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鞋百科给各位分享如何区分季风和气候类型的知识,其中也会对季风气候和大陆性气候有什么区别(季风气候和大陆性气候的区别)进行解释,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别忘了关注本站,现在我们开始吧!
季风气候和**性气候有什么区别
基本特征 亚洲气候具有**性气候强烈、季风气候典型,气候带俱全和气候类型复杂等突出特征。 **性气候强烈 亚洲是世界**性气候最强烈的大洲。主要表现在冬季寒冷、夏季暖热,春温高于秋温,气温年较差大。冬季1月平均气温有2/3地区在0℃以下,**东北部的维尔霍扬斯克—奥依米亚康为北半球的寒极,1月均温在-45~-50℃,绝对最低气温-71℃。夏季7月均温多在20℃以上,西南亚干荒漠区均温在35℃以上,绝对最高气温达55℃。年较差很大,寒极地区达60℃以上,绝对年较差高达101℃。此外,广大地域降水量年内季节分配不均也是**性强烈的反映。 季风气候典型 亚洲季风气候以范围广、类型多、强度大而著称。季风气候的范围,北起俄罗斯远东南部,经日本群岛、朝鲜半岛及中国东部地区,直至东南亚和南亚。季风气候类型包括温带、**带和热带季风气候,每一类型又可分出**性和海洋性两种季风气候。在亚洲季风区,盛行风向随季节而有显著的变化,1月与7月盛行风向的变化超过120°,盛行风向的平均频率超过40%。我国高校和中学地理教科书中,仅在亚洲列出了季风气候这一类型。 气候带俱全、气候型复杂 亚洲**拥有赤道带至(北)极地带的世界上所有气候带。同时,亚洲拥有除温带海洋性气候类型外的世界所有主要气候类型。亚洲高山气候的垂直带和气候类型也是最齐全的,在世界各洲中,只有北美洲可与亚洲相比,其他洲均逊色得多。 形成因素 亚洲主要气候特征的形成,是由其地理位置、面积轮廓、大气环流、洋流及地形结构诸因素相互作用、综合影响的结果。 位置、面积和**形状 特定的空间位置和庞大地域是亚洲气候特征形成的前提条件。地域所跨经、纬度之广,不仅是气候带全、气候类型复杂的基本条件,而且也导致了气候强烈的**性特点和季风气候的形成。巨大面积、完整轮廓,一方面使亚洲具有广大内陆,使**性、干燥气候范围扩大,加剧了**性程度;另一方面,造成了陆面与广阔洋面的巨大热力差异,进而导致季风气候的形成。亚洲中纬地区西接欧洲,远离大西洋,因此缺乏温带海洋性气候。 大气环流 气候特征形成的根本原因在于大气本身的状况,因为其他因子的影响都是通过大气环流活动而起作用的。亚洲的大气环流位置处在从极地到赤道的所有气压带和相应的大气活动中心及完整的北半球行星风系中。对亚洲气候起主要作用的有4个大气活动中心:即冬季**上的西伯利亚高压;夏季**上的印度低压;全年存在于北太平洋的阿留申低压(北太平洋副极地低压)和夏威夷高压(北太平洋副热带高压)。冬季,西伯利亚高压和阿留申低压都非常发育,西伯利亚高压几乎控制了全部亚洲**,成为**反气旋的中心和秉性干冷的极地**气团的源地,在其控制下形成的冬季风势力强盛,由陆地吹向海洋,加之冰洋气团南侵,致使寒潮频繁南下,多寒冷干燥晴朗天气。阿留申低压则成为西来气流的总汇,因其与西伯利亚高压间巨大的气压梯度,使东亚的冬季风势力特别强盛。夏季,**高压崩溃,印度低压形成,太平洋和印度洋的暖湿气团由海洋吹向**,热带辐合带和极锋给陆地带来丰沛雨水,天气暖热湿润,多*雨天气。冬、夏秉性迥异气团的不同影响,导致气温巨大的年较差和季风气候的形成。使亚洲**气候具有强烈的**性、典型的季风性特点。 地形结构 亚洲中高周低的地形结构一方面加剧了气候类型的复杂程度,另一方面也促进了**性气候和典型季风气候的形成。亚洲中部的高大山原和纵横分布的庞大山带,使气候类型更趋复杂化,山地高原本身形成了独特的气候类型和复杂的垂直气候带。同时,中部青藏、帕米尔高原,由于其巨大高度,使其冬为冷源,夏为热源,加强了冬、夏季风的势力,季风更加活跃强盛。高原对南亚夏季的西南季风也有很大作用,因为由于高原对西风急流的分支作用,位于青藏高原南侧的南支急流,控制着南亚西南季风的进退,只有当南支急流北跳后,西南季风才能迅速地推进到整个印度半岛。所以南亚西南季风有突发性的特点。中部被边缘山地围绕的盆地、高原,都具有典型**性气候特点,因此,扩大了**性气候的范围,加剧了**性气候的强度。 洋流 对亚洲气候影响较大的洋流有二支,一支是黑潮暖流,另一支是季风漂流。势力强大的黑潮暖流一方面使其流经的西太平洋沿岸地区的气温升高,另一方面,使途经其上的太平洋气团增温增湿,加强了东亚夏季风的势力,使其影响范围更广、程度更深,从而突出了东亚季风气候的特色。印度洋的季风漂流对南亚和中南半岛的西南季风也有很大影响。夏季,印度洋北岸的季风洋流对南亚等地气候的影响和作用与黑潮暖流所起作用基本相同。 气候类型区 亚洲的气候类型十分复杂,中学地理课本共划分出9个气候类型区,即热带雨林气候、热带季风气候、热带沙漠气候、地中海式气候、**带季风气候、温带**性气候、温带季风气候、亚寒带针叶林气候、极地气候和高山气候。和地形组合区的划分一样,气候类型区可以包含有不同的气候类型,每一气候类型也可以进一步划分出若干亚型。 亚洲各气候类型区的气候特点与其他各洲的同类型区具有共性特征(见热带雨林气候等),同时,在分布区范围、气候要素具体特点等方面又有特殊性。如亚洲的热带雨林气候主要分布在印度尼西亚群岛等地,与南美洲和非洲同类型区的气候相比,具有海洋性和季风性特色,年均温25~27℃,年较差更小,普遍在1.5℃以下,最大不超过3℃;降水的地区分布差异较大,甚至出现年降水量只有几百毫米的半干旱区,这在南美洲和非洲的同类型区是没有的。亚洲的**带、温带和寒带气候类型区,与北美洲和欧洲的同类型区相比,都表现出强烈的**性。
麻烦采纳,谢谢!
如何辨别气候类型
一、看月平均气温,确定所处的温度带,辨别大的气候类型
凡各月平均气温在20℃以上的是热带气候,凡各月平均气温在10℃以下的是寒带气候和高山高原气候,凡最冷月平均气温在0℃~10℃之间的是**带气候或者温带海洋性气候,凡最冷月平均气温在0℃以下、最热月平均气温又在15℃以上的是温带气候(但有一个特例,温带海洋性气候的最冷月平均气温大于0℃)。
二、看每月降水量及年降水量,细分三个温度带(热带、温带、寒带)下的气候类型
热带气候:热带气候中,各月降水都很多(月降水量在100mm以上的月份为多雨月份)的是热带雨林气候,各月降水都很少的是热带沙漠气候。一年有雨季(湿季)、旱季(干季)之分的是热带季风气候或者热带草原气候,区分这两种气候要一看气温、二看降水,最高气温出现在5月份、年降水量又在1500mm以上的是热带季风气候。
**带气候:**带气候中,高温期与多雨期一致,月平均气温曲线图与月降水量柱状图呈“宝塔型”的是**带季风气候和**带季风性湿润气候(有的教材上把这两种气候合并为一种气候类型);如果高温期与少雨期一致,月平均气温曲线图与月降水量柱状图呈“唇型”,则一定是地中海气候。
温带气候:温带气候中,如果高温期与多雨期一致,月平均气温曲线图与月降水量柱状图也呈“宝塔型”的,应该属于温带季风气候或者温带**性气候,区分二者的方法是看降水量:一般年降水量大于400mm、气温年温差小的为温带季风气候,否则就是温带**性气候。另外,各月降水都很均匀且夏季气温在10℃~20℃之间的是温带海洋性气候;夏季凉爽短促,冬季寒冷漫长,年降水量很少的是亚寒带针叶林气候,它是温带气候向寒带气候过渡的一种气候类型。
寒带气候和高山高原气候:其中各月平均气温都在0℃以下的是冰原气候,最热月平均气温在0℃~10℃之间的是苔原气候;凡处于低、中纬度地区的高原山地,自然景观的垂直变化显著,夏季气温又特别低的(一般低于10℃)是高山高原气候。这样,就把冰原气候、苔原气候和高山高原气候区分出来了。
总之,看气温、看降水、看气温与降水组合形成的气候特征是区分气候类型的三个关键,同学们只要从这三个方面去分析气候类型,所遇到的问题就会迎刃而解了。
三、判断气候类型时需要注意的问题
北半球陆地的最热月在7月(夏季),最冷月在1月(冬季),海洋的最热月和最冷月则各延迟一个月。由于南北半球季节相反,所以南半球的最热月和最冷月刚好和北半球相反。
四、记住容易混淆的气候类型
1.热带草原气候和热带季风气候。
二者的区别在于年降水量不同:热带季风气候的年降水量多,一般在1500mm以上,一年分旱、雨两季;热带草原气候的年降水量少,一般在750mm~1000mm之间,一年分干、湿两季。
2.热带季风气候、**带季风气候和温带季风气候。
区别在于:①最低月平均气温不同:热带季风气候最低月平均气温高于20℃,**带季风气候最低月平均气温高于0℃,温带季风气候最低月平均气温低于0℃。②降水量依次减少:热带季风气候年降水量最多,**带季风气候年降水量次之,温带季风气候年降水量最少。
五、归纳气候类型分布地区
1.只分布在北半球的气候类型或南半球缺失的气候类型有四种:热带季风气候、温带季风气候、亚寒带针叶林气候、苔原气候。
2.只分布在**东岸的气候是三种季风气候:热带季风气候、**带季风气候和温带季风气候。
3.只分布在**西岸的气候也有三种:热带沙漠气候、地中海气候和温带海洋性气候。
4.气候类型最多、最复杂的大洲是北美洲,共有11种;其次是亚洲,有10种。
5.六大洲(除南极洲外)都有的气候是:地中海气候、高山高原气候
怎么区分各种气候类型
以温度定温度带,以降水定气候类型。
各月气温均在十五度以上为热带气候(包括热带雨林气候、热带季风气候、热带沙漠气候、热带草原气候)
冬季气温在零度以上为**带(**带季风气候、地中海气候、温带海洋性气候)
冬季气温在零度以下为温带(除温带海洋性气候外)(温带**性气候,温带季风气候等)
降水分五类:全年多雨(热带雨林气候、温带海洋性气候);全年少雨(热带沙漠气候、苔原气候、冰原气候);夏雨(热带季风气候、**带季风气候、温带**性气候);冬雨(地中海气候)。
怎么区分各种气候类型
以温度定温度带,以降水定气候类型。
各月气温均在十五度以上为热带气候(包括热带雨林气候、热带季风气候、热带沙漠气候、热带草原气候)
冬季气温在零度以上为**带(**带季风气候、地中海气候、温带海洋性气候)
冬季气温在零度以下为温带(除温带海洋性气候外)(温带**性气候,温带季风气候等)
降水分五类:全年多雨(热带雨林气候、温带海洋性气候);全年少雨(热带沙漠气候、苔原气候、冰原气候);夏雨(热带季风气候、**带季风气候、温带**性气候);冬雨(地中海气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