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鞋百科给各位分享茵陈蒿干什么用的知识,其中也会对茵陈和白蒿(茵陈和白蒿的区别)进行解释,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别忘了关注本站,现在我们开始吧!

茵陈和白蒿

茵陈和白蒿不是一种植物,茵陈为菊科、牛至属,白蒿为菊科、蒿属。

在外观上,茵陈和白蒿的区别主要看叶子和花朵。茵陈的叶子很柔软而且皱缩,小裂片呈线形、卵形或是倒披针形。白蒿的下部和中部叶为宽卵形或宽卵圆形,两面长有柔软的短毛。茵陈的花朵呈头状花序,卵球形或接近球形。白蒿的花朵呈头状花序,形状接近半球形或球形。

茵陈经冬不死,春则因陈根而生,故名因陈或茵陈,至夏其苗则变为蒿,故亦称茵陈蒿。中国民间现尚有以米粉作茵陈糕、团的习惯。

茵陈作菜,要采嫩苗,老的药用是茵陈蒿。故有“二月茵陈,五月蒿”的说法。茵陈有两个采收期,春季采的习称“绵茵陈”;秋季采的习称“茵陈蒿”。茵陈入药,有清热利湿的药效。

茵陈和白蒿

茵陈

白蒿

扩展资料

白蒿,中药材名。本品为菊科植物大籽蒿的全草。功能主治为:治风寒湿痹,黄疸,热痢,疥癞恶疮。①《本经》:主五藏邪气,风寒湿痹,补中益气,长毛发令黑。疗心悬少食常饥。②孟诜:捣汁去热黄及心痛。叶干为末,夏日暴水痢,以米饮和一匙,空腹服之。又烧灰淋煎治淋沥疾。

本品为菊科植物大籽蒿的全草。

治风寒湿痹,黄疸,热痢,疥癞恶疮。

①《本经》:主五藏邪气,风寒湿痹,补中益气,长毛发令黑。疗心悬少食常饥。

②孟诜:捣汁去热黄及心痛。叶干为末,夏日暴水痢,以米饮和一匙,空腹服之。又烧灰淋煎治淋沥疾。

二年生草本,高50~150厘米。茎被白毛,多分枝。单叶耳生;有柄;2~3回羽状深裂或全裂,终裂片宽线形、线形或近披针形,先端常钝,上面绿色,毛较少,下面灰绿色,密生白毛;茎上部的叶羽状**或不**;近无柄。

头状花序半球形,径5~7毫米,有梗,下垂,排成圆锥状花序;总苞片密被白毛,最外列者线形,灰黄绿色;小花皆为管状,**,表面有腺点,全部结实,花托有毛,毛几与小花等长。瘦果小,狭长倒卵形,具纵纹,黄褐色,长不及1毫米。花期8~9月。果期9~10月。

治疗急性细菌性痢疾:取白蒿鲜草2两或干品1两,水煎。分2~3次服,每日1剂,5~7日为一疗程;或制成冲剂及片剂服用。共治100例,显效(3天内达临床治愈)70例,有效(4~7天内达临床治愈)23例,治愈率为93%。

据部分病例观察,服药后体温恢复正常平均1.35天,便次恢复正常2.12天,腹痛消失1.55天,里急后重消失1.68天;大便镜检恢复正常及细菌转*平均时间分别为3.02天和5.65天。疗效似较黄连、痢特灵、合霉素等为高。冲剂、片剂疗效似较煎剂为差。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白蒿(中药)

茵陈蒿的药用功效与作用

  茵陈蒿,为菊科类植物,幼苗一般卷曲呈团状,软绵如绒,茎跟细小,有特异的香气但是味道却有点苦。主治黄疸型肝炎。那么茵陈蒿的药用功效都有哪些呢?接下来我带大家了解一下吧。

  茵陈蒿的药用功效   茵陈蒿,具有清热的功效,对小便不利,对黄疸型肝炎有治疗作用,对肝脏具有保护作用,可以清热解毒,降血脂,降压等等。茵陈蒿,对肝有非常好的保护作用,对甲乙型肝炎有显著的疗效,可以促进胆汁的分泌,促进胆汁中肝红素等的分泌,改善微循环,还有降血压,降血脂等等,还有祛除蛔虫的作用。但是,如果茵陈蒿用量过大,也会引起不好的作用,比如头晕,恶心,干呕等等。所以合理的运用剂量治疗才能保证最好的疗效作用。

  茵陈蒿的作用   研究表明,茵陈蒿里**有许多药用作用的香豆素、黄酮素等等,茵陈蒿中还有水溶性的多肽类物质,可以增强吞噬细胞的吞噬能力以增强免疫力。茵陈蒿中的绿原酸等等也有抗凝血功能,还有多种挥发油物质可以降低血压以起到利胆的作用。茵陈蒿中的咖啡酸也有对白细胞的分泌有促进作用,从而提高免疫系统的能力。在抗病原微生物的领域中,茵陈蒿具有抑制葡萄球菌的作用,从而达到抗病原的作用。

  茵陈蒿的药理作用   利胆作用:

  本品煎剂、水浸剂、去挥发油水浸剂、挥发油、醇提取物、6,7-二甲氧基香豆素、绿原酸等均有促进胆汁分泌和利胆作用。茵陈二炔、茵陈二酮、茵陈炔内酯亦有促进胆汁分泌和排泄作用。

  对肝脏的影响:

  给予四氯化碳所致肝损害大鼠每天皮下注射茵陈煎剂0.61克,第8天作组织学检查,可见治疗组动物肝细胞肿胀、气球样变、脂肪变与坏死等均较对照组有不同程度的减轻;肝细胞糖原与核糖核酸含量有所恢复或接近正常,血清谷丙转氨酶活性显著下降,表明仍有一定的保肝作用。茵陈中某些黄酮和香豆素成分有抗四氯化碳或半*糖诱发的大白鼠肝细胞细胞毒性的作用。

  解热作用:

  实验表明,茵陈素水悬剂对大、小鼠正常体温有明显的降低作用。

  降血脂、扩张冠脉及促纤溶作用:

  实验表明,茵陈有一定的抗动脉粥样硬化作用。

  降血压作用:

  茵陈水浸液、挥发油和6,7-二甲氧基香豆素均有降血压作用。

  抗菌、消炎作用:

  体外试验证明,茵陈煎剂对金**葡萄球菌、白喉杆菌、炭疽杆菌、伤寒杆菌、甲型副伤寒杆菌、绿脓杆菌、大肠埃希菌、弗氏痢疾杆菌、志贺氏痢疾杆菌、脑膜炎双球菌、枯草杆菌等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

  对平滑肌的作用:

  茵陈煎剂和醇浸剂对离体兔肠略有兴奋作用。水浸剂可抑制犬在位与兔离体肠肌活动。挥发油可降低蛙及兔离体肠的活动与张力。精制浸液对兔未孕及豚鼠产后离体子宫有兴奋作用。对未孕豚鼠子宫的兴奋作用可为苯海拉明所拮抗。

  茵陈蒿在医学中的应用

茵陈有什么作用?

茵陈是什么?小青告诉你,原来食用茵陈有这么多好处!

茵陈和绵茵陈的区别

茵陈和绵茵陈是同一种东西。

白蒿,学名茵陈蒿,别称茵陈或绵茵陈。菊科。多年生草本植物。高达1米,多分枝。茎生叶,羽状

全裂,裂片丝状,有灰白色细柔毛,头状花序,密集成圆锥形花丛,秋季开花,总苞片三四层,卵

形;花绿**,瘦果长圆形,**。根繁殖,全草有香气。

其茎叶可入药《本草纲目》载:气味苦,平、微寒,无毒。嫩茎叶可供食用。

主治:风湿寒热邪气。热结黄疸,久服轻身益气耐老。面白长年。白兔食之仙。治通身发黄,小便不利,降低头热,去伏瘕。通关节,去滞热,伤寒用之。

扩展资料

绵茵陈食用注意事项

绵茵陈具有清湿热,退黄疸的功效,但不可以大量食用。大剂量应用可造成房室传导阻滞及室内传

导阻滞。 用量过大可引起头昏、恶心、上腹饱胀、灼热感、腹泻、急性黄疸性肝炎、急性胆道感

染,严重时出现心律不齐,甚至死亡。

治疗与解救

1、出现中毒后立即洗胃,导泻,减少毒素吸收。

2、静脉输液,纠正电解质平衡,对症治疗。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绵茵陈


本文标签属性:

一种植物:一种植物表现浓浓的秋意一段话 一种植物的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