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鞋百科给各位分享酶的标准是多少的知识,其中也会对果胶酶活力测定的国家标准方法是什么?(果胶酶酶活力测定的简便方法)进行解释,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别忘了关注本站,现在我们开始吧!
果胶酶活力测定的国家标准方法是什么?
4.2 果胶酶活力测定
4.2.1 原理
果胶酶水解果胶,生成半*糖醛酸。半*糖醛酸具有还原性糖醛基,可用次亚碘酸法定量测定,以此来表示果胶酶的活性。
4.2.2 试剂和溶液
a.果胶粉(Sigma公司出品) 10g/L水溶液
称取果胶粉1.0000g,精确至0.0002g,加水溶解,煮沸,**。如有不溶物则需进行过滤。pH至3.5,用水定容至100ml,在冰箱中贮存备用。使用时间不超过三天;
b.硫代硫酸钠标准溶液c(Na2S2O3)=0.05mol/L 按GB 601配制与标定 0.1mol/L溶液。使用时准确稀释一倍;
c.碳酸钠溶液c(1/2Na2CO3)=1mol/L 按GB 601配制;
d.碘标准溶液c(1/2I2)=0.1mol/L 按GB 601配制与标定,贮存于棕色瓶中;
e.硫酸溶液c(1/2H2SO4)=2mol/L 取***(d=1.84)5.6ml,缓慢加入适量水中,**后用水定容至100ml,摇匀;
f.可溶性淀粉指示液(10g/L) 按GB 603配制;
g.0.1mol/L柠檬酸—柠檬酸钠缓冲液(pH=3.5)
甲液 称取柠檬酸(C6H8O7·H2O)21.01g,用水溶解并定容至1000mL;
乙液 称取柠檬酸三钠(C6H5Na3O7·2H2O)29.41g,用水溶解并定容至1000ml;
取甲液140ml、乙液60ml,混匀,缓冲液的pH应为3.5(用pH计调试)。
4.2.3 仪器
a.比色管 25ml;
b.恒温水浴 50±0.2℃;
c.容量瓶 25ml、50ml、100ml、200ml、250ml;
d.碘量瓶 250ml;
e.吸管 1ml、5ml;
f.滴定管 25ml。
4.2.4 试验程序
4.2.4.1 制备酶液
a.固体酶 用已知重量的50ml小烧杯,称取样品1.0000g,精确至0.0002g,以少量柠檬酸—柠檬酸钠缓冲液(pH=3.5)溶解,并用玻璃棒捣研,将上清液小心倾入适当的容量瓶中,沉渣再加少量缓冲液,反复捣研3~4次,最后全部移入容量瓶,用缓冲液定容,摇匀,以四层纱布过滤,滤液供测试用;
b.液体酶 准确吸取浓缩酶液1.00ml于一定体积的容量瓶中,用柠檬酸—柠檬酸钠缓冲液(pH=3.5)稀释定容;
c.固体酶或浓缩酶液均须按附录A要求,准确稀释至一定倍数,酶液浓度应控制在消耗0.05mol/L硫代硫酸钠标准溶液(A-B)之差在0.5~1.0ml范围内。必要时可先做预备试验。
4.2.4.2 测定
a.于甲、乙两支比色管中,分别加入10g/L果胶溶液5ml,在50±0.2℃水浴中预热5~10min;
b.向甲管(空白)中加柠檬酸—柠檬酸钠缓冲液(pH=3.5)5ml;乙管(样品)中
加稀释酶液1ml、柠檬酸—柠檬酸钠缓冲液(pH=3.5)4ml,立刻摇匀,计时。在此温度下准确反应0.5h,立即取出,加热煮沸5min终止反应,**;
c.取上述甲、乙管反应液各5ml放入碘量瓶中,准确加入1mol/L碳酸钠溶液1ml、0.1mol/L碘液5ml,摇匀,于暗处放置20min;
d.取出,加入2mol/L硫酸溶液2ml,用0.05mol/L硫代硫酸钠标准溶液滴定至浅**,加淀粉指示液3滴,继续滴定至蓝色刚好消失为其终点,记录甲管(空白)、 乙管(样品)反应液消耗硫代硫酸钠标准溶液的体积。同时作平行样品测定。
4.2.5 试验结果的计算
1g酶粉或1ml酶液在50℃、pH3.5的条件下,1h分解果胶产生1mg半*糖醛酸为一个酶活单位。
10
X=(A-B)×c×0.51×194.14×n×—————=(A-B)×c×n×396.05 .......(1)
5×1×0.5
式中X——样品的酶活力,u/g(u/ml);
A——空白消耗硫代硫酸钠标准溶液的体积,ml;
B——样品消耗硫代硫酸钠标准溶液的体积,ml;
c——硫代硫酸钠标准溶液的浓度,mol/L;
0.51——1毫摩尔硫代硫酸钠相当于0.51毫摩尔的游离半*糖醛酸;
194.14——半*糖醛酸的毫摩尔质量,mg;
n——酶液稀释倍数;
10——反应液总体积,ml;
5——滴定时取反应混合物的体积,ml;
1——反应时加入稀释酶液的体积,ml;
0.5——反应时间,h。
所得结果应表示至整数。
注:果胶暂定用Sigma公司产品为标准底物。若购不到,使用其他厂产品时, 必须作对照试验。
4.2.6 结果的允许差
平行试验,滴定时消耗硫代硫酸钠标准溶液的体积(毫升)不得超过0.05ml。
四岁小孩心肌酶谱表的标准值是多少
病情分析:
这位朋友您好,心肌酶怎搞提示存在心肌炎,儿童与**的标准是相同的
指导意见:
您好,心肌酶检查的项目中,最有意义的是肌酸激酶,正常值是24-195;肌酸激酶同工酶正常值是0-24,超过这个范围提示心肌受损
为什么碱性磷酸酶(ALP)有的标准是40-129U/L,有的是100-290U/L
这个指标不同时期的参考值不同,小孩和青少年的参考范围高,应为他们正处于生长发育的阶段ALP可以反应骨质生长的情况
谷丙转氨酶、Y-谷氨酰转移酶正常值是多少?
你好:
现在谷丙转氨酶和谷氨酰转移酶正常值为0--40!
你现在肝功能异常,可能由药物、饮食、生活不规律、感染等引起!
若服用药物暂停;
不能熬夜,按时作息,注意休息;
忌烟酒,少吃辛辣、油腻、高脂肪食物,低盐饮食;
多吃些水果蔬菜,谷物类。。。
建议做一个肝胆B超和乙肝五项检查。
定期复查!
我的体检报告中碱性磷酸酶高,其值是163,而标准是40-150,是什么原因引起的?
可能是你近期的食物中含有磷元素比较多,如海鲜类,以及含有磷酸根的其他食品(可乐)。只是高出很少,不碍事的,这只是暂时的超标。如果一直偏高,就要改变饮食习惯和作息规律了,问题不大。
碱性磷酸酶是广泛分布于人体肝脏、骨骼、肠、肾和胎盘等组织经肝脏向胆外排出的一种酶。
碱性磷酸酶升高主要见于:
1.肝胆疾病:阻塞性黄疸、原发性肝癌、继发性肝癌、胆汁淤积性肝炎等。
2.由于骨组织中此酶亦很活跃。因此,孕妇、骨折愈合期、骨软化症。佝偻病、骨细胞癌、骨质疏松等血清碱性磷酸酶会升高。
3.白血病、甲状腺机能亢进时,血清碱性磷酸酶亦可升高。
如果有条件可以做一下碱性磷酸酶同功酶,或者要求医院用热稳定试验鉴别是来自肝脏还是来自骨骼。
碱性磷酸酶高原因很多,如生理性增高,如孕妇,生长发育的孩子也同样会出现增高的现象,还有就是缺钙,肝炎等.
如果是15岁正是生长发育的年龄,增高也是正常现象 。缺钙,肝炎,肿瘤等等.
年轻人一般就是前3种原因可能性比较大,建议检查一下肝炎标志物,如果没有问题,可能就是生理原因,定期监测看这项结果,如果一直稳定并且随着时间的延长有所下降就是正常的了.
液化酶对淀粉的作用情况? 糖化酶对淀粉的作用情况?
糖化酶(葡萄糖淀粉酶)
1)作用点: 糖化酶(葡萄糖淀粉酶)对淀粉的水解作用是从淀粉的非还原性末端开始,依次水解α一1,4葡萄糖苷键,顺次切下每个葡萄糖单位,生成葡萄糖。
葡萄糖淀粉酶专一性差,除水解α一1,4葡萄糖苷键外,还能水解。α一1,6键和α一1,3键,但后两种键的水解速度较慢,由于该酶作用于淀粉糊时,糖液黏度下降较慢,还原能力上升很快,所以又称糖化酶,不同微生物来源的糖化酶对淀粉的水解能力也有较大区别。
2)酶原和性质: 不同来源的葡萄糖淀粉酶在糖化的最适温度和pH值上存在一定的差异。其中,黑曲霉为55~60℃,pH值3.5~5.O;根霉50~55℃,pH值4.5~5.5;拟内孢霉为50℃,pH值4•8~5•0。糖化时间根据相应淀粉糖质量指标中DE值的要求而定,一般为12~48 h;糖化温度一般采用55℃以上可避免长时间保温过程中细菌的生长;糖化pH值一般为弱酸性,不易生成有色物质,有利于提高糖化液的质量。
α-淀粉酶(液化酶)
1)作用点: α一淀粉酶属内切型淀粉酶,它作用于淀粉时从淀粉分子内部以随机的方式切断α一1,4糖苷键,但水解位于分子中间的α一1,4键的概率高于位于分子末端的α一1,4键,a一淀粉酶不能水解支链淀粉中的α一1,6键,也不能水解相邻分支点的α一1,4键;不能水解麦芽糖,但可水解麦芽三糖及以上的含α一1,4键的麦芽低聚糖。由于在其水解产物中,还原性末端葡萄糖分子中C,的构型为α一型,故称为α一淀粉酶。
α一淀粉酶作用于直链淀粉时,可分为两个阶段,第一个阶段速度较快,能将直链淀粉全部水解为麦芽糖、麦芽三糖及直链麦芽低聚糖;第二阶段速度很慢,如酶量充分,最终将麦芽三糖和麦芽低聚糖水解为麦芽糖和葡萄糖。α一淀粉酶水解支链淀粉时,可任意水解α一1,4键,不能水解α一1,6键及相邻的α一1,4键,但可越过分支点继续水解α一1,4键,最终水解产物中除葡萄糖、麦芽糖外还有一系列带有α一1,6键的极限糊精,不同来源的α一淀粉酶生成的极限糊精结构和大小不尽相同。
2)酶源 来源于芽孢杆菌的α一淀粉酶水解淀粉分子中的α一1,4键时,最初速度很快,淀粉分子急速减小,淀粉浆黏度迅速下降,工业上称之为“液化”。随后,水解速度变慢,分子继续断裂、变小,产物的还原性也逐渐增高,用碘液检验时,淀粉遇碘变蓝色,糊精随分子由大至小,分别呈紫、红和棕色,到糊精分子小到一定程度(聚合度小于6个葡萄糖单位时)就不起碘色反应,因此实际生产中,可用碘液来检验α一淀粉酶对淀粉的水解程度。
3)酶的性质 α一淀粉酶较耐热,但不同来源的α一淀粉酶具有不同的热稳定性和最适反应温度。目前市售酶制剂中,以地衣芽孢杆菌所产α一淀粉酶耐热性最高,其最适反应温度达95℃左右,瞬间可达105~110℃,因此该酶又称耐高温淀粉酶。由枯草杆菌所产生的α一淀粉酶,最适反应温度为70℃,称为中温淀粉酶。来源于真菌的α一淀粉酶,最适反应温度仅为55℃左右,为非耐热性α一淀粉酶,一般作为糖化酶使用。
一般而言,工业生产用α一淀粉酶均不耐酸,当pH值低于4.5时,活力基本消失。在pH值为5.O~8.0之间较稳定,最适pH值为5.5~6.5。不同来源的α一淀粉酶在此范围内略有差异。
不同来源的α一淀粉酶均含有钙离子,钙与酶分子结合紧密,钙能保持酶分子最适空间构象,使酶具有最高活力和最大稳定性。钙盐对细菌α一淀粉酶的热稳定性有很大的提高,液化操作时,可在淀粉*中加少量Ca2+,对α一淀粉酶有保护作用,可增强其耐热力至90~C以上,因此最适液化温度为85~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