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鞋百科给各位分享火箭发射的冷门技巧有哪些的知识,其中也会对火箭发射有哪些控制技术?(火箭发射有哪些控制技术方法)进行解释,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别忘了关注本站,现在我们开始吧!

火箭发射有哪些控制技术?

温度控制,姿态控制,速度控制

火箭是咋发射的?

火箭的发射程序是什么?

运载火箭的发射是有一定程序的,包括起飞、加速、入轨、箭器分离等。如果发射的是回收式航天器,最后还有回收程序。下面简单介绍一下各个程序:

起飞

火箭经过事先组装、调试以及某些试验后,便用运输系统(火车或汽车、拖车)将之运往发射场,竖立在发射架上,然后进行发射前的准备工作,如航天器的安装、所有管线的连接等。如果是液体推进剂火箭,还要加注推进剂,填充压缩空气和安装**螺栓等火工品(航天器安装要先于火工品安装,以保障安全);然后进行全箭检查,火箭垂直度调整和方向粗瞄准;最后再进行方向精瞄准和临射检查;向火箭推进剂贮箱充气增压;启动发动机;火箭起飞,沿预定轨道飞行。当然,点火起飞是由电子计算机倒计时和一系列控制指令实现的。 加速和飞行

火箭发射有哪些控制技术?

火箭起飞后,沿预定发射轨道飞行,发射轨道包括垂直起飞段、程序转弯段和入轨段。随着各级火箭的不断点火加速,火箭的速度逐步加快,每级火箭能获得约4千米/秒的速度。

入轨

各种运载火箭在前两段的工作程序基本相同,而在入轨阶段则有些差异,有直接入轨的,有滑行入轨的,有过渡转移入轨的。

直接入轨适于低轨道航天器,如地球资源探测卫星、侦察卫星和载人航天飞船等。在这种入轨方式下,火箭是连续工作,当最后一级火箭发动机关机时,航天器便进入预定轨道,此时箭体与航天器分离(整流罩先行分开)。在此前,各级火箭顺次点火,完成工作的那一级火箭便被及时抛掉。

而滑行入轨适于发射中、高轨道的航天器,如太阳同步气象卫星、导航卫星等。滑行入轨分三个阶段飞行:主动段(发动机点火工作段)、滑行段(发动机关机靠惯性飞行段)、加速段(发动机再次点火,适于液体推进剂火箭,固体火箭无法再次点火)。

过渡转移入轨适用于发射地球同步轨道航天器,如地球同步轨道通信卫星、气象卫星等。这种入轨方式十分复杂:第一级、第二级火箭连续工作,接着第**火箭第一次点火,使卫星与第**火箭同时进入小椭圆轨道(停泊轨道)绕地球飞行。当与赤道平面相交时,第**火箭第二次点火工作,于是将卫星送入36000千米高的赤道上空,近地点为400千米的大椭圆轨道,称之为过渡轨道。当达到预定轨道后,箭星分离。至此,运载火箭完成了发射任务。 至于在轨道上的卫星的姿态调整、轨道参数测量及轨道微调,则是地面测控站的任务了。而星际探测器或无人飞船、载人飞船的太空飞行、**外星等则要受在地面宇航测控中心的监视和控制。

火箭发射有几个过程

要想脱离地球引力进入地球轨道必须达到第一宇宙速度。

喷射力不光要大于火箭自重,还要使火箭达到第一宇宙速度,才能冲出地球引力圈。我找了一些资料,希望对你有帮助

物体达到11.2千米/秒的运动速度时能摆脱地球引力的束缚。在摆脱地球束缚的过程中,在 地球引力的作用下它并不是直线飞离地球,而是按抛物线飞行。脱离地球引力后在太阳引力 作用下绕太阳运行。若要摆脱太阳引力的束缚飞出太阳系,物体的运动速度必须达到16.7千/秒。那时将按双曲线轨迹飞离地球,而相对太阳来说它将沿抛物线飞离太阳。

人类的航天活动,并不是一味地要逃离地球。特别是当前的应用航天器,需要绕地球飞行,即让航天器作圆周运动。我们知道,必须始终有一个与离心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的力作用 在航天器上。在这里,我们正好可以利用地球的引力。因为地球对物体的引力,正好与物体 作曲线运动的离心力方向相反。经过计算,在地面上,物体的运动速度达到7.9千米/秒时,它所产生的离心力,下好与地球对它的引力相等。这个速度被称为环绕速度。

上述使物体绕地球作圆周运动的速度被称为第一宇宙速度;摆脱地球引力束缚,飞离地球的 速度叫第二宇宙速度;而摆脱太阳引力束缚,飞出太阳系的速度叫第三宇宙速度。根据万有引力定律,两个物体之间引力的大小与它们的距离平方成反比。因此,物体离地球中心的距 离不同,其环绕速度(第一宇宙速主)和脱离速度(第二宇宙速度)有不同的数值。

第一宇宙速度是7.8千米/秒,这样可以绕轨道飞行,第二宇宙速度是11.2千米/秒,可以冲出地球,第三宇宙速度是16.7千米/秒,这样可以飞出太阳系
http://news.china***m/zh_cn/domestic/photo/11026066/20051011/12733538.html
这里有图! 看看这个网站你就知道了!
采纳我吧,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