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鞋百科给各位分享北宋一匹绢多大的知识,其中也会对南宋时一匹绢大概价值多少贯?(古代一匹绢是现在的多少)进行解释,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别忘了关注本站,现在我们开始吧!
南宋时一匹绢大概价值多少贯?
北宋末年,绢价每匹约在一千四五百文,南宋最初绢价也维持在这个水平。
之后绢一般市价每匹约2贯多。宋代一贯为770文,绢价每匹约一千五百文到两千文。如果折帛纳输的话,那么绢价有时就高得离谱了,比如战时缺饷,每匹最多时可达九贯五百文。
北宋山水画用的是熟绢还是生绢?
都用。
绢是—种丝织制品。中国画用绢有生绢和熟绢两种。生绢功能像生宣纸,色或墨画上去简单渗化。熟绢上过胶矾水,像熟宣纸,运用起来比熟宣纸感受细腻润泽。保管时要密封好,避免漏矾与虫蛀。
宋代的山水画多用绢,钩勒精细,刻画严谨,用墨则层层渲染凝重恬静。可以说中国山水画的技法融洽宋、元已然大成。元以后明清两朝山水画明显逊于宋元。
北宋1两银子值多少?
北宋时期的货币体系是以铜钱为主,辅以银、金、绢等贵重物品作为交易媒介。在北宋时期,一两银子的价值因时代和地区而异。
一般来说,北宋时期一两银子相当于几十文到几百文铜钱不等。根据历史文献记载,北宋中期(11世纪中叶)的一两银子价值大约是300-500文铜钱左右;而到了北宋晚期(12世纪),由于通货膨胀和物价上涨等因素的影响,一两银子的价值已经上升到了800-1000文铜钱以上。
需要注意的是,由于历史记载不够完整和精确,以及不同地区和时期的经济发展状况和货币流通情况不同等原因,对北宋一两银子的实际价值进行准确估算是比较困难的。
北宋每年供辽国多少供品?
北宋对辽的岁贡标准,是每年银20万两,绢30万匹。也就是说,这79年间,北宋向辽国输送的财物,共计银1580万两,绢2370万匹。两个时间段的数据加起来,一共是1963万两银子,3133万匹绢。
北宋三费是哪三费?
三费是道场斋醮、多建寺观、靡费公用。
宋祁知成都时,过着奢靡无度的生活。终日沉湎女色,每顿饭不少于三十六个菜,家里已经有了三十二个侍女了,却还拈花惹草。后来包拯**他,说他宴饮过度,生活**,不配担任三司使。皇帝才罢免了他,并降职到郑州。
重修岳阳楼的滕子京,浪费**十六万贯。**吃喝已成风气。
在宋朝为官的俸禄有多少?
宋朝官员的俸禄比较丰厚,和明朝相比,宋宰相收入是明朝五倍。一宋的奉禄包括了衣,食,住,行等各方面,甚至连仆役都有,每人每年粮食折钱3000文,绸绢每匹折一贯,布每匹350文等。二宋初基本沿袭后周之制,采用俸户制。
宋朝官员俸禄根据其级别有不同,但宋代官员的(工资收入)俸禄大约是历代王朝里最高的。据《宋史·职官志》记载,宋代官员俸禄大体可分为“正俸”、“加俸”、“职田”三大类。
宰相、枢密使一级的**,每月俸钱三百千 (即三百贯),春、冬服各绫二十匹、绢三十匹、绵百两,禄粟月一百石;地方州县官员,大县(万户以上)县令每月二十千,小县县令每月十二千,禄粟月五至三石。
正俸之外,还有各种补贴,如茶、酒、厨料、薪、蒿、炭、盐诸物、喂马的草料及随身差役的衣粮、伙食费等均由**埋单,数量也相当可观。
宰相,枢密使每月人奉料300贯,衣料20匹,冬棉100两。每月禄粟各100石等。元丰改制,又有加增。三宋真宗时外任官员不能携带家人,而家人赡养费则由官府财政供应,米,面,肉等,还有招待费,而且上不封顶,用尽续给,不限年月,可见待遇多高啊!四来换算一下,以2000个铜钱折一两银子,太平时期米价,是一石六百至三百钱,一两基本上可买四一八石大米,以宋石66公斤算,一两银子相当于人民币近九百二十四到一千八百四十八元。
扩展资料
宋朝官制
宋朝**体制的主要特点是加强**集权,在职官制度上,**集权、百官权力分散、重文(治)抑武(官)。宋朝官制,以元丰改制为界限,改制前、后各为一阶段,南宋又为一大阶段。宋代设中书、枢密、三司分掌政、军、财三大务,宰相之权为枢密使、三司使所分取。
宰相、枢密使、三司使三者的事权不相上下,不相统摄。中枢官制是**集权的轴心,官称和实职的分离,使朝廷内外大批官员无所事事,三省六部多有更迭,握有最高行政权者是“宰执”。
宋代******集权达到前所未有的程度,基本上消除了造成封建割据和威胁皇权的种种因素。为了防范文臣、武将、女后、外戚、宗室、宦官等六种人的专权**,宋朝廷制订出一整套集中政权、兵权、财权、司法权等各种制度。可以说,******集权的加强是从宋代逐步发展的。
古代俸禄
俸禄是古代皇朝**按规定给予各级官吏的报酬。主要形式有土地、实物、钱币等。中国古代俸禄制度的发展可分为三个时期。商周时期因官职同爵位相一致,并且世代相袭,俸禄实际上是封地内的经济收入(不包括上缴给**的部分) 。
譬如,北宋大中祥符元年之前、北宋真宗大中祥符元年(1008年)到元丰改制前、北宋元丰改制之后、南宋——以上四个时期的官员俸禄水平与具体俸禄制度是各不相同的。再譬如,宋代官员俸禄的支给,有“折变”等具体的操作办法。这些操作办法,对官员实际收入的影响甚大,以至于“全部或多数俸禄以现钱支给”成为了宋代的一种特殊的优待、奖励手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