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鞋百科给各位分享水中运动作用有哪些条件的知识,其中也会对水中运动有什么好处?(水中运动的好处及缺点)进行解释,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别忘了关注本站,现在我们开始吧!

水中运动有什么好处?

当人体在水中时,四肢关节和脊柱在运动中不会受到来自周围的物理性的硬性冲击,不会对身体造成任何损伤,而且有利于锻炼骨骼系统的灵活性和柔韧性,更好地促进骨骼的发育。水的密度和传热性能都比空气大,所以消耗的热量要也比其它运动要多,还有就是因胸腹部受到水的压力,呼吸肌得到被动的锻炼,所以有利于气管炎、肺气肿病人的康复

水上运动对身体有没有好处

有啊,可以使身体变结实,还有如果有哮喘的,学游泳最好不过了,我有好几个同学都是这样好的,而且游泳的人还不怎么生病,有可能中考高考可以加分的~~

长期运动就真的对身体有好处吗?

长期运动 人的免疫力会提高不容易生病,另外还可以促进身体的新陈代谢。

水上运动有什么好处?

1.增强心肌功能
人在水中运动时,各**都参与其中,耗能多,血液循环也随之加快,以供给运动**更多的营养物质。血液速度的加快,会增加心脏的负荷,使其跳动频率加快,收缩强而有力。经常游泳的人,心脏功能极好。一般人的心率为70——80次/分,每搏输出量为60——80毫升。而经常游泳的人心率可达50——55次/分,很多优秀的游泳运动员,心率可达38——46次/分,每搏输出量高达90——120毫升。游泳时水的作用使肢体血液易于回流心脏,使心率加快。长期游泳会有明显的心脏运动性增大,收缩有力,血管壁厚度增加弹性加大,每搏输出血量增加。所以,游泳可以锻炼出一颗强而有力的心脏。

2.增强抵抗力
游泳池的水温常为26度到28度,在水中浸泡散热快,耗能大。为尽快补充身体散发的热量,以供冷热平衡的需要,神经系统便快速做出反应,使人体新陈代谢加快,增强人体对外界的适应能力,抵御寒冷。经常参加冬泳的人,由于体温调节功能改善,就不容易伤风感冒,还能提高人体内分泌功能,是脑垂体功能增加,从而提高对疾病的抵抗力和免疫力。

3.减肥
游泳时身体直接浸泡在水中,水不仅阻力大,而且导热性能也非常好,散热速度快,因而消耗热量多。就好比一个刚煮熟的鸡蛋,在空气中的**速度,远远不如在冷水中快,实验证明:人在标准游泳池中跑步20分钟所消耗的热量,相当于同样速度在陆地上的1小时,在14度的水中停留1分钟所消耗的热量高达100千卡,相当于在同温度空气中1小时所散发的热量。由此可见,在水中运动,会使许多想减肥的人,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所以,游泳是保持身材最有效的运动之一。

4.健美形体
人在游泳时,通常会利用水的浮力俯卧或仰卧于水中,全身松弛而舒展,使身体得到全面、匀称、协调的发展,使肌肉线条流畅。在水中运动由于减少了地面运动时地对骨骼的冲击性,降低了骨骼的老损机率,使骨关节不易变形。水的阻力可增加人的运动强度,但这种强度,又有别于陆地上的器械训练,是很柔和的,训练的强度又很容易控制在有氧域之内,不会长出很生硬的肌肉块,可以使全身的线条流畅,优美。

5.加强肺部功能
呼吸主要靠肺,肺功能的强弱由呼吸肌功能的强弱来决定,运动是改善和提高肺活量的有效手段之一。据测定:游泳时人的**要受到12—15公斤的压力,加上冷水**肌肉紧缩,呼吸感到困难,迫使人用力呼吸,加大呼吸深度,这样吸入的氧气量才能满足机体的需求。一般人的肺活量大概为3200毫升,呼吸差(最大吸气与最大呼气时胸围扩大与缩小之差)仅为4—8厘米,剧烈运动时的最大吸氧量为2.5——3升/分,比安静时大10倍;而游泳运动员的肺活量可高达4000—7000毫升,呼吸差达到12—15厘米,剧烈运动时的最大吸氧量为4.5——7.5升/分,比安静时增大20倍。游泳促使人呼吸肌发达,胸围增大,肺活量增加,而且吸气时肺泡开放更多,换气顺畅,对健康极为有利。

6.护肤
人在游泳时,水对肌肤、汗腺、脂肪腺的冲刷,起到了很好的按摩作用,促进了血液循环,使皮肤光滑有弹性。此外,在水中运动时,大大减少了汗液中盐分对皮肤的**

在游泳前,进行热身运动你认为有哪些作用呢?

水中运动有什么好处?

游泳之前做热身运动是一件十分有必要的事情,做好热身运动才能在游泳的时候充分发挥出自己的体能优势,运动员可以获得好的成绩,平时运动也可以起到锻炼的效果。

其实不仅仅是游泳运动之前要进行热身运动,很多运动之前都是需要进行热身运动的。像我们知道的田径运动也是需要热身的,举重运动也是需要热身的。

热身除了是必要的运动之外,也会带来很多好处的:

首先,热身运动是很多运动之前必须要做的。在强烈的运动之前,做好热身运动可以帮助我们先适应一下,是在为强烈的运动做好铺垫。准备要做运动的时候,我们身体的肌肉还没有被唤醒处于一种休息的状态,做了热身运动可以唤醒我们的肌肉,让肌肉处于兴奋的状态。游泳的运动量也是很大的,肌肉处于兴奋状态可以让我们游起来更舒服。

其次,减少游泳时受到的伤害。游泳是一项水里面的运动,水的温度比较低,如果不进行热身运动,身体无法适应较低的水温就会造成伤害,就像我们所熟知的肌肉抽筋,在水里面抽筋是很危险的,所以游泳之前的热身运动尤其重要。热身还可以减少其他的伤害,例如肌肉拉伤,热身之后肌肉活跃肌肉也不容易拉伤。

第三,可以提高运动质量,提升运动成绩。进行热身运动之后,我们的肌肉处于兴奋状态,精神也会放松一点,在运动的时候状态就会保持一种平衡的状态,这样的运动质量也会比不做热身运动更好一些。而专业的运动员做好热身运动也会在比赛的时候更快进入比赛状态,有了良好的状态在比赛的时候成绩也会更好一点。

无论是什么运动都要做好热身运动,现在喜欢运动健身的人很多,为了减少伤害提高运动质量一定要做好必须的热身运动。

游泳的好处是什么?

游泳 除有其他运动的必须要消耗的热量外 还要消耗因水温传导的热量 水的运动阻力是空气的800倍 传热是空气的23倍

如果是体育综合项目的话,就是铁人三项:
铁人三项是集游泳、自行车和跑步于一身的新兴的体育运动项目,虽然该项目在国外已经有二十多年的发展史了,但是伴随着第十届全国运动会将铁人三项定为正式的比赛项目之后,才姗姗来迟地在中国大地上深入开展起来,并以惊人的速度成为群众体育和竞技体育的一道崭新的风景。

在世界体育发展史上,游泳、田径和自行车运动可谓是历史悠久的体育运动项目。早于1896年在希腊雅典举行的第一届现代奥运会上,这三个运动项目就已经被列为正式的比赛项目。而将这三个**的运动项目并联成为一个新的体育运动项目——铁人三项,则晚在1974年的美国。

这年夏天,美国夏威夷的一间酒吧里,海军准将约翰·柯林斯在与共进晚餐的几位好友讨论什么样的体育运动最**、最具有挑战性和考验性的时候发生了争执,然而连续不断的争论并没有令大多数人信服。约翰·柯林斯准将综合大家的提议,提出:谁能够连续地在大海里游完3、8公里之后骑自行车180公里,最后再跑一个42、195公里的全程马拉松,谁就是真正的“铁人”!这个建议当即博得在座朋友们的一致赞同。于是,次年的2月18日在夏威夷举办了历史上第一次由15人参加的“铁人三项”比赛,最终14个人在13个小时的兼程中抵达最后的终点,这里面包括一名女运动员。此后在约翰·柯林斯准将的主持下,1980年、1982年和1983年又分别举行三次铁人三项比赛,参赛人数逐渐增多,规模不断扩大。最后,这项新兴的体育运动就很快地风靡了北美洲,从而传向了全世界。

1989年4月,国际铁人三项运动联合会宣告成立。截止2000年,已经有121个国家和地区的铁人三项团体正式加入到这个组织。1994年,国际奥委会正式将铁人三项列入奥运会正式比赛项目;2000年的悉尼奥运会的第一枚金牌就在铁人三项中产生。

——第二篇:铁人三项的项目特点
铁人三项是所有竞技体育运动项目中行程最长、赛时最多、体力消耗最大的项目。大铁人三项必须完成3、8公里游泳,180公里自行车和42、195公里全程马拉松,总赛程为225、995公里,赛时在11个小时以上;即使是奥运会标准距离铁人三项赛的赛程也长达51、5公里(含游泳1、5公里,自行车40公里,跑步10公里),赛时在2小时左右(之所以将标准铁人三项规定为这个距离,是为了从比赛时间上适应观众观摩和商业操作需要)。无论从运动距离上、比赛时间上、还是体能消耗上,铁人三项都不愧为是“铁人”的运动。

铁人三项运动的意义不仅仅是于竞技运动“更高、更快、更强”的奥林匹克精神本身,更在与它“挑战自然、挑战自我、战胜自然、战胜自我”的“铁人”精神!这种“铁人”精神在某种意义上说,就是人类社会开拓和进步的精神,是人类文明不断发展和前进的动力。作为体育运动项目,铁人三项是对人的意志和毅力的锻炼和考验,也是对人体生理极限的非凡挑战。如果没有强健的体魄、良好的身体素质、顽强的意志和一往无前的精神,是无论如何都不可能坚持到底的。也正是因为如此,铁人三项成为当今世界上最富挑战性、**性和冒险性的体育运动项目之一,并吸引着更多的勇敢者来参加这场“挑战自然、挑战自我”的体育运动。

——第三篇:铁人三项的项目魅力
1982年2月14日,在夏威夷的一次铁人三项比赛中,美国女运动员朱利·莫斯功亏一篑,她在比赛的最后阶段摔倒在距离终点线不到150米的地方。电视画面上反复重现着她呕吐向前爬行的镜头,使人们看到了一个人在极限状态下的震撼人心的情景。就是因为这种情景,才产生了敢于向极限挑战者的共鸣。铁人三项与体操、击剑、跳水、蹦床等技能性的项目存在着本质上的不同,是体力和意志力的全面锻炼,它更能够集中地体现出奥林匹克精神在人类精神脊梁上的传承。

为了完成铁人三项超长的赛程,并且在竞技赛场上以高人一筹的水平与对手角逐,依照运动训练规律,铁人三项的训练负荷量必须超过比赛的负荷量,只有在训练中磨练出“铁人”的能力,才能够在比赛中发挥出水平。如果缺乏训练能力,其比赛中的结果往往就如同朱利·莫斯一般,连赛程都无法完成,也就没有竞技可言了。所以铁人三项的训练就要求运动员付出更多的汗水和努力,只有在训练中将自己铸造成“铁”,才能够在比赛中风行电掣。所以“铁人”的精神首先是在训练中得以磨练,才能够在比赛中得以体现。

铁人三项的比赛与评分式的跳水、体操;纪录式的游泳、田径不同,它既没有评分,也没有纪录。由于铁人三项比赛环境是在自然环境中进行,加上比赛地点的地势多样性和不同赛段比赛成绩的无可比性,使铁人三项成为与马拉松等为数不多的只有“最好成绩”的竞技体育项目。也就是因为铁人三项赛程的不确定性才决定了运动员必须在训练中适应各种环境(如炎热、冰寒、大雨、大雾等)和路况(如爬坡、公路、急弯、陡坡等)。所以即使是同一名参赛者在不同的自然环境的比赛中,其比赛结果也有很大的差异。新西兰某著名教练在阐述铁人三项的主要特点时,总结出“能力、战术、机遇”六个字。

铁人三项运动有着更广泛的群众基础。往往是整个赛段上都挤满了住足观看比赛的观众。媒体报道在徐州举行的两届国际铁人三项赛期间,徐州城“万巷皆空”。这首先是铁人三项所富有的挑战性和**性的项目特点本身所决定的,而它的魅力就在于这种挑战性和**性能够吸引更多的人前来观看、参与和尝试。

有了良好的群众基础,必然带来商业运作机制的灵活运转。在日本,每年有50场铁人三项比赛,平均每周都有一次。承办方有义务承担所有参赛人员的比赛费用和场地布置费用,即使是这样,申请承办比赛的城市依旧在为举办权而争夺不休,其中的原因就是良好的商业运作。日本的铁人三项比赛已经进入参赛者→观众→商业化的良性互动的局面,大大地带动了铁人三项运动在本国的发展。

铁人三项的发展虽然仅仅经历了20多年的时间,但却拥有众多的爱好者和崇拜者。随着铁人三项被正式列为奥运会项目和全运会项目,这一在新兴体育运动项目将更为广泛地在中国开展起来。

——第四篇:中国铁人三项运动的发展
随着铁人三项在国际体育赛事中的开展和普及,中国受到该项目的国际传播和影响,使铁人三项在1987进入中国,并随之在三亚、北京、宁波等地逐渐开展起来。1989年1月13日,国家体委将铁人三项列入正式体育运动竞赛项目,并颁布竞赛规则、举办裁判员培训班;1990年2月,中国铁人三项协会在北京正式成立,标志着铁人三项运动的竞赛和训练正式纳入正规化和规范化的道路;1993年,中国有了第一支专业铁人三项运动队,到2004年,已经有八一、成都**、江苏、上海、山东、甘肃等8支专业铁人三项队;1996年,中国铁人三项运动员王丹站在了亚洲铁人三项锦标赛的最高领奖台上,并获得“亚洲第一女铁人”的光荣称号。2000年亚洲铁人三项锦标赛在徐州举行,这是亚锦赛首次在中国举行。2002年,国家体育总局正式将铁人三项列入全运会项目,使铁人三项运动从业余化逐渐走向专业化的发展轨道。

目前,全国每年都举办5场大型铁人三项比赛,吸引了来自全国各地的业余爱好者和专业运动员参赛。2005年9月4日,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十届全国运动会铁人三项比赛在江苏徐州云龙湖举行,来自全国各省市的近百名选手经过一天的激烈角逐,最终,来自解放**的王虹霓和耿文博分别获得女子、男子组的冠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