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鞋百科给各位分享亚麻收割后如何成为打成麻的知识,其中也会对麻纤维的化学成分(麻纤维的主要化学性质)进行解释,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别忘了关注本站,现在我们开始吧!

麻纤维的化学成分

所有麻纤维均为纤维素纤维,基本化学成分是纤维素,其他还有果胶质、半纤维素、木质素、脂肪蜡质等非纤维物质(统称为“胶质”),它们均与纤维素伴生在一起。要取出可用的纤维,首先要将其和这些胶质分离(称为脱胶)。各种麻纤维的化学成分中纤维素含量均在75%左右,和蚕丝纤维中纤维含量的比例相仿。 纤维素是麻纤维主要的化学成分,大分子的化学结构式和棉纤维相同,用粘度法测得苎麻纤维的聚合度约为2000~2500。纤维素成分的存在为麻纤维提供了三项重要的化学性能,它对获得具有可纺性能的麻纤维十分重要:1.纤维素的酸性水解性能 纤维素的酸性水解是指在适当的氢离子浓度、温度和时间下,纤维素大分子中的1,4-β苷键会发生断裂,从而导致纤维素的聚合度降低,使纤维素的性质发生不同程度的改变。如水解后纤维素的聚合度下降、强力降低,在碱液中溶解增加,吸湿能力改变。因此在脱胶过程中,应遵循水解规律采取恰当的处理工艺参数。2.纤维素的碱性降解及碱纤维素生成 纤维素大分子在碱性条件下所发生的分子链断裂过程,称之为碱性降解。碱性降解包含碱性水解和剥皮反应。碱性水解的程度与用碱量、温度、时间等有关,特别是温度,当温度超过150度时,产生碱性水解作用,在温度较低时,碱性水解反应甚微。碱性水解会使纤维素的部分苷键断裂、聚合度下降。剥皮反应是一种聚糖末端的降解反应,当温度在150度以下时,纤维素在碱性介质中就会发生剥皮反应。纤维素与浓碱作用时则生成碱纤维素。生成碱纤维素的条件与碱的种类、温度、浓度等因素有关。苎麻纤维的碱变性即是利用生成碱纤维素的机理,来达到纤维改性的目的。3.纤维素的** 纤维素与人人**剂作用时,其大个子中的羟基很容易被**剂**,形成**纤维素。在大多数情况下,随着羟基的被**,纤维素的聚合度也同时下降,这现象称为**降解。纤维素的**作用与**剂类别、用量、**温度及时间有很大关系,改变这些条件,会生成化学结构与性质不同的**纤维素。 半纤维素不像纤维素那样是由一种单糖组成的均一聚糖,而是一群低分子量聚糖类化合物。半纤维素多糖包括葡萄甘露聚糖、木聚糖和阿拉伯聚糖、半*甘露聚糖等。其中葡萄甘露聚糖半纤维素对碱的对抗性最大,在脱胶过程中最难除去。半纤维素在麻的胶质中含量最高,是麻脱胶的主攻对象。由于半纤维素相对分子质量较纤维素小,因此对酸、碱、**剂的作用比纤维素更不稳定,大多数半纤维素能溶解在热碱液中。 苎麻纤维是由一个细胞组成的单纤维,其长度是植物纤维中最长的,横截面呈腰圆状,有中腔,两端封闭呈尖状,整根纤维呈扁管状,无捻曲,表面光滑略有小结节。苎麻属多年生宿根草本植物,我国生长的基本上都是白叶苎麻,剥取茎皮取出的韧皮称为原麻或生苎麻。脱去生苎麻上的胶质,即得到可进入纺织加工的纺织纤维,习惯上称之为精干麻,即纺织用麻纤维。宿根苎麻一年一般可收3次,第1次生长期约90天,称为“头麻”,第2次生长期约50天,称为“二麻”,第3次生长期约为70天,称为“三麻”,南方个别地区有一年可收5次以上。苎麻茎的横断面分为表皮层、厚角细胞层、叶绿细胞层、韧皮纤维层、形成层、木质部和髓部等。 亚麻与胡麻属同一品种。纺织用亚麻采取细株密植的方法,在植物半成熟时即收割,要求茎秆细长、少叉株甚至无叉株,这样获得的纤维不仅细,而且木质素含量低,纤维质量好。胡麻实际上就是油用亚麻或油纤两用亚麻的品种,所以,它的纤维品质比常规亚麻稍差。纺织用亚麻均为一年生草本植物,又称长茎麻,茎高达60~120cm,亚麻在世界上种植范围较广,俄罗斯、比利时和我国东北、西北都是世界上的主要产区,适于在高纬度较寒冷地区生长。亚麻纤维成束地分布在茎的韧皮部分,在麻的茎向有20~40个纤维束呈完整的环状分布,一个细胞就是一根纤维,一束纤维中有30~50根单纤维。在麻茎的不同部位,单纤维和束纤维的构造不同,根部单纤维横截面呈圆形或扁圆形,细胞壁薄,层次多,髓大而空心;麻茎中部的单纤维大多呈多角形,细胞壁厚,纤维束紧密,其纤维的品质在麻茎中是最好的;茎梢的纤维由结构松散的束组成,细胞较细。 **和罗布麻的应用范围仅次于苎麻、亚麻,由于这两种纤维在性能、风格上颇有特点,发展前景好。1、**纤维 **有早熟、晚熟两个品种,早熟的纤维品质好,晚熟的纤维粗硬。大多数**均为雌雄异珠,雄株**的纤维好、出麻多。从收割的**上剥取韧皮比较困难,需先脱去少量果胶方能使韧皮与麻骨分离,生产上称这一过程为沤麻(在苎麻制取上也有应用),实际上这是一种半脱胶工艺。近年来由于生物脱胶技术的发展和相关绢、麻工艺的交叉引入,**纤维的用量逐渐增加,它有亚麻相似的“无刺痒”风格,现已逐渐为消费者所接受。**纤维的长度和亚麻相仿,也必须制成工艺纤维(含胶的纤维束)纺纱。**纤维本是洁白而有光泽的,但由于沤麻方法不同,色泽差异很大,有淡灰带淡**的,有淡棕色的,更有经硫酸熏白的。**单纤维的横截面呈中空多角形,表面有少量结节和纵纹,无扭曲、无捻转。2、罗布麻纤维 经全脱胶的罗布麻纤维洁白、光泽极好,脱胶难度与**相仿。罗布麻纤维长度略低于棉,其他性能均比棉差,用传统纺麻的方法处理它并不理想,纤维的性能风格十分符合服用要求,但尚未形成合理的产品开发路线。 剑麻又称西色尔麻,属龙舌兰科,原产于中美洲。世界上剑麻的主要生产国有巴西和坦桑尼亚,我国的剑麻主要产自南方省份。剑麻是多年生草本植物,一般两年后当叶片长至80~100cm、有80~100片叶片时开始收割。开割太早,纤维率低,强度差;开割太迟,因叶脚干枯影响质量。蕉麻又称马尼拉麻,属芭蕉属,主要产地是菲律宾和厄瓜多尔,我国的**和海南也有较长的栽培历史。蕉麻是多年生草本植物的叶鞘纤维,纤维的细胞表面光滑,直径较均匀,纵向呈圆形,横截面呈不规则的卵形或多边形。 黄麻属椴树科黄麻属,是一年生草本植物,主要产区在长江流域和华南地区。洋麻属锦葵科木槿属,是一年生草本植物,在热带地区也可为多年生植物。黄麻的单纤维是一个单细胞,生长在麻韧皮部内,由初生分生组织和次生分生组织分生的原始细胞经过伸长和加厚形成,黄麻从出苗到纤维成熟大约要经过100~140天。黄麻的横截面是许多呈锐角且不规则的多角形纤维细胞集合在一起的纤维束,束纤维截面中含有5~30根单纤维,单纤维之间由较狭窄的中间层分开,中腔呈圆形或卵形。洋麻纤维生长在麻茎韧皮部内,纤维细胞的发育可分为细胞伸长期、胞壁增厚期和细胞成熟期,洋麻纤维细胞从分化到成熟大约要28~35天。洋麻单纤维横截面形状呈多角形或圆形,细胞大小不一。

亚麻面料的特性

  麻织物具有调温、抗过敏、防静电、抗菌的功能,由于亚麻的吸湿性好,能吸收相当于自身重量 20倍的水分,所以亚麻织物手感干爽,如今,防皱、免烫亚麻制品的诞生和混纺产品的出现,使亚麻产品的市场进一步拓展了。在国际上,亚麻的织造多为片梭织机和剑杆织机,产品包括细致优雅的亚麻手帕、衬衫衣料、绉绸、花式色纱产品、运动装以及麻毛混纺产品。家用产品则包括:窗帘、墙布、桌布、床上用品等。产业用产品则包括:画布、行李帐篷、绝缘布、滤布以及航空用产品。
  亚麻可与毛、聚酯等纤维进行交织或混纺,形成风格独具、物美价廉的纺织产品。
  毛麻交织凉爽织物:亚麻纤维用与毛纺织是实现毛织物的轻薄化、凉爽化的新途径。由于羊毛纤维和亚麻纤维在细度、弹性、伸长、卷曲等方面性质差异较大,混纺时工艺较难控制,如飞毛和绕皮辊严重、断头、落麻多,生产效率低、消耗大、纺纱支数低等,现在往往采用羊毛与亚麻进行交织,形成毛经麻纬的平纹产品,由于双经单纬的结构,布面轻薄滑爽,并且平整坚牢。这种毛麻产品采用的经向密度往往比硬挺的亚麻纱形成的纬纱密度大,呢面显现的大都是毛纤维,所以后整理重点针对毛纤维进行。毛麻交织凉爽织物兼具羊毛与亚麻的优点,再服用领域拥有良好的市场。
  亚麻纤维非织造布复合材料:通过真空辅助树脂传递模压法(RTM)可以制作亚麻纤维非织造布/ 不饱和聚酯复合材料,由于亚麻价格较为低廉,密度比所有的无机纤维都小,而弹性模量和拉伸强度与无机纤维相近,在复合材料中可部分取代玻璃纤维等作为增强材料,亚麻纤维与玻璃纤维及碳纤维等相比,纤维柔软,通过对其进行适当的脱胶处理,选择合理的梳理工艺,用针刺加工方法可以生产定量、蓬松度符合要求的非织造布增强纤维毡,同时纤维损伤小,且增厚效果好,作为增强材料,其具有生产流程短、无需织造、加工成本低等优点,有利于节约能源,且环保。

怎样区分麻与亚麻面料?

  首先,亚麻是麻类的其中一种;
  再者,亚麻的一些性质如下:
  1.微细结构:
  亚麻纤维在显微镜下显示不少的隙缝,每隔一定距离有
X
状节痕
(Node)
,此节痕与棉之天然捻曲相同,可使纤维抱合成纱‧亚麻由数个有胶质单细胞纤维胶合在一起而构成纤维,若精练过度,胶质溶解,会变成细小之织维‧单细胞纤维呈透明管状,由下端至尖端,次第缩小成圆锥状‧管壁极厚,中为中空,叫做内腔(Lumen
),极为细小,横断面可能为多角形,椭圆形成不规则之形状。
  2.物理性质:
  (1)色泽:品质优良者常带如丝的光泽,以黄白色为上品‧亚麻因其表面光滑不易沾污,细菌不能生长故宜做卫生材料‧
  (2)长度:一般在30-80公分之间,平均为50公分,粗麻则在30公分以下。
  (3)强伸度:强力常受精练方法之影响而减退,惟一般较棉花、羊毛及黄麻均强,但较蚕丝及**为弱,延伸力则优于黄麻而亚于棉‧在标准状况(70


RH=65%)
时伸长率为1.5-2.3%,潮湿状态下为2.0-2.3%。亚麻之强度高于棉,标准状态下为5.6-6.3g/d,潮湿时为5.8-6.6g/d,耐久性亦佳。
  (4)弹性:亚麻之弹性,在天然织维中,属于最差的,所以折痕处容易破裂,熨烫时需喷湿以防止之。
  (5)遮覆性:比棉优良。
  (6)光效应:不似棉花易受紫外光线所损,但长期曝于日光之下亦会受损
  (7)热效应:能耐高温,可加热至300
℃而不受损‧至392
℃时开始分解,475
℃时变棕色而燃烧,由于亚麻能将人体之热散发出去,故为夏布之理想材料。
  (8)吸湿性:吸水速度较棉花迅速,但吸量则较少,而干燥时间,亦较棉为迅速,故适宜做毛巾和手帕,其最大吸水量为20%,法定含湿量为12%。
  希望以上对您有帮助!

雨露麻与普通的亚麻有什么区别?雨露麻的油画布很贵么?

麻纤维的化学成分

雨露麻肯定要比普通亚麻贵啊,雨露麻就是晒干后,然后纺纱的。普通麻布是直接纺纱的。雨露麻要比普通麻布贵2-4元吧。

“亚麻”和“麻”有什么区别?

1、麻是一个汉语字,拼音为má或者mā,总笔画数为11,基本意思是草本植物,种类很多,有“**”、“苎麻”、“苘麻”、“亚麻”等,出自《诗·王风·丘中有麻》、《茅屋为秋风所破歌》等.。

2、麻包含亚麻,亚麻只是麻的一种。麻是一种统称。

3、亚麻是人类最早使用的天然植物纤维,距今已有1万年以上的历史。

亚麻是纯天然纤维,由于其具有吸汗、透气性良好和对人体无害等显著特点,越来越被人类所重视。同时,亚麻还是油料作物,亚麻油含多量不饱和脂肪酸,故用来预防高血脂症和动脉粥样硬化。

扩展资料:

亚麻的分类,各国划分亚麻类型的标准不同。中国将栽培种划分为3个类型:

1、纤维用

株高60-120厘米,茎杆细、直立,基部很少分枝,上部有少数分枝,花序较小,单株蒴果数少,种子小,千粒重3.8-4.5克。工艺长度(自子叶痕至第一分枝处的长度)最长。生育期70-80天。长日照,一般70-80天成熟。双亚5号、7号、8号、黑亚3号、11号,都是抗旱品种,出麻率10%左右;世界品种有阿里亚那、伊诺那、爱龙那,抗旱能力不如国内品种,但出麻率高于国内品种,一般在16.7%左右。

2、油用型

株高30-60厘米,茎杆粗壮,茎基部分枝多,梢部分枝更多,花序较大,单株蒴果数多,种子分大粒和小粒两种,千粒重3-5克为小粒,8-10克为大粒。生育期90-120天。短日照,生育期80-100天。这种类型亚麻种子含油32-48%,高出大豆一倍,可用于生产油漆、油墨、涂料、造食用油等。籽饼含蛋白质23-33%,可做良好的饲料。

3、油纤两用

该类型专用性差,即可出麻,又可出油,不适合种植,株高50-1750px,茎杆粗细、高度介于纤维用与油用亚麻之间,茎基有少量分枝,梢部分枝多,单株蒴果数也多,生育期85-110天。品种有雁杂10号、晋亚2号等。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亚麻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麻

亚麻经过什么工艺处理,表面就会显得皱皱的.

水洗,或者机缸里面染色也有那个效果,当然还可以压皱,工艺还是比较多的

_麻面料的优缺点

1、面料的优点

麻纤维强力很大,面料不仅防水还耐摩擦,良好的透气性是麻面料最主要的优点,这使得麻类织物穿上后极具凉爽感,面料带有天然光泽一般不会出现褪色和缩水的情况。

麻面料一般是不会出现起球的情况,良好的抗酸碱和抗霉变性能是麻面料的特有的优势,这也是麻类织物寿命较长的原因之一。还有就是麻面料都具有抗紫外线能力,紫外线穿透力不到百分之一,对人的伤害基本可以忽略。

2、麻面料的缺点

麻面料缺点是面料表面较为粗糙,织物穿上后没有棉的那种舒适感,面料的悬垂性以及弹性较差,因此衣服也容易留下皱褶。麻面料一遍都会出现缩水的情况,所以洗涤的时间要记得用冷水洗涤,不能用温水。

3、麻面料的用途麻面料主要用于服装领域,常见的有夏天穿的T恤以及连衣裙等,近年来因为透气良好亚麻袜子也逐渐流行起来,当然除了衣服袜子以外,麻面料还被用于工农业领域,例如麻袋等。

亚麻和纯棉有区别吗?亚麻和纯棉的区别是什么

有区别,区别如下:

1、概念不同

亚麻布是经亚麻捻成线织成的,表面不像化纤和棉布那样平滑,具有生动的凹凸纹理。

纯棉织物是以棉花为原料,通过织机,由经纬纱纵横沉浮相互交织而成的纺织品。

2、特点不同

亚麻,除合成纤维外,亚麻布是纺织品中最结实的一种。其纤维强度高,不易撕裂或戳破,可任由调色刀在上面刮、压。

纯棉, 吸湿性、 保温性、 耐热性、耐碱性、卫生性。

其中卫生性:棉纤维是天然纤维,其主要成分是纤维素,含有少量的蜡状物质和含氮物与果胶质。纯棉织物经多方面查验和实践,织品与肌肤接触无任何**,无副作用,久穿对人体有益无害,卫生性能良好。

3、缺点不同

优质纯亚麻布价格较高。价格也能体现亚麻布的质量。廉价的亚麻布大都以麻絮织成,纤维较短。

纯棉,特别怕酸,当***沾染棉布时,棉布被烧成洞。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亚麻布

百度百科-纯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