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鞋百科给各位分享乡级划分标准是什么的知识,其中也会对街道办事处的设立是按怎么标准界定?(街道办事处的设立由谁批准)进行解释,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别忘了关注本站,现在我们开始吧!
街道办事处的设立是按怎么标准界定?
市辖区、不设区的市才可以设立街道办事处,不存在县辖街道办事处的说法,这是地方组织法明确的,包括县的派出只能是区。区办事处和街道办事处是两码事。
街道办事处来源有两个,一个是撤镇设街道,要求该镇人口不低于5万且人口密度不低于1000人每平方公里。另一个是通过街道再细分出街道。
而镇是由乡升格而来,乡原本标准是指50平方公里区域的行政产物,所以通过撤镇而来的街道最低有50平方公里,这是要求人口密度的门槛。到了后来推出了行政精简,一大批乡被合并为镇,从编制上讲三乡并一镇,也存在四乡合并行为(人事得裁撤1/4人),所以目前的镇都是200平方公里左右,即街道面积最大200平方公里,以密度看就是20万人口不小了(符合四分要求)。
街道办事处是用来区分到底是不是国有土地的,像镇圩属于国有土地而镇辖各村地属于集体土地,像乡属于集体土地,可见区办事处在此和镇相同,所以区办事处门槛远不如街道办事处。
而区办事处设立门槛上是1万人以上,人口密度相当于中心镇到全国重点镇之间,所以人口密度应该在400人到800人每平方公里,可以得出区街道办事处面积大致
在12.5平方公里到25平方公里以内,是行政村的区域级别,符合县设派出机关区公所(镇级),设区办事处(村级)。
所以一个县级市要不要设立街道办事处,在于市府驻地镇是否满足撤镇设街道人口不低于5万指标、人口密度不低于1000人的指标、是否有财力实现该镇农村农业人口享受城镇居民人口待遇的能力(人均预算收入应该达到所在省的县级市平均水平)。
这样看,有能力的县级市得以设立街道办事处,没能力的县级市至今未曾能实现撤镇设街。
区办事处和街道办事处容易混淆,最高级别的要数北京的“地区办事处”(就在这个镇域以内),另有东莞地级市辖的区办事处(一度理解为区街道办事处,所在镇是副处级编制,所以区办事处也有副科级,毕竟区街道办事处不是真的街道办事处,也是副科级),另有苏南地带常见的县府所在镇辖若干办事处(行政村级别)。
所以一些县私自设立街道办事处,为了不被追究责任就一口否认国家有这方面的制度,一些县想要设立区办事处却搞成了街道办事处也能通过(镇是基层政权,裙带关系严重,以关系霸占专业是很普遍的在穷乡僻壤),一些县干脆不设立办事处依旧保留所在镇的发展实力。
那么区办事处有什么用处的?答案是新增镇的过渡性产物,南方多叫他们管理区。即一个县竟然发展到驻地镇人满为患(一把手得被问责)而还未能升县级市,所在驻地镇只好通过设立区办事处分管所在镇辖村的部分业务,从而实现区公所实际管理部分行政村,再实现撤区升乡(镇),就使得一个镇变成两个镇,解决了小马拉大车的管理问题,是稳妥的设立附城镇的办法。
中国的地域行政级别划分是怎样的?急
省(有正副两级),局厅级(分正副两级)、地市级(分正副两级),区县级(分正副两级)、乡镇、村、街道、居委会
镇,乡,县,村有什么区别
镇乡同级为县的辖区村为镇或乡的辖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