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鞋百科给各位分享县级市防洪放涝标准是多少的知识,其中也会对防洪排涝措施有哪些(防洪排涝措施有哪些方法)进行解释,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别忘了关注本站,现在我们开始吧!

防洪排涝措施有哪些

法律分析:1、控制热岛效应,保护气候环境

严格控制城市大规模耗能排热,提倡节能减排,保护大气环境,避免因成片的城市热岛效应而引发气候环境变化,减少暴雨频发机率。

2、疏浚河流水系,提高泄洪能力

城市建设与水利建设统筹协调,疏浚城市和周边区域的河流水系,降低河床底部标高,拓宽河道,增大泄洪断面,注重近期建设,严格按照规范标准加强河流堤防建设,提高抗御洪水的能力。

防洪排涝措施有哪些

3、合理布局,避让洪涝灾害

对于处于洪水淹没区域或低洼积水区域的老城区,采用加高加固河道堤防、铺设大管径的排水管道和建设排涝泵站,或局部搬迁,开辟湿地等措施,抗御洪水、排除积水、纳缓洪水。

4、增大渗水地面,减缓径流速度

增大渗水地面,采用扩大绿地面积,建设渗水道路、广场等方式,使雨水渗入**,并减缓地面雨水径流速度,减缓、减少雨水骤积。同时,在绿地中适量开挖河池水面,纳洪、蓄水造景,使周边街区不受淹。

5、完善防洪排涝标准,防洪与排涝标准相互匹配

城市防洪排涝标准应采用国家标准为基本保障标准,在此基础上,根据各省、区、市具体情况,编制各自的相应标准、规范。特殊地区可根据实际情况,编制特定的标准。尤其要注意防洪排涝标准相匹配,适当提高排涝标准。目前,国内一些城市已根据自身情况制定了排涝标准,如上海市排涝标准为20年一遇、24小时暴雨24小时随时排除;黑龙江省排涝标准为24小时暴雨24小时排完,县级城区为10年一遇,地市级城区为20年一遇;福建省于2004年颁布了《福建省市县级城区排涝工程实施方案报告编制技术大纲》,规定县级城区3~5年一遇涝水不满溢,地级市城区5~10年一遇涝水不满溢。

6、充实防洪排涝设施配套,完善管理,提高运行能力

充实城市防洪排涝设施配套,尤其排涝设施应留有适当的余量,确保城区不受淹。老城区有条件的地方应将原来的雨污合流制管网改为雨污分流制,并提高排涝泵站的设计能力。城市污水处理厂的设计规模应考虑难以进行雨污分流老城区的雨水量。老城区道路窄,可采用简易共同沟的方式解决**管线布置空间紧张的问题。新城区开发必须按照相关的规范和标准建设防洪排涝设施,统筹解决外洪内涝问题。排水管网、排涝泵站等设施建设中应严格控制工程质量,并通过完备的管理确保排涝设施正常运行。

7、科学处理城区地面标高问题

因地面标高过于偏低而常年受淹的老城区,可在地势最低处开辟绿地,挖掘河池水面,纳洪蓄水,改善老城区绿化景观环境。地面标高高于老城区的紧邻新建区,应在新老城区结合处开挖河渠,拦截新区流向老城区的雨水。上述对策措施可根据各地实际情况合理采纳、优化,以便系统、有效地解决城市防洪排涝问题。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防洪法》

第四条 开发利用和保护水资源,应当服从防洪总体安排,实行兴利与除害相结合的原则。江河、湖泊治理以及防洪工程设施建设,应当符合流域综合规划,与流域水资源的综合开发相结合。本法所称综合规划是指开发利用水资源和防治水害的综合规划。

第十八条 防治江河洪水,应当蓄泄兼施,充分发挥河道行洪能力和水库、洼淀、湖泊调蓄洪水的功能,加强河道防护,因地制宜地采取定期清淤疏浚等措施,保持行洪畅通。防治江河洪水,应当保护、扩大流域林草植被,涵养水源,加强流域水土保持综合治理。

什么是防洪标准

各种防洪保护对象或工程本身要求达到的防御洪水的标准。通常以频率法计算的某一重现期的设计洪水位防洪标准,或以某一实际洪水(或将其适当放大)作为防洪标准。

有关洪水的十年一遇百年一遇等等是怎么定义的?

为啥百年一遇洪水这么多?百年一遇究竟代表什么,听听水利人怎么说

堤防级别如何计算(已建成,但不知道堤防级别)

不是计算的 是按防洪标准划分的

城市防洪50年一遇,100年一遇,哪个设防标准高,为什么

20年一遇的洪水是指最大降雨量、水库蓄洪量、沿岸泄洪量的控制设施根据规划在20年内的变动值相对稳定,如果设计50年一遇的洪水水位,需要考虑50年内的最大降水量、水库因泥沙沉积导致蓄洪量下降等因素。因为50年可能发生的事情太多,比如植被破坏、水道堵塞等情况。

长江入海口有防洪工程吗

长江入海口,也有坚固的防洪工程。而且要防的不只是长江洪峰,还要防海洋潮汐。
节选一段上海市水务局关于《崇明水利规划(2013-2020)》的批复
一、原则同意《水利规划》提出的规划范围,即东至张网港、西至崇明工业园区Ⅲ期西边界,南至长江岸线,北至南横引河的城桥新城所辖区域范围,规划面积约38.7km2。
二、原则同意《水利规划》提出的规划防洪除涝标准。海塘的防洪(潮)标准为100年一遇**位加同频风;区域除涝采用1963年型,相当于20年一遇最大24小时面雨量202.4mm不受涝为规划设计标准;内河除涝最高控制水位为3.75m(上海吴淞高程,下同),预降水位为2.1m;结合国家排水防涝新规定及我局关于城镇雨水排水设施规划和设计指导意见,设计暴雨重现期采用不低于5年一遇标准。
三、原则同意《水利规划》提出的“一横一纵”的主干河道、“二纵”的次干河道及“9横8纵11湖”的支级河道布局及相应规模,规划河面率不低于10.23%,比现状6.68%的水面率有较大幅度提高,满足崇明县水利规划要求。
四、原则同意《水利规划》提出的防洪规划方案,崇明城桥新城防洪工程主要为海塘,包括海塘大堤和堤前保滩工程等,规划海塘长约11.1km,布局基本沿现有一线海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