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鞋百科给各位分享色谱峰的对称因子怎么算的知识,其中也会对agilent1200液相色谱仪的对称因子是怎么计算出来的进行解释,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别忘了关注本站,现在我们开始吧!

agilent1200液相色谱仪的对称因子是怎么计算出来的

拖尾因子(T)是国标9008-85中的定义,是指峰高5%处的峰宽于峰极大到前伸沿之间二倍距离之比。不对称因子常常是在GC中指峰高10%处的前沿峰宽比后沿峰宽。

agilent1200液相色谱仪的对称因子是怎么计算出来的

其实从美国药典还有中国药典都是说的5%,而且好多资料说的拖尾因子就是对称因子或不对称因子。

估计在早期的一些书 中,大家信息不畅,没有做严格的统一所以好多书上有10%的说法。不过在药典上和国标上已经明确规定是5%了,还有必要非要区别来看吗?实际操作中,设计两个指标,意义也不大,还给大家的计算带来麻烦。

agilent1200液相色谱仪的对称因子是怎么计算出来的

拖尾因子(T)是国标9008-85中的定义,是指峰高5%处的峰宽于峰极大到前伸沿之间二倍距离之比。不对称因子常常是在GC中指峰高10%处的前沿峰宽比后沿峰宽。

其实从美国药典还有中国药典都是说的5%,而且好多资料说的拖尾因子就是对称因子或不对称因子。

估计在早期的一些书 中,大家信息不畅,没有做严格的统一所以好多书上有10%的说法。不过在药典上和国标上已经明确规定是5%了,还有必要非要区别来看吗?实际操作中,设计两个指标,意义也不大,还给大家的计算带来麻烦。

液相色谱Empower工作站,怎么设置处理方法结果中可以显示对称因子?

在处理方法中把系统适应性选上,就在项目标签的方法标签中的处理方法中,同时要给定死时间,保存方法,之后采用指定已存的方法进行处理,在报告模板的表属性中,加上对称因子即可

一个组分的色谱峰可用哪些参数描述?这些参数各有什么意义?受哪些因素影响?

待测组分由色谱柱流出的后通过***系统时所产生的响应信号和微分曲线称为色谱峰,或简称峰。

  拖尾因子(tailing factor,T)——T=,用以衡量色谱峰的对称性。也称为对称因子(symmetry factor)或不对称因子(asymmetry factor)。《中国药典》规定T应为0.95~1.05。T<0.95为前延峰,T>1.05为拖尾峰。

  峰底——基线上峰的起点至终点的距离。

  峰高(peak height,h)——峰的最高点至峰底的距离。

  峰宽(peak width,W)——峰两侧拐点处所作两条切线与基线的两个交点间的距离。W=4σ

  半峰宽(peak width at half-height,Wh/2)——峰高一半处的峰宽。Wh/2=2.355σ

  标准偏差(standard deviation,σ)——正态分布曲线x=±1时(拐点)的峰宽之半。正常峰的拐点在峰高的0.607倍处。标准偏差的大小说明组分在流出色谱柱过程中的分散程度。σ小,分散程度小、极点浓度高、峰形瘦、柱效高;反之,σ大,峰形胖、柱效低。

  峰面积(peak area,A)——峰与峰底所包围的面积。A=×σ×h=2.507 σ h=1.064 Wh/2 h

其中拖尾因子和半峰宽是比较重要的参数

对于液相色谱,物质的出峰时间和什么有关系的

1.流动性配比(有机相越高出峰越快)
2.流速(不用说越高越快)
3.柱温(一般柱温箱越高出峰越快)
4.室温(室温越高出峰时间越快)
5.系统压力等等

色谱法中的校正因子和响应值有什么区别

色谱定量分析的依据是被测组分量与***的响应信号(峰面积或峰高)成正比。但是同一种物质在不同类型***上往往有不同的响应灵敏度;同样,不同物质在同一***上的响应灵敏度也往往不同,即相同量的不同物质产生不同值的峰面积或峰高。这样

高效液相色谱仪测定分析要用哪些公式和参数

最基本的公式是校正曲线的校正方程Y=aX+b,
Y是响应值,X是浓度,a是斜率,b是截距。
还有校正曲线的线性相关系数R或R平方,一般要大于0.995。
计算得到样品在溶液中的浓度X后,换算被测物在样品中的含量W,还需要知道样品定容的体积V,
样品的质量m。
计算公式W=(X*V)/m
至于仪器的参数要看具体分析什么化合物和使用什么流动相和仪器的型号。

看显卡的性能主要看哪些参数?

1 最重要的
GPU芯片
比如gtx970,gtx960,gtx750.这个是芯片,芯片决定了其定位,性能
gtx960无论如何都不可能比gtx970强,gtx750无论如何都不可能比gtx960强
2 玩家可以调节的
主频
包括了核心主频,显存主频。
同样的gtx970,你的主频1250mhz,我的1400mhz,我的就比你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