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鞋百科给各位分享地钱雌雄如何区分的知识,其中也会对地钱的特征是什么?(地钱是什么样的)进行解释,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别忘了关注本站,现在我们开始吧!
地钱的特征是什么?
苔纲地钱目的代表种,是1753年由林奈命名的苔类植物之一,广布于全世界。 地钱地钱的特性为叶状体扁平,带状,多回二歧分枝,淡绿色或深绿色,宽约1厘米,长可达10厘米,边缘略具波曲,多交织成片生长。背**六角形气室,气孔口为烟突式,内着生多数直立的营养丝。叶状体的基本组织厚12~20层细胞;腹**6列紫色鳞片,鳞片尖部有呈心脏形的附着物;假根密生鳞片基部。雌雄异株。雄托圆盘状,波状浅裂成7~8瓣。雌托扁平,深裂成 6~10个指状瓣。无性繁殖借着生叶状体前端芽胞杯中的多细胞圆盘状芽胞大量繁殖。染色体数n=8,9,10,11,12,14和18。多习生于*湿土坡草丛下或溪边碎石上,有时也生长水稻田埂和乡间房屋附近。可用于清热解毒,从地钱植物体中提纯的灰分中含有联苄、环脂和倍半萜烯。此类植物确切的早期化石于1961年在英国的侏罗纪地层中被发现。 配子体为扁平的绿色叶状体。多次二叉状分枝,枝宽1~2厘米,每个分枝前端凹入,生长点位于此处。叶状体背面可见很多菱形网纹,每个网纹即为内部的1个气室,每个气室**有个气孔。叶状体腹面有紫色鳞片和单细胞假根。假根有两种类型,平滑假根和舌状(或疣状)假根。地钱有营养繁殖,在叶状体背面有杯状结构叫做胞芽杯,其内产生很多胞芽。胞芽脱落后就可在湿地上萌发,产生叶状体(即配子体)。地钱具有性生殖,雌雄异株。雄株背面产生雄生殖托,在雄生殖托的托盘中生有很多近球形的**器。雌株背面生出雌生殖托,其托盘边 地钱 缘辐射状伸出多条指状芒线,在各芒线之间均有列倒悬的颈卵器,颈卵器中有1个卵。**器中的**释放出来后,进入颈卵器中,1个**与1个卵融合,形成受精卵。继而发育成胚,胚再发育成孢子体。孢子体的基足与托盘相连,吸取配子体营养。蒴柄很短,孢蒴近球形,其内产生很多孢子,还有很多弹丝。孢子散出后,萌发成具6~7个细胞的原丝体,然后发育成1个配子体。地钱多生长在*湿的墙角、溪边,或温室的潮湿地面上。为世界广布种,体内含金鱼草素、柠檬酸和糖类,可药用。 地钱提取物 Marchantia polymorpha 地钱提取物是以中国大兴安岭原始森林里所生长的野生地钱(别名,巴龙骨、脓痂草、米海苔、地梭罗、龙眼草、地浮萍、一团云、地衣)为原料,采用现代CO2超临界技术提取的以金鱼草素有效成分为主的强效综合提取物(粉剂),其含量高达25%以上,主要化学成分为金鱼草素、木犀草素(Luteolin)、莽草酸(Shikimic)、lndodeactic acid、柠檬酸、苹果酸、琥珀酸、2,3,5-Triindobenzoic acid、桂皮酸(Cinuamic acid)、葡萄糖、果糖、蔗糖和淀粉。用于解毒、祛瘀、生肌、清热。
地钱是什么植物
地钱(Marchantia polymorpha L.) 我国各地广泛分布,常见于沟旁、井边、墙脚等*湿处。配子体为绿色、扁平、叉状分枝的叶状体,生长点位于分叉凹陷处。在横切面上,可看到叶状体由多层细胞组成,其背面(上面)有一层表皮,分布有菱形或多边形的小区,各区**有一个通气孔,通向气室。表皮下方有排列疏松的同化组织,细胞内含有较多的叶绿体。同化组织下面是数层排列紧密的大型薄壁细胞,含叶绿体较少,属贮藏组织。在下表皮上,还能见到许多多细胞的鳞片和单细胞的假根,具有固着、吸收和保持水分的作用。 地钱主要以胞芽进行营养繁殖。胞芽生于叶状体背面的胞芽杯(gemma cup)中,呈绿色圆片形,两侧有缺口,下部具柄。成熟后自柄处脱落,萌发成新的植物体。 地钱的配子体为雌雄异株。有性生殖时,分别在雌雄配子体上产生伞形有柄的雌器托(颈卵器托)和雄器托(**器托)。雌器托的托盘边缘有指状**的芒线,二芒线之间有一列倒悬瓶状的颈卵器。雄器托的托盘边缘波状浅裂,内生有许多**器。成熟后的颈卵器其颈沟细胞和腹沟细胞解体,**游入颈卵器中与卵结合形成合子。合子在颈卵器内先发育成胚,再长为孢子体。孢子体成熟后,孢蒴内的孢子母细胞经过减数**发育成孢子,此外在孢蒴内,具有长条形、壁上有螺旋状增厚的弹丝。孢蒴成熟后开裂,孢子借弹丝的力量散出,在适宜的环境中萌发成雌性或雄性的原丝体,进而发育成新的雌、雄配子体(叶状体)。 苔类植物中叶状体类型常见的还有:石地钱(Reboulia hemisphaerica)、钱苔(Riccia glauca )、毛地钱(Dumortiera hirsuta);茎叶体类型常见的,如叶苔目的光萼苔(Porella platyphylla)等。 【药 名】:蛇地钱 【拼 音】:SHEDIQIAN 【来 源】:为苔藓类植物药蛇苔科植物蛇苔的全株。 【功 效】:消肿止痛,拔脓生肌。 【主 治】:治痈肿,疔疮,蛇咬伤。 【性味归经】:微甘辛,寒。入心,脾二经 【用法用量】:外用:捣烂,或研末敷。 【用药忌宜】:局部不红不热的*疽,勿用。 【别 名】:地皮斑、石皮斑、云斑、一团云、小叶蛇地钱(江西《草药手册》) 【动植物资源分布】:广布于全国各地。 【药材的采收与储藏】:全年可采。 【拉丁名】:Conocephalum conicum(L.) Dumort. 【考 证】:出自江西《草药手册》。 【中药化学成分】:含淀粉和大量的葡萄糖、果糖、蔗糖
地钱是什么类型的植物
地钱(Marchantia polymorpha L.)是苔纲,地钱科地钱属的孢子植物。植物体呈叶状,扁平,匍匐生长,背面绿色,有六角形气室,室**具一气孔;气孔烟囱形;气室内具多数直立的营养丝。腹面有紫色鳞片和假根。
雌雄异株,雄托圆盘状,波状浅裂,上面生许多小孔,孔腔内生**器,托柄较短;雌托指状或片状深裂,下面生颈卵器,托柄较长;卵细胞受精后发育成孢子体。孢子体分孢蒴、蒴柄和基足三部分。
扩展资料
地钱的配子体(即营养体)扁平、绿色、宽带状,多回二歧分枝,长5~250px,宽1~50px。配子体中部具纵向的深绿色带,边缘较薄、呈波状。配子体的背**六角形、排列整齐的气室分隔(为一层细胞)。
每室**具一气孔(*眼观为白点),孔口烟囱型,四层细胞环形排列,无闭合能力。气室内具数条直立的、只有几个细胞高的营养丝。气室的表层(即上表皮)、底层(均为一层细胞厚)和营养丝细胞内都含有椭圆形、颗粒状叶绿体,使叶状体呈绿色、光合自养。
气室的分隔不含或微含叶绿体。气室底层以下是由多层薄壁细胞构成的基本组织,主要起贮藏作用细胞内含有淀粉或油滴。下表皮亦为一层细胞,与基本组织紧密相连。下表皮上生有1~2层细胞厚的紫色鳞片和单细胞管状假根。假根内壁光滑或有突起。鳞片和假根的主要功能是固着,兼有吸收作用。
地钱是什么类型的植物
地钱(Marchantia polymorpha L.)是苔纲,地钱科地钱属的孢子植物。植物体呈叶状,扁平,匍匐生长,背面绿色,有六角形气室,室**具一气孔;气孔烟囱形;气室内具多数直立的营养丝。腹面有紫色鳞片和假根。
雌雄异株,雄托圆盘状,波状浅裂,上面生许多小孔,孔腔内生**器,托柄较短;雌托指状或片状深裂,下面生颈卵器,托柄较长;卵细胞受精后发育成孢子体。孢子体分孢蒴、蒴柄和基足三部分。
扩展资料
地钱的配子体(即营养体)扁平、绿色、宽带状,多回二歧分枝,长5~250px,宽1~50px。配子体中部具纵向的深绿色带,边缘较薄、呈波状。配子体的背**六角形、排列整齐的气室分隔(为一层细胞)。
每室**具一气孔(*眼观为白点),孔口烟囱型,四层细胞环形排列,无闭合能力。气室内具数条直立的、只有几个细胞高的营养丝。气室的表层(即上表皮)、底层(均为一层细胞厚)和营养丝细胞内都含有椭圆形、颗粒状叶绿体,使叶状体呈绿色、光合自养。
气室的分隔不含或微含叶绿体。气室底层以下是由多层薄壁细胞构成的基本组织,主要起贮藏作用细胞内含有淀粉或油滴。下表皮亦为一层细胞,与基本组织紧密相连。下表皮上生有1~2层细胞厚的紫色鳞片和单细胞管状假根。假根内壁光滑或有突起。鳞片和假根的主要功能是固着,兼有吸收作用。
地钱是什么植物?
地钱属于什么植物
古人说的地钱是什么东西
地钱(Marchantia polymorpha L.)是苔纲[1],地钱科[2]地钱属的孢子植物。植物体呈叶状,扁平,匍匐生长,背面绿色,有六角形气室,室**具一气孔;气孔烟囱形;气室内具多数直立的营养丝。腹面有紫色鳞片和假根。雌雄异株,雄托圆盘状,波状浅裂,上面生许多小孔,孔腔内生**器,托柄较短;雌托指状或片状深裂,下面生颈卵器,托柄较长;卵细胞受精后发育成孢子体。孢子体分孢蒴、蒴柄和基足三部分。
在苔藓植物世界中,地钱(Marchantia polymorpha L.)是分布最为广泛的物种之一。没有真正的根,它的假根不但具有吸收水分和无机盐的功能,也可起到固定作用;茎弱小,没有疏导组织;叶片绿色,小而薄,除进行光合作用外,还可以吸收水分和无机盐。所以假根和叶片均有吸收水分的功能。孢蒴球形,内有孢子及弹丝,成熟后,顶端作不规则开裂,孢子借弹丝在不同湿度下的屈伸运动而散布。孢子在适宜条件下萌发生成原丝体。营养繁殖常以叶状体背面的胞芽杯产生胞芽。多生于*湿而富含有机质的基质上。
有关植物的资料
中国珍稀动植物分布、数量、保护
1.保护野生动植物资源
我国幅员辽阔,地形复杂,气候多样,有着丰富的野生动植物资源。例如:我国仅高等植物就有3万多种,木本植物有7000多种。陆栖脊椎动物1800多种,其中爬行类300多种,鸟类1100多种,兽类400多种,占世界陆栖脊椎动物种类的10%。淡水鱼已见记载的近600种,海产鱼1500多种,也占世界鱼类种数的10%左右。此外,还有许多世界特有的珍稀动植物,如动物中的大熊猫、金丝猴、扬子鳄、白鳍豚,植物中的银杏、水杉、珙桐等等。
由于我们过去对合理利用野生动植物资源缺乏认识,使我国在这方面的宝贵资源遭到了严重的破坏。由于滥捕乱杀而基本绝灭的鸟兽就有野马、高鼻羚羊、白臀叶猴、白鹤、黄腹角雉等近10种;长臂猿、坡鹿、虎、白鳍豚、儒艮、扬子鳄、象等20种野生动物也正处在绝灭的边缘。许多贵重药材的药源,也由于无计划的采集而枯竭了。
野生生物的灭绝也是普遍的国际问题。据近两千年来记录的统计,有110多种兽类和130多种鸟类,已经从地球上消失了。当前,全世界有2500种植物和1000多种脊椎动物,面临着灭绝的危险。
2.我国部分珍稀动物简介
(1)大熊猫:亦称猫熊。哺*动物。体肥胖,形似熊,长约1.5米,肩高约66厘米。眼周、耳、前后肢和肩部黑色,其余均为白色。生活在2000米~4000米高山的竹林中,喜食竹子,有时也吃小动物。善于爬树,性孤独,不群栖。仅产于我国四川、陕西、甘肃的少数地方,是我国特有的珍稀动物,国家一类保护动物。
(2)朱鹮:鸟类。雄鸟体长近80厘米,雌鸟稍小。羽毛多是白色,有的部位粉红色,颈部有若干延长而下垂的柳叶形羽毛,额、眼周、头顶、嘴基部、跗跖及*露的下胫为红色。生活于沼泽、山区溪流附近,栖于高大乔木上,以蟹、蛙、小鱼、田螺、甲虫等为食。我国一类保护动物。
(3)金丝猴:亦称仰鼻猴。哺*动物。体长约70厘米,尾长与体长相等或更长些。背部有发亮的长毛,脸两侧、胸及后腿毛赤色。生活于2500米~3000米高山密林中,群栖,以野果、嫩芽、竹笋为食。分布于四川、甘肃和陕西南部。我国一类保护动物。
(4)白头叶猴:哺*动物。体长约50厘米,头小,尾较体长,四肢细长。头白,有毛冠,体背的毛较腹面长而密。生活于热带、**带阔叶林中,群栖树上,很少下地,以野果、叶、花等为食。产于我国云南、广西南部及越南北部。我国一类保护动物。(此外还有黑叶猴,也是一类保护动物。)
(5)羚牛:亦称扭角羚。哺*动物。长1.7米~2.2米,肩高1米~1.3米,重可达350公斤。尾较短,雌雄均有短角。全身棕**或深棕色,眼周黑色。一般栖于3000米~4000米高地,夜出觅食,吃青草、树枝、竹笋等。分布于我国四川、云南、陕西、甘肃等地。我国一类保护动物。
(6)白鳍豚:又称白暨豚。哺*动物。体长1.5米~2.5米,头圆,嘴长,约30厘米。体背面淡蓝灰色,腹面白色,鳍白色。生活在我国长江中下游、洞庭湖、钱塘江中。我国特产动物,国家一类保护动物。
(7)黑颈鹤:鸟类。大型涉禽,体长约1.4米。头、颈及飞羽均黑色,尾羽亦黑色,体羽灰白色,外观黑白分明,易于识别。主要栖息在生长较高水草的沼泽地,以鱼、蛙、螺、虾等为食,在青海、四川西部3500米~5000米的高山沼泽繁殖,迁徒四川、贵州、云南等地越冬。鹤类中唯一的高山种,我国一类保护动物。
(8)扬子鳄:爬行动物。长2米余,背面角质鳞有六横列。背部暗褐色,有黄斑和黄条;腹面灰色,有**小斑和横条;尾部有灰黑相间的环纹。前肢五指,无蹼;后肢四指,有蹼。*居池塘、沼泽底部,以鱼、蛙、小鸟及鼠类为食,冬季蛰居*中。分布于安徽、江苏、浙江、江西等地。我国特有,一类保护动物。
3.我国部分珍稀植物
(1)银杉:常绿乔木,高达20米。枝平列,小枝有毛。叶两型,长枝上的叶放射状散生,长4厘米~5厘米;短枝上的叶轮生,长2.5厘米,线形,下面有白色气孔带。球果。产于广西、四川、湖南、贵州等地。1956年发现,我国特有的珍贵树种。
(2)水杉:落叶大乔木,高达35米,胸径达2.5米。侧生小枝对生,羽状。叶条形,扁平,长13毫米~20毫米,交互对生成两列,羽状。球果下垂,近四棱球形或短圆筒形,长约18毫米~25毫米。产于四川、湖北、湖南等地。1941年发现,我国特有的珍贵树种。
(3)珙桐:又称水梨子。落叶乔木,高15米~20米。叶阔卵形,先端渐尖,基部心形,边缘有锯齿。球形头状花序,花序基部有两片*白色大型苞片,苞片矩圆形或卵形,长约7厘米,宽约3厘米~5厘米。我国特有,分布于四川、贵州、云南等地。开花时,白色苞片布满树梢,有如群鸽栖息,所以又有“中国鸽子树”之称。世界著名的观赏植物。
(4)人参:多年生草本植物。高30厘米~60厘米。纺锤形或圆柱形的肉质根,茎很短,掌状复叶,三至六枚轮生。花小,淡黄绿色,伞状花序。果扁球形,红色。产于我国东北、朝鲜等地,有极好的药用价值,为“关东三宝”之一
为了保护自然和自然资源,特别是保护珍贵稀有的动植物资源,保护代表不同自然地带的自然环境和生态系统,国家划出一定的区域加以保护,这样的地区就叫做自然保护区。我国已划建了400多处自然保护区,其中以保护大熊猫为主的就有10多个。1983年5月以后,邓崃山、岷山、秦岭等地熊猫分布区相继发生竹子开花枯死,严重威胁大熊猫的生存。国务院为抢救大熊猫,拨出了一笔专款,责成有关省认真做好保护工作。林业部和四川、陕西、甘肃等省先后成立了抢救大熊猫领导小组,组织了52个巡护观察组。国家还建立了一些大熊猫饲养场,用以收容、饲养受灾的大熊猫。
自然保护区的建立,不仅保护了珍贵的动植物资源,使它们得到发展,同时还可以利用自然保护区对珍稀动植物的生态和生物学特性进行研究,为引种驯化提供科学依据,为大量繁殖、培育新品种提供种源。
由于自然保护区保存了完整的自然环境和生态系统,因此对人们研究自然资源、自然历史、自然条件、生物与非生物之间的关系,以及环境保护监测活动等都有很大的价值,是人们进一步探索、深刻认识自然规律的重要基地。
从1995年开始,分别开展了野生动植物资源和湿地资源的调查;有计划地对大熊猫、金丝猴、朱huan、扬子鳄、华南虎、野马、雪豹、野驴、白唇鹿、麋鹿、海南坡鹿、丹项鹤、黑颈鹤、黄腹角雉、高鼻羚羊等60多种濒危珍稀野生动物和银杉、红豆杉、攀枝花、苏铁、金花茶、珙桐等多种珍稀植物进行分布、数量、生态和繁殖培植利用研究;开展了候鸟迁徙规律研究;开展了中国主要森林气候带生态多样性调查及生态系统演变趋势研究和被破坏的生态系统的恢复研究,已建立森林生态系统长期定位研究站11个。推广了大熊猫人工繁殖技术、丹顶鹤人工孵化技术、扬子鳄人工繁殖技术、鸟类环志技术以及森林病虫害综合防治技术,制订和推广应用了《自然保护区工程总体设计标准》、《林木种质资源保存标准》和《自然保护区经营管理档案管理模式》。国家林业局还多次举办自然保护区管理、水禽湿地保护管理、野生动植物保护管理、野生动植物进出口管理、野生动植物资源调查、野生动物驯养繁殖、自然保护区特种旅游、自然保护区信息系统管理等培训班和***,以提高在职人员保护生物多样性的管理水平。还初步建立起自然保护区信息系统。
自然保护区是指对有代表性的自然生态系统,珍稀濒危野生动植物种的天然集中分布区、有特殊意义的自然遗迹等保护对象所在的陆地、陆地水体或者海域,依法划出一定面积予以特殊保护和管理的区域。自然保护区建设对于保护自然资源和生物多样性、维持生态平衡和促进国民经济可持续发展均有着重要的战略意义。
我国的自然保护区建设始于50年代,经过近50年的努力,到2003年底,全国自然保护区已经发展到1999个,面积14398万公顷,约占国土面积的14.37%,在全国范围内初步形成了一个类型齐全、分布基本合理的自然保护区网络。
在已建立的1999个自然保护区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226个、面积8871.29万公顷,省级655个、面积3997.72万公顷,市级339个,面积426.91万公顷,县级779个、面积1102.1万公顷。并有长白山、鼎湖山、卧龙、武夷山、梵净山、锡林郭勒、博格达峰、神农架、盐城、西双版纳、天目山、茂兰、九寨沟、丰林等14个自然保护区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国际人与生物圈保护区网”;扎龙、向海、鄱阳源、东洞庭湖、东寨港、青海湖等6个自然保护区被列入《国际重要湿地名录》。这些自然保护区的建立,使我国70%的陆地生态系统种类、80%的野生动物和60%的高等植物,特别是国家重点保护的珍稀濒危野生动植物的绝大多数都在自然保护区内得到较好的保护。同时,这些自然保护区还起到了涵养水源、保持水土、防风固沙、稳定地区小气候等重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