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鞋百科给各位分享噻虫嗪有哪些副作用的知识,其中也会对请教,噻虫嗪和噻虫胺的优缺点(噻虫嗪和噻虫胺哪个更好)进行解释,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别忘了关注本站,现在我们开始吧!

请教,噻虫嗪和噻虫胺的优缺点

噻虫嗪的强内吸性可以算作一个优点,另外价格低也可以算作一个,除此真没多大优点了,其实本来药是个好药,但是吡虫啉的滥用使得噻虫嗪的交互抗性很高,现在市场已经很不好了 ,噻虫胺不是很清楚,可能比较新吧,但是仍有交互抗性的缺点。

噻虫嗪是1991年由诺华公司开发的新**类杀虫剂,其作用机理与吡虫啉相似,可选择性抑制昆虫中枢神经系统烟酸乙酰胆碱酯酶受体,进而 阻断昆虫中枢神经系统的正常传导,造成害虫出现麻痹机时死亡。

不仅具有触杀、胃毒、内吸活性,而且具有更高的活性、更好的安全性、更 广的杀虫谱及作用速度快、持效期长等特点,是取代那些对哺*动物毒性高、有残留和环境问题的有机磷、氨基甲酸酯、有机氯类杀虫剂的较 好品种。

请教,噻虫嗪和噻虫胺的优缺点

对鞘翅目、双翅目、鳞翅目,尤其是同翅目害虫有高活性,可有效防治各种蚜虫、叶蝉、飞虱类、粉虱、金龟子幼虫、马铃薯甲虫、 线虫、地面甲虫、潜叶蛾等害虫及结多种类型化学农药产生抗性的害虫。

红薯可不可以施杀单噻虫嗪?

红薯可以施噻虫嗪。

噻虫嗪,为**乙酰胆碱受体激动剂。其对大多数害虫的防治效果优于或等同于已登记的其它新**类除虫剂,它不仅具有触除、胃毒和内吸作用,能被植物的根、茎、叶快速吸收,并在木质部向顶传导,而且具有更好的安全性、更广的除虫谱及作用速度快、持效期长等特点。

噻虫嗪的内吸传导作用最强,触除活性次之,并有一定的渗透性。由于它在植物和土壤中的代谢缓慢,所以具有较长时间的生物活性,土壤持效期可达90 d,耐雨水冲刷。噻虫嗪除用作叶面喷雾外,还用于种子和土壤处理,但以种子处理效果最佳,灌根施药持续效果更长,且可以更有效地保护天敌。叶面和土壤施用的用药量为10至200效成分克/公顷,种子处理的用药量为39至299有效成分克/100kg (种子)。

由于噻虫嗪施药方式多样,所以它不但防治地面害虫,而且可以防治**害虫。噻虫嗪广谱、高效,可用于防治同翅目、缨翅目、鞘翅目和鳞翅目害虫等,如蚜虫、粉虱、木虱、烟粉虱、稻飞虱、蓟马、稻蝽、长蝽、牧草盲蝽、粉蚧、蛴螬、科罗拉多马铃薯甲虫、苹花象甲、稻象甲、黄条跳甲、步甲、向日葵叶甲、金针虫,苹果蠹蛾、潜叶虫、斑潜蝇和线虫等。另外,噻虫嗪也可用于动物和公共卫生领域,防治苍蝇等。

噻虫嗪还有一个其他除虫剂无法比拟的优势,那就是,它可以激活植物抗逆性蛋白,使作物茎杆和根系更加健壮,使植株健壮生长。

因为噻虫嗪有较大的水中溶解度,所以其在不同的环境条件下表现良好,特别在干燥的土壤环境中,其生物活性明显优于对照 (如吡虫啉等)。在土壤特别干旱时,甚至***在防治蓟马时,效果也不及噻虫嗪。

使用方法

1.防治稻飞虱 每亩用25%噻虫嗪水分散粒剂1.6至3.2克 (有效成分0.4至0.8克),在若虫发生初盛期进行喷雾,每亩喷液量30至40升,直接喷 在叶面上,可迅速传导到水稻全株。

2.防治苹果蚜虫 用25%噻虫嗪5000至10000倍液或每100升水加25%噻虫嗪10至20毫升(有效浓度25至50毫克/升),或每亩用5至10克(有效成分 1.25至2.5克)进行叶面喷雾。

3.防治瓜类**虱 使用浓度为2500至5000倍,或每亩用10至20克(有效成分2.5至5克)进行喷雾。

4.防治棉花蓟马 每亩用25%噻虫嗪13至26克(有效成分3.25至6.5克)进行喷雾。

5.防治梨木虱 用25%噻虫嗪10000倍液或每100升水加10毫升(有效浓度25毫克/升),或每亩果园用6克(有效成分1.5克)进行喷雾。

6.防治柑橘潜叶蛾 用25%噻虫嗪3000至4000倍液或每100升水加25至33毫升(有效浓度62.5至83.3毫克/升),或每亩用15克(有效成分3.75克) 进行喷雾。

过期的噻虫嗪对西红柿有害吗

无害
农药过期,主要是药效减小,有可能起不到杀虫的效果

对农作物没有害

吡蚜酮和吡虫啉的区别

1、吡蚜酮由吡蚜酮和烯啶虫胺两种作用机理不同的杀虫剂复配而成;吡蚜酮具有独特的口针阻塞效应,害虫一经取食迅速抑制进食;烯啶虫胺可以快速阻断害虫神经的传导。两者复配可有效防除水稻稻飞虱。

2、 吡虫啉是硝基亚甲基类内杀虫剂,是烟酸乙酰胆碱酶受体的作用体,作用迅速,对刺吸式害虫如水稻飞虱有较好的防效。

3、 吡虫啉 是**类超高效 杀虫 剂,具有广谱、高效、低毒、低残留,害虫不易产生抗性,对人、畜、植物和天敌安全等特点,并有触杀、胃毒和内吸等多重作用。

4、吡蚜酮对害虫具有触杀作用,同时还有内吸活性。在植物体内既能在木质部输导也能在韧皮部输导;因此既可用作叶面喷雾,也可用于土壤处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