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鞋百科给各位分享网络成瘾的界定标准是啥的知识,其中也会对什么是网络成瘾?(什么是网络成瘾?如何避免网络成瘾?)进行解释,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别忘了关注本站,现在我们开始吧!

什么是网络成瘾?

网瘾的判定标准是什么?

网瘾的判定标准:每天6小时且连续三个月视为网瘾。

什么是网络成瘾?

网瘾综合症患者的最主要表现是:

上网时精神兴奋,心潮澎湃,欲罢不能,时间失控。沉溺于网上聊天或网上互动游戏,并由此而忽视与社会的交往、与家人的沟通,甚至对上网形成越来越强烈的心理依赖,以致不能分离。

网瘾符合以下条件:

1、为达到满足感而不断增加使用网络的时间和投入程度;

2、使用网络的开始、结束及持续时间难以控制,经多次努力后均未成功;

3、固执地使用网络而不顾其明显的危害性后果,即使知道网络使用的危害仍难以停止;

4、因使用网络而减少或放弃了其他兴趣、娱乐或社交活动;

5、将使用网络作为一种逃避问题或缓解**情绪的途径。

扩展资料:

网瘾的控制和处理:

1、认知疗法。家长和网瘾的孩子要像朋友一样协商,不要说教,双方互相尊重,首先明确网瘾的**影响,比如荒废学业,损伤身心健康等,使网瘾患者内心对于成瘾行为有较为本质的认识,慢慢戒除。

2、系统脱敏疗法。家庭成员与网瘾患者协商制定计划,在一定时期内逐步减少上网时间,最终达到偶尔上网或不上网。

3、代替疗法。网瘾患者在现实生活中需要充实的精神生活和娱乐,可以一起寻找其他的爱好替代网络,比如游泳、打球、登山、旅游等户外运动。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网瘾标准

如何简单判断是否具有网瘾及程度大小

网瘾是指上网者由于长时间地和习惯性地沉浸在网络时空当中,对互联网产生强烈的依赖,以至于达到了痴迷的程度而难以自我解脱的行为状态和心理状态,这是目前对网瘾的解释。根据网瘾的定义,我们可以从以下8点来了简单判断是否具有网瘾。

由于经常上网,当不上网时,脑中也一直浮现与网络有关的东西。

2.如果不能上网,就感到内心焦躁不安、无法静心。

3.个人希望增加上网时间,以便满足自己的愿望。

4.上网的时间超过自己预想的时间。

5.多次想停止上网,但总也不能控制自己。

6.学习期间因为经常上网而不能完成作业或逃学。

7.因为上网问题与家长发生激烈冲突。

8.为了逃避现实、摆脱自己的困境或郁闷、无助、焦虑情绪而上网,在网络中寻求虚拟世界的满足。

网瘾怎么定义?

不仅我,很多医学界的研究人员也初步认为,“网瘾”的确存在。

没错,关于“网瘾”是否是一种疾病,以及其诊断标准,在国内外学术界一直都有争议。主要分成两派意见。· 一派认为根本不存在“网瘾”这种精神疾病,所谓的“网瘾”青少年只是迫于现实太多的压力,逃到网络中寻求安慰,简单来说只是行为问题。· 另一派则认为,的确存在这种精神疾病。因为从精神科的诊断标准来看,部分“网瘾”青少年的确达到了精神科相关症状的诊断标准。我个人就比较倾向于这一派。

图为《美国精神障碍诊断统计手册第五版(DSM-V)》那诊断标准到底是什么?有兴趣的读者可以自行上网搜索陶然教授的学术论文。如果说得简单一点,要诊断为网络成瘾必须满足几个条件。首先,当事人的上网行为须出于非学习工作目的,而且这种行为令其社会功能即学习、工作和交往能力受损,其对上网充满渴求和冲动感(有心理依赖),并且在强制不能进行该行为的时候有明显的戒断反应(焦躁、烦躁、发脾气,想尽办法上网)。

一直以来,国内外都有很多关于网络成瘾机制的研究。研究人员通过功能磁共振(fMRI)发现,真正患有网瘾的青少年在玩网络游戏的时候,他们的大脑功能区发生的改变跟**成瘾的患者的非常相似。这些研究发现也进一步证实了网瘾是存在的。中国科学院武汉物理与数学研究所研究表明,网瘾可引起大脑神经细胞形态结构发生改变。(据《长江日报》)

所以,我认为,真正的网络成瘾类似于**成瘾,属于行为成瘾的范畴。目前国内外业界早就形成共识,行为成瘾也是成瘾疾病的一大类型,包括**,网络,购物,性方面的行为成瘾等等。 如果从心理学角度来看,其实网络成瘾是潜意识层面存在的病理性条件反射。患者一心烦、无聊就想到上网,想到上网就有开心、兴奋的感觉,并产生一种无法抑制的冲动。如果家长阻止,容易引发双方的激烈冲突。患者其实清楚这样的行为是有害的,会导致他们无**常学习、社交,但他们没有办法控制自己的行为和冲动。

需要特别说明,我(v交流x:herihui2015)认为网络成瘾是一种精神疾病,但绝不是精神病。精神疾病和精神病完全是两个不同的概念。在医学上,精神疾病的所指范畴非常广,包括吸烟上瘾,还包括抑郁症,失眠症,焦虑症,多动症等。但精神病的所指范畴很狭隘,很多人把精神疾病和精神病混为一谈,但实际上他们所理解的精神病往往指的只是重度精神**症 。

网瘾的定义是什么啊?

网瘾的定义如下:

网瘾为网络成瘾症的简称,是指上网者由于长时间地和习惯性地沉浸在网络时空当中,对互联网产生强烈的依赖,以至于达到了痴迷的程度而难以自我解脱的行为状态和心理状态。

社会对于网瘾的概念和认识以及对网瘾的干预和处理方面存在很多的误区,且概念并不统一。"网瘾"的医学定义一直未有公认,大部分学者认为应该把网瘾称之为网络的过度使用,或者网络的滥用,也有人把它称为网络的病理性使用或过度的使用。

网瘾的表现:

在表现上,正确的使用网络,是在有需求时使用,或者对自己生活有方便的的情况下使用。网络过度使用者主要表现为一种不自主的长期强迫性使用网络的行为。

当过度的使用网络对身体造成伤害、对工作、学习和社会交往来了痛苦 ,甚至正常的生活交往和社会的都受到了影响 ,就是属于过度使用,应该进行矫正。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网瘾

网瘾的特征是什么?

1、每天起床后情绪低落,头昏眼花,疲乏无力,食欲不振,或神不守舍,而一旦上网便精神抖擞,百“病”全消。
2、上网时表现得神思敏捷,口若悬河,并感到格外开心,一旦离开网络便语言迟钝,情绪低落,怅然若失。
3、只有不断增加上网时间才能感到满足,从而使得上网时间失控,经常比预定时间长。
4、无法控制去上网的冲动。
5、每看到一个新网址就会心跳加快或心率不齐。
6、只要长时间不上网操作就手痒难耐。有时刚刚离网就有又想上网的冲动。有时早晨一起床就有想上网这种**。甚至夜间趁小便的空也想打开电脑。
7、不能上网时便感到烦躁不安或情绪低落。
8、平常有不由自主地敲击键盘的动作,或身体有颤抖的现象。
9、对家人或亲友隐瞒迷恋因特网的程度。
10、因迷恋因特网而面临失学、失业或失去朋友的危险。

网瘾的判断标准有哪些

网络成瘾的诊断标准。 早在1995年,纽约的精神科医生戈德堡就提出了“网络成瘾综合症"这一概念,并将"过度使用网络而在幸福感上有所欠缺”作为这一综合症状的临床定义。1996年,美国匹兹堡大学心理学家金伯利•s杨格提出了诊断网瘾综合症”症状的8条标准,其主要内容是:想想,在过去一年里,你是否经历过下列状况:1. 全神贯注于互联网,并在下线之后继续想象上网的情形;2.觉得需要在网络上花费更多时间才能感到满足;3.多次努力想控制或停止使用网络,但总是失败;4. 当你试图减少或停止上网的时候,你会感到情绪低落而目暴躁易怒;5. 花费在网上的时间总比预期的时间要长:。 6. 为了上网,宁愿置重要的人际关系工作或教育机会于不顾:7.曾向家人、朋友或他人撒谎,以隐瞒自己涉入网络的程度;8. 上网是为了逃避问题或释放情感,诸如无助、罪恶或焦虑沮丧。如果符合以上8条标准中的5条或者5条以上的任何人视为“网瘾综合症”的初期患者;如果一周上网时间超过40小即可以被视为患有深度网瘾综合症”。

判断一个人上网是否成瘾的标准是什么?

《网络成瘾临床诊断标准》的最伟大成就是确定了网络成瘾的“6小时”标准。陶然介绍,6小时是一个关键点,就是说一个人使用网络的目的不是为了学习和工作或者不利于自己的学习和工作,平均每天连续使用网络时间达到或者超过6小时,且此症状已经达到或超过3个月,即可诊断为网络成瘾。

  “6小时”是不可逾越的节点,就像**时期人们说的“38摄氏度”,是判断病情的一个最重要最明显的标志。

  此前,各国对网瘾患者持续上网的时间没有统一的说法,认为是4个小时或5个小时的居多。陶然说,“我们用了4年的时间,对3000名网瘾患者进行调查研究,确定时间标准为9.3±3.2小时,最终取其下限及其整数,定为6小时。”陶然说,这个时间恰巧和美国专家同天公布的研究数字不谋而合。任何人都可以按这个标准进行自测,接近6小时则是高危人群。但如果为了工作每天在网上逗留10个小时,也不能算是网络成瘾。

  有了6小时标准,任何人都可以用来自测,接近6小时则是高危人群。陶然举例说,暑假里一些孩子连续上了两个月的网,但是开学之后他能够把心收回来、走了出来,这也不能算是网络成瘾。有些孩子暑假结束后仍然走不出来,整个状态一直持续超过3个月,就有可能是网络成瘾。

其实也不能说是上瘾 只能说是一种习惯,自己培养而成的

网瘾的判定标准是什么?

网瘾的判定标准:每天6小时且连续三个月视为网瘾。

网瘾综合症患者的最主要表现是:

上网时精神兴奋,心潮澎湃,欲罢不能,时间失控。沉溺于网上聊天或网上互动游戏,并由此而忽视与社会的交往、与家人的沟通,甚至对上网形成越来越强烈的心理依赖,以致不能分离。

网瘾符合以下条件:

1、为达到满足感而不断增加使用网络的时间和投入程度;

2、使用网络的开始、结束及持续时间难以控制,经多次努力后均未成功;

3、固执地使用网络而不顾其明显的危害性后果,即使知道网络使用的危害仍难以停止;

4、因使用网络而减少或放弃了其他兴趣、娱乐或社交活动;

5、将使用网络作为一种逃避问题或缓解**情绪的途径。

扩展资料:

网瘾的控制和处理:

1、认知疗法。家长和网瘾的孩子要像朋友一样协商,不要说教,双方互相尊重,首先明确网瘾的**影响,比如荒废学业,损伤身心健康等,使网瘾患者内心对于成瘾行为有较为本质的认识,慢慢戒除。

2、系统脱敏疗法。家庭成员与网瘾患者协商制定计划,在一定时期内逐步减少上网时间,最终达到偶尔上网或不上网。

3、代替疗法。网瘾患者在现实生活中需要充实的精神生活和娱乐,可以一起寻找其他的爱好替代网络,比如游泳、打球、登山、旅游等户外运动。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网瘾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