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鞋百科给各位分享过去的算盘怎么算的知识,其中也会对算盘怎么算(算盘怎么算数视频教程)进行解释,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别忘了关注本站,现在我们开始吧!
算盘怎么算
算盘怎么打,这个方法教会你打算盘,这个传统的算盘你还会吗
算盘如何算数?
现存的算盘形状不一。一般的算盘多为木制,算盘由矩形木框内排列一串串等数目的算珠,中有一道横梁把珠统分为上下两部分,算珠内贯直柱,俗称“档”,一般为9个档、11个档或15个档。档中横以梁,梁上设1珠,这珠代表5;梁下4珠,每珠代表1。如图 你所列的“一 一上一 一下五去四 一去九进一 二 二上二 二下五去三 二去八进一 ...........”均为加法口诀。 这些口诀的意思: “一上一”就是每加一,就在梁下拨上一珠。 “一下五去四”就是梁下加到4个珠的时候,再加一,就拨去梁下四个珠,加到梁上一个珠(此珠代表5) “一去九进一”如果加满九(即梁上1珠,梁下4珠),则拨去这9个珠(梁上1珠,梁下4珠),在下一档进一珠。 “二上二”就是每加二,就在梁下拨上2珠。 “二下五去三”就是就是梁下加到不够上2个珠的时候(即梁下3珠或4珠),就拨去梁下3个珠,加到梁上1个珠。 “二去八进一”如果加满八(即梁上1珠,梁下3或4珠),则拨去8个珠(梁上1珠,梁下3珠),在下一档进一珠。 其他口诀意思类推。
算盘怎么用
算盘是长方形的,四周是木框,里面固定着一根根小木棍,小木棍上穿着木珠,中间一根横梁和算盘分成两部分,每根木棍的上半部有两个珠子,每个珠子当五,下半部有五个珠子,每个珠子代表一。
用算盘计算称珠算,珠算有对应四则运算的相应法则,统称珠算法则。随着算盘的使用,人们总结出许多计算口诀,使计算的速度更快了。相对一般运算来看,熟练的珠算不逊于计算器,尤其在加减法方面。
把木板刻为3部分,上、下两部分是停游珠用的,中间一部分是作定位用的。每位各有5颗珠,上面一颗珠与下面四颗珠用颜色来区别,后称之为“档”。上面一珠当五,下面四珠每珠当一。
直加满五加进十加破五进十加,加一:一上一,一下五去四,一去九进一。加二:二上二,二下五去三,二去八进一,加三:三上三,三下五去二,三去七进一,加四:四上四,四下五去一,四去六进一,加五:五上五,五去五进一。
加六:六上六,六去四进一,六上一去五进一,加七:七上七,七去三进一,七上二去五进一,加八:八上八,八去二进一,八上三去五进一,加九:九上九,九去一进一,九上四去五进一。
扩展资料珠算发展历程
古珠算法是以手拨算珠进行运算。古珠算只用这十个码衍化各种算法,为了便于掌握而编成口诀。到了明代。在明代规范珠算法的中心思想是提高机械化程度,尽可能达到不假思索地拨珠得数的自动化目的。
明代完善珠算机械化算法的直接结果,就是使数学在大众中空前普及。运用珠算机械化算法,口诵歌诀,拨珠练习,即便不懂原理,也能掌握珠算法。不管公学、私塾和家教,以及商工店主授徒,都能够教学珠算法,即便小孩子也都能学会和掌握。
这种珠算法一直延续到 20 世纪 50 年代,有些地方甚至直到如今。也正是这个缘故,珠算得以很快传播,以致传到海外。在他的科学发现、发明和创造中,靠珠算完成了极其浩繁的计算,导致他发现了"十二平均律",这是世界顶尖的发现。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算盘
算盘如何算数?
现存的算盘形状不一。一般的算盘多为木制,算盘由矩形木框内排列一串串等数目的算珠,中有一道横梁把珠统分为上下两部分,算珠内贯直柱,俗称“档”,一般为9个档、11个档或15个档。档中横以梁,梁上设1珠,这珠代表5;梁下4珠,每珠代表1。如图 你所列的“一 一上一 一下五去四 一去九进一 二 二上二 二下五去三 二去八进一 ...........”均为加法口诀。 这些口诀的意思: “一上一”就是每加一,就在梁下拨上一珠。 “一下五去四”就是梁下加到4个珠的时候,再加一,就拨去梁下四个珠,加到梁上一个珠(此珠代表5) “一去九进一”如果加满九(即梁上1珠,梁下4珠),则拨去这9个珠(梁上1珠,梁下4珠),在下一档进一珠。 “二上二”就是每加二,就在梁下拨上2珠。 “二下五去三”就是就是梁下加到不够上2个珠的时候(即梁下3珠或4珠),就拨去梁下3个珠,加到梁上1个珠。 “二去八进一”如果加满八(即梁上1珠,梁下3或4珠),则拨去8个珠(梁上1珠,梁下3珠),在下一档进一珠。 其他口诀意思类推。
传统的算盘为什么设置基数档?
从十进制的角度看,中国旧式算盘的设计是很不合理的,在作十进制运算时,每位(即每挡)的上挡和下挡均多一珠。
对十进制而言,最大的基数是九,因此上挡一珠,下挡四珠才是合理的设计,古人为什么不将多出的两珠去掉?
对八进制而言,旧式算盘却是合理的设计,因为不论上挡或下挡,若每珠代表数1,那么每位的最大计数值是七,七正是八进制的最大基数。
对十六进制而言,若上挡每颗珠子代表数五,下挡每颗珠子代表数1,那么每位的最大计数值是十五,十五正是十六进制的最大基数。所以对十六进制而言,旧式算盘的设计也是合理的。
显然,旧式算盘是按八进制和十六进制设计的,只不过它可兼作十进制运算而矣。
如若当时的记数体制不是以八进制和十六进制为主的话,这种设计就是喧宾夺主了。
从旧式算盘的设计来看,至少在算盘发明之前,神州大地上很可能流行过洛书人习用的记数体制。
八进制与十六进制有何优点值得古人采用?对五指人而言可以说很不方便,除了给换算带来麻烦外,别无优点可言,显而易见,古人采用混合制决非出于计算方便的考虑。
八进制的来源可以从八卦那里得到解释,但十六进制的来源就很难用八卦解释了,除非古人知道八卦采用的是半数表示法。
无论是那种情况,除非古人与洛书人有过直接接触,要么从洛书人那里学到了十六进制,要么是洛书人告诉过他们八卦采用的是半数表示法,否则很难解释通。
算盘的结构也十分蹊跷。它与图书一样,也是结绳结构,珠子的安排也可从河图中找到依据,河图的外核与内核是分隔开来的。算盘的上挡和下档也是隔开的。河图的外核是由两根表达数五的结绳串成。算盘的上挡也是由两颗代表数五的珠子串成。河图的内核由五个白点组成,算盘的下档也是由五颗算珠串成。
此外,流传下来的各种古算盘都是清一色的十三排(即十三串珠子、代表十三位数)。我们知道13(=f+L)这个数在洛书中有特殊的意义,它包含了洛书特征数f和线十字特征数L、玛雅人特别崇敬这个数。
如何正确使用算盘?
算盘该怎么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