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鞋百科给各位分享递增压测的并发怎么算的知识,其中也会对网站的最大并发数是如何估算的(网站并发量怎么计算)进行解释,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别忘了关注本站,现在我们开始吧!

网站的最大并发数是如何估算的

这篇文章解决了很多用户的难题,就是如何通过最大用户并发数来确定系统最大用户数,因为这个问题不解决的话,用户很难挑选到最为适合自身系统的服务器,我们来看看这篇文章。以下是作者原文。
一个系统的最大并发用户数为1100,怎么能推算出该系统的支持最大用户数。 其中用户性能要求如下:支持100万注册用户 性能需求分析:
1、根据用户的要求,本系统要支持100万用户,其中性能机器配置如何?高峰值是多少?带宽?等
2、如果都是采用公司的测试环境,那么本次性能应该做哪几种性能?性能评测、负载测试、强度测试?
3、怎么算出并发用户数?响应时间? 性能指标确定: 因为用户的性能需求太广,没有定到具体的数值。那么我怎么开展后继的工作?
1、确定采用公司测试环境,不用考虑环境问题。也就是说,客户端、服务端以及带宽等一系统都可以不用考虑,这是固定。
2、考虑此项目组以前开发过的系统性能情况,能否做为一个参考值。解决方案:找出本项目组以并发过二个项目,其性能个项指标进行求权。其中浏览功能:并发数为1100,平均响应时间363秒;每用户平均响应时间为0.33秒。每秒中并发3个用户。其中一系统用户已达500万,另一系统用户为320万。并且二系统一直运行正常,但目前的二系统的服务器各为3台。可以得出一台服务器为载166万,甚至更多。(因为服务器中有求权的关系)
3、100万用户,那么怎么计算出他的每小时峰值活动用户数? 解决方案:采用80•20原则计算得到每小时峰值活动用户数 6.667万/小时;那么每秒中的同一功能点点击并发数应该是18.5。
4、怎么得其并发数? 解决方案:本系统有多少个功能点?功能点为153个;也就是本系统在高峰值时一功能将被点击1258次,每秒点击0.35次。(不考虑间隔时间)考虑以前本项目组的数值。初步设置并发数为1100,主要以浏览功能为主、其次是查询和新增。
5、应该测试那种性能类型经再三考虑,三种性能都进行测试。 执行性能: 评测,依据性能指标确定中的第三点,将用户的并发设置为300-350,看其情况。负载测试,以1100为起点强度测试,为15小时和24小时为准 性能测试结果: 发现本系统最大用户支持为1100.失败用户最高为209,响应时间为315。可以判断此系统最大并发数为1100左右。也就说此系统在一台服务器上可支持150万用户数。
根据上述情况,可以得出: 1100用户并发时,用户一共响应时间为315秒(即每用户平均响应时间0.005秒),其中最高产生209个失败用户,但成功用户基本上可以完成后续操作,符合现系统要求的最大稳定用户数。由此可得出本系统在新增功能点中支持最大用户并发数为1100。按照1*100比例,计算得到每小时峰值活动用户数11万/小时;采用80•20原则计算得出本系统支持注册用户数约为165万。而本系统性能需求大规模支持100万注册用户,由上述的数据我们的系统已达到本系统性能需求。
注:100万,采用80•20原则计算得到每小时峰值活动用户数6.667万/小时。

什么叫IO并发系数

I/O是输入/输出的意思观察到的双交换率与预期的双交换率的比值称做并发系数或并发率(coefficient of coincidence,C)。 一般用并发系数来表示干涉作用的大小。
并发系数=双交换发生率/两个单交换发生率的乘积
并发系数在0-1之间。如果并发系数=1,则说明两个单交换之间没有干涉,完全**;
如果并发系数=0, 则说明发生了完全干涉,两基因紧密连锁;
如果并发系数>1,则说明发生了负干涉:一个交换的发生增加了另一交换发生的概率。

loadrunner中计算平均最大用户并发量用什么公式

网站的最大并发数是如何估算的

C=nL/T
C是平均并发用户数
n是lonin session数量
L是login session平均长度
T是时间段
login session指的是 用户从**进入到系统到退出系统的时间段

并发峰值 C(max) = C + 3根号(C)

打不出来根号 郁闷 楼主看懂就给分吧

如何测试网站最大并发数

这篇文章解决了很多用户的难题,就是如何通过最大用户并发数来确定系统最大用户数,因为这个问题不解决的话,用户很难挑选到最为适合自身系统的服务器,我们来看看这篇文章。以下是作者原文。
本篇主要是性能方面的。
一个系统的最大并发用户数为1100,怎么能推算出该系统的支持最大用户数。
其中用户性能要求如下:支持100万注册用户
性能需求分析:
1、根据用户的要求,本系统要支持100万用户,其中性能机器配置如何?高峰值是多少?带宽?等
2、如果都是采用公司的测试环境,那么本次性能应该做哪几种性能?性能评测、负载测试、强度测试?
3、怎么算出并发用户数?响应时间?
性能指标确定:
因为用户的性能需求太广,没有定到具体的数值。那么我怎么开展后继的工作?1、确定采用公司测试环境,不用考虑环境问题。也就是说,客户端、服务端以及带宽等一系统都可以不用考虑,这是固定。
2、考虑此项目组以前开发过的系统性能情况,能否做为一个参考值。解决方案:找出本项目组以并发过二个项目,其性能个项指标进行求权。其中浏览功能:并发数为1100,平均响应时间363秒;每用户平均响应时间为0.33秒。每秒中并发3个用户。其中一系统用户已达500万,另一系统用户为320万。并且二系统一直运行正常,但目前的二系统的服务器各为3台。可以得出一台服务器为载166万,甚至更多。(因为服务器中有求权的关系)
3、100万用户,那么怎么计算出他的每小时峰值活动用户数?
解决方案:采用80•20原则计算得到每小时峰值活动用户数 6.667万/小时;那么每秒中的同一功能点点击并发数应该是18.5。
4、怎么得其并发数?
解决方案:本系统有多少个功能点?功能点为153个;也就是本系统在高峰值时一功能将被点击1258次,每秒点击0.35次。(不考虑间隔时间)考虑以前本项目组的数值。初步设置并发数为1100,主要以浏览功能为主、其次是查询和新增。
5、应该测试那种性能类型经再三考虑,三种性能都进行测试。
执行性能:
评测,依据性能指标确定中的第三点,将用户的并发设置为300-350,看其情况。负载测试,以1100为起点强度测试,为15小时和24小时为准
性能测试结果:
发现本系统最大用户支持为1100.失败用户最高为209,响应时间为315。可以判断此系统最大并发数为1100左右。也就说此系统在一台服务器上可支持150万用户数。
根据上述情况,可以得出:
1100用户并发时,用户一共响应时间为315秒(即每用户平均响应时间0.005秒),其中最高产生209个失败用户,但成功用户基本上可以完成后续操作,符合现系统要求的最大稳定用户数。由此可得出本系统在新增功能点中支持最大用户并发数为1100。按照1*100比例,计算得到每小时峰值活动用户数11万/小时;采用80•20原则计算得出本系统支持注册用户数约为165万。而本系统性能需求大规模支持100万注册用户,由上述的数据我们的系统已达到本系统性能需求。
注:100万,采用80•20原则计算得到每小时峰值活动用户数6.667万/小时。

jmeter做压测,模拟1000用户,怎么设置能达到1000并发?

1、用参数化,实现1000个不同的用户名、密码登录系统参数化:Thread Group的Add->Config Element->CSV Data Set Config添加

2、以下是CSV Data Set Config各个参数的简要说明:FileName:即同目录下csv文件的名称。File Encoding: 默认为ANSI。Varible Names: 定义文本文件中的参数名,参数之间逗号分隔.定义后可在脚本在以Shell变量的同样的方式引用,Allow Quoated data: 双引号相关。

3Recycle on EOF: 设置为True后,允许循环取值。Stop Thread on EOF: 当Recycle on EOF为false并且Stop Thread on EOF为true,则读完csv文件中的记录后,停止运行,Sharing Mode: 设置是否线程共享。再外层设置1000用户 0s内同时并发。

一台服务器的web应用并发登录的数量,支持多少算正常,一般WEB应用,支持同时登录数量的标准如何算

这个其实没有太固定的标准.具体要看你的服务器配置高低.带宽大小.以及所放的内容类型.一般情况下一台至强服务器支持的最大并发数是五千到八千左右.双至强的或者更高配置的机器.可以支持一万以上的并发数.另外各种不同类型网站对带宽的占用也不一样.所以在计算并发数的时候不该完全根据配置的高低来决定.
海腾数据杨闯为你解答.有需要帮忙的可以来找我.

编程语言一共有多少种?

编程语言的种类繁多,总的来说分为机器语言、汇编语言以及高级语言三大类。

机械语言(machine language):计算机可直接识别、运行的二进制代码,执行速度快,资源占用少,但可读性不强,编程复杂;

汇编语言(assembly language):一种用于电子计算机、微处理器、微***或其他可编程器件的低级语言,亦称为符号语言。目标代码简短,占用内存少,执行速度快,但缺乏可移植性,编程复杂;

高级语言(High-level programming language):相对于机器语言以及汇编语言,高级语言的可读性强,可移植性高,一般通过事先编好的一个叫做编译程序的机器语言程序编译成用机器指令表示的目标程序。现在流行的高级语言有Java、C语言、C++、C#、Pascal、Basic等等。

“iis”和“apache”的区别是什么?

对于中小企业来说建立自己的网站,对外展示自己的页面是最平常不过的事情了。目前最流行的建立WWW服务工具就要属Apache与IIS了。那么他们之间都有什么区别呢?到底哪个工具才是最适合我们的呢?今天就来讨论下这个问题。

一、免费与收费之争:

虽然很多用户都使用IIS建立网站,他是集成于Windows操作系统中的组件。不过要想合法使用IIS就要购买正版Windows操作系统。

反观Apache,他是完全免费的。不需要支付任何费用就可以免费下载并使用了。

结论——Apache免费,IIS收费,前者占优。

二、稳定性:

接下来要比较的就是稳定性了,WWW服务要随时运转正常,一个网站也需要一天24小时,一周七天为公众开放。所以稳定性是IIS和APACHE比较的重点。

IIS在实际使用中经常出现500错误,而且有的时候还会出现莫名其妙的假死现象。用户需要不定期的重新启动IIS服务才能保证网站的正常。

Apache在配置上比IIS要复杂,不过一经设置完毕就可以长期的工作了。大型网站都使用APACHE作为自己的WWW服务提供工具。APACHE的所有配置都保存在配置文件中,使用时完全按照配置文件中记录的信息执行。一般不会发生莫名其妙的假死情况。

小提示:在windows2003系统下使用IIS比用APACHE性能要好。

结论——APACHE稳定,IIS有时假死,前者占优。

三、扩展性:

扩展性是指WWW服务提供工具是否可以应用于多种场合,多种网络情况,多种操作系统。

IIS只能在微软公司的windows操作系统下使用,离开了windows他将一事无成。无法移植到其他类型的操作系统中。

APACHE是个多面手,他不仅仅应用于windows,对于unix,linux以及freebsd等多种操作系统来说他都可以胜任工作。而且不同操作系统的配置步骤基本类似,可移植性非常高。

结论——IIS只能在windows下运行,apache应用范围广。apache获胜。
四、安全性:

经常看到某某网站被黑客攻击或者某某网站被非法用户上传**的消息,对于为其他人提供服务的站点来说,安全性是最重要的。如果一个网站连自身安全都没有保证的话,谁愿意浏览和使用呢。

早期的IIS在安全性方面存在着很大的问题,如果使用默认设置的话黑客可以轻松趁虚而入。不过在IIS6中微软公司对安全方面进行了大幅改进。只要保证操作系统补丁更新及时,就可以将网站安全系数尽可能的提高。特别是IIS6与****平台相互倚靠,使安全性几乎完美。

APACHE在安全方面一直做的不错,因为很多用户都是在linux下使用apache,所以操作系统的特点使得linux下的apache具有先天的保护伞,安全性自然没得说。

结论——IIS6以前的版本有安全隐患,IIS6和APACHE一样安全可靠。IIS6与APACHE打个平手。

五、开放性:

所谓开放性就是指是否开放了程序的源代码,众所周知IIS是WINDOWS系统的一部分,所以他的源代码是没有开放的。而apache则不同,最早他是为了类unix系统服务的,所以完全对外开放源代码。任何人都可以分析他的代码,发现其中的漏洞,并发布补丁来弥补该漏洞。

正因为APACHE的这种开放性,也使其安全性大大提高。

结论——IIS不开放代码,APACHE开放源代码。后者获得胜利。

六、难易性:

一个工具使用的难易程度直接影响其用户的多少,特别是网页发布工具。毕竟很多公司希望有自己的网站,但又不希望聘请高薪的网络管理员来维护。因此必然找上手相对容易的工具来搭建自己的站点。

IIS开起来比较简单,很容易就可能让IIS工作,对外发布网站。不过管理员很容易出现错误配置和误操作问题。不过总体说来IIS还是非常容易学的,但要学好他恐怕是件非常困难的事。

APACHE的使用比IIS要难,需要有一定计算机及网络基础的人才可以使用。他的配置也不是图形化的,需要我们通过编辑配置文件来实现。但是单从APACHE的设置上讲,只要我们严格按照帮助文件进行参数设置的话还是没有什么难度的。

结论——IIS容易安装但难精通,APACHE安装相对困难,要想精通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IIS略占优势。

七、编程性:

为了让网页更加丰富多采,更加美观,互动性更好,高手为我们开发了多种组件与控件,那么这些控件在IIS或APACHE下是否正常运行呢?

APACHE下的Mod Rewrite功能非常强大,而IIS中的ISAPI的Rewrite需要专门开发,一般初学者是不能够实现的。APACHE可以使用Subversion WebDev以及.htaccess功能,还可以使用ForceType。另外IIS对FastCGI的支持也不是很好,所以一些CGI、PHP程序运行起来速度很慢,远不如apache。

结论——不同的环境下使用不同的组件,因为选择IIS还是APACHE由工作环境所决定,这点两者不分高下。

八、支持语言方面:

由于目前建立网站和论坛的语言多种多样,例如ASP,PHP,JSP等语言。那么IIS和APACHE对他们都支持吗?

IIS对ASP特别是****运行很稳定,不过对于PHP和JSP就比较麻烦了。PHP需要经过反复配置才能在windows2003上支持。APACHE则能够很好的支持上面提到的几种语言,运行ASP,PHP,JSP都没有任何问题。

结论——APACHE支持语言比较多,IIS支持PHP和JSP时有点麻烦,需要经过一定的配置。APACHE获胜。

九、待遇方面:

提到待遇方面可能很多读者会比较纳闷,怎么IIS和APACHE还存在待遇问题呢?其实我们这里要讨论的是网络管理员的待遇。一个会IIS的网络管理员与一个会APACHE的网络管理员,他们的薪水是不一样的。

APACHE最大的好处就是配置参数多,如果要精通APACHE需要很高的水平。所以同等水平的网络管理员会APACHE的要比会IIS的待遇更好。

结论——钱多是获胜的唯一标准,APACHE占优。

总结:

其实今天我们在这里争论IIS好还是APACHE好是没有很大意义的,本文所进行的比较也只是给那些徘徊在网络管理员路口,不知道学习哪个工具来建立网站的读者一点参考。只有你对IIS和APACHE有了一个大概的了解之后,才能为自己的未来进行规划。

总的来说Apache的优点在于在各种开源的WWW服务提供工具**性最全,支持最广,相对比较稳定的,而且扩展性丰富。不过正因为要考虑扩展性,性能就肯定不会太高,只能保持一个中等的水平。而IIS6在处理连接及事件性能方面还是很强大的,超过了APACHE。另外安全方面IIS6也有了质的飞跃,弥补了以往IIS漏洞漫天的**。如果你的公司网络环境不负责,没有涉及太多的开发的话建议仍然使用IIS6。当然如果是建立在WWW上的开发和调试还是使用APACHE更加顺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