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鞋百科给各位分享产生应收账款的时间怎么算的知识,其中也会对应收账款周转天数怎么计算(应收账款周转天数怎么计算应收账款)进行解释,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别忘了关注本站,现在我们开始吧!
应收账款周转天数怎么计算
应收账款周转天数的计算公式:
应收账款周转天数=360/应收账款周转率=平均应收账款×360天/销售收入=平均应收账款/平均日销售额。
应收账款周转率=(赊销净额/应收账款平均余额)=((销售收入-现销收入-销售退回、折让、折扣)/[(期初应收账款余额+期末应收账款余额)/2])
应收账款周转天数加上存货周转天数再减去应付账款周转天数即得出公司的现金周转周期这一重要指标。
企业设置的标准值:100
扩展资料:
应收账款周转率就是反映公司应收账款周转速度的比率。它说明一定期间内公司应收账款转为现金的平均次数。
用时间表示的应收账款周转速度为应收账款周转天数,也称平均应收账款回收期或平均收现期。它表示公司从获得应收账款的权利到收回款项、变成现金所需要的时间。
应收账款周转天数的意义:
应收账款周转天数表示在一个会计年度内,应收账款从发生到收回周转一次的平均天数(平均收款期),应收账款周转天数越短越好。应收账款的周转次数越多,则周转天数越短;周转次数越少,则周转天数越长。
周转天数越少,说明应收账款变现的速度越快,资金被外单位占用的时间越短,管理工作的效率越高。
应收账款分析指标还可以应用于会计季度或会计月度的分析。
应收账款周转天数是企业从取得应收账款的权利到收回款项、转换为现金所需要的时间。 是应收账款周转率的一个辅助性指标,周转天数越短,说明流动资金使用效率越好。
如果周转天数延长,回款速度变慢,公司将不得不通过借债等方式来补充营运资金,会造成成本的上涨和经营的被动。在相同行业内,应收账款周转天数越短的公司通常有较强的竞争力。
1、应收账款周转次数,表明应收账款一年中周转的次数,或者说明1元应收账款投资支持的销售收入。
2、应收账款周转天数,也称为应收账款的收现期,表明从销售开始到回收现金平均需要的天数。
应收账款周转天数是否越少越好,应收账款是赊销引起的,如果赊销有可能比现金销售更有利,周转天数就不会越少越好。收现时间的长短与企业的信用政策有关。
参考资料:
百度百科-应收账款周转天数
百度百科-应收账款周转率
应收账款账龄分析法的比例如何计算
1、应收账款逾期0-12个月, 坏账准备0.3%
2、应收账款逾期1-2年,坏账准备0.5%
3、应收账款逾期3-5年,坏账准备0.8%
4、应收账款逾期5年以上,坏账准备1%。如果在过程中,有明确资料证明此笔款项无法收回,那无论账龄是多少,都要按100%全部做坏账。
应收账款的账龄是应收账款自发生之日起到目前为止的时间,这是指至今还没有偿付的应收账款,账龄越长,发生坏账损失的可能性就越大。
扩展资料:
应收账款项目审查应注意的事项 :
1、应收账款有一定的账期,在合理的账期内,未有资金回笼属于正常现象,但如果超过一定的期限,仍然未有资金回笼,调查人员须特别注意。
2、应收账款只有能够有效的回收,才能成为有效资金,才能促进企业资金的有效周转,才能实现企业的良性循环。因此,应收账款的可回收性审查应是业务人员审查的重点。
3、企业应收账款并非越多越好,要结合企业产品的特点、营销政策的制定情况而言。以往我们习惯通过对三年以上未收回的应收账款审查,来评价应收账款的可回收性。这样做,尽管可以反映一部分应收账款的风险,但仍不够全面。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应收账款账龄分析法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比例
应收账款的账龄怎么算
账龄有两种算法,一种是按照收入确认日(transaction date),一种是按照约定的付款期(payment due date)。
比如说1月1日卖给你100块钱的东西,给1个月的付款期,也就是说最晚要在1月31日将款项付给我,那么编制3月31日的季报的时候你还没有还钱,如果按照确认日,这个就落入了61-90 days这栏,因为距离收入确认日已经3个月了。
如果按照约定的付款期,这个就落入31-60 days这栏,因为约定的付款期是1月31日,距离3月31日只有2个。
扩展资料:
账龄分析法
账龄分析是通过对应收账款进行合理的账龄分段、计算各应收账款所处的账龄段、将各账龄段应收账款汇总,评判公司应收账款运行状况,然后寻找产生高龄账款的原因,为应收账款管理提供指导依据的一种方法。
账龄指公司尚未收回的应收账款的时间长度,对仍在重复销售的客户而言同时也是应收账款的周转天数。通常按照各自企业合理的周转天数将其划分为4个级别,如将合理的周转天数设定为30天,即可分为30天以内、30-60天、60-120天及120天以上。
账龄是指负债人所欠账款的时间。账龄越长,发生坏账损失的可能性就越大。坏账损失账龄分析法是指根据应收账款的时间长短来估计坏账损失的一种方法。
采用账龄分析法时,将不同账龄的应收账款进行分组,并根据前期坏账实际发生的有关资料,确定各账龄组的估计坏账损失百分比,再将各账龄组的应收账款金额乘以对应的估计坏账损失百分比数,计算出各组的估计坏账损失额之和,即为当期的坏账损失预计金额。
坏账损失账龄
运用账龄估计坏账
将应收账款拖欠时间(即账龄)的长短分为若干区间,计列各个区间上应收账款的金额,并为每一个区间估计一个坏账损失百分比。
然后,用各区间上的应收账款金额乘以各该区间的坏账损失百分比,估计各个区间上的坏账损失;最后,将各区间上的坏账损失估计数求和,即为坏账损失的估计总额。
应收账款账龄
在估计坏账损失之前,可将应收账款按其账龄编制一张"应收账款账龄分析表",借以了解应收账款在各个顾客之间的金额分布情况及其拖欠时间的长短。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账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