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鞋百科给各位分享怎么算墙的高度的知识,其中也会对怎样计算砌筑工程中的墙身高度?(怎样计算砌筑工程中的墙身高度和面积)进行解释,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别忘了关注本站,现在我们开始吧!

怎样计算砌筑工程中的墙身高度?

(1)外墙身高度:斜(坡)屋面无檐口天棚者算至屋面板底;有屋架且室内外均有天棚者,算至屋架下弦底面另加200mm;无天棚者算至屋架下弦底加300mm,出檐宽度超过600mm时,应按实砌高度计算;平屋面算至钢筋混凝土板(梁)底。

(2)内墙身高度:位于屋架下弦者,其高度算至屋架底;无屋架者算至天棚底另加100mm;有钢筋混凝土楼板隔层者算至屋面板底。

怎样计算砌筑工程中的墙身高度?

(3)内外山墙,墙身高度按其平均高度计算。

围墙的工程量怎么计算?

围墙工程量的计算需要结合实际情况和具体参数进行准确的计算。如下图所示为例:已知墙身及毛石基础均用M5混合砂浆砌筑,围墙总长为1800m(扣除门宽及门垛),每6m一个附墙垛,那么围墙工程量可通过如下计算得出。

二、围墙工程量的计算:

(1)定额工程量:

毛石基础工程量计算如下:

V围墙=(0.74×0.3+0.49×0.2)×1800m=576.00 m

V附墙躲=[(0.24+0.125×2)×0.125×0.2×2+(0.24+0.125×2+0.125×2)×0.125×

0.3×2]×(1800/6-1)m=0.08×299m=23.92m

V门躲[(0.99×0.99×0.3+0.74×0.74×0.2)-(0.25×0.74×0.3+0.125×0.49×0.2)]×2m=0.67 m

毛石基础工程量:(576.00+23.92+0.67)m=600.59m

套用基础定额4-26。

砖围墙工程量计算如下:

附墙垛数量=(1800/6-1)个=299个

附墙垛体积=0.125×2×2.1×0.24×299m=37.67r m

压 顶体积=(0.365×0.063+0.49×0.063)×1800 m=96.96m

固墙体积=0.24×2.1×1800m=907.2m

门垛体积=0.49×0.49×2.5×2m=1.20m

围墙总体积:(37.67+96.96+907.2+1.2)m=1043.03m

套用基础定额4-10。

(2)清单工程量:

毛石基础工程量计算方法同定额工程量。

围墙工程量=(37.67+907.2+120)m=946.07m

(3)清单工程量计算

什么是地基与基础工程?图纸设计一层在正负零以下的工程一层结构算主体还是基础里面?

定额上说的很清楚

二、基础与墙身(柱身)的划分:
1. 基础与墙身柱身使用同一材料时,以设计室内地面为界(有**室者,以**室设计室内地面为界),以下为基础,以上为墙(柱)身。
2. 基础与墙身(柱身)使用不同材料时,位于设计室内地面±300mm以内时,以不同材料为分界线,超过±300mm时,以设计室内地面为分界线。
3. 砖围墙,以设计室外地坪为分界线,以下为基础,以上为墙身。
4、石基础、石勒脚、石墙身,基础与勒脚以设计室外地坪为界,勒脚与墙身以设计室内地坪为界。石围墙内外地坪标高不同时,应以较低地坪标高为界,以下为基础;内外标高之差为挡土墙时,挡土墙以上为墙身。

你说的一层结构是属于主体结构!
希望对你有帮助!

清单计价内墙体体积高度是怎么算的

“筑讯中国”网 解答:
1、基础墙工程量
外墙基础墙的工程量=外墙基础墙中心线的长度×基础墙的截面积
内墙基础墙的工程量=内墙基础墙净长线的长度×基础墙的截面积
2、墙体工程量:
砖基础与墙身的划分,以首层设计室内地坪为界,设计室内地坪以下为基础,以上为墙身;如墙身与基础为两种不同材质时,按材质不同处为分界线。
(1)墙体体积:砼墙;砖墙。
(2)砼墙模板
(3)砼墙高度超过3.6m增价;
(4)内外脚手架
墙体工程量计算方法:
墙体体积=长×宽×高—门窗洞口体积—墙内过梁—墙内柱—墙内梁等
3、分层墙的计算
⑴、分层墙墙厚以及偏心不一样时要分别计算墙体计算中心线;
⑵、分层墙扣减时要分层扣减。
⑶、女儿墙:从屋面板上表面算至女儿墙顶面(如有混凝土压顶时算至压顶下表面)
4、构造柱工程量计算
①构造柱体积=构造柱体积+马牙差体积其中马牙槎体积=马牙槎与墙相交宽度*马牙槎嵌入墙内的长度(0.03)*构造柱高度
②构造柱模板=构造柱模板+马牙差模板马牙槎模板面积=马牙槎嵌入墙内的长度(0.03)*构

剪力墙高度怎么算

计算墙工程量高度应该用层高。且计算板的体积时应该扣除墙部分的工程量。
现浇钢筋砼墙、电梯井壁,按设计轴线间(无轴线按中心线)长度乘设计高度以平方米计算。计算时扣除门窗洞口所占面积,不扣除0.3平方米以内的孔洞所占面积(预留孔洞所需工料不再增加)。与现浇砼墙一起整浇的砼梁头、板头,并入墙面积内计算。

新手求问,基础墙的高度从哪里算起?墙和基础中间那一点有两层的是什么?如图

从图面来看,这个图应该是建筑图吧,结合着结构来画的墙身基础大样,下面是毛石混凝土基础,上面是砖砌放大脚,再上面没填充,不知道是什么,但是估计也是砖砌,再上面是240*300的JQL(基圈梁),就是地梁,然后往上是240的砖墙,墙体的高度正常情况应该是按照±0.000的高度来,或者按照结构基础标高来,在建施中,基础埋深的地方不会计入墙高,以上图所示的话,应该是按照-0.470这个标高算墙高,而在结施中,基础墙的高度应该包含放大脚(即毛石混凝土上表面)一起计算高度,欢迎大家指正,一起讨论学习学习,

砌体房屋中墙的高厚比根据墙体的什么确定

砌体房屋中墙的高厚比根据墙体的厚度、计算高度确定。
详见《砌体结构设计规范GB 50003-2001第5章
第5.1.2条 计算影响系数φ或查φ表时,构件高厚比β应按下列公式确定:
对矩形截面

对T形截面
式中
γβ----不同砌体材料构件的高厚比修正系数,按表5.1.2采用;
H0----受压构件的计算高度,按表5.1.3确定;
h----矩形截面轴向力偏心方向的边长,当轴心受压时为截面较小边长;
hT----T形截面的折算厚度,可近似按3.5i计算;
i----截面回转半径。

第5.1.3条 受压构件的计算高度H0,应根据房屋类别和构件支承条件等按表5.1.3采用。表中的构件高度H应按下列规定采用:
1 在房屋底层,为楼板顶面到构件下端支点的距离。下端支点的位置,可取在基础顶面。当埋置较深且有刚性地坪时,可取室外地面下500mm处;
2 在房屋其他层次,为楼板或其他水平支点间的距离;
3 对于无壁柱的山墙,可取层高加山墙尖高度的1/2;对于带壁柱的山墙可取壁柱处的山墙高度。

第5.1.4条 对有吊车的房屋,当荷载组合不考虑吊车作用时,变截面柱上段的计算高度可按表5.1.3规定采用;变截面柱下段的计算高度可按下列规定采用:
1 当Hu/H≤1/3时,取无吊车房屋的H0;
2 当1/3<Hu/H<1/2时,取无吊车房屋的H0乘以修正系数μ。
Iu为变截面柱上段的惯性矩,Iι为变截面柱下段的惯性矩;
3 当Hu/H≥1/2时,取无吊车房屋的H0。但在确定β值时,应采用上柱截面。
注:本条规定也适用于无吊车房屋的变截面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