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鞋百科给各位分享盐酸和硫酸如何区分的知识,其中也会对硫酸和盐酸是如何区别的 ?区别的方法?(盐酸与硫酸的区别一与用途)进行解释,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别忘了关注本站,现在我们开始吧!
硫酸和**是如何区别的 ?区别的方法?
区别***和稀**的方法:
物理方法:
1.称重法:
***比稀**密度大(98%的***密度为1.84g/mL),相同体积,重的是***。
2.粘度法:
***是粘稠的液体,而稀**则接近于水的粘度。
3.沸点法:
硫酸是高沸点的酸,98%的***沸点为338℃,故可取少许于试管中加热,先沸腾且有大量水蒸气产生的为稀**。
4.稀释法:
***溶解于水放出大量的热,故可在小烧杯中加20mL水,沿烧杯壁慢慢加酸(切不可将水加到酸中),并用玻璃棒不断的搅拌,溶解时放出大量热的是***
5.露置法:
***具有吸水性,露置一段时间后,质量增加的是***。
6.电导法:
取两个碳棒作电极,插入酸中,电路中串联上小灯泡,用两节干电池构成闭合回路,小灯泡发光且较亮的是稀**,因为***中水较少,绝大部分硫酸分子没有电离,故自由移动的离子很少,导电性较差。
化学方法:
1.铁铝法:分别取少许于试管中,加入铁丝或铝片,无现象的是***,有气
泡出现的是稀**。因为***在常温时可使铁、铝等金属表面快速**生成一种致密的**膜而发生“钝化”。
2.铜碳硫法:分别取两支试管,加入铜片或木炭后,再分别加入酸,然后加热,
能够产生**性气体的是***。
3.胆矾法:
分别取两支试管,加入胆矾少许,再分别加入酸,晶体溶解溶液变蓝色的是稀**,晶体表面变白色的是***。
4.纤维素法:
分别用玻璃棒醮取两种酸在纸或木材或棉布上画痕,表面脱水炭化的是***。
5.蔗糖法:
在小烧杯中加入约10g蔗糖,滴入1mL水后,再加入酸,能使蔗糖脱水炭化产生“黑面包”的是***。
6.食盐(硝酸钠)法:
在试管中加入少许食盐,然后分别加入酸,产生**性气体的是***,食盐溶解无**性气体产生的是稀**。
7. 镁锌法:
稀**与镁锌等反应产生无色无味的氢气,***与镁锌等反应产生无色有**性气味的二**硫。
8. 试纸法:
滴在紫色石蕊试纸上,稀**的变红,***的碳化变黑。
硫酸和**有什么区别?
1.**:都有挥发性,但是浓**的挥发性更强.
硫酸:难挥发.浓的硫酸具有脱水性,密度比水大,吸水放热.
2.不易发生反应.
最典型的例子就是稀有气体:氦、氖、氩、氪、氙、氡.它们最外层都达到8电子饱和(氦2个),很稳定.
生活中常见的:金,银,氮气.氮气之间的化学键连接的很牢,不容易被打开,所以稳定.金,银就不用说了吧.但金会溶于王水.
3.溶解,过滤,蒸发结晶.
步骤:取粗盐溶解于水中,用玻璃棒搅拌,然后过滤.蒸发时,加热到有晶体析出,停止加热,有余热将剩余水蒸掉.
4.中和反应是复分解反应.
但是复分解的范围更广.
中和反应能进行,是因为酸碱之间生成了水(难电离物质).
而复分解能进行的条件是生成难电离,挥发,沉淀的物质.
显然水是上面的一员.
5.不能反应.
化学反应必须有新物质生成.
两种物质在溶液中,有钠离子,钾离子,氯离子,氢氧根离子.没有难电解,沉淀和挥发性物质生成,不符合复分解反应,当然置换.化合.**还原就更不可能了.
如果你上了化学键,你就会明白.
化学反应其实是破坏旧键,形成新键的过程.在溶液中钠离子和氯离子,钙离子和氯离子之间的离子键被破坏,但并没有新键生成,所以不会反应.
6.冰水不是.冰和水是同一物质.冰水当然不是...
**是.氯化氢溶于水后成为**.是溶液.溶液均是混合物.
硫酸和**是如何区别的 ?区别的方法?
区别***和稀**的方法:
物理方法:
1.称重法:
***比稀**密度大(98%的***密度为1.84g/mL),相同体积,重的是***。
2.粘度法:
***是粘稠的液体,而稀**则接近于水的粘度。
3.沸点法:
硫酸是高沸点的酸,98%的***沸点为338℃,故可取少许于试管中加热,先沸腾且有大量水蒸气产生的为稀**。
4.稀释法:
***溶解于水放出大量的热,故可在小烧杯中加20mL水,沿烧杯壁慢慢加酸(切不可将水加到酸中),并用玻璃棒不断的搅拌,溶解时放出大量热的是***
5.露置法:
***具有吸水性,露置一段时间后,质量增加的是***。
6.电导法:
取两个碳棒作电极,插入酸中,电路中串联上小灯泡,用两节干电池构成闭合回路,小灯泡发光且较亮的是稀**,因为***中水较少,绝大部分硫酸分子没有电离,故自由移动的离子很少,导电性较差。
化学方法:
1.铁铝法:分别取少许于试管中,加入铁丝或铝片,无现象的是***,有气
泡出现的是稀**。因为***在常温时可使铁、铝等金属表面快速**生成一种致密的**膜而发生“钝化”。
2.铜碳硫法:分别取两支试管,加入铜片或木炭后,再分别加入酸,然后加热,
能够产生**性气体的是***。
3.胆矾法:
分别取两支试管,加入胆矾少许,再分别加入酸,晶体溶解溶液变蓝色的是稀**,晶体表面变白色的是***。
4.纤维素法:
分别用玻璃棒醮取两种酸在纸或木材或棉布上画痕,表面脱水炭化的是***。
5.蔗糖法:
在小烧杯中加入约10g蔗糖,滴入1mL水后,再加入酸,能使蔗糖脱水炭化产生“黑面包”的是***。
6.食盐(硝酸钠)法:
在试管中加入少许食盐,然后分别加入酸,产生**性气体的是***,食盐溶解无**性气体产生的是稀**。
7. 镁锌法:
稀**与镁锌等反应产生无色无味的氢气,***与镁锌等反应产生无色有**性气味的二**硫。
8. 试纸法:
滴在紫色石蕊试纸上,稀**的变红,***的碳化变黑。
怎样鉴别浓**和***(三种方法)
1、打开试剂瓶塞,瓶口有白雾产生的是浓**。
因为**的强挥发性,其中挥发出来的氯化氢会和空气中的水蒸气结合,形成**的小液滴,扩散在空气中。
2、分别与铁钉作用,有气体生成的是浓**。
因为浓**跟活泼或较活泼金属(镁、铝、锌、铁等)发生置换反应产生氢气。Fe+2HCl=FeCl₂+H₂↑。
常压加热时,***可以与除铱,钌之外的所有金属(包括铂,金)反应,生成高价金属硫酸盐:2Fe+6H₂SO₄(浓)=加热=Fe₂(SO₄)₃+3SO₂↑+6H₂O。
3、用火柴梗分别蘸取两种酸,火柴梗变黑的是***。
脱水性是***的化学特性,蔗糖、木屑、纸屑和棉花等物质中的有机物,被脱水后生成了黑色的炭(炭化),并会产生二**硫,故实验一定要在通风良好的情况下进行,否则有一定危险。
扩展资料
其他鉴别方法:
1、称重法:***比稀硫酸密度大(98%的***密度为1.84g/mL),故在相同的体积下,重的是***。
2、稀释法:将***沿着器壁慢慢注入水里,并不断搅拌。(切不可将水注入***,这样会液滴四溅。解释:水的密度小,水会浮在***上面,溶解时放出的热使水沸腾,造成硫酸液滴飞溅,非常危险)稀释时放出大量热的是***。
3、沸点法:硫酸是高沸点的酸,98%的***沸点为338℃,故可取少许于试管中加热,先沸腾且有大量水蒸气产生的为稀硫酸,注意不要吸入蒸汽,因为会有少量酸液随水蒸出。难以沸腾的是***。
4、蔗糖法在小烧杯中加入约10g蔗糖,滴入1mL水后,再加入酸,能使蔗糖脱水炭化产生“黑面包”的是***。此反应中利用***与水放热促进反应发生,水作催化剂。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浓**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
如何鉴别***和浓**:3种方法
1、打开试剂瓶塞,瓶口有白雾产生的是浓**;
2、分别与铁钉作用,有气体生成的是浓**;
3、用火柴梗分别蘸取两种酸,火柴梗变黑的是***。
扩展资料
由于***中含有大量未电离的硫酸分子(强酸溶液中的酸分子不一定全部电离成离子,酸的强弱是相对的),所以***具有吸水性、脱水性(俗称炭化,即腐蚀性)和强**性等特殊性质;而在稀硫酸中,硫酸分子已经完全电离,所以不具有***的特殊化学性质。
发烟硫酸是无色或棕色油状稠厚的发烟液体(棕色是因为其中含有少量铁离子),具有强烈**性臭味,吸水性很强,与水可以任何比例混合,并放出大量稀释热。所以进行稀释***的操作时,应将***沿容器壁慢慢注入水中,并不断用玻璃棒搅拌。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浓**
**和硫酸区别。
**是一元酸,硫酸是二元酸;
**是无氧酸,硫酸是有氧酸;
**是氯化氢的水溶液是混合物,硫酸可以是纯净物;
**没有**性,***有**性;
**的密度小于同浓度硫酸的密度;
**的去**能力高于硫酸;
**不具有脱水能力,硫酸具有脱水能力;
**有挥发性,硫酸没有挥发性;
还有……
**和硫酸区别。
**是一元酸,硫酸是二元酸;
**是无氧酸,硫酸是有氧酸;
**是氯化氢的水溶液是混合物,硫酸可以是纯净物;
**没有**性,***有**性;
**的密度小于同浓度硫酸的密度;
**的去**能力高于硫酸;
**不具有脱水能力,硫酸具有脱水能力;
**有挥发性,硫酸没有挥发性;
还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