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鞋百科给各位分享防雷保护技术要求标准是的知识,其中也会对防雷产品执行技术标准文本是什么?(防雷产品执行技术标准文本是什么内容)进行解释,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别忘了关注本站,现在我们开始吧!
防雷产品执行技术标准文本是什么?
要看是什么产品,如果是电涌保护器(SPD),可以参考以下标准:
低压配电系统的电涌保护器(SPD) 第1部分:性能要求和试验方法 GB 18802.1-2002 ;
低压电涌保护器 第21部分:电信和信号网络的电涌保护器-性能要求和试验方法 GB/T18802.21-2004
信号网络浪涌保护器(SPD)技术要求和测试方法 YD/T 1542-2006
通信局(站)低压配电系统用电涌保护器性能要求 YD/T1235.1-2002
通信局(站)低压配电系统用电涌保护器测试方法 YD/T1235.2-2002
国标防雷工程接地电阻值的要求规范标准是多少?
接地电阻测试方法(图解)
一、接地电阻测试要求:
a. 交流工作接地,接地电阻不应大于4Ω;
b. 安全工作接地,接地电阻不应大于4Ω;
c. 直流工作接地,接地电阻应按计算机系统具体要求确定;
d. 防雷保护地的接地电阻不应大于10Ω;
e. 对于屏蔽系统如果采用联合接地时,接地电阻不应大于1Ω。
二、接地电阻测试仪
ZC-8型接地电阻测试仪适用于测量各种电力系统,电气设备,避雷针等接地装置的电阻值。亦可测量低电阻导体的电阻值和土壤电阻率。
三、本仪表工作由手摇发电机、电流互感器、滑线电阻及检流计等组成,全部机构装在塑料壳内,外有皮壳便于携带。附件有辅助探棒导线等,装于附件袋内。其工作原理采用基准电压比较式。
四、使用前检查测试仪是否完整,测试仪包括如下器件。
1、ZC-8型接地电阻测试仪一台
2、辅助接地棒二根
3、导线5m、20m、40m各一根
五、使用与操作
1、测量接地电阻值时接线方式的规定
仪表上的E端钮接5m导线,P端钮接20m线,C端钮接40m线,导线的另一端分别接被测物接地极Eˊ,电位探棒Pˊ和电流探棒Cˊ,且Eˊ、Pˊ、Cˊ应保持直线,其间距为20m
1.1测量大于等于1Ω接地电阻时接线图见图1
将仪表上2个E端钮连结在一起。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
东莞市雷光防雷科技有限公司
防雷接地的国际规范
没有防雷接地的国际规范,防雷接地常用的规范有以下两种:
GB50057-94 《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2000)、GB50343-2004 《建筑物电子信息系统防雷技术规范》。
防雷接地分为两个概念,一是防雷,防止因雷击而造成损害;二是静电接地,防止静电产生危害。
一、工厂防雷分为整体结构防雷,就是主厂房防雷,主要基础打接地极、接地带,形成一个接地网,接地电阻小于10欧。再与主厂房的钢筋或钢构的主体连接。水泥混凝土屋顶接避雷带或避雷针,墙外地面还得留有接地测试点,钢构应用镀锌扁铁作直接引到屋顶。
二、供电系统接地分为保护接地和工作点接地,保护接地是带电设备外壳接地。工作点接地指零线接地,接地网做法与避雷接地方式一样,接地电阻小于4欧。如达不到要求,则应加接地极,条件不好的,应加电解物及(或)更换土壤。工作接地和保护接地在配电室**引出,系统可并为一个。工作方式,如地线和零线分开,也可合为一引到用电系统(或设备)。接地系统须重复接地。也有**分开的方式,TN-S系统。零地不能再合为一。
三、仪器仪表接地系统。该系统接地电阻小于1欧,不能与防雷接地连接。
四、防静电接地,如油管等,每隔(弯头)35米就得有一处可靠接地(可系统也可**),电阻小于30欧。
机房防雷接地要求是怎样的
我是来自雷布斯的小任,由我来为您解答这个问题:
1)计算机机房应采用四组接地,即: 交流工作接地,接地电阻值≤4 欧姆; 安全保护接地 PE,接地电阻值≤4 欧姆; 计算机直流接地 TE,接地电阻值≤1 欧姆;防雷接地,接地电阻值≤4 欧姆; (2)计算机机房宜采用四种接地共用一组接地装置,其接地电阻值≤1 欧姆。
机房使用低压电力电缆的三根相线及零线在进交流屏之前,应分别就近 对地加装避雷器;电力变压器低压侧的每根相线应分别就近对地加装避雷器。交 流屏输入端、自动稳压稳流的控制电路,均应有雷电浪涌过电压防护装置。防雷接地应符合下列安全技术要求: (1)无线通信天线塔上应设避雷针,塔上的天馈线和其他设施都应在其保护 范围内。 (2)避雷针的雷电流引下线应专设,引下线应与避雷针及塔基接地网相互焊 接连通。 (3)天线塔上的天线支架、框架、航空标志灯架、馈线走线架都应良好接地; 天线馈线及塔灯控制线的金属外护层应在塔顶及进机房入口处的外侧就近接地;走线架上塔的天线馈线,应在其转弯上方 0.5~1m 范围内作良好接地;在进机房入口处,天线的馈线应对地加装馈线避雷器,塔灯控制线的每根相线均应分别对地加装**锌无间隙避雷器,零线直接接地。 (4)天线塔位于机房建筑物旁边时,天线塔的接地网与机房地网之间,至少应有两处(间隔 3~5m)相互焊接连通;当天线塔位于机房建筑物屋顶时,金属支承杆和雷电流引下线应至少在两个不同方向与屋顶的避雷带可靠连接。(5)机房屋顶应设避雷带和避雷网。避雷网的网格尺寸宜满足要求,并应与 避雷带一一焊接连通。 (6)建筑物的雷电流引下线不应少于两根,其间距不应大于 18m;该引下线 可利用机房四角柱内两根以上主钢筋,上端与避雷带、下端与地网可靠焊接连通。 机房屋顶上的其它金属设施亦应就近与避雷带焊接连通。 (7)避雷网的网格、城区内的基站、控制中心或山顶上的基站、控制中心屋 顶装有天线、天线塔、烟囱、风管或其他突出物时,应在其上部安装避雷针或架 空防雷线,使屋顶上所有物体都在其保护范围内。 (8)由屋顶进入机房的馈线,应采用具有金属外护层的电缆,其金属外护层 在进机房入口处,应就近与屋顶避雷带焊接连通,电缆内的芯线应在入口处一一 就近对地加装保安器(9)机房内所有通信设备及供电设备正常不带电的金属部分、通信设备所设 防雷保安器的接地端以及其他金属构件均应作保护接地,严禁作接零保护。
防雷等级如何划分?
一级防雷:凡制造、使用或贮存**、**、***、人工品等大量**物质的建筑物,因电火花而引起**,会造成巨大破坏和人身伤亡者,具有0区或10区**危险环境的建筑物,具有1区**危险环境的建筑物,因电火花而引起**,会造成巨大破坏和人身伤亡者。
二级防雷: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的建筑物,国家级的会堂、办公建筑物、大型展览和博览建筑物、大型火车站、国宾馆、国家级档案馆、大型城市的重要给水水泵房等特别重要的建筑物。
**防雷:省级重点文物保护的建筑物及省级档案馆,预计雷击次数大于或等于0.012次/a,且小于或等于0.06次/a的部、省级办公建筑物及其重要或人员密集的公共建筑物,预计雷击次数大于或等于0.06次/a,且小于或等于0.3次/a的住宅、办公楼等一般性民用建筑物,预计雷击次数大于或等于0.06次/a的一般性工业建筑物。
防雷注意事项
留在室内,关好门窗。在野外无法躲入有防雷设施的建筑物内时,要将手表、眼镜等金属物品摘掉,千万不要在离电源、大树和电杆较近的地方避雨。尽量降低身体的高度,以减少直接雷击的危险。双脚要尽量靠近,与地面接触越小愈好,以减少跨步电压。野外最好的防护场所是洞*、沟渠、峡谷或高大树丛下面的林间空地。
不宜使用无防雷措施或防雷措施不足的电视、音响等电器。不要靠近打开的门窗、金属管道。要拔掉电器用具插头,关上电器和天然气开关。切忌使用电吹风、电动剃须刀等。不宜使用水龙头。
以上内容参考 百度百科-防雷资质
一二三类防雷建筑物的接地电阻要求分别是多少
一、二类防雷建筑物每根引下线接地电阻≤10欧姆,三类建筑物要求≤30欧姆。
第一类防雷建筑物防直击雷的措施,应装设**避雷针或架空避雷线(网),使被保护的建筑物及风帽、放散管等突出屋面的物体均处于接闪器的保护范围内。架空避雷网的网格尺寸不应大于5m×5m或6m×4m。
第二类防雷建筑物防直击雷的措施,宜采用装设在建筑物上的避雷网(带)或避雷针或由其混合组成的接闪器。避雷网(带)应按本规范附录二的规定沿屋角、屋脊、屋檐和檐角等易受雷击的部位敷设,并应在整个屋面组成不大于10m×10m或12m×8m的网格。所有避雷针应采用避雷带相互连接。
第三类防雷建筑物防直击雷的措施,宜采用装设在建筑物上的避雷网(带)或避雷针或由这两种混合组成的接闪器。避雷网(带)应按本规范附录二的规定沿屋角、屋背、屋檐和檐角等易受雷击的部位敷设。并应在整个屋面组成不大于20m×20m或24m×l6m的网格。
扩展资料:
建筑物避雷方法:
装在建筑物的最高处,必须露在建筑物外面,可以是避雷针、避雷线、避雷带或避雷网,也有将几种形式结合起来使用的。
1、避雷针。
1750年美国富兰克林发明,是至今仍广泛应用的接闪装置。用镀锌圆钢或镀锌钢管制成的尖形金属杆,竖立在建筑物的最高点,它保护的范围是以针顶点向下作与针成45°夹角的正圆锥体的空间。如需扩大保护的范围,可以用两支或更多支的避雷针联合起来使用。
2、避雷线。
用悬挂在空中的接地导线作接闪装置。它主要用来保护线路,其保护范围可用模拟实验或根据经验确定。
3、避雷带和避雷网。
用覆盖在建筑物高耸部分、屋顶或其边缘的金属带或金属网格作为接闪装置。超过20~30米高度的建筑物容易受到雷电的侧击和斜击,采用避雷带或避雷网效果较好。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建筑防雷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