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鞋百科给各位分享怎么算不同时间段的日子的知识,其中也会对excel表格中如何计算两个日期之间的天数?(excel表格中如何计算两个日期之间的天数公式)进行解释,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别忘了关注本站,现在我们开始吧!

excel表格中如何计算两个日期之间的天数?

中国古代是怎样计算时间的?

在EXCEL中如何进行计算日期 时间的差

问题的提出:
日期时间1——2005-5-15 9:10:45
日期时间2——2005-9-16 11:10:25
计算:日期时间2-日期时间1
结果表达:“××(天) h:mm:dd”
问题分析及思路:
形如“2005-5-15 9:10:45”的日期时间数据可以用日期时间序列值表示。这个值是小数,其中整数部分表示天数,小数部分表示时间(可以转换成“时-分-秒” )。
用截尾取整函数TRUNC提取整数表示天数,用日期时间“2005-5-15 9:10:45”的序列值减去整数部分,其差表示时间的序列值。再用TXET函数把表示时间的序列值表示成“h:mm:dd”时间格式。
日期时间2-日期时间1=TRUNC()&" "&TXET()
解决方案:
假定
A2中输入日期时间1“2005-5-15 9:10:45”
B2中输入日期时间2“2005-9-16 11:10:25”
在C2中编辑公式——
=IF(OR(A2="",B2=""),"",TRUNC(B2-A2)&" "&TEXT(B2-A2-TRUNC(B2-A2),"h:mm:ss"))
公式释义:
如果(IF)A2或B2是空白单元格(""),则显示空字符("");否则返回两个日期时间差的天数(TRUNC(B2-A2))和(&)时间差(时-分-秒——TEXT(B2-A2-TRUNC(B2-A2),"h:mm:ss"))。
假设A2单元格是起始时间,B2是结束时间。在其他如C2单元格写下公式:
1、时:分:秒格式(不计算天数): =TIME(HOUR(B2-A2),MINUTE(B2-A2),SECOND(B2-A2))
2、天时分秒格式: =CONCATENATE(DATEDIF(A2,B2,"d"),"天",HOUR(B2-A2),"时",MINUTE(B2-A2),"分",SECOND(B2-A2),"秒")
3、时分秒格式(将天数转换成小时): =CONCATENATE(DATEDIF(A2,B2,"d")*24+HOUR(B2-A2),"时",MINUTE(B2-A2),"分",SECOND(B2-A2),"秒")
4、全都换算成秒: =DATEDIF(A2,B2,"d")*24*3600+HOUR(B2-A2)*3600+MINUTE(B2-A2)*60+SECOND(B2-A2)

中国的日历是怎么算的!!???

干支纪年法

如甲子为第一年,乙丑为第二年,丙寅为第三年……六十年为一周。一周完了,再由甲子年起,周而始,循环下去。例如1929年是农历己巳年,1930年是农历庚午年……到1989年又是农历己巳年。我们在日历上看到的己巳年、庚午年,就是按干支纪年这种方法排列下来的。阳历年份除以60的余数减3便得该年农历干支序号数,再查上面的干支便是干支年纪。如果序号数小于、等于零则于支序号数加60。例如,求1991年干支;1991÷60=33余11,年干支序号数=11-3=8。查干支表知该年为辛未年。又如求1983年干支:1983÷60=33余3,干支序号=3-3=0,加上60,查干支表知该年为癸亥。

公元1年和干支年根本没有任何关系。一个西方记年,一个东方中国记年。
但我可以告诉你它们之间的关系。
你听说过“黄帝纪年法”吗?今年是黄帝纪年4702年,我国的干支历法就是从黄帝元年开始的,你可以算一下,黄帝元年是哪一年----应该是甲子年(注意,没有公元0年)

古代人是怎么计算时间的?

excel表格中如何计算两个日期之间的天数?

古代人计算时间方法如下:1、夜半,又名子夜、中夜:十二时辰的第一个时辰。(北京时间23时至01时)。

2、鸡鸣,又名荒鸡:十二时辰的第二个时辰。(北京时间01时至03时)。

3、平旦,又称黎明、早晨、日旦等:时是夜与日的交替之际。(北京时间03时至05时)。

4、日出,又名日始、破晓、旭日等:指太阳刚刚露脸,冉冉初升的那段时间。(北京时间05时至07时)。

5、食时,又名早食等:古人“朝食”之时也就是吃早饭时间,(北京时间07时至09时)。

6、隅中,又名日禺等:临近中午的时候称为隅中。(北京时间09 时至11时)。

7、日中,又名日正、中午等:(北京时间11时至13时)。

8、日昳,又名日跌、日央等:太阳偏西为日跌。(北京时间13时至15时)。

9、哺时,又名日铺、夕食等:(北京时间15食至17时)。

10、日入,又名日落、日沉、傍晚:意为太阳落山的时候。(北京时间17是至19时)。

11、黄昏,又名日夕、日暮、日晚等:此时太阳已经落山,天将黑未黑。天地昏黄,万物朦胧,故称黄昏。(北京时间19时至21时)。

12、人定,又名定昏等:此时夜色已深,人们也已经停止活动,安歇睡眠了。人定也就是人静。(北京时间21时至23时)。

古代的时间是怎么分的 都是几点到几点是什么时候段

一天十二个时辰
【子时】夜半,又名子夜、中夜:十二时辰的第一个时辰.(北京时间23时至01时).
【丑时】鸡鸣,又名荒鸡:十二时辰的第二个时辰.(北京时间01时至03时).
【寅时】平旦,又称黎明、早晨、日旦等:时是夜与日的交替之际.(北京时间03时至05时).
【卯时】日出,又名日始、破晓、旭日等:指太阳刚刚露脸,冉冉初升的那段时间.(北京时间05时至07时).
【辰时】食时,又名早食等:古人“朝食”之时也就是吃早饭时间,(北京时间07时至09时).
【巳时】隅中,又名日禺等:临近中午的时候称为隅中.(北京时间09 时至11时).
【午时】日中,又名日正、中午等:(北京时间11时至13时).
【未时】日昳,又名日跌、日央等:太阳偏西为日跌.(北京时间13时至15时).
【申时】哺时,又名日铺、夕食等:(北京时间15食至17时).
【酉时】日入,又名日落、日沉、傍晚:意为太阳落山的时候.(北京时间17是至19时).
【戌时】黄昏,又名日夕、日暮、日晚等:此时太阳已经落山,天将黑未黑.天地昏黄,万物朦胧,故称黄昏.(北京时间19时至21时).
【亥时】人定,又名定昏等:此时夜色已深,人们也已经停止活动,安歇睡眠了.人定也就是人静.(北京时间21时至23时).
一个时辰相当于现在2个小时

子时 丑时 寅时 卯时 辰时 巳时 午时 未时 申时 酉时 戌时 亥时具体是什么时间,这个是怎么算的

子时(23时至01时):夜半,又名子夜、中夜:十二时辰的第一个时辰。

丑时(01时至03时):鸡鸣,又名荒鸡:十二时辰的第二个时辰。

寅时(03时至05时):平旦,又称黎明、早晨、日旦等:时是夜与日的交替之际。

卯时(05时至07时):日出,又名日始、破晓、旭日等:指太阳刚刚露脸,冉冉初升的那段时间。

辰时(07时至09时):食时,又名早食等:古代中国人民“朝食”之时也就是吃早饭时间。

巳时(09 时至11时):隅中,又名日禺等:临近中午的时候称为隅中。

午时(11时至13时):日中,又名日正、中午等。

未时(13时至15时):日昳,又名日跌、日央等:太阳偏西为日跌。

申时(15时至17时):哺时,又名日铺、夕食等。

酉时(17时至19时):日入,又名日落、日沉、傍晚:意为太阳落山的时候。

戌时(19时至21时):黄昏,又名日夕、日暮、日晚等:此时太阳已经落山,天将黑未黑。天地昏黄,万物朦胧,故称黄昏。

亥时(21时至23时):人定,又名定昏等定,又名定昏等:此时夜色已深,人们也已经停止活动,安歇睡眠了。人定也就是人静。

一日有十二时辰(一时辰合现代2小时),一时辰有八刻(一刻合现代15分钟),一刻有三盏茶(一盏茶合现代5分钟),一盏茶有两炷香(一炷香合现代2分30秒),一炷香有五分(一分合现代30秒),一分有六弹指(一弹指合现代5秒),一弹指有十刹那(一刹那合现代0.5秒)。

扩展资料:

十二时由十二个特定的时间名词构成。人们可以从先秦时代的中国古籍中溯寻出这些词语的渊源。汉代之前,这些称谓多有不同,直到汉代太初年间,中国实行了太初历,“其以一日分十二时,而以干支为纪”。

十二时表时独特、历史悠久,是中华民族对人类天文历法的一大杰出贡献,也是灿烂的中华文化瑰宝之一。

十二时的第一个时辰,就叫“夜半”。人们最早把“夜半”作为时间名词来使用的例子,见于《左传·哀公十六年》:“醉而送之,夜半而遣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