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鞋百科给各位分享岳阳矿产排名前十的知识,其中也会对洞庭湖有哪些自然资源?(洞庭湖有哪些自然资源和文化)进行解释,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别忘了关注本站,现在我们开始吧!
洞庭湖有哪些自然资源?
湖泊概述
中国五大淡水湖之一,长江中游重要吞吐湖泊。湖区位于荆江南岸,跨湘、鄂两省,介于北纬28□30′~30□20′,东经110□40′~113□10′。湖区面积1.878 万平方公里,天然湖面2740平方公里,另有内湖1200平方公里。
中国第二大淡水湖。在湖南省北部、长江南岸。北有松滋、太平、藕池、调弦4口(1958年堵塞调弦口)引江水来汇,南和西面有湘江、资水、沅江、澧水注入。湖水经城陵矶排入长江。通常年分4口与4水入湖洪峰彼此错开。因而有「容纳四水」、「吞吐长江」的调节作用,减轻了长江中游的洪水压力。若出现「江湖并涨」,就易氾滥成灾。由於4水和4口携带大量泥沙,每年约有1.28亿吨泥沙淤积湖底,又因湖滨土质肥沃,人们不断围垦,近百年来湖盆已显著收缩。洞庭湖原为中国第一大淡水湖,现已退居第二。1825年时湖水面积约6,000平方公里,1890年为5,400平方公里,1932年为4,700平方公里,1960年已减为3,141平方公里。现在以湖面高程34.5公尺计,湖水面积为2,820平方公里。昔日号称「八百里洞庭」,今已分割为许多大小湖泊。水位变幅达13.6公尺,有「霜落洞庭乾」之称。1952年兴建荆江分洪工程和蓄洪垦殖区,使部分洪水泄入分洪区,并整修了湖区堤垸水道,减轻了洪水对洞庭湖区的威胁。洞庭湖湖滨平原地势平坦,土地肥美,气候温和,雨水充沛,盛产稻米、棉花。湖内水产丰富,航运便利。
地质与地貌
洞庭湖是燕山运动断陷所形成,第四纪至今,均处于振荡式的负向运动中,形成外围高、中、部低平的碟形盆地。盆缘有桃花山、太阳山、太浮山等 500米左右的岛状山地突起,环湖丘陵海拔在250米以下, 滨湖岗地低于120米者为侵蚀阶地,低于60米者为基座和 堆积阶地;中部由湖积、河湖冲积、河口三角洲和外湖组成的堆积平原,大多在25~45米,呈现水网平原景观。 分为西、南、东洞庭湖。湖底地面自西北向东南微倾
气候与水温
湖区年均温16.4~17℃,1月3.8~ 4.5℃,绝对最低温-18.1℃(临湘1969年1月31日)。 7月29℃左右,绝对最高温43.6℃(益阳)。无霜期258~ 275天。年降水量1100~1400毫米,由外围山丘向内部平 原减少。4~6月降雨占年总降水量50%以上,多为大雨和暴雨;若遇各水洪峰齐集,易成洪、涝、渍灾。 洞庭湖北有分泄长江水流的松滋、太平、藕池、调弦(1958年堵口)四口;东、南、西三面有湘、资、沅、 澧等水直接灌注入湖,形成不对称的向心水系,水量充沛,年径流变幅大,年内径流分配不均,汛期长而洪涝频繁。城陵矶多年平均径流量3126亿立方米,最大年径流量(1945年)5268亿立方米,最小年径流量(1978年)1990亿 立方米。 汛期(5~10月)径流量占年均径流量的75%; 其中四口1164亿立方米,占汛期径流总量48.5%。洞庭湖水位始涨于4月,7~8月最高,11月~翌年3月为枯水期。多年最大水位变幅,岳阳达17.76米。素有“洪水一大片,枯水几条线”,“霜落洞庭干”之说。 1954年长江中游出现特大洪水,洞庭湖尚能削减洪峰,显示湖泊调蓄功能。然而,众水汇聚湖中,仅有城陵矶一口流出,洪水停蓄时间长,泥沙大量沉积,多年平均入湖泥沙1.335亿立方米,其中来自长江的达1.18亿 立方米,占82.0%,来自四水的0.241亿立方米,占18%, 而城陵矶输出量只占入湖泥沙量的25.1%,淤积在洞庭湖的泥沙占入湖泥沙总量的73.4%, 达0.984亿立方米。 年均淤积量较鄱阳湖大十几倍。
经济概况
洞庭湖区经1954年、1964年和70年代三阶段以治水为中心的农田基本建设,已成为中国重要的商 品粮基地之一,重点淡水渔区之一。湖泊以定居性鱼类为主,有咸淡水洄游性鱼类和江湖半洄游鱼类114种,隶 属12目,23科,70属,以鲤科为大宗,有63种,占55.3%。 主要经济鱼类有草、鲢、鳙、鳊、鲂、鳜等12种。芦苇遍布湖洲,面积6万公顷,90%用于造纸。洞庭湖区有通航河道147条,通航里程3276公里,常年通航河道75条,其中主要航道16条计996公里。此外,城陵矶于1980年改为外贸港,设计能力200万吨。
洞庭湖湖滨平原地势平坦,土地肥美,气候温和,雨水充沛,盛产稻米、棉花。湖内水产丰富,航运便利。
资源
经济鱼类:鲤鱼、青鱼、草鱼、鲢鱼、鲫鱼、鳊鱼、鲂鱼、龟和鳖
珍稀鱼类:中华鲟、鲥鱼、银鱼、鳗鱼
湖南的主要矿产都有哪些?
南省矿产资源相对较丰富,已发现各类矿产120种(141亚种),已有探明储量的矿产83种(101亚种)。现有特大型矿床8处,大型矿床97处,中型矿床231处,小型矿床865处,矿点5000余处。目前已开发利用矿产88种,矿山企业6810个,其中大型矿山11个,中型矿山40个,小型矿山3435个,小矿山3324个。
在对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起支柱性作用的15种矿产(石油、天然气、煤、铀、铁、铝、铜、铅、锌、金、磷、硫铁矿、钾盐、钠盐、水泥灰岩)中,湖南省除石油、天然气、钾盐外,其余12种矿产都有探明储量。国内的45种重要矿产中,在湖南发现了37种矿产,有29种矿产探明了储量。其中金刚石、锰、金、硼、钴、铀、铅、锌、硫铁、磷、石膏、高岭土、钠盐、水泥灰岩、玻璃用砂、萤石、钨、锡、锑、芒硝、石墨、重晶石等22种具有优势或潜在优势。
其中铅锌9.77万吨,煤93.6万吨。煤炭资源主要分布于郴州、衡阳、娄底、邵阳、长沙、湘潭、株洲、怀化8个市。在已探明储量的矿产中,以有色金属矿居多,非金属矿次之。湖南是“有色金属之乡”,不论是矿种还是储量在全国均占有重要地位。目前已探明储量的有色金属37种,其中锑的储量居世界首位,钨、铋、独居石等名列全国榜首,铅、锌等储量也很丰富。非金属矿是仅次于有色金属矿的第二大矿产资源,萤石、重晶石、长石、海泡石等储量均居全国第一位。其他还有石灰石、硅石、白云石、硫铁矿、磷矿等30多种,分布在湖南省内的66个县市。
新高考地理可选专业有哪些?
1、天文学类专业
所属学科:理学。
研究范围:研究宇宙及其中天体和天体系统的形成、结构与演化。
主干学科:天文学、物理学、数学。
对应课程:普通天文学,太阳系起源、太阳内部结构、天体、恒星演化等专业知识。
推荐院校:***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北京大学。
就业单位代表:天文台,气象局,天文研究所,宣传、媒体、出版等部门。
补充说明:选科要求以物理为主。
2、地理科学类专业(地理科学专业,自然地理与资源环境专业,地理信息科学专业)
所属学科:理学
研究范围:研究地球表层自然现象和人文现象的空间分布、相互关系及发展变化。从各种角度对地质、地表形态等地理特征进行深入研究,同时也研究地域与人们生活的关联。
主干学科:地理学。
专业方向:自然地理学、文化地理学、**地理学、位置论。
对应课程:普通地质学、地貌学、气象与气候学、地理信息系统、遥感概论、地图学。
推荐院校:北京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华东师范大学、***学、武汉大学。
就业单位代表:地质局、国土规划局、水文水利厅、研究所。
3、地球物理学类专业
所属学科:理学
研究范围:基于物理学的原理和方法,探索地球本体及日地空间的物质组成、结构及其形成和演化,以及与之相关的各种自然现象及其变化规律。
主干学科:地理学、物理学。
专业方向:地球物理学、空间科学与技术。
对应课程:普通地质学、地球系统科学概论。
推荐院校: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武汉大学、北京大学、中国地质大学、中国石油大学。
就业单位代表:地质局、国土规划局、水文水利厅、气象局、研究所。
补充说明:选科要求以物理为主。
4、测绘类专业
所属学科:工学
研究范围:利用各种测量仪器、传感器及其组合系统获取地球和其他实体与地理空间分布有关的信息,制作各种地形图、专题图,建立地理信息系统的基本理论与方法。
主干学科:数学、物理学、计算机技术。
专业方向:大地测量学与测量工程、摄影测量与遥感、地图制图学与地理信息工程、导航与位置服务、矿山与**测量、海洋测绘。
对应课程:地图制图学基础、遥感原理与应用、地理信息系统原理、遥感原理与方法。
推荐院校:武汉大学、***信息工程大学、中国矿业大学、同济大学、中南大学。
就业单位代表:国土资源、能源、交通、城市规划等测绘相关部门,房地产公司。
补充说明:选科要求以物理为主。
5、地理科学类专业(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专业)
所属学科:理学
研究范围:对人口、资源、环境与区域可持续发展的研究、应用、管理。如城市土地规划和管理。
主干学科:地理学
专业方向:经济地理学、文化地理学、旅游地理学。
对应课程:城市规划原理、土地资源管理学、区域规划、经济地理学、地理信息系统。
推荐院校:北京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华东师范大学、***学、武汉大学。
就业单位代表:**规划管理部门、国土管理部门、建设部门、研究机构。
指出湖南省发挥矿产资源优势可发展的特色工业并说明理由
矿产资源的基本特点及优势
湖南省成矿地质条件优越,矿产资源丰富,优势矿产多且分布相对集中,在国内外享有盛誉。
1.矿产资源种类丰富,优势矿产突出。截止1999年底,全省已发现各类矿产120种(计亚种141种),占全国已发现矿产种类的70.18%。在已探明储量的矿种中,居全国前十位的矿产有57种(含亚种),居前5位的有34种(含亚种),其中钨、铋、萤石、石墨、海泡石、石榴子石、玻璃用白云岩、陶粒页岩等8种矿产的保有储量占全国首位(表1),石煤、锰、钒、锑、铷、重晶石、玻璃用砂岩等7种矿产的保有储量居全国第2位。具有国际优势的矿产有:钨、铋、锑、萤石、隐晶质石墨、重晶石等,在国内具有优势或潜在优势的矿种有锰、锡、铅、锌、铌、钽、水泥灰岩、石膏、高岭土、芒硝,煤炭在南方地区具有比较优势。
2.矿床分布呈明显的区域性和相对集中性。钨、锡、钼、铋、铅、锌、石墨主要集中在郴州、衡阳地区;锑主要分布在娄底、益阳地区,锰主要分布在永州、湘西自治州、怀化和湘潭地区;金、银主要集中在衡阳、怀化、岳阳和郴州地区;煤主要分布在娄底、邵阳、郴州地区;盐、石膏和钙芒硝主要分布在衡阳、常德地区。
3.有色金属和非金属矿大型、特大型矿床相对较多,金属矿共伴生矿多,贫矿多,难选冶矿多。按矿区计,全省共发现矿产地1196处,其**大型矿6个,大型87个,中型205个,小型898处;品位大于30%的锰矿仅为总储量的30%左右,含硫大于35%的富硫铁仅占12.7%,铅+锌品位大于5%的矿仅占36%;铁、磷等矿产资源量大、质差,在现有的技术水平下,难以利用;87.2%以上的有色金属矿区含有2种以上的有益共伴生组分,含10种以上的共伴生组分占4.7%。共伴生组分的综合利用价值高。
4.矿产资源找矿潜力大。铅、锌、钨、铋、钼、磷的预测资源量为其资源储量的2倍以上,煤、铁、银、萤石的预测资源量为其资源储量的3倍以上,金、锑、重晶石、岩盐、各类石灰岩、高岭土等的预测资源量是其资源储量的5倍以上。
中国矿产资源,世界排名第几
中国矿产资源总探明储量居世界第三。
中国目前已经发现了171个矿种,探明储量的已经达到了159种,其中20多种矿的探明储量位居世界前列,如钨矿、锡矿、锑矿、**矿等大约12种位居世界第一。探明的储量占到了全球12% ,从探明的总储量来看,我国仅次于美国和俄罗斯,居世界第三位。所以我们是一个矿产资源大国。
我国还有进一步找矿的巨大潜力。表现在:一是,我们国家成矿地质条件很好,全世界三大成矿域在我们国家都有分布,所以我们国家有很好的成矿先天条件。二是,我们国家几十年来的矿产资源的勘查工作已经发现了将近20万个矿产地,但是目前经过勘探的只有两万多,还有90%以上的已经发现的矿产地没有进行进一步深入工作。
扩展资料:
中国已查明黄金资源储量1.21万吨 位居世界第二
2016年我国已查明黄金资源储量达1.21万吨,仅次于南非,位居世界第二位。
目前中国黄金行业整体发展健康平稳,以黄金为主,多金属开发并举。2016年我国黄金交易所交易量达2.4万吨(单边)、期货交易所交易量3.9万吨(单边)、商业银行场外交易量0.7万吨,累计成交量达到7万吨。预计,“十三五”期间这一数字有望突破10万吨。
“一带一路”沿线国家黄金矿产资源丰富,消费需求旺盛,投资交易活跃,在世界黄金产业价值链条中占有重要份额和地位。将黄金作为先导性行业,优先推进我国与沿线国家进行黄金勘探、开采、加工、消费以及黄金投资、交易方面的合作,对促进我国黄金产业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中国矿产资源的主要特点是:总量丰富,但人均占有量不足;支柱性矿产(如石油、天然气、富铁矿等) 后备储量不足,部分用量不大的矿产储量较多;中小矿床多、大型特大型矿床少,支柱性矿产贫矿和难选矿多、富矿少, 开采利用难度很大;资源分布与生产力布局不匹配。
参考资料来源:人民网-我国矿产资源总探明储量居世界第三 找矿潜力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