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鞋百科给各位分享姓刘的人祖先是干什么用的的知识,其中也会对姓刘的祖先是谁?(姓刘的祖先是谁图片)进行解释,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别忘了关注本站,现在我们开始吧!
姓刘的祖先是谁?
帝尧陶唐氏(伊祁氏、伊氏)之后,受封於刘(今河北省唐县),后裔因以为氏。
“刘”字的来历是怎样的?
一、“刘”字的来历
刘,读作liú或liǔ,最早见于甲骨文 。本义是杀,后延伸至表示斧钺类**等。繁体“刘”因屈曲的“刀”(刂)被误作“田”而讹误为“鐂”。
“刘”字的异体字“鐂”最早见于《说文解字》,在发现的甲骨文和金文中尚未发现“刘”字。篆文中的“刘”字左边是“金”(表质料),右边由上部的“卯”(表部分)和下部的“刀”组成,或将“刀”改为“田”而作“鐂”,两种写法中的“戼(卯)”字在甲骨文中意为杀牲的方法,因而“刘”字的本义为“杀”。
二、“刘”的基本信息
拼音:liú;部首:刂;四角码:02400;仓颉:ykln;86五笔:yjh;98五笔:yjh;郑码:SOKD;统**:5218;总笔画数:6;笔顺:413422。
扩展资料
“刘”的组词
一、从善如刘 [ cóng shàn rú liú ]
乐于听取正确的意见。
二、王粲依刘 [ wáng càn yī liú ]
王粲投靠刘表希图施展才能,刘表因他相貌丑陋,又不拘小节,不予使用。后遂用“依刘表、依刘、依景升”等称依附有权势有地位的人。
三、和刘柴桑 [ hé liú chái sāng ]
何不与友人结伴,独身隐居的理由。
四、刘白 [ liú bái ]
唐代诗人刘禹锡和白居的并称。
五、刘累 [ liú lèi ]
传说中善于驯龙的人。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刘 (汉字)
刘姓的来源
刘为华人第四大姓。起源有三;
①源出于祁姓。相传帝尧姓伊祁,他的子孙有一支以祁为姓,被封在刘国(河北唐县),后代称刘氏。
②源出于杜姓。杜伯的孙子士会在晋国任士师,晋襄公死后,士会去秦国接公子雍回国继位,因晋国国内有变故而留在秦国,其后世取姓刘(即“留”之意)。
③源出于姬姓。春秋时,周匡王封小儿子王季于刘邑(河南偃师县南),号刘康公,后代也称刘氏。刘姓历史上望族很多。彭城刘隗家族、南阳刘瑾家族、诸城刘墉家族在中国历史上举足轻重。至于开劈大汉帝国的沛县刘邦家族就更不用说了。汉高祖刘邦建立汉朝,刘氏你帝400多年;三国时刘备建立蜀汉,两代称帝43年;南北朝刘裕建立宋,历时60年;元末刘伯温辅佐朱元璋建立明朝,统一中国276年。可见刘氏善于建基立业。
刘姓家族较复杂 组成分子达五群
这个家族,组织情形也比较复杂。据考证,他们的组成分子至少有以下的五群——滞帝之裔、王季(周文王之父)之裔、娄氏之改姓、项氏之改姓及匈*之改姓。
关于刘姓的得姓经纬,有一部《泰和刘氏先得录》的序文,记述得最为清楚:“惟刘姓出自祁,其后生子有文在手曰刘累,因以为名,事夏孔甲为御龙氏,子孙在商更为豕韦氏,又更为唐杜氏,至周又更为杜氏,杜氏生士荐为士师,因官命氏,又更为士氏,至晋,士会入秦,虽复归于晋,而子孙留秦者,遂稽刘累之名别姓刘氏,此得姓之所始。”
距今4000多年前的圣君唐尧,大家都知道是“五帝”之一帝喾之后,乃是黄帝的姬姓子孙。因此,追本溯源,的刘姓家族,很显然也是最为道地的黄帝子孙。
另外,在黄帝的其他子孙之中,根据《名贤氏族言行类稿》的记载,也还有一支以刘为姓的。该书指出:“周大夫食采于刘亦为刘氏,康公、献公,其后也”,而这项文献所谓“周大夫”,经过历来许多学者的考据,已知为周文王之父周太王的后裔,在周成王的时候,被封于刘邑,也就是现在河南省偃师县西南的地方。换言之,这一支源自周太王的刘氏,是发于源河南。
那么,上述源自帝尧的刘氏,最初又是发源于何处?《通志氏族略》上记载:“陶唐氏之后,受封于刘,其地今定州唐县”,就明白指出了这一支刘氏的老家是在现在的河北省唐县。
大名鼎鼎的汉高祖刘邦,是出身于源自帝尧的那一支。据考证,这一支刘氏,初期是繁衍于现在的陕西、甘肃一带,到了公元前300年前,也就是周朝赧王的时代,开始向河南及江苏播迁。其中,辗转迁移到江苏丰、沛之地的子孙当中,有一位叫作刘端的人,生了4个儿子,依次为伯、仲、邦、交。老三刘邦,就是后来白手起家登上皇帝宝座的汉朝开国之主刘邦。
刘邦以一介平民东征西讨地打下了天下之后,很快地分封同姓于各地。于是,其后支派繁衍,很自然地到处为刘氏家族札下稳固的基础,形成了2000多年以来刘氏在每一处地方的盛况。据说,有汉一代,刘氏的皇亲国戚是分布于彭城、尉氏、临淮、南阳、广平、丹阳等地。到了第16世纪的明、清之际,刘氏的繁衍中心已增至25处,大致就是《中华姓府》一书所详列的彭城、沛国、弘农、河间、中山、梁郡、顿丘、南阳、东平、高堂、高密、竟陵、长沙、河南等地。
刘姓的起源是哪里?
刘字起源于一种战斧,而刘姓起源于河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