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鞋百科给各位分享负荷的功率标准值怎么算的知识,其中也会对怎样计算用电负荷(用电总负荷的简单计算)进行解释,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别忘了关注本站,现在我们开始吧!

怎样计算用电负荷

计算公式:

主要计算公式有: 有功功率: P30 = Pe·Kd 无功功率: Q30 = P30 ·tanφ

怎样计算用电负荷

视在功率: S3O = P30/Cosφ

计算电流: I30 = S30/√3UN

其中:Pe为设备容量,Kd为需要系数,即用电设备组的需要系数,为用电设备组的半小时最大负荷与其设备容量的比值。cosφ为用电设备组的平均功率因数 ,Un为用电设备组的额定电压。

计算方法:

负荷计算的方法有需要系数法、利用系数法、单位指标法等几种。

1、需要系数法。用设备功率乘以需要系数和同时系数,直接求出计算负荷。这种方法比较简便,应用广泛,尤其适用于配、变电所的负荷计算。

2、利用系数法。采用利用系数求出最大负荷班的平均负荷,再考虑设备台数和功率差异的影响,乘以与有效台数有关的最大系数得出计算负荷。这种方法的理论根据是概率论和数理统计,因而计算结果比较接近实际。适用于各种范围的负荷计算,但计算过程稍繁。

3、单位面积功率法、单位指标法、单位产品耗电量法。前两者多用于民用建筑,后者用于某些工业建筑。在用电设备功率和台数无法确定时,或者设计前期,这些方法是确定设备负荷的主要方法。

4、除采用以上的方法外,还有二项式法以及近年国内出现的abc法、变值需要系数法等。这些方法有的已被其他方法代替,有的是利用系数法的简化,还有的实用数据不多,未能推广。

单位面积功率法、单位指标法和单位产品耗电量法多用于设计的前期计算,如可行性研究和方案设计阶段;需要系数法、利用系数法多用于初步设计和施工图设计。

拓展资料:

计算负荷计算负荷也称需要负荷或最大负荷。计算负荷是一个假想的持续负荷,其热效应与同一时间内实际变动负荷所产生的最大热效应相等。在配电设计中,通常采用30分钟的最大平均作为按发热条件选择电器或导体的依据。

怎样计算电线的负荷?

一般可以按下列公式计算:平方数×8=电流数,功率则为 220×平方数×8 ,这种计算方式是有足够裕度的,电线的载流率跟许多条件有关,如材质、电线种类、使用条件、连接等,因此最大值很难说的确切。

导线的截面积所能正常通过的电流,可根据其所需要导通的电流总数进行选择,一般可按照如下顺口溜进行确定:十下五,百上二,二五三五四三界,柒拾玖五两倍半,铜线升级算。

一般负载(也可以成为用电器,如点灯、冰箱等等)分为两种,一种式电阻性负载,一种是电感性负载。 对于电阻性负载的计算公式:P=UI 。

根据负载的电流来计算功率的,1.5平方的铜芯电缆最大能承载接近25A电流的,可用于三相动力设备额定电压380V的2.5KW以下的电机),可用于单相照明等(额定电压220V)设备,每相能承载2.5KW以下的单相设备的。

对于日光灯负载的计算公式:P=UIcosф,其中日光灯负载的功率因数cosф=0.5。 不同电感性负载功率因数不同,统一计算家庭用电器时可以将功率因数cosф取0.8。

设备的负荷率是怎样计算的?

设备的负荷率是怎样计算的?正常工作时间是1天20小时。高峰时间是1天24小时按每天平均21小时计算,一个月按26.5天算,每月设备要运转26.5×21=556.5(小时),15000/556.5=27(件/小时)设备的负荷每小时是27。当采用需要系数法和二项式法计算负荷时,应统一换算到负载持续率ε为25%下的有功功率。

公式:225.0r r r r N P P P εε==kW (5-2-1)

进行负荷计算时,需将用电设备按其性质分为不同的用电设备组,然后确定设备功率。用电设备的额定功率r P 或额定容量r S 是指铭牌上的数据。对于不同负载持续率下的额定功率或额定容量,应换算为统一负载持续率下的有功功率,即设备功率N P 。

短时或周期工作制电动机(如起重机用电动机等)的设备功率是指将额定功率换算为统一负载持续率下的有功功率。

发电机输出功率怎么计算

计算公式P=U·I

对于纯电阻电路,计算电功率还可以用公式P=I^2*R和P=U^2 /R。

电功率和电流的关系:家庭电路中,电压U=220V是一定的。因为I=P/U,所以用电器的总功率P越大,电路中的总电流I就越大。若电路中的总电流超过安全值,保险丝就容易烧坏。因此,家庭电路中不要同时使用多个大功率的用电器。

扩展资料

物理学里功率P=功J/时间t,单位是瓦w,我们在媒体上常常看见的功率单位有kW、Ps、hp、bhp、whpmw等,还有意大利以前用的cv,在这里边千瓦kW是国际标准单位,1kW=1000W,用1秒做完1000焦耳的功,其功率就是1kw。日常生活中,常常把功率俗称为马力,单位是匹,就像将扭矩称为扭力一样。

在汽车领域,最大的做功机器就是引擎,引擎的功率是由扭矩计算出来的,而计算的公式相当简单:功率(w)=2π×扭矩(Nm)×转速(rpm)/60,简化计算后成为:功率(W)=扭矩(Nm)×转速(rpm)/9.549。

由于英制与公制的不同,对马力的定义基本上就不一样。英制的马力(hp)定义为:一匹马于一分钟内将200磅(lb)重的物体拉动165英尺(ft),相乘之后等于33,000lb-ft/min;而公制的马力(PS)定义则为一匹马于一分钟内将75kg的物体拉动60米,相乘之后等于4500kg.g.m/min。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电功率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功率

建筑电气图纸右上角功率计祘是怎样计祘出来的

你是指的配电箱或者配电屏系统图上的功率吧,当然是按该配电箱或者配电屏所带的负荷计算出来的,简单的说就是把它所带的负荷都加起来,然后乘一些系数,得到最后的计算负荷,具体算法你可以看看《工业与民用配电设计手册》上的相关章节,主要有需要系数法和利用系数法。

线路负荷的计算方法

三相四线不平衡负荷电流的计算:

三相四线系统中,如果是不平衡的三相负载,那么它的各相电流及功率只有单相计算,它的单相功率计算公式为P=U相*I相*cos.然后三相功率相加即是总功率。同理反之依据此公式如果知道单相功率也可求得相电流。

单相负荷电流计算方法:

如果是用在单相电热器具,如电灯、电炉等就是用 功率(W)÷ 电压(220V)=电流(A)比如100W的电灯,就是用100瓦÷220V=0.46A。

扩展资料

负荷指的是导线、电缆和电气设备(变压器,断路器等)中通过的功率和电流。

该负荷不是恒定值,是随时间而变化的变动值。因为用电设备并不同时运行,即使同时运行,也并不是都能同时达到额定容量。

另外,各用电设备的工作制也各有不同,有长期、短时、重复短时之分结果并不科学。要么过大,使设备欠载,不经济;要么过小,出现过载运行,导致过热绝缘损坏、线损增加,影响导线、电缆或电气设备的安全运行,严重时,会造成火灾事故。

参考资料

百度百科-负荷

根据计算负荷怎样选择变压器的容量

在效率最高点变压器的负荷率为63%~67%之间。

变压器容量应根据计算负荷选择。确定一台变压器的容量时,应确定变压器的负荷率。变压器当空载损耗等于负荷率平方乘以负载损耗时效率最高,在效率最高点变压器的负荷率为63%~67%之间,对平稳负荷供电的单台变压器,负荷率在85%左右。

当安装两台及以上主变时,每台容量的选择应按照其中任何一台停运时,其余的容量至少能保证所供一级负荷或为变电所全部负荷的60~75%,通常一次变电所采用75%,二次变电所采用60%。

扩展资料:

变压器设置要求规定:

1、各变压器的一次和二次额定电压必分别相等。一次高压均为10kV,低压均为0.4kV。其误差不应大于±5%。如果两台变压器的变压比不同,则必然在二次绕组内产生环流,很容易导至变压器过热而烧毁。

2、由于并联运行的变压器的负荷是按照其阻抗电压值成反比例分配的,阻抗电压小的变压器必然会因为分配的电压过高而损坏,允许差值为不大于±10%。

3、并联的各变压器的变压器的额定容量也应该相似,容量之比不宜超过1:3。这主要是因为变压器的容量相差过大会因内部阻抗不同或其他特性不而产生环流,而影响变压器的使用寿命。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主变压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