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鞋百科给各位分享如何区分中低频和高频的知识,其中也会对低频 中频 高频之间的划分是怎样定义的?谢谢哦(低频中频高频啥意思)进行解释,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别忘了关注本站,现在我们开始吧!

低频 中频 高频之间的划分是怎样定义的?谢谢哦

低频是50HZ~300HZ,中频是1250HZ~3300HZ,高频是6500HZ以上。
很多领域涉及“高频低频”,它指频率的高低,不过一般而言是指物理上的各种振荡,其中电学里面有很多振荡,可能是电流,质点,电磁场等振动,“高低频”是对振动情况的描述,高频低频引起的结果也不一样。
在电路里,电感对频率不同的电流就有不同的阻抗(通俗的的讲就是阻碍),电容也有类似性质。
一般BASS的EQ划分是:低频制50HZ到300HZ,中低频是300HZ到1250HZ,中频是1250HZ到3300HZ,中高频是3300HZ到6500HZ,高频是6500HZ以上。
扩展资料
频率的分类
1、工频
中国使用的电是一种正弦交流电,其频率是50Hz,即一秒钟内做了50次周期性变化。交流电的频率,工业术语叫做工频。2013年,全世界的电力系统中,工频有两种,一种为50Hz,还有一种是60Hz。
2、声频
声音是机械振动,能够穿越处于各种物态的物质。这些能够传播声音的物质称为介质。声音不能传播于真空。人耳听觉的频率范围约为20~20000Hz,超出这个范围的就不为我们人耳所察觉。低于20Hz为次声波,高于20kHz为***。声音的频率越高,则声音的音调越高,声音的频率越低,则声音的音调越低。
3、潮汐频率
在天文潮汐学中,由于各种天体活动周期长,以赫兹的单位显示不便,频率常用的单位为:cph,即次/小时(cycle
per
hour)。如最常见的M2分潮的周期约为12.42h,则其频率通常表示为0.08051cph。
参考资料来源:搜狗百科——高频低频
参考资料来源:搜狗百科——频率

高频、中频、低频都是怎么划分的

低频的价值占音箱价值的大部分。低频占用了大部分音箱功率。低频是音箱里最难做好的地方,所以说低频最考验音箱是好是坏。然后来听一下考验你音箱低频优劣的两个唱片,可以拿这两个来试一下你自己的音箱。

低频声还是高频声怎么区别

低频 中频 高频之间的划分是怎样定义的?谢谢哦

通过以下方法来区别:

一、频率范围不同

1、低频声:低频噪音是指频率在200赫兹(倍频程)以下的声音

2、高频声:频率高的声音,也被称为“蚊音”、“无声铃音”、“大人听不到的铃声”。在170000HZ及以上。

二、发生机构不同

1、低频声:平板的振动如大型振动、道路桥梁、溢水水坝水流等。水泵房低频噪声气流的振动:空气压缩机、真空帮浦等压缩膨胀。

2、高频声:有压缩机、排风机,送风机、**水塔、引擎、抽水机、输送带、锅炉、冷气器、变压器、直升机、洗衣机、冰箱、汽车、铁桥、隧道、爆发、地震、打雷、风等。

三、感知范围不同

1、低频声:低频噪音却递减得很慢,声波又较长,能轻易穿越障碍物,长距离奔袭和穿墙透壁直入人耳。振动、低频噪音和普通的噪声都有个共同的性质,都是种振动波、是能量传播的一种方式。

2、高频声:频噪音随着距离越远或遭遇障碍物,能迅速衰减,如高频噪音的点声源,每10米距离就能下降6分贝。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高频音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低频噪音

汽车音响高频和低频怎么区分

高、中、低各频段量感的分布与控制力

这个项目很容易了解,但也很容易产生文字传达上的误解。怎么说呢?大家都会说:这对喇叭的高音太强、低音太少。这就是高、中、低频段的量感分布。问题出于如果把从20Hz到20KHz的频宽只以三段来分的话,那必然会产生「不够精确」的混淆。到底您的低音是指那里呢?多低呢?为了让形容的文字更精确,有必要把20Hz-20kHz的频宽加以细分。照美国TAS与Stereophile的分法很简单,他们把高、中、低每段再细分三小段,也就是变成「较低的中频、中频、较高的中频」分法。

这种分法就像十二平均律一般,相当规律化。不过用在中国人身上就产生了一些翻译上的小问题,如「较低的中频」我们称作「中低频」还是「低中频」?那么较高的低频呢?「高低频」吗?对于中国人而言,老外这种分法恐怕行不通。因此很早以前我便参考乐器的频宽,以及管弦乐团对声音的称呼,将20Hz-20KHz的频率分为极低频、低频、中低频、中频、中高频、高频、极高频等七段。这七段的名词符合一般中国人的习惯称呼,而且易记,不会混淆。

1.极低频

从20Hz-40Hz这个八度我称为极低频。这个频段内的乐器很少,大概只有低音提琴、低音巴松管、土巴号、管风琴、钢琴等乐器能够达到那么低的音域。由于这段极低频并不是乐器的最美音域,因此作曲家们也很少将音符写得那么低。除非是流行音乐以电子合成器刻意安排,否则极低频对于音响迷而言实在用处不大。有些人误认一件事情,说虽然乐器的基音没有那么低,但是泛音可以低至基音以下。

其实这是不正确的,因为乐器的基音就是该音最低的音,音只会以二倍、三倍、四倍、五倍…等的往上爬高,而不会有往下的音。这就像您将一根弦绷紧,弦的全长振动频率就是基音,二分之一、三分之一、四分之一、五分之一…等弦长的振动就是泛音。基音与泛音的相加就是乐器的音色。换句话说,小提琴与长笛即使基音(音高)相同,音色也会有不同的表现。

2.低频

从40Hz-80Hz这段频率称为低频。这个频段有什么乐器呢?大鼓、低音提琴、大提琴、低音巴松管、巴松管、低音伸缩号、低音单簧管、土巴号、法国号等。这个频段就是构成浑厚低频基础的大功臣。通常,一般人会将这个频段误以为是极低频,因为它听起来实在已经很低了。如果这个频段的量感太少,丰润澎湃的感觉一定没有;而且会导致中高频、高频的突出,使得声音失去平衡感,不耐久听。

3.中低频

从80Hz-160Hz之间,我称为中低频。这个频段是**音响迷最头痛的一段,因为它是造成耳朵轰轰然的元凶。为什么这个频段特别容易有峰值呢?这与小房间的长、宽、高尺寸有关。大部份的人为了去除这段恼人的峰值,费尽心力吸收这个频段,使耳朵不致于轰轰然。可惜,当您耳朵听起来不致轰轰然时,下边的低频与上边的中频恐怕都已随着中低频的吸收而呈凹陷状态,而使得声音变瘦,缺乏丰润感。更不幸的是大部份的人只因峰值消失而认为这种情形是对的。这就是许多人家里声音不够丰润的原因之一。这个频段中的乐器包括了刚才低频段中所提及的乐器。对了,定音鼓与男低音也要加上去。

4.中频

从160Hz-1280Hz横跨三个八度(320Hz、640Hz、1280Hz)之间的频率我称为中频。这个频段几乎把所有乐器、人声都包含进去了,所以是最重要的频段。读者们对乐器音域的最大误解也发生在此处。例如小提琴的大半音域都在这个频段,但一般人却误以为它很高;不要以为女高音音域很高,一般而言,她的最高音域也才在中频的上限而已。

从上面的描述中,您一定也了解这段中频在音响上是多么重要了。只要这段频率凹陷,声音的表现马上变瘦了。有时,这种瘦很容易被解释为「假的凝聚」。我相信有非常多的音响迷都处于中频凹陷的情况而不自知。这个频段的重要性同时也可以从二音路喇叭的分频点来分析。一般二音路喇叭的分频点大多在2500Hz或3000Hz左右,也就是说,2500Hz以上由高音单体负责,2500Hz以下由中低音单体负责。这2500Hz约莫是1280Hz的二倍,也就是说,为了怕中低音单体在中频极限处生太大的分频点失真,设计师们统统把分频点提高到中频上限的二倍处,如此一来,最完美的中频就可以由中低音单体发出。

如果这种说法无误,高音单体做什么用呢?如果您曾经将耳朵贴近高音单体,您就听到一片「嘶嘶」的声,那就是大部份泛音所在。如果没有高音单体发出嘶嘶的音,单用一个中低音单体来唱音乐,那必然是晦暗不堪的。当然,如果是三音路设计的喇叭,这段中频绝大部份会被包含在中音单体中。

5.中高频

从1280Hz-2560Hz称为中高频。这个频段有什么乐器呢?小提琴约有四分之一的较高音域在此,中提琴的上限、长笛、单簧管、双簧管的高音域、短笛的一半较低音域、钹、三角铁等。请注意,小喇叭并不在此频段域中。其实中高频很容易辨认,只要弦乐群的高音域及木管的高音域都是中高频。这个频段很多人都会误以为是高频,因此请您特别留意。

6.高频

从2560Hz-5120Hz这段频域,我称之为高频。这段频域对于乐器演奏而言,已经是很少有机会涉入了。因为除了小提琴的音域上限、钢琴、短笛高音域以外,其余乐器大多不会出现在这个频段中。从喇叭的分频点中,我们可以发现到这段频域全部都出现在高音单体中。如我前面所言,当您将耳朵靠近高音单体时,您所听到的不是乐器的声音,而是一片嘶嘶声。从高音单体的表现中,可以再度证明高音单体几乎很少发出乐器或人声的基音,它只是发出基音的高倍泛音而已。

7.极高频

从5120Hz-20000Hz这么宽的频段,我称之为极高频。各位可以从高频就已经很少有乐器出现的事实中,了解到极高频所容纳的尽是乐器与人声的泛音。一般乐器的泛音大多是愈高处能量愈小,换句话说,高音单体要制造得很敏锐,能够清楚的再生非常细微的音。从这里,发生了一件困扰喇叭单体制造的事情,那就是要如何两全其美?什么是「两全」?您有没有想过,假若一个高音单体为了清楚再生所有细微的泛音,不顾一切的设计成很小的电流就能推动振膜,那么同样由这个高音单体所负责的大能量高频与中频极可能就会时常处于失真的状态,因为这二个频段的能量要比极高频大太多了。这也是目前市面上许多喇叭极高频很清楚,却容易流于刺耳的原因之一。

您还记不记得以前的Spentdor SP-1喇叭?它是三音路设计,那三音路呢?中低音单体、高音单体、超高音单体三路。那个超高音单体负责13000Hz以上的频率。我记得当时有许多人都「不解」,为什么SP-1有超高音单体,而声音却是那么的柔呢?应该要很锐利才对呀!现在我想您该了解了吧!SP-1设计着眼点在于使高音单体不会失真,而又能再生极高频。这就是SP-1听起来很舒服,具有音乐性的原因之一。

了解了高、中、低频段的分段法之后,我们接着要讨论量感之外的「控制力」。量感当然是指量的多寡,即是我们说的:高音比较多、低音比较少等。而控制力通常多指「对低频段与高频段」的控制力。有些器材低频松散,有些则具有弹性。我们会说后者有低频的控制力。有些器材能够抓得住高频,让它不会飙得耳朵难受,我们说它高频控制力佳。请注意,各频段量感的多寡并不代表器材真正的好坏,器材之间量感多寡的相互搭配才是重要的。而控制力的好坏就可以说是器材本身的优、劣。

转处:gai168论坛。

听力检查中低频中频高频代表什么意思?

你好,你的问题是听力检查中低频中频和高频代表什么?一般听力检测中的频段125HZ-500HZ属于低频,500HZ-2000HZ属于中频,2000HZ-8000HZ属于高频。低频主要是声音的能量,比较厚重,比如男人说话的声音比较偏向低频,能听到多少声音一般取决于低频;中频一般会影响到言语的可理解度,高频则是清晰度。希望我的回答能帮到您。

声音分有7个频段,常说的高、中、低三频怎么区分?

对于声音来说确实有7个频段如此之多,但是我们正常人最多只能达到4~5个频率就实属不易。所谓的7个频段,包括高中低三个频段。高频段分为两个高音,这两个高音我们普通人全都无法达到,只是一些高音歌唱家,比如说我们熟悉的帕瓦罗蒂,它的最高音就是所谓的高音当中的最**。

对于普通的歌手和歌唱家,应该能够达到第2种高音频段,而我们正常人说话的方式属于中等偏低。也就是在中间这频段也分为三个频率。平时我们生活当中肯定有说话大嗓门这样的人,他们说话的声音就在中等偏高。

我个人觉得这种说话大嗓门的人,性格都非常好,但是一般人不愿意和他们交往,觉得他们没有素质,确实是这样,无论在任何场所说话声音都没有节制,成为万众瞩目的焦点,有时候也并不是一种荣耀,而只会被人们所嘲笑。

声音低频段也就是低音,我们普通人能够达到一个低音,那就是以最深沉的话来表述。在中国杨宏基老师是著名的低音歌唱家。他的声音非常的浑厚,想要了解声音最低的那一个频率就去听一下,滚滚长江东逝水这首歌就能够体会出低音的那种浑厚有力。

作为普通人,可以通过开场的方式达到高音当中的第2阶段,但是这需要专业的训练,并不是使劲大声,就能够达到这种高音,而是通过一些发生的技巧转变来达到高音。

低频、中频和高频的范围分别是多少?各频率的噪音该怎样解决?

呵呵……
你好
作为一个声学工程师,你的问题问得比较得到。
当然这样的问题问得比较宽。我可以简单跟你说明下。
声波频率 分为 超低频、低频、中频、中高频、高频,分别是5KHz。
各个频率的声音,应该说是频段的声音,因为一种材料绝对是针对全频都有吸音左右。只是不同的吸声材料的吸声曲线的峰值段接近什么频段,我才说对那部分的频段的噪音进行解决。而且不一定声音都是噪声,只是为了处理好某些声频的不均匀或者说是出现了室内声场驻波的简并现象,我们才需要用吸声材料进行处理的。
可以说对于中频的声音,我们可以采取声学材料中的中频吸声比较好的 槽孔吸声板、穿孔吸声板来进行处理。
对于中高频比较多的,我们可以采取上面的孔木板配合 微孔吸声材料(中高频吸收均匀)的软包、聚酯纤维板来处理。
对于中低频、超低频段,我们要采取薄板吸收,利用不同的薄板配合不同厚度空腔,不同间距龙骨来改变薄板的共振频率,来针对某些低频来进行共振吸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