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鞋百科给各位分享如何从坐姿区分攻守的知识,其中也会对简单介绍一下朝鲜历史(简单介绍一下朝鲜历史故事)进行解释,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别忘了关注本站,现在我们开始吧!
简单介绍一下朝鲜历史
1388年,高丽国王派都统使李成桂进攻辽东,李成桂则发动**。1392年,废黜高丽国王,自立为王,并改国号为朝鲜,定都汉阳(今韩国首尔),史称朝鲜王朝。
朝鲜王朝实行推崇儒学、排斥佛教的政策。对中国采取事大**。从1416年至1449年,朝鲜在鸭绿江东岸地区设置“西北四郡”,在图们江南岸地区设置“东北六镇”。
1592年,日本的丰臣秀吉派兵16万第一次侵入朝鲜。1597年,日本的丰臣秀吉再派水陆两军约17万人第二次侵入朝鲜。1598年,日军被击退。朝鲜史称“壬辰倭乱”,中国称“万历朝鲜战争”。
1618年,明朝和后金作战,朝鲜派兵协助明朝。1623年,朝鲜内部**,擅自废黜国王李珲。大明登莱巡抚袁可立严辞主张“待中国更立”。1636年,清朝攻占朝鲜全境,朝鲜国王李倧投降,改向清朝朝贡,成为清朝的附属国。
1863年,朝鲜哲宗死后无嗣,由王族李昰应之子李熙即位,史称朝鲜高宗。
1873年,高宗成年亲政,大院君停止摄政,闵妃外戚集团掌权。1876年,日本军舰进入汉江口,迫使朝鲜签定不平等的《江华条约》。
1884年12月4日,要求改革的“开化派”和日本公使一起策划,依靠日本**发动**,**守旧派官员,宣布和清**断绝关系,即为“甲申**”。
袁世凯统率的清军应守旧派要求,于6日开进王宫,击败日军,**开化派首领,部分开化派首领逃往日本,守旧派重新掌权。
1894年,朝鲜爆发东学*之乱(甲午农民战争),朝鲜朝廷无力**,于是请求中**队入境**。
6月6日清军在牙山**,日本**也以此为借口趁机于7月6日在仁川**,并发动壬午兵变,占领汉阳,强迫朝鲜签定《济物浦条约》,并且组织亲日**平息内乱。随后日本**袭击驻朝鲜的中**队,挑起了中日甲午战争。
1895年4月,中日甲午战争清朝战败,签订《马关条约》,日本控制下的朝鲜**宣布终止与清朝的宗藩关系。
1896年,朝鲜高宗在**的支持下,“升级”为大韩帝国,从此李氏朝鲜改国号为“韩”。
扩展资料:
朝鲜的建立者:
李成桂(朝鲜语:이성계,发音:Yi Seong-gye,1335年-1408年),朝鲜王朝的开国君主(1392年—1398年在位)。
本贯全州李氏,出生于元朝双城总管府(今朝鲜咸镜南道咸兴一带)。初字仲洁,后改君晋,号松轩,即位后更名李旦,死后庙号太祖,明朝赐谥号“康献”,故又称“朝鲜太祖”或“康献大王”。
李成桂是元朝斡东千户所千户兼达鲁花赤李子春的嫡长子。1356年,李成桂与其父帮助高丽王朝恭愍王收复双城总管府后归附高丽,后由于在抵御元朝红巾军的入侵中战功显赫而被提拔。
1388年,李成桂发动威化岛回军,掌握高丽政权;1392年,李成桂自立为王,改国号为朝鲜,定都汉城。
即位后,李成桂对内实行改革,清除了原高丽禑王的势力,对外向明朝称臣,并通过招抚、**征服朝鲜半岛东北地区的女真部落,使其疆域达到图们江。
第一次王子之乱后,李成桂让位于次子李芳果,奉为太上王。后来出奔老家咸兴,又被太宗李芳远挟持回京,于是有”咸兴差使”的典故。后死于汉城。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朝鲜
空乘的标准站姿,坐姿,走姿,蹲姿以及手势是怎样的
1、标准站姿的动作要领
1) 身体舒展直立,重心线穿过脊柱,落在两腿中间,足弓稍偏前处,并尽量上提。
2) 精神饱满,面带微笑,双目平视,目光柔和有神,自然亲切。
3) 脖子伸直,头向上顶,下鄂略回收。
4) 挺胸收腹,略为收臀。
5) 双肩后张下沉,两臂于裤缝两侧自然下垂,手指自然弯曲,或双手轻松自然地在体前交叉相握。
6) 两腿肌肉收紧直立,膝部放松。女性站立时,脚跟相靠,脚尖分开约45°,呈“V”型;男性站立时,双脚可略为分开,但不能超过肩宽。
7) 站累时,脚可向后撤半步,身体重心移至后脚,但上体必须保持正直。
由于日常活动的不同需要,我们也可采用其他一些站立姿势。这些姿势与标准站姿的区别,主要通过手和腿脚的动作变化体现出来。例如,女性单独在公众面前或登台亮相时,两脚呈丁字步站立,显得更加苗条、优雅。需要注意的是,这些站立姿势必须以标准站姿为基础,与具体环境相配合,才会显得美观大方。
2、标准坐姿要领
1) 精神饱满,表情自然,目光平视前方或注视交谈对象。
2) 身体端正舒展,重心垂直向下或稍向前倾,腰背挺直,臀部占坐椅面的2/3。
3) 双膝并拢或微微分开,双脚并齐。
4) 两手可自然放于腿上或椅子的扶手上。
除基本坐姿以外,由于双腿位置的改变,也可形成多种优美的坐姿,如双腿平行斜放,两脚前后相掖,或两脚呈小八字形等,都能给人舒适优雅的感觉。如要架腿,最好后于别人交叠双腿,,女子一般不架腿。无论哪种坐姿,都必须保证腰背挺直,女性还要特别注意使双膝并拢。
3、标准走姿要领
1) 走姿是站姿的延续动作,行走时,必须保持站姿中除手和脚以外的各种要领。
2) 走路使用腰力,身体重心宜稍向前倾。
3) 跨步均匀,步幅约一只脚到一只半脚。
4) 迈步时,两腿间距离要小。女性穿裙子或旗袍时要走成一条直线,使裙子或旗袍的下摆与脚的动作协调,呈现优美的韵律感;穿裤装时,宜走成两条平行的直线。
5) 出脚和落脚时,脚尖脚跟应与前进方向近乎一条直线,避免“内八字”或“外八字”。
6) 两手前后自然协调摆动,手臂与身体的夹角一般在10°~15°,由大臂带动小臂摆动,肘关节只可微曲。
7) 上下楼梯,应保持上体正直,脚步轻盈平稳,尽量少用眼睛看楼梯,最好不要手扶栏杆。
4.标准蹲姿要领
1)站在所取物品的旁边,蹲下屈膝去拿,抬头挺胸,再慢慢的将腰部放下。
2)两腿合力支撑身体,掌握好身体的重心,臀部向下。
3)蹲下的时候要保持上身的挺拔,表情自然。
蹲姿的形式:
1)交叉式(右前左后,重叠,合力支撑身体。特点:双腿交叉在一起,女穿裙装)
2)高低式(左前右后,不重叠,右腿支撑身体。特点:双膝一高一低)
3)半蹲式(左前右后,不重叠,左腿支撑身体,特点:半立半蹲)
4)半跪式(右前左后,身体重心在右腿,特点:一蹲一跪,女穿超短裙)
古代坐姿的演变
正式的坐姿,夏商到秦汉魏晋都是用跽坐姿,即臀部坐在脚跟上,上身挺直。五代、宋,椅子进入日常生活,正襟危坐成为标准坐姿。
怎样区分公猫母猫?
公猫母猫从表面看好像没有什么不同,与它们的大表哥狮子相比,外表的差别不是很大,其实仔细观察就发现差别很明显,不只是看羞羞。@喵客帝国教你如何优雅地辨别猫咪公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