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鞋百科给各位分享舞台拍照技巧有哪些种类的知识,其中也会对相机舞台摄影应该怎么设置(相机舞台设置参数)进行解释,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别忘了关注本站,现在我们开始吧!
相机舞台摄影应该怎么设置
相机舞台摄影应该怎么设置:焦距:200mm 光圈:F/2.8 LSO:1000 曝光时间:1/400s
舞台摄影,摄影艺术的一个种类。指通过摄影将舞台上的艺术造型生动而完美地表现出来的一种艺术形式。举凡在舞台上演出的戏剧、舞蹈、音乐、曲艺和杂技等,都是它的拍摄对象。
舞台摄影要求根据舞台艺术的不同形式和表演方法,在瞬间抓住富有代表性的场面和优美的表情动作,将那些优美的、具有深刻意义的舞台艺术表演拍摄出来,向社会介绍,让人们欣赏玩味。
扩展资料:
摄影技巧:
舞台摄影一般分三种情形:1、在演出现场抓拍2、在彩排时拍照3、专门组织拍照。无论何种情形,都要做到:在拍摄前熟悉剧情,了解演出**;了解表演者的风格和表现特征;拍摄时要抓住重要情节或表演的瞬间或相对静止的一刹那。
这样才能得到真实生动的艺术照片。因此,舞台摄影中,首先要了解不同类型的艺术表演的规律和特点;其次要了解主要“剧中人”在某一位置所构成的代表性场面。
制定相应的拍摄计划;第三是准备必要的摄影器材,如小型相机、交焦镜头及各种附加镜、高速胶片等;第四是适应剧情选择好拍摄方位和角度,掌握好拍摄“瞬间”。
动态美是舞台摄影的最重要的审美特征,优秀的舞台摄影作品都体现了主体的运动感,形成动态之美。舞台摄影表现动态美的最佳对象是舞蹈。
画面形象的虚实处理是造成照片动感的关键,一般要求人物脸部清晰,以充分表现其神态情绪,而人物肢体的快速动作则要虚化,使画面虚实结合、动静相衬,凸现人物于情节与意境中。
参考资料来源:舞台摄影拍摄技巧
参考资料来源:舞台摄影-百度百科
如何拍摄好舞台摄影?
为了拍摄好舞台好艺术照片,除了准备好摄影器材,熟练使用它们外,还要熟悉了解舞台表演剧目的内容、特点,确定拍摄方法,是用现场光拍摄,还是闪光灯拍摄,是彩排时组织摆拍,还是演出过程中抓拍等。
1、熟悉了解剧情
有可能拍摄之前先看看彩排演出。与编导、演员、灯光和舞美人员谈谈。以此了解剧情,熟悉舞台设施、灯光布置等。另外一种情况是提前到达演出剧场,拿到节目单看剧情介绍,同时参考节目单上的剧照初步的拍摄方案。
2.选择拍摄位置
一般摄影者都会选择舞台正面的角度,或者舞台前方稍左或稍右的角度,仍要注意避开麦克风和台上的音箱、灯具等。具体将拍人物中近景,第一排最理想,拍大场面第十排比较合适,如果使用120相机或4x5座机可选最后一排。二楼第一排也是不错的拍摄点,俯角度拍摄舞台上人物层次分明。当然,一场剧目拍摄下来有几个角度的画面会生动的多。但客观环境又不允许摄影者频繁走动,这就需要审视具体情况灵活操作。
具体拍摄方法运用
1、组织拍摄读音那些专职拍摄剧照的摄影师才有可能,因为排演是为了摄影师的拍照,要按照摄影师的要求来做某一场景的造型,往往是一个场景第一遍没拍好,可以拍第二遍。但这种方法并不理想,演员表情比较呆板,由于没有观众,又不是正式演出,现场气氛欠缺,演员情绪没有调用起来。
2、现场抓拍
虽然组织拍摄也是在现场,但拍摄方法与抓拍有区别。抓拍要靠摄影者敏锐的观察力和预见性,还要有熟练的摄影技巧。现场抓拍是舞台摄影的最佳方法,虽然难度大一些,但呢个锻炼摄影者,能拍出优秀的作品。要出作品还要注意以下几点:
1)注意抓拍演员的动态。动态舞姿可用较高快门速度,也可用较慢快门速度,两者的动态效果区别较大。
2)注意抓拍演员的表情。拍摄演员的中近时,演员生动的表情最能刻画人物的神态。
3)注意音乐结构变化。演员的动作是随音乐结构的变化而变化。如戏剧里急促的音乐伴奏出现,必定有演员的亮相造型。
4)注意抓提前景。有时完全按照结构与快门同步拍摄会有滞后现象,只有恰当地提前按快门才能抓住演员的精彩瞬间。
5)注意剧情高超。无论哪个剧种,表演都会有平缓抒情、高昂急促、**到来时为较好的拍摄时机。
6)注意使用相机的连拍模式。对于演员变换幅度大,速度比较快,高速旋转,跳跃的动作,使用连拍装置能成功抓住某一个经常瞬间。
晚会照片拍摄技巧
1.选择正确的拍摄位置
拍摄舞台照时,拍摄位置非常重要,拍摄戏曲时,最好选择第一排正中偏左一点的位置。因为一般戏曲演出演员都是左进右出,而且主角出场后往往都有“亮相”动作,这正是拍摄的大好时机;
拍摄芭蕾舞剧,应在第六至十排左边靠走道的位置。在这些位置上,可以清晰地拍摄到演员舞蹈时精彩的足尖动作,而你蹲在走道上拍摄那些腾空而起的舞蹈动作,能增添高耸凌空之感;
拍摄民族舞剧或是交响音乐会,那么剧场二楼的一排正中的位置是最理想的拍摄点,在这里可以居高临下进行俯拍,可以摄到雄伟壮观的舞台场面!
2、掌握舞台现场光线的特性
舞台的光线概括起来说可以称之为“暗弱、多变、反差大”。舞台灯光是很弱的,而且由于演员是一直处在不停的动态,所以要想获得清晰的照片,最好选用大口径的镜头和适当的高感光度。这样可以有效地改善舞台光线的反差过大,影响层次单调的**现象。舞台灯光不同于正常照明,往往随着剧情的展开不断变换,其明暗往往相差数倍,而且各种色光混合,使感光带十分复杂。因此在实际拍摄时要随机应变,要分析对各种色光的感受能力。当无法全面记录舞台景物的情况下,可采取“弃卒保车”的办法,参照主体的亮度来曝光!
3、选择好适当的ISO
用于舞台摄影的感光度,一般ISO800以上的感光度就够了,过高的ISO会带来明显的噪点。
4、不能全信测光表
拍摄时,由于距离舞台较远,测光表测出的数值为整个舞台的平均亮值(按程序式曝光)。而拍摄的内容往往是舞台上的一个局部或某个人物,所以说势必会造成曝光过度的现象。同样道理,当拍摄对象处于深暗区域时,就会出现曝光不足的情况。所以说,在拍摄时,要根据当时的情况酌情增减曝光量,这样才能拍出正确曝光的片子。
5、捕捉好瞬间
抓拍瞬间是舞台摄影的一大特点。要想把艺术性的舞台上的精彩瞬间记录,首先摄影者要了解剧情的发展,要知道一些表演的基本规律。只有这样,才能不失时机地抓住瞬间即逝的**。
舞台摄影怎么拍摄,拍摄舞台摄影有哪些技巧?
舞台演出的拍摄方法,一种是专门组织下的拍摄。二是在观看彩排或正式演出时抓拍。
下面要谈的是演出中的现场抓拍,这种拍法,虽然受光线、角度以及由于剧情发展不容停顿等条件的限制,会给拍摄带来一些不便,但却能拍出真切、自然的效果和现场特有的气氛,如能利用台下不同的角度,取观众的背影与侧身为画面近景时,则更能增添画面的现场感。
为了拍好演出,事先最好能熟悉剧情。了解的方法,一是阅读关于剧情的文字说明,或听取专家介绍情况。二是事先观看彩排,以了解场次的序列、演员的表演特色,以及剧中人的表情,人物之间的矛盾冲突与发展。这徉做了,拍摄时才会不误时机抓到剧情矛盾生发的最好瞬间。
拍摄前还须选好拍摄点,并通过相机的取景器,测出拍摄距离,利用测光表测出舞台灯光的强度,以便选定光圈与快门速度。
关于拍摄用光:使用闪光灯较为方便,但效果表现为反差大,无层次,所以还是使用根据演出内容而设置的舞台照明灯光为好。
拍摄点宜选在观众席位的七至十排为好,并要稍侧的位置,如位置过正,容易使人物的画面上重叠,且画面缺少**变化。
拍摄舞台大场面时,拍摄点宜选在舞台对面楼上座席的前排。
拍摄曝光量的确定,如若是表现人物之间的矛盾冲突时,应取人物面部的亮度为依据,如若是要拍摄大场面或拍摄演员的舞姿时,则应依照人物与背景的亮度,取二者中间的数据,兼顾用光。
所用光圈,通常以5.6至8为宜,如若为虚化衬景,突出主体,也可使用大光圈,但一定要调焦准确。
选用快门速度时,对动作大,距拍摄主体近,节奏快的动体,应使1/250秒的快门速度,但为了表现动感,拍出局部虚化时,快门速度可适当放慢。一般情况下,摄距为8-10米时,用1/125秒即可,对节奏较慢的动作,也可用1/60秒,或1/30秒的快门速度。
摄影问题:下列情况如何拍照 1.舞台就是表演啦啦操啊,舞蹈啊(多人)如何拍摄
先了解了解它们再学使用它们。
这篇文档主要是关于光圈、快门和ISO的话题,这三个参数在拍照时非常重要的,直接影响照片的最终效果!
光圈是一个用来控制光线透过镜头,进入机身内感光面的光量的装置,它通常是在镜头内。光圈大小我们是用f值来表示,数值越大光圈孔径越小,数值越小光圈孔径越大。光圈f值愈小,在同一单位时间内的进光量便愈多(因为光圈孔径大),而且上一级的进光量刚是下一级的一倍,例如光圈从f8调整到f5.6,进光量便多一倍,我们也说光圈开大了一级。
光圈好比是水龙头。如果把它开大,就能有大量的光线进入;如果把它关小,就只会进入较少的光线。从图左上至右下分别是光圈处于关闭、f11、f8及f4不同状态下的光圈大小。由此,我们也可以理解光圈越大,投影到数码相机CCD感光器上的光线也就越强的道理。我们在买镜头时,光圈的大小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而且直接影响价格的高低,拥有大孔径光圈的镜头在价格上比那些小孔径光圈的镜头贵很多,大光圈在光线暗的环境中能更好的得到表现,在不改变快门速度的前题下能够获得更多的光线,从而照片得到正常曝光。现在专业型的变焦镜头光圈一般都能开到F2.8,定焦镜头比如CANON 50MM能开到1.4!大光圈除了能获得更多的光线外,还能获得浅景深的效果(所谓景深,就是当焦距对准某一点时,其前后都仍可清晰的范围),光圈越大景深越浅,说得比较俗就是拍摄的主题清晰,而背景是模糊的,这样突出主题,在拍人像时常用到,光圈越小景深越大,也就是前后景都比较清晰,适合拍风景照。控制景深除了跟光圈的大小有关,还跟镜头焦距和拍摄距离有关,今天主要讲讲光圈、快门、ISO的不同组合,拍出不同效果的照片。
快门是控制曝光时间长短的一种机械或电子装置,是镜头前阻挡光线进来的装置,一般而言快门的时间范围越大越好。控制进光时间,这是快门的基本作用。它与光圈配合,解决曝光量的需要。为了让大家更容易理解,我们也可以把快门说成是让相机保持当前设定光圈大小的控制时间。对于快门速度的表示方法,也是使用相应的数字来进行设定,比如1/30秒、1/60秒等。它们分别表示让当前设定的光圈孔径大小保持1/30秒、1/60秒的时间。如何设定快门的时间要看被摄主体和光线来定,如果是拍摄运动中的物体比如一场球赛,飞翔的鸟儿,快门一般就要设在1/300秒以上,这样才不至于拍出来的照片是糊的!在拍静止物体时一般快门速度不要低于1/30秒,因为据统计手持相机拍摄,手的稳定性大至也就保持在1/30秒这个时间范围内,超过这个时间范围,手就会抖动,使拍出来的照片糊成一团,如果是铁手那就另当别论!
如果是晚上拍夜景,最好带好三角架,因为根据我以往的经验,手持相机拍夜景,拍出的照片让我欲哭无泪!拍夜景用小光圈拍比较好,因为小光圈能把灯光拍出星光效果,非常好看,但使用了小光圈,这就迫使相机的快门要设置得慢一些,这样才能有足够的时间进行曝光!我曾看过一位大师的作品,曝光时间有五分钟之长!
不同的快门速度和光圈大小的组合是可以得到同样的曝光量的,这是什么意思呢!?举个例子来解释吧,有这样两组曝光组合,A.快门速度是1/30秒,光圈F值为5.6。B.快门速度为1/60秒,光圈F值为4。虽然这两组的光圈和快门值都不相当,但得到的曝光量是一样的,但并不能证明所拍出照片的效果就一模一样!
最后就是感光度了,所谓感光度,就是指对光线的感应能力,也就是我们经常看到的那个ISO值,ISO值一般有ISO100、200、400或更高。感光度的来源应该是传统胶片的感光效应。传统胶片由于制造工艺的不同,对光线的敏感程度就不同,当然就形成了感光能力的高低。一般来说,低ISO的,也就是低感光度的情况下,画面更清晰,更细腻,细节表现的更有深度。而高ISO则可以在暗光环境下应付自如,不过高ISO会便照片上的燥点增加!所以在有条件允许的情况下最好使用低ISO。
使用数码相机拍照一般都是调节这三个参数,我拍照时最先考虑的是光圈大小,然后是快门速度,ISO是最后考虑的因素,在光圈固定的情况下,ISO值的设定一般都是根据快门速度来定的。作者:大有作为
如何在演唱会拍摄一张高逼格照片?
说起演唱会反正小编从来没有去看过哪个明星的演唱会,就连学校的文艺晚会小编也不会去看,所以很少接触此种类型的题材。但是呢一些基本的摄影小技巧还是要学的。不管是看演唱会还是什么,只要是演出表演,这些摄影小技巧都能派上用场的。下面就来看看一些演唱会拍摄的小技巧吧!
如何在演唱会拍摄一张高逼格照片,整几个摄影小技巧试试看!
1.使用**重点测光方法
在舞台上相对于背景来说,演出者在射灯照射下光亮度就显得非常的高,主体、背景的光差非常的大。如果大家使用相机预设的平均测光,测光受到黑暗的背景影响,拍出来的主体一定会严重曝光过度。大家只要使用**重点测光锁定演出者的光度,问题就可以得到解决。锁定曝光的方法每台相机都不尽相同,功能较为自动的型号,半按快门就会锁住曝光,多数没有**的曝光锁按钮。可以在正式拍摄前先锁定曝光,重新弄好后再按快门即可。
如何在演唱会拍摄一张高逼格照片,整几个摄影小技巧试试看!
2.关于对焦
现在很多的数码单反相机都有多点自动对焦功能,例如佳能的自动对焦点就有7点。虽然大家可以手动设定对焦点的位置,不过在拍摄演唱会时,大家可放心使用相机的自动选择对焦点功能。因为演唱会中演出者的光亮度一定是最高的,相机选错对焦点的机会很小。省掉对焦的烦恼,大家就可以集中留意曝光及构图啦?
如何在演唱会拍摄一张高逼格照片,整几个摄影小技巧试试看!
3.感光度数值400至800
虽然演唱会或是一些演出时的观众席灯光十分暗,不过舞台上的光线却十分的亮。在射灯的照射下,演出者的受光度可以足够在不用闪光灯的情况下拍摄。如果大家用f/4光圈的话,感光度400-800很多时候都可提供1/125秒或以上的快门速度,足够在动作变化不大的情况下拍摄出演出者的动作了。
如何在演唱会拍摄一张高逼格照片,整几个摄影小技巧试试看!
以上几点就是关于演唱会或是演出时拍摄的几个摄影小技巧。各位摄影朋友们可以去试试,珍惜每次看演出的机会留住精彩的瞬间。更多摄影技巧请关注逸轩摄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