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鞋百科给各位分享明朝军事实力世界排名的知识,其中也会对明朝降将排名?(明朝降将排名顺序)进行解释,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别忘了关注本站,现在我们开始吧!

明朝降将排名?

读过明史的朋友对“无汉唐之和亲,无两宋之岁币,天子守国门,君王死社稷”这句话应该是再熟悉不过了。的确,明朝非常有血性,无论是对北边的游牧民族入侵,还是对西方殖民者的侵扰,大明都是毫不客气地给予反击。但是,在明朝末年,有变节行为,投降清军的大明将领亦不在少数。在此,纵横国史就来给各位说说这十位变节的明军将领,洪承畴很**,祖大寿最无奈!第十位、李永芳。作为第一位投降后金的明军将领,李永芳所起到的破坏性还是相当大的。原为明军游击的他,虽然官职不是很高,但他却起到了示范性作用,开了明军将领投降后金的恶例。此外,他还娶贝勒阿巴泰之女为妻,甘愿做马前卒,举起屠刀指向自己的同胞。后来,他又拒绝辽东巡抚王化贞的策反,沈阳、辽阳的丢失与此不无关系。第九位、孔有德。海盗出身的孔有德原本是皮岛守将毛文龙的部下,是抗击后金的一员优秀将领,史称他“骁勇善斗,临阵先登,为诸将冠”。后来,因毛文龙被杀,以及在军饷补给等问题上与朝廷发生冲突,接**动吴桥兵变和登莱之乱,紧接着便投降后金,被封为恭顺王。顺治六年,孔有德被封为定南王,出征广西,剿灭各地八桂大地各路起义军。顺治九年,孔有德被名将李定国击败,于桂林**而死。第八位、刘泽清。出身行伍的刘泽清在崇祯年间因抵抗后金入侵以及**农民军立下赫赫战功,很快便从一员小兵升为总兵。崇祯十七年,李自成逼近北京,时任山东总兵的刘泽清按兵不动,以致北京陷落,明朝灭亡。后来,刘泽清防守扬州、淮安等江北重镇,拱卫南明弘光政权,谁知清军一南下他便立刻投降,以致史可法孤军作战,不幸牺牲。不久,刘泽清反叛清军,暗中联络各地义军,行动失败后,被凌迟处死!第七位、刘良佐。崇祯年间,曾在宿松、庐州等皖北地区统兵与农民军作战,斩获颇多,累功至总兵。崇祯十五年,刘良佐会同凤阳总兵黄得功在潜山大败张献忠,迫使其逃往四川。南明立国于金陵时,刘良佐为江北四镇总兵之一,但其军纪败坏,时常扰民,而且与高杰矛盾很深。弘光帝被俘虏后,刘良佐直接带着10万**投降豫亲王多铎,然后挥戈江*,攻破城池。第六位、左梦庚。若说明末最懦弱,最没骨气的将领,左梦庚当之无愧!要知道,他的老子左良玉也算是骁将一枚,经常吊打张献忠等农民军首领,并受封为宁南伯,平贼大将军。可是,左梦庚连他老子一半的血性都没有,清军南下武昌时,手握八十万大军的左梦庚居然向人数不到一万的阿济格投降,实乃千古未有之奇闻也!可悲、可叹、可恨!第五位、李成栋。这是一位争议比较大的人物,用“忠”或“*”都很难以概括他传奇而又可恨与悲壮的一生。李成栋早年参加李自成农民起义军,后来追随高杰归顺明朝,高杰死后,转投清军。投靠清军后,李成栋参与“扬州十日”,主持“嘉定三屠”,攻灭南明隆武帝和绍武帝,罪大恶极!不久,李成栋反叛清朝,重新归顺南明,在信丰一战中,溺水身亡!第四位、吴三桂。这绝对是一位臭名昭著的降将,若不是因为他“冲冠一怒为红颜”,估计清军一辈子都得待在关外这冰天雪地里。清军入关后,吴三桂甘愿做马前卒,挥师南下追击李自成,剿灭各地反清义军。此外,吴三桂还派兵深入缅甸境内,活捉永历皇帝,并将他绞死。第三位、洪承畴。在明清两代都能身居高位的洪承畴绝对是最**,无可恨的降将,可谓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其一、建议清军入关,为多尔衮全盘谋划。其二、制定大清开国典章制度,稳定政权。其三、**南明忠义之士,向自己曾经的同僚举起屠刀。其四、经略西南五省,打断南明复兴之路。第二位、祖大寿。蓟辽督师袁崇焕曾经说过,五年平辽计划能否实现,祖大寿是关键人物之一。从事实上来看,祖大寿算是比较忠于大明的将领之一。大凌河被困时,为了保全将士和居民性命,他假意投降皇太极,然后跑回锦州,继续抵抗十几年。松锦战败后,锦州弹尽粮绝,甚至出现人人相食之局面,为此祖大寿再次投降。但是,祖大寿投降后并没有为清军献计献策,也没有向自己的故友举起屠刀,这着实可贵!第一位、孙可望。在顺治年间,南明**曾一度如同秋风扫落叶般席卷四川、云南、贵州、两广、两湖等地,定南王孔有德战死桂林,敬谨亲王尼堪在衡阳被击毙,清军为之震动。就在形势一片大好之时,作为南明军事上主要支柱的孙可望因与李定国交恶而直接叛投清军,并将西南军事布防图尽数献出,大明复兴的希望就此破灭!

明末辽东名将排名?

明末10大猛将排名依次有:李定国、孙承宗、卢象升、孙传庭、洪承畴、曹文诏、毛文龙、祖大寿等。
第一名、李定国(1621年—1662年),南明永历政权抗清名将。在南明最艰难的时期,李定国带领明军连战连捷,从清军手里夺回了明朝的半壁江山。清军定南王孔有德、和硕敬谨亲王爱新觉罗·尼堪,皆死于李定国之手。后来南明内部发生叛乱,最终导致李定国功败垂成。1662年六月,李定国在勐腊(在澜沧江以西)病逝,时年42岁。

第二名、孙承宗(1563年—1638年),明末最伟大的战略家。官至蓟辽督师、太傅。修筑宁锦二百里防线,有效抵御了清军入侵的风险。崇祯十一年(1638年),清军犯保定,攻高阳。时年75岁的孙承宗在高阳老家率领**子孙据守,城破后,一家四十余口皆壮烈战死。

第三名、卢象升(1600年—1639年),明末最强**“天雄军”的创建者。多次击溃国内农民起义军。崇祯十一年(1638年),担任兵部尚书,力主抗清,守卫京师,连战皆捷。崇祯十二年(1639年),卢象升率部在巨鹿贾庄被清军包围,最后*尽矢绝,战死疆场。

第四名、孙传庭(1593年—1643年),明末兵部尚书。崇祯九年(1636年)率部击败并活捉了“闯王”高迎祥。后又多次成功**了李自成、张献忠的农民起义军。崇祯十六年(1643年),在朝廷的一再催战下,无奈率领残军迎战李自成的精锐大军,后在陕西潼关兵败战死。《明史》称“传庭死,而明亡矣”。

第五名、洪承畴(1593年—1665年),明末兵部尚书、蓟辽总督。围剿农民起义军十年,连战连捷。所率**被称为“洪军”。后被调往北方对抗清军。松锦之战战败后被清军俘虏,最终投降清军,晚节不保。

第六名、曹文诏(?—1635年),智勇双全,被誉为第一良将。在**明末农民起义的战争**勋卓著。崇祯八年(1635年),在湫头镇之战中因寡不敌众兵败自尽。

第七名、袁崇焕(1584年—1630年),明末蓟辽督师。在抗击清军(后金)的战争中先后取得宁远大捷、宁锦大捷。崇祯三年(1630年)八月,被崇祯皇帝下令凌迟处死,家人被流徙三千里,并抄没家产。

第八名、毛文龙(1576年—1629年),从普通小兵一直干到了左都督平辽总兵官。率部在皮岛设立军镇,给后金的后方造成严重威胁,以至于后金**不敢贸然向明朝发起大规模攻击。崇祯二年(1629年),被袁崇焕矫诏

明朝大将军顺序排名?

明朝降将排名?

.徐达常遇春汤和冯胜唐胜宗朱亮祖袁崇焕吴三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