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鞋百科给各位分享小麦返青标准是什么的知识,其中也会对小麦适合生长在什么环境中(小麦适宜生长在什么的环境)进行解释,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别忘了关注本站,现在我们开始吧!
小麦适合生长在什么环境中
小麦适合生长在土层深厚,结构良好耕层较深的土壤,有利于蓄水保肥,促进根系发育。土壤结构是指固体(有机体和无机体)、液体、气体的组成比例,它与土壤水分、空气,温度、养分有着密切关系,如沙土、重粘土结构**,难以形成高产。
冬型品种适期的日平均温度为16~18℃,半冬型为14~16℃,春性为12~14℃。温空的高低受地理纬度和海拔的影响,即纬度和海拔愈高,气温愈低,播种期可早些。
小麦长日照作物(每天8至12小时光照),如果日照条件不足。就不能通过光照阶段,不能抽穗结实。小麦光照阶段在春化阶段之后。
扩展资料:种植
为防止发生缺苗断垄现象,保证小麦安全越冬,要及时进行灌水,使小麦形成壮根。为使杂草防治效果较好,可在1月中旬至2月下旬进行化学除草。
2月中旬至2月底,3月中下旬分别追施化肥75~120、120~150 kg/公顷,促进小麦返青拔节,提高小麦的分蘖率。3月初要浇返青水,肥力中等、群体偏少与肥力高、群体适宜或偏大的麦田分别在拔节期稍前或拔节初期、拔节后期进行追肥浇水。
小麦倒伏分为根倒伏和茎倒伏2种,主要是由于前期氮肥施用量较大,造成小麦群体过大,因此,在小麦生产中,应根据土壤的肥力状况进行科学施肥浇水。
什么是农业生产的界限温度
农业界限温度是热量资源的一种表达形式,是对农业生产有特定意义的几个日平均温度。
农业气候上常用的界限温度有日平均温度0℃、5℃、10℃、15℃、20℃等。界限温度的出现日期、持续日数对确定地区的作物布局、耕作制度、品种搭配等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计算农业界限温度的初、终日期的常用方法有直方图法、两倍偏差法和五日滑动平均法等。如:常用10℃作为喜温作物生长的起始温度,20℃作为水稻安全抽穗、开花的指标。
小麦什么时候浇返青水?需要追肥吗?追什么肥好?
针对去冬以来的旱情,各地在开春后要迅速掀起以浇水为中心的小麦春管热潮。要利用一切可利用的水源,千方百计扩大小麦春浇面积。凡是能浇到的力争全部普浇一遍。
对播种较晚或肥力不足、冬前苗小、苗弱、群体不足的水地三类麦田,应在返青起身期及早浇水并结合浇水进行追肥,一般亩追尿素10公斤左右,以便增加春季分蘖,巩固冬前分蘖,增加亩穗数。
什么是小麦返青和拔节?在生产上有什么意义?
小麦返青是越冬后恢复生长的现象和过程,返青的标志是田间有50%以上植株心叶转绿,并长出1~2厘米的时期为返青期,在北部冬麦区,冬季小麦叶片枯萎干黄,早春返绿,有明显的返青期,南方麦区小麦带绿越冬,无明显的返青期。返青期小麦生长的主要矛盾是低温,因此,应采取保墒提高地温的措施进行管理,一般不要灌水,以防止灌后降低地温,不利小麦生长,在北方麦区尤为重要。
拔节是小麦节间伸长的现象和过程。节间伸长从下向上按一定顺序进行,相邻的节间有一段同时生长的时间。主茎基部第一个节间开始伸长即进入拔节期。全田有50%以上主茎第一节间伸长1.5~2厘米时,则可表示进入拔节期。拔节的顺序和过程是当基部第一节间迅速伸长时,第二节间开始缓慢伸长,第三节间几乎不伸长;第一节间伸长完毕(固定长度),第二节间迅速伸长,第三节间开始缓慢伸长,第四节间几乎不伸长,余类推。从开始拔节到拔节基本结束抽出穂头,称为拔节期间。拔节期是小麦营养生长和生殖生长并进、生长发育极其旺盛的时期,也是需要肥水的关键时期,因此生产中应根据土壤肥力和墒情,加强管理,适时灌水施肥,促进小麦生长,争取穂多穂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