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鞋百科给各位分享梁的基础怎么算的知识,其中也会对地梁怎么计算工程量?(地梁工程量计算公式)进行解释,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别忘了关注本站,现在我们开始吧!
地梁怎么计算工程量?
1、算混凝土的时候梁长就是梁净长度,两个**基础承台之间的距离(梁高度范围在承台范围)。即梁的混凝土量要扣除承台混凝土量。主要是扣减关系要明确。
2、算钢筋的时候要看设计说明梁是以哪个(柱还是承台)为支座,遇中间支座是否连续通过。
3、这个说明与算量有直接关系:
(1)标高可以知道与承台关系,算混凝土钢筋都用到;
(2)画图时定位;
(3)套定额有关,钢筋锚固长度有关。
施工图是原始设计的图纸,竣工图往往是有修改设计变更的,所以要按修改变更后的几合尺寸来进行计算,两者的工程量就存在了差数。地梁的支座有承台及柱,在计算工程量时都应该按净尺寸来进行,不得重复,才能达到精确。
扩展资料;
地梁的纵向钢筋应该在支座锚固,筏基地梁因之延性要求,所以纵筋的接头位置、接头百分率的控制,纵向钢筋伸入支座的锚固长度,按抗震构件的构造要求执行。
基础拉梁与基础梁-1001:拉梁的计算方法有两种:
1、取拉梁所拉结的柱子中轴力较大者的1/10,作为拉梁轴心受拉的拉力或轴心受压的压力,进行承载力计算。按此法计算时,柱基础按偏心受压考虑。基础土质较好,用此法较节约。
2、以拉梁平衡柱底弯矩,柱基础按中心受压考虑。拉梁正弯矩钢筋全部拉通,负弯矩筋有1/2拉通。此时梁的截面高度宜取下面的取值较高者。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地梁
基础梁是什么啊 土建预算中怎么算?
现有观点在基础梁的现有计算方法中,较有代表性的是以下两种:
(1)对墙下基础梁,现有观点认为,可视承台梁以上墙体为半无限平面弹性地基,基础梁与墙体(半无限弹性体)共同变形,视基础梁为桩顶荷载作用下的倒置弹性地基梁,按弹性理论求解基础梁的反力,经简化后作为作用在基础梁上的荷载,然后按普通连续梁计算内力。
(2)对柱下条形基础梁,现有观点认为,可视为弹性地基梁计算,即将桩顶反力作为集中力作用在梁上,柱为梁的支座,按普通连续梁分析其内力,桩顶反力按弹性地基架计算确定。
对于以上两种不同情况的基础梁,现有观点在计算过程中,均曾视其为弹性地基梁,所不同者,墙下基础梁视为倒置弹性地基梁,而柱下基础梁则视为弹性地基梁。但应指出的是,现有观点的以上处理方法,是与弹性地基梁的定义不符合的。
桩基础上的梁应该是地梁还是基础梁,两者有什么区别?
桩基础上的梁是基础梁。地梁和基础梁有3点不同:
一、两者的作用不同:
1、地梁的作用:与构造柱共成抗震限裂体系,减缓不均匀沉降的负作用。
2、基础梁的作用:主要起联系作用,增强水平面刚度,有时兼作底层填充墙的承托梁,不考虑抗震作用。
二、两者的计算方法不同:
1、地梁的计算方法:
(1)地梁一般指梁板式筏形基础和柱下条基中的梁,该梁的最大弯矩在上部跨中及下部支座处,纵向钢筋的接头尽量避免在内力较大的地方,选择在内力较小的部位,宜采用机械连接和搭接,不应采用现场电弧焊接。
(2)地梁的纵向钢筋应该在支座锚固,筏基地梁因之延性要求,所以纵筋的接头位置、接头百分率的控制,纵向钢筋伸入支座的锚固长度,按抗震构件的构造要求执行。
2、基础梁的计算方法:
(1)取拉梁所拉结的柱子中轴力较大者的1/10,作为拉梁轴心受拉的拉力或轴心受压的压力,进行承载力计算。按此法计算时,柱基础按偏心受压考虑。
(2)以拉梁平衡柱底弯矩,柱基础按中心受压考虑。拉梁正弯矩钢筋全部拉通,负弯矩筋有1/2拉通。此时梁的截面高度宜取下面的取值较高者。
三、两者的注意事项不同:
1、地梁的注意事项:多层框架房屋基础埋深很大时,为了减小底层柱的计算长度和底层的位移,可在±0.00以下适当位置设置基础拉梁,但不宜按构造要求设置,宜按框架梁进行设计,并按规范规定设置箍筋加密区。但就抗震而言,应采用短柱基础方案。
2、基础梁的注意事项:基础梁平面定位尺寸必须明确,基础梁支座若没有完全落在基础短柱上,即基础梁端部悬空或局部悬空时,应注明梁下以同标号同浇素砼填充,基础短柱严禁出现外凸现象。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地梁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基础梁
梁柱板模板怎么计算 需要扣除哪些部分?能详细具体点么?
先计算柱子的模板,计算公式就是周长乘以高度,单位是m^2。
其次算梁的模版,计算梁的模板的时候,用截面周长乘以长度,单位是m^2。
最后算板的模版,注意计算板的模版的量的时候算外围模版的时候一定要把与柱子连在一起的部分要扣掉,与梁相交的部分也要扣掉。
板下支模的时候,然后如果板下有梁的话,还有把梁与板相交的那部分侧面积展开剪掉。
扩展资料:
从梁的位置和直观来说,凡是与同框架柱相连,并作为其它梁的支点的梁为主梁;凡两端均与主梁连接的其它梁为次梁。从受力角度来说,传力路径总是次梁传至主梁;承担竖向力又承担水平力的梁为主梁,只承担竖向力的梁为次梁。
从刚度来说,刚度相对较大的梁为主梁,刚度相对较小的梁为次梁。主梁需考虑抗震,次梁不需考虑抗震。反映在梁的刚度、延性、强度上的要求不同。 主梁承担次梁,一般情况下,主梁高度大于或等于次梁高度,主梁支于柱或墙上,次梁支于主梁上。有时候分不出主次梁,如井式梁。
在次梁与主梁相交处,次梁顶部在负弯矩作用下发生裂缝,集中荷载只能通过次梁的受压区传至主梁的腹部。这种效应约在集中荷载作用点两侧各0.5~0.6倍梁高范围内,可引起主拉破坏斜裂缝。
为防止这种破坏,在主梁两侧设置附加横向钢筋,位于梁下部或梁截面高度范围内的集中荷载应全部由附加横向钢筋(吊筋、箍筋)承担。附加横向钢筋应布置在长度为S=2h1+3b的范围内。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主梁
在建筑工程预算中,基础梁与地圈梁是套同一子目吗?
不是,地圈梁针对的是砌体类墙体的**部分,构造配筋,一般为4根直径12的一级钢,基础梁范围较广,计算配筋。
**基础之间的基础梁的挖沟槽土方量怎么算
**基础的挖基础梁土方的计算方法有两种: 1、清单算法是按基础的垫层底面积x基坑的深度(垫层底面标高算到交付场地的标高)来计算。 2、定额算法是按基础外轮廓尺寸加工作面为基坑底面尺寸,深度加垫层底到设计地面标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