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鞋百科给各位分享地震设防标准是啥的知识,其中也会对抗震设计三个标准是什么? 答案(抗震设计三个层次)进行解释,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别忘了关注本站,现在我们开始吧!
抗震设计三个标准是什么? 答案
小震不坏、中震可修、大震不倒。
根据我国国家标准(《建筑抗震设计规范 GB50011-2010》)要求,建筑抗震以‘三个水准’为抗震设防目标, 即小震不坏、中震可修、大震不倒。
全球范围内采用装配式建筑的国家,房屋抗震能力都能满足抗震性能要求。不同国家的设计地震加速度、房屋高度、结构体系等不一样,采用的装配式建筑抗震设防理念也不尽相同。
扩展资料
我国的抗震设计:
总体来看,我国在抗震法律法规、国家标准上做得比较充分。
我国发布有《建筑工程抗震设防分类标准》、《城市抗震防灾规划管理规定》等国家标准,对建筑物抗震设防分类、责任划归、防灾规划均有具体划分。
《城市抗震防灾规划管理规定》第八条规定:当遭受多遇地震时,城市一般功能正常;当遭受相当于抗震设防烈度的地震时,城市一般功能及生命线系统基本正常,重要工矿企业能正常或者很快恢复生产;当遭受罕遇地震时,城市功能不瘫痪,要害系统和生命线工程不遭受严重破坏,不发生严重的次生灾害。
参考资料来源:凤凰网-小震不坏 中震可修 大震不倒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抗震设计
我国抗震设防标准是那三个
答:第一水准:当建筑物遭遇低于本地区抗震设防烈度的多遇地震影响时,一般不受损坏或不需修理即可继续使用。这是建筑处于正常使用状态,从结构抗震分析角度,可视为弹性体系,采用弹性反应谱进行分析。第二水准:当建筑物遭受相当于本地区抗震设防烈度的影响时可能损坏,经一般修理或不修理仍可继续使用。这是结构进入非弹性工作阶段,但非弹性变形或结构体系的损坏控制在可修范围内。第三水准:当建筑物遭受本地区抗震设防烈度的预估罕遇地震影响时,不至倒塌或发生危机生命的严重破坏。这是结构有较大的弹性变形,但应控制在规定的范围内,以免倒塌。三个水准的地震作用水平,按三个不同超越概率划分为: 1.多遇地震,50年超越概率为63.2%,重现期50年;2.设防烈度地震(基本地震),50年的超越概率为10%,重现期475年;罕遇地震,50年的超越概率为2%~3%,重现期1641~2475年。
国家有没有规定房子抗震等级
国家规定了房子抗震等级。
等级确定建筑结构应根据其使用功能的重要性分为甲、乙、丙、丁类四个抗震设防类别。建筑的抗震设防类别划分见国家标准《建筑抗震设防分类标准》GB 50223的规定。
也可见《建筑抗震设计手册》(1994年版)高层建筑没有丁类抗震设防。各抗震设防类别的高层建筑结构,其抗震措施应符台下列要求:
1)甲类、乙类建筑:当该地区的抗震设防烈度为6~8度时,应符合该地区抗震设防烈度提高一度的要求;当该地区的设防烈度为9度时,应符合比9度抗震设防更高的要求。
当建筑场地为Ⅰ类时,应允许仍按该地区抗震设防烈度的要求采取抗震构造措施。
2)抗震设计时,B级高度丙类建筑钢筋混凝土结构的抗震等级应按表3-12确定。
3)建筑场地为Ⅲ、Ⅳ类时,对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为0 15G和O.30G的地区,宜分别按抗震设防烈度8度(0.20G)和9度(0.40G)时各类建筑的要求采取抗震构造措施。
4)抗震设计时、与主楼连为整体的裙楼的抗震等级不应低于主楼的抗震等级;主楼结构在裙房顶部上、下各一层应适当加强抗震构造措施。
5)房屋高度大、柱距较大而柱中轴力较大时,宜采用型钢混凝土柱、钢管混凝土柱,或采用高强度混凝土柱。
6)高层建筑结构中,抗震等级为特一级的钢筋混凝土构件,除应符合一级抗震等级的基本要求外,尚应符台下列规定:
⑴框架柱应符合下列要求:
宜采用型钢混凝土柱或钢管混凝土柱;
柱端弯矩增大系数`Η_C`、柱端剪力增大系数`Η_VC`.应增大20%;
钢筋混凝土柱柱端加密区最小配箍特征值`∧_V`,应按表5-13的数值增大O.02采用;全部纵向钢筋最小构造配筋百分率,中、边柱取1.4%,角柱取1.6%。
⑵框架梁应符合下列要求:
梁端剪力增大系数≈“应增大20%;
梁端加密区箍筋构造最小配箍率应增大10%。
按国家规范,房屋的设防烈度为7度,就是说至少能承受烈度为7度的地震。抗震度数和地震的里氏级数不一样。我国抗震设防烈度分6-9度,度数越高要求越严。
根据2002年起实施的《建筑抗震设计规范》,6度及以上地区的建筑必须进行抗震设计,要求做到:当遭受低于本地区抗震设防烈度的多遇地震(50年一遇)影响时,一般不受损坏或不需修理可继续使用;
当遭受相当于本地区抗震设防烈度的地震(475年一遇)时,可能损坏,经一般修理或不需修理仍可继续使用;当遭受高于本地区抗震设防烈度预估的罕遇地震(1641-2475年一遇)时,不致倒塌或发生危及生命的严重破坏。
扩展资料
一般规定
各抗震设防类别的高层建筑结构,其抗震措施应符合下列要求:
甲类、乙类建筑:当该地区的抗震设防烈度为6~8度时,应符合该地区抗震设防烈度提高一度的要求;当该地区的设防烈度为9度时,应符合比9度抗震设防更高的要求。
当建筑场地为Ⅰ类时,应允许仍按该地区抗震设防烈度的要求采取抗震构造措施;
⑴框架柱应符合下列要求:
①宜采用型钢混凝土柱或钢管混凝土柱;
②柱端弯矩增大系数`Η_C`、柱端剪力增大系数`Η_VC`.应增大20%;
⑵框架梁应符合下列要求:
①梁端剪力增大系数≈“应增大20%;
②梁端加密区箍筋构造最小配箍率应增大10%。
⑶框支柱应符合下列要求:
①宜采用型钢混凝士柱或钢管混凝土柱;
②底层柱下端及与转换层相连的柱上端的弯矩增大系数取1.8,其余层柱端弯矩增大系数`Η_R`应增大20%;柱端剪力增大系数`Η_VR`应增大20%;地震作用产生的柱剪力增大系数取1.8,但计算柱轴压比时可不计该项增大;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抗震等级
抗震设防标准和抗震设防目标有什么不同
抗震设防标准是国家制定的建筑抗震级别的标准 如
甲类建筑:地震作用应高于本地区抗震设防烈度的要求,其值应按批准的地震安全性评价结果确定;抗震措施,当抗震设防烈度为6~8度时,应符合本地区抗震设防烈度提高一度的要求,当为9度时,应符合比9度抗震设防更高的要求。 乙类建筑:地震作用应符合本地区抗震设防烈度的要求;抗震措施,一般情况下,当抗震设防烈度为6~8度时,应符合本地区抗震设防烈度提高一度的要求,当为9度时,应符合比9度抗震设防更高的要求。对较小的乙类建筑,当其结构改用抗震性能较好的结构类型时,应允许仍按本地区抗震设防烈度的要求采取抗震措施。 丙类建筑:地震作用和抗震措施均应符合本地区抗震设防烈度的要求。 丁类建筑:一般情况下,地震作用仍符合本地区抗震设防烈度的要求;抗震措施应允许比本地区抗震设防烈度的要求适当降低,当抗震设防烈度为6度时不应降低。
抗震设防目标是 你要建的建筑想要达到什么标准,比如你要达到甲级标准,这个甲级标准就是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