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鞋百科给各位分享如何区分485接口的知识,其中也会对RS232和RS485通讯接口有什么区别?进行解释,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别忘了关注本站,现在我们开始吧!
RS232和RS485通讯接口有什么区别?
简单地说,RS-232与RS-485的区别在于:传输方式不同、传输距离不同、RS-232 只允许一对一通信。
1、传输方式不同。 RS-232采取不平衡传输方式,即所谓单端通讯. 而RS485则采用平衡传输,即差分传输方式。
2、传输距离不同。RS-232适合本地设备之间的通信,传输距离一般不超过20m。而RS-485的传输距离为几十米到上千米。
3、RS-232 只允许一对一通信,而RS-485 接口在总线上是允许连接多达128个收发器。
扩展资料:
1、RS-232被定义为一种在低速率串行通讯中增加通讯距离的单端标准。
2、RS-232采取不平衡传输方式,即所谓单端通讯.收、发端的数据信号是相对于信号地,如从DTE设备发出的数据在使用DB25连接器时是2脚相对7脚(信号地)的电平。
3、典型的RS-232信号在正负电平之间摆动,在发送数据时,发送端驱动器输出正电平在+5~+15V,负电平在-5~-15V电平。当无数据传输时,线上为TTL,从开始传送数据到结束,线上电平从TTL电平到RS-232电平再返回TTL电平。
4、针对rs232接口的不足,于是就不断出现了一些新的接口标准,rs-485就是其中之一,它具有以下特点:
(1)、rs-485的电气特性:逻辑“1”以两线间的电压差为+(2—6) v表示;逻辑“0”以两线间的电压差为-(2—6)v表示。接口信号电平比rs-232降低了,就不易损坏接口电路的芯片, 且该电平与ttl电平兼容,可方便与ttl 电路连接。
(2)、rs-485的数据最高传输速率为10mbps 。
(3)、rs-485接口是采用平衡驱动器和差分***的组合,抗共模干能力增强,即抗噪声干扰性好。
(4)、rs-485接口的最大传输距离标准值为4000英尺,实际上可达 3000米,另外rs-232接口在总线上只允许连接1个收发器,即单站能力。而rs-485接口在总线上是允许连接多达128个收发器。即具有多站能力,这样用户可以利用单一的rs-485接口方便地建立起设备网络。
参考资料:
百度百科:RS-232
百度百科:RS-485
RS-232与RS485的区别
简单地说,RS-232与RS-485的区别在于:
1、传输方式不同。 RS-232采取不平衡传输方式,即所谓单端通讯. 而RS485则采用平衡传输,即差分传输方式。
2、传输距离不同。RS-232适合本地设备之间的通信,传输距离一般不超过20m。而RS-485的传输距离
为几十米到上千米。
3、RS-232 只允许一对一通信,而RS-485 接口在总线上是允许连接多达128个收发器。
RS-232被定义为一种在低速率串行通讯中增加通讯距离的单端标准。
RS:是推荐标准的英文缩写
RS-232采取不平衡传输方式,即所谓单端通讯.收、发端的数据信号是相对于信号地,如从DTE设备发出的数据在使用DB25连接器时是2脚相对7脚(信号地)的电平。
典型的RS-232信号在正负电平之间摆动,在发送数据时,发送端驱动器输出正电平在+5~+15V,负电平在-5~-15V电平。当无数据传输时,线上为TTL,从开始传送数据到结束,线上电平从TTL电平到RS-232电平再返回TTL电平。
***典型的工作电平在+3~+12V与-3~-12V。由于发送电平与接收电平的差仅为2V至3V左右,所以其共模抑制能力差,再加上双绞线上的分布电容,其传送距离最大为约15米,最高速率为20kb/s。RS-232是为点对点(即只用一对收、发设备)通讯而设计的,其驱动器负载为3~7kΩ。所以RS-232适合本地设备之间的通信。
RS-485与RS-232不一样,数据信号采用差分传输方式,也称作平衡传输,它使用一对双绞线,将其中一线定义为A,另一线定义为B,通常情况下,发送驱动器A、B之间的正电平在+2~+6V,是一个逻辑状态,负电平在-2~6V,是另一个逻辑状态。另有一个信号地C,在RS-485中还有一“使能”端。“使能”端是用于控制发送驱动器与传输线的切断与连接。当“使能”端起作用时,发送驱动器处于高阻状态,称作“第三态”,即它是有别于逻辑“1”与“0”的第三态。 ***也作与发送端相对的规定,收、发端通过平衡双绞线将AA与BB对应相连,当在收端AB之间有大于+200mV的电平时,输出正逻辑电平,小于-200mV时,输出负逻辑电平。***接收平衡线上的电平范围通常在200mV至6V之间。
电缆线和485线有什么区别 各自有什么作用 场合
电缆线包括电力电缆、控制电缆、通信电缆、射频电缆等。
RS485电缆则属于通信电缆一类。参见百度百科:http://baike.baidu.com/view/542681.html?wtp=t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