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鞋百科给各位分享商品定价的心理技巧有哪些的知识,其中也会对可供企业选择的心理定价策略有哪些(可供企业选择的目标市场营销策略)进行解释,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别忘了关注本站,现在我们开始吧!
可供企业选择的心理定价策略有哪些
比较常用的心理定价策略主要有以下几种:
1.声望定价策略
声望定价策略类似于整数定价策略,指利用消费者仰慕名牌商品或名店的声望所产生的心理,把价格定成整数或高价。这种定价策略的市场定位于高地位、高收入的消费阶层,他们的需求弹性小。如金利来领带,皮尔.卡丹服饰。
2.尾数定价策略
尾数定价策略也类似于非整数定价策略,这种以零头结尾的形式,给消费者一种价格真实,让消费者感觉这些定价是经过精心计算的、务实的。如很多定价为199元、299元等。尾数定价策略尽可能在价格数字上不进位、如一双鞋子100元和99元,他们给消费者的单位价格概念不一样,一个是100,一个是低于100,后者给人以一种非常便宜的感觉。这种定价在现实中很普遍,而且非常有效。
3.招徕定价策略
招徕定价策略利用的是消费者的求廉心理,将某些产品定低价以吸引顾客,这种策略的运用最主要是通过各种各样的“优惠大酬宾”、“特价商品”、“一价店”形式推出,目的在吸引顾客的经常光顾,同时也会吸引顾客选购其他正常价格的商品。
4.习惯定价策略
习惯定价策略即按消费者的习惯心理制定价格。消费者在长期的购买实践中,对一些经常购买的商品,心目中已形成习惯性的价格标准。如沃尔玛利用这种习惯提出“天天平价,始终如一”的口号。
5.吉利数定价策略
可以根据消费者的风俗习惯定价,例如在我国大多数地区,人们认为8、6是发财、吉祥的数字,很多商品定价为888,666或以8、6为零头数结尾。在西方人们则普遍忌讳5、13这样的数字。所以定价必要时要考虑到这些数字带给人们的心理感觉。
6.小计量定价策略
小计量定价策略可以用在两个方向:第一,一些量小值大的商品,如果采用大剂量,标价过高,消费者会感觉太贵,像很多名贵药材单价每斤上千上万,但是以每克为单位计价则更容易被消费者接受;第二,利用错觉定价,比如某些袋装食品500 克,价格是5 元一袋。而同样的商品,450 克一袋,价格是4.80 元,则消费者更乐于购买4.80 元一袋,错觉使消费者感到后者比前者更便宜。因为,消费者在购买袋装食品时的心理计价单位是袋而不是克,所以只注意了5 元与4.80 元的比较而并没有进行500 克与450 克的比较。
你如何看待影响商品价格的社会心理因素?
影响商品价格的社会心理因素占很大的影响比重。社会上购买力的从众心理、买涨买跌的心理,多种社会心理因素,对于商品的价格浮动有巨大作用。例如现在的房地产,存在着买涨不买跌的心理。
汽车消费者心理定价策略有哪些
所谓汽车定价就是指确定汽车价格的过程,汽车价格竞争是一种十分重要的汽车营销手段。汽车定价策略既要有利于促进销售、增加利润、补偿成本,同时又要考虑汽车消费者对价格的接受能力,从而使汽车定价具有买卖双方双向决策的特征。
心理营销定价策略一般包括尾数定价、整数定价、品牌定价、习惯定价和极限定价。
整数定价策略(高档品,凑个整数定价,比如貂皮大衣定价两万,就是让人感觉上档次,满足虚荣心)
尾数定价策略(比如1.98元,显得比2元要少,而且感觉定价精确)
品牌定价策略(针对消费者一分钱一分货心理,质高的产品定高价,尤其是名牌产品)
习惯定价策略(常用消费品,价格习惯,比如一袋盐九毛钱,涨价就没人买)
极限定价策略(价格极低,目地是招揽顾客前来,促进其他产品销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