色也有很多种。这些蜡烛在使用时有些比较讲究,比如尖竹蜡,适合在吃饭的时候插在烛台上,摆在饭桌中间,特别在西餐中常用,如果家里装修是欧式风格,也可以摆放在客厅当作装饰品。飘蜡常见于酒吧,在一个容器器皿里倒上水,把飘蜡放在水面上,它就浮在水面上,暗暗的烛光下别有一番情调。飘蜡在年轻人的家中使用的比较多,特别是情侣间,烛光晚餐不仅可以用尖竹蜡,飘蜡也会带来不错的效果。
另外,同种蜡烛也分很多尺寸,比如挤压圆柱蜡就有四个尺寸:8×25厘米,8×20厘米,7×15厘米,7×10厘米。
【历史发展】
现在一般认为蜡烛起源于原始时代的火把,原始人把脂肪或者蜡一类的东西涂在树皮或木片上,捆扎在一起,做成了照明用的火把。也有传说在先秦上古时期,有人把艾蒿和芦苇扎成一束,然后蘸上一些油脂点燃作照明用,后来又有人把一根空心的芦苇用布**,里面灌上蜜蜡点燃。
大约在公元前3世纪出现的蜜蜡可能是今日所见蜡烛的雏形,在西方,有一段时期,寺院中都养蜂,用来自制蜜蜡,这主要是因为天主教认为蜜蜡是**受胎的象征,所以便把蜜蜡视为纯洁之光,供奉在教堂的祭坛上。从现存文献看,蜜蜡在我国产生的时间大致与西方相同,日本是在奈良时代(公元710~784年)从我国传入这种蜡烛的。
蜡烛的普及经历了一个很长的历史时期,《西京杂记》中记载,汉朝时南越向高帝进贡的贡品当中有蜡烛,有说法认为当时在寒食节禁火的时候君王赏赐给侯爵以上的官员、上品官员以蜡烛,说明当时的蜡烛极为稀少。到了南北朝时期蜡烛稍微应用得普遍了一些,但也主要是在上层社会,而不是一般的百姓家照明用的。唐朝时也记载了在晋州上贡时的贡品当中有蜡烛,另外唐朝的官员还专门设置一个官员来管宫廷蜡烛。宋朝记载有当时和西夏的边境贸易中,交易的用品就有蜡烛。蜡烛作为外贸、对外交换的一种东西,说明虽然当时用的比较普遍,但还是比较珍贵的。到了明清以后,蜡烛才渐渐地走入了寻常百姓家,人们日常生活中使用的也比较多了,但是一般的灯具,像油灯、火把依然不能和蜡烛同日而语。
和现代蜡烛相比,古代蜡烛有许多不足之处。唐代诗人李商隐有“何当共剪西窗烛”的诗句。诗人为什么要剪烛呢?当时蜡烛烛芯是用棉线搓成的,直立在火焰的中心,由于无法烧尽而炭化,所以必须不时地用剪刀将残留的烛心末端剪掉。这无疑是一件麻烦的事,1820年,法国人强巴歇列发明了三根棉线编成的烛芯,使烛芯燃烧时自然松开,末端正好翘到火焰外侧,因而可以完全燃烧。
但蜡烛还有待进一步完善,它的材料一般是有许多缺点的动物油脂,解决这一难题的是米歇尔·欧仁·舍夫勒尔(MicheI Eugene Chevreul)等人。1809年6月至7月间,法国化学家米歇尔·欧仁·舍夫勒尔收到一家纺织厂的来信,请他分析、确定他们寄来的一个软皂样品的成份。他拿着这封信思索了很长时间,心想:要研究肥皂,看来还得从原料油脂入手。在仪器设备非常简单、朴素的学校实验,他研究了皂化过程中需要使用的各种油脂。经过大量实验,他第一次发现了这样的事实:在一切油脂中,不论其来源如何,脂肪酸的含量均占95%,其余的5%则是皂化过程中生成的**。通过研究他搞清了皂化过程的本质,同时他还有一项重大的发现:当时用油脂做成的蜡烛,由于里面有**,燃烧时火焰带烟,气味难闻。若改用硬脂酸做成蜡烛,燃烧时不仅火焰明亮,而且几乎没有黑烟, 不污染空气。舍夫勒尔把他的发现告诉盖·吕萨克(Joseph LouisGay-Lussac),并建议两人共同研究如何具体解决这个问题。他们用强碱把油脂皂化,再把得到的肥皂用**分解,担取出硬脂酸。这是一种白色物质,手摸着有油腻感,用它制成的蜡烛质地很软,价钱更加便宜。1825年,舍夫勒尔和盖·吕萨克获得了生产石蜡硬脂蜡烛的专利。石蜡硬脂蜡烛的出现,在人类照明史上开创了一个新时代。后来,有人在北美洲发现了大油田,于是可从石油中提炼出大量的石蜡,较理想的蜡烛因此在全球得到了普及、推广。
在古代尚未使用电力的情况下,蜡烛的照明作用尤为重要。但在高科技迅猛发展的今天,人们在日常生活中已经一般不再使用蜡烛了,蜡烛则更多的被赋予了感**彩,例如情侣相约、生日晚餐、对亡灵的悼念、对未来的祈祷等等,特别是在纪念日和喜庆的日子里,人们便会点起蜡烛。另外,蜡烛也常会作为一种物理或化学实验的用品。
【原料成分】
现在蜡烛的主要原料是石蜡,石蜡是从石油的含蜡馏分经冷榨或溶剂脱蜡而制得的,是几种高级烷烃的混合物,主要是正二十二烷(C22H46)和正二十八烷(C28H58),含碳元素约85%,含氢元素约14%。添加的辅料有白油,硬脂酸,聚乙烯,香精等,其中的硬脂酸(C17H35COOH)主要用以提高软度,具体添加要视生产什么种类的蜡烛而定。
蜡烛燃烧时,正二十二烷和硬脂酸燃烧的产物都是二**碳和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C22H46 + 67O2→44CO2 + 46H2O和C17H35COOH + 26O2→18CO2 + 18H2O。蜡烛被点燃时最初燃烧的火焰较小,逐渐变大,火焰分为三层(外焰、内焰、焰心)。焰心主要为蜡烛蒸气,温度最低,内焰石蜡燃烧不充分,温度比焰心高,因有部分碳粒,火焰最明亮,外焰与空气充分接触,燃烧充分,温度最高,因此,当把一根火柴梗迅速平放入火焰中,约1秒钟后取出,火柴梗接触外焰部分首先变黑。
【相关习俗】
过生日为什么要吹蜡烛?有说法认为这一习俗最早开始于古希腊。在古希腊,人们对月亮女神阿尔特弥斯十分崇拜,每年都要为她举行生日庆典,在祭坛上,供放用面粉和蜂蜜做成的蛋糕,上面还插着很多点亮的蜡烛。他们将蜡烛发出的光亮,比喻成月亮的清辉,以表示对月亮女神特殊的崇拜之情。后来,古希腊人在庆贺自己孩子的生日时,也喜欢在桌子上摆上蛋糕,蛋糕上插入许多点亮的小蜡烛,而且还增加了吹灭蜡烛的内容。他们相信,燃烧着的蜡烛具有某种神奇隐秘的力量,当过生日的人在心中默默许下一个心愿时,一口气吹灭所有的蜡烛,便可如愿以偿。这一习俗一直流传到现在,并且在许多国家流行开来了。
[蜡烛燃烧]
点燃蜡烛,在蜡烛上方罩一个冷而干燥的烧杯
5分后迅速倒转烧杯,向烧杯中加入少量澄清石灰水震荡,观察
1.烧杯内壁变模糊有水珠生成
2.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蜡烛的作用是什么 蜡烛的作用有哪些
1、蜡烛古时候的作用是照明,现代通常用于生日宴会、宗教节日、集体哀悼、红白喜事等活动中,也可作为香薰使用。
2、熨斗使用次数多了,它的平面上容易产生污渍而把衣物烫花。这时可趁热用蜡烛擦一下,然后用干净的抹布反复擦拭,就能除去污渍。
3、瓶装的东西想要密封起来,可以在瓶口与瓶塞缝隙处涂一层蜡烛油,这样能密封严实。
蜡烛有什么用途
蜡由高级脂肪酸和高级一元醇所构成的酯,其中可同时存在少量游离态的高级脂肪酸、高级醇和高级烃,例如,我国白蜡的主要成分是蜡酸酯;蜂蜡的主要成分是软脂酸蜂蜡酯。
用途有很多:如捏个小蜡像、照明、祭祀、烛光晚宴、装饰、擦羽毛球弦、可以擦拉链、蜡烛内加入香精,散发出芬芳的香气、雕刻成花朵、鱼等等。。
蜡烛的烛芯有什么作用
您好
蜡烛的烛芯作用如下
蜡烛燃烧时需要烛芯才能燃烧。
蜡烛被点燃时,由于烛芯的存在,产生导流作用,被融化的液体顺着烛芯流向温度高的方向,而烛芯的顶端靠近火焰,温度最高,使液体进而气化燃烧,燃烧发出的热量又促使液体继续向上输送气化燃烧,形成循环。
希望回答可以帮助您
蜡烛的所有用途
【基本介绍】
蜡制的固体照明用品,通常做成圆柱形,中有棉纱芯,称为烛芯,燃点纱芯以发光。普通蜡烛的外观为圆柱形、固体、*白色。不管何种蜡烛都是手感滑腻,难溶于水,密度比水小。
蜡烛常与烛台搭配用以起到装饰的作用,另外有些容器同样能够起到烛台的作用,比如像放飘蜡的玻璃器皿,点蜡熏精油的小香炉,经过处理的竹筒等等。目前烛台除了为蜡烛服务以外,更多的也作为家装摆设的一部分。
【主要分类】
蜡烛生产的种类有很多,按照使用目的一般可以分为日用照明蜡烛(普通蜡烛)和工艺品蜡烛(特殊用途蜡烛)两大类。照明蜡烛比较简单,一般就是白色的竿状蜡烛。工艺蜡烛又可细分很多种,首先又可分为果冻工艺蜡烛和薰香工艺蜡烛两类。一般因加入配料而显各种颜色(如生日蜡烛),形状也因需要做成各种形式(如螺旋状、数字形等),可融新颖性、装饰性、观赏性、功能性于一体。
另外,蜡烛也可分为粗面蜡和光面蜡两种,一般粗面蜡带有味道,上面有一层白霜,不同的粗面蜡会带来不同的气味,比如在卧室就可以放一些熏衣草味的蜡烛,起到**、镇静的作用,在卫生间可以放海洋气味的蜡烛,夏天还可以放一些松味的蜡烛驱赶蚊虫;而光面蜡没有味道,蜡体表面很光滑,容易做出很美的造型。
蜡烛按照形状一般可以分为挤压圆柱蜡、尖竹蜡、火炬蜡、飘蜡、圆头蜡、平头蜡等,颜色也有很多种。这些蜡烛在使用时有些比较讲究,比如尖竹蜡,适合在吃饭的时候插在烛台上,摆在饭桌中间,特别在西餐中常用,如果家里装修是欧式风格,也可以摆放在客厅当作装饰品。飘蜡常见于酒吧,在一个容器器皿里倒上水,把飘蜡放在水面上,它就浮在水面上,暗暗的烛光下别有一番情调。飘蜡在年轻人的家中使用的比较多,特别是情侣间,烛光晚餐不仅可以用尖竹蜡,飘蜡也会带来不错的效果。
另外,同种蜡烛也分很多尺寸,比如挤压圆柱蜡就有四个尺寸:8×25厘米,8×20厘米,7×15厘米,7×10厘米。
【历史发展】
现在一般认为蜡烛起源于原始时代的火把,原始人把脂肪或者蜡一类的东西涂在树皮或木片上,捆扎在一起,做成了照明用的火把。也有传说在先秦上古时期,有人把艾蒿和芦苇扎成一束,然后蘸上一些油脂点燃作照明用,后来又有人把一根空心的芦苇用布**,里面灌上蜜蜡点燃。
大约在公元前3世纪出现的蜜蜡可能是今日所见蜡烛的雏形,在西方,有一段时期,寺院中都养蜂,用来自制蜜蜡,这主要是因为天主教认为蜜蜡是**受胎的象征,所以便把蜜蜡视为纯洁之光,供奉在教堂的祭坛上。从现存文献看,蜜蜡在我国产生的时间大致与西方相同,日本是在奈良时代(公元710~784年)从我国传入这种蜡烛的。
蜡烛的普及经历了一个很长的历史时期,《西京杂记》中记载,汉朝时南越向高帝进贡的贡品当中有蜡烛,有说法认为当时在寒食节禁火的时候君王赏赐给侯爵以上的官员、上品官员以蜡烛,说明当时的蜡烛极为稀少。到了南北朝时期蜡烛稍微应用得普遍了一些,但也主要是在上层社会,而不是一般的百姓家照明用的。唐朝时也记载了在晋州上贡时的贡品当中有蜡烛,另外唐朝的官员还专门设置一个官员来管宫廷蜡烛。宋朝记载有当时和西夏的边境贸易中,交易的用品就有蜡烛。蜡烛作为外贸、对外交换的一种东西,说明虽然当时用的比较普遍,但还是比较珍贵的。到了明清以后,蜡烛才渐渐地走入了寻常百姓家,人们日常生活中使用的也比较多了,但是一般的灯具,像油灯、火把依然不能和蜡烛同日而语。
和现代蜡烛相比,古代蜡烛有许多不足之处。唐代诗人李商隐有“何当共剪西窗烛”的诗句。诗人为什么要剪烛呢?当时蜡烛烛芯是用棉线搓成的,直立在火焰的中心,由于无法烧尽而炭化,所以必须不时地用剪刀将残留的烛心末端剪掉。这无疑是一件麻烦的事,1820年,法国人强巴歇列发明了三根棉线编成的烛芯,使烛芯燃烧时自然松开,末端正好翘到火焰外侧,因而可以完全燃烧。
但蜡烛还有待进一步完善,它的材料一般是有许多缺点的动物油脂,解决这一难题的是米歇尔·欧仁·舍夫勒尔(MicheI Eugene Chevreul)等人。1809年6月至7月间,法国化学家米歇尔·欧仁·舍夫勒尔收到一家纺织厂的来信,请他分析、确定他们寄来的一个软皂样品的成份。他拿着这封信思索了很长时间,心想:要研究肥皂,看来还得从原料油脂入手。在仪器设备非常简单、朴素的学校实验,他研究了皂化过程中需要使用的各种油脂。经过大量实验,他第一次发现了这样的事实:在一切油脂中,不论其来源如何,脂肪酸的含量均占95%,其余的5%则是皂化过程中生成的**。通过研究他搞清了皂化过程的本质,同时他还有一项重大的发现:当时用油脂做成的蜡烛,由于里面有**,燃烧时火焰带烟,气味难闻。若改用硬脂酸做成蜡烛,燃烧时不仅火焰明亮,而且几乎没有黑烟, 不污染空气。舍夫勒尔把他的发现告诉盖·吕萨克(Joseph LouisGay-Lussac),并建议两人共同研究如何具体解决这个问题。他们用强碱把油脂皂化,再把得到的肥皂用**分解,担取出硬脂酸。这是一种白色物质,手摸着有油腻感,用它制成的蜡烛质地很软,价钱更加便宜。1825年,舍夫勒尔和盖·吕萨克获得了生产石蜡硬脂蜡烛的专利。石蜡硬脂蜡烛的出现,在人类照明史上开创了一个新时代。后来,有人在北美洲发现了大油田,于是可从石油中提炼出大量的石蜡,较理想的蜡烛因此在全球得到了普及、推广。
在古代尚未使用电力的情况下,蜡烛的照明作用尤为重要。但在高科技迅猛发展的今天,人们在日常生活中已经一般不再使用蜡烛了,蜡烛则更多的被赋予了感**彩,例如情侣相约、生日晚餐、对亡灵的悼念、对未来的祈祷等等,特别是在纪念日和喜庆的日子里,人们便会点起蜡烛。另外,蜡烛也常会作为一种物理或化学实验的用品。
【原料成分】
现在蜡烛的主要原料是石蜡,石蜡是从石油的含蜡馏分经冷榨或溶剂脱蜡而制得的,是几种高级烷烃的混合物,主要是正二十二烷(C22H46)和正二十八烷(C28H58),含碳元素约85%,含氢元素约14%。添加的辅料有白油,硬脂酸,聚乙烯,香精等,其中的硬脂酸(C17H35COOH)主要用以提高软度,具体添加要视生产什么种类的蜡烛而定。
蜡烛燃烧时,正二十二烷和硬脂酸燃烧的产物都是二**碳和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C22H46 + 67O2→44CO2 + 46H2O和C17H35COOH + 26O2→18CO2 + 18H2O。蜡烛被点燃时最初燃烧的火焰较小,逐渐变大,火焰分为三层(外焰、内焰、焰心)。焰心主要为蜡烛蒸气,温度最低,内焰石蜡燃烧不充分,温度比焰心高,因有部分碳粒,火焰最明亮,外焰与空气充分接触,燃烧充分,温度最高,因此,当把一根火柴梗迅速平放入火焰中,约1秒钟后取出,火柴梗接触外焰部分首先变黑。
【相关习俗】
过生日为什么要吹蜡烛?有说法认为这一习俗最早开始于古希腊。在古希腊,人们对月亮女神阿尔特弥斯十分崇拜,每年都要为她举行生日庆典,在祭坛上,供放用面粉和蜂蜜做成的蛋糕,上面还插着很多点亮的蜡烛。他们将蜡烛发出的光亮,比喻成月亮的清辉,以表示对月亮女神特殊的崇拜之情。后来,古希腊人在庆贺自己孩子的生日时,也喜欢在桌子上摆上蛋糕,蛋糕上插入许多点亮的小蜡烛,而且还增加了吹灭蜡烛的内容。他们相信,燃烧着的蜡烛具有某种神奇隐秘的力量,当过生日的人在心中默默许下一个心愿时,一口气吹灭所有的蜡烛,便可如愿以偿。这一习俗一直流传到现在,并且在许多国家流行开来了。
[蜡烛燃烧]
点燃蜡烛,在蜡烛上方罩一个冷而干燥的烧杯
5分后迅速倒转烧杯,向烧杯中加入少量澄清石灰水震荡,观察
1.烧杯内壁变模糊有水珠生成
2.澄清石灰水变浑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