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鞋百科给各位分享肉眼鉴定时如何区分它们的知识,其中也会对实验十九 含氧盐大类硅酸盐类架状亚类(含氧盐类矿物分类及举例)进行解释,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别忘了关注本站,现在我们开始吧!

实验十九 含氧盐大类硅酸盐类架状亚类

一、目的要求

1.掌握实习矿物的鉴定特征和鉴定方法;

2.了解架状硅氧骨干及其对矿物形态和物性的影响;

3.熟悉长石族矿物的类质同象系列和分类;

实验十九 含氧盐大类硅酸盐类架状亚类

4.理解三类斜长石及其在岩浆岩中的产状关系。

二、难点

理解类质同象系列和矿物种划分及不同长石类型的识别。

三、内容、方法和提示

(一)实习标本

①基性斜长石(4403,斜斑玄武岩、玄武玢岩或斑状玄武岩中)

②正长石(4401,正长斑岩中) ③微斜长石(4407) ④天河石(4407-2)

⑤鉴定花岗岩中的主要矿物(钾长石、酸性斜长石、石英、黑云母)

⑥鉴定辉长岩中的主要矿物(普通辉石和基性斜长石)

⑦鉴定闪长岩中的主要矿物(普通角闪石和中性斜长石)

(二)重点内容和鉴定方法提示

1.关于架状结构硅酸盐(长石)与架状结构**物(石英)

架状硅酸盐亚类矿物的晶体结构中,每个硅氧四面体[SiO4]的四个角顶全部与其相邻的四个硅氧四面体共用,形成在三维空间无限联结的硅氧骨架。在这种情况下,正负电价正好相等,Si∶O=1∶2,这种情况只见于石英族矿物结构。因此,从硅氧四面体的连接方式来看,石英族矿物具有典型的Si—O架状结构,但从化学组成而言,它们是**物而非硅酸盐,所以,石英族矿物属于架状结构**物;只有在架状结构的硅氧四面体中部分Si4+为Al3+(或Be2+)代替后,才有剩余负电荷,从而形成了络*离子团,这就必须要有阳离子来进行中和,由此形成架状结构硅酸盐。所以,真正的架状结构硅酸盐,除少数为铍硅酸盐外,无不都是铝硅酸盐矿物。架状硅氧骨干的联结力强,结构较稳定,但质点堆积松弛、空隙大,结构中一般不进入过渡型离子,所以架状硅酸盐矿物一般颜色浅、硬度高、相对密度较小。长石与石英是自然界最常见的矿物,而且在**中常共生在一起。因此,应学会凭肉眼区别它们。长石具两组完全解理,而石英解理不发育;长石表面易风化,硬度降低,而石英则不易风化,表面干净、硬度大。

2.关于长石族矿物的类质同象系列和矿物种划分

长石族矿物是以K、Na、Ca三种阳离子成分为主的铝硅酸盐。如图15所示,以K[AlSi3O8]、Na[AlSi3O8]、Ca[Al2Si2O8]三组分组成的三元相图,表明了在不同温度下三组分的类质同象关系及由此决定的矿物分类。

图15长 石族Or-Ab-An类质同象系列及矿物种划分相图(据Vogt,Makinen,Deer等综合)

3.关于钾长石与斜长石的区别

长石族矿物是重要的造岩矿物,它们在自然界分布很广,在野外工作中,识别它们对确定**类型和**名称起到重要作用。因此,通过对比掌握它们的共同点及不同点很重要(表13)。

表13钾长石与斜长石鉴别特征

肉眼鉴别钾长石和斜长石是比较困难的,然而根据它们的晶形、双晶、颜色、解理和共生矿物等也可初步鉴定。最后确定矿物种需借助于显微镜观察,也可通过染色法加以区别。

钾长石和斜长石的染色鉴别法(可采用花岗岩标本)。

(1)首先,在矿物颗粒表面或磨光面上涂以氢氟酸,片刻后(十几秒至数十秒钟后)以水冲洗干净,然后用**酸钴钠溶液涂在表面上,一分钟后再以水洗净。钾长石被染成明显的**(干后,颜色更清楚,长期保存其色不变);斜长石则仍为灰白色,石英也无变化。

(2)如果进一步做斜长石染色,则可用上述已染过色的斜长石标本,以水冲洗表面,然后滴以1%的BaC12溶液,再滴数滴蒸馏水或用其他软水冲洗其表面1~2次;再滴上玫瑰红酸钠溶液,等1~2分钟后,斜长石即被染成红色,但此时钾长石则仍然不变(斜长石被染的红色不能持久不变)。

(3)原理经氢氟酸腐蚀活化后,钾长石中的钾即与**酸钴钠反应形成**的**酸钴钾沉淀。其他含钾矿物亦有此反应(如黑云母染色后变为绿色),因为斜长石中一般仅含微量的钾,所以基本不染色。

斜长石中的钙能被BaCl2中的钡置换,使斜长石表面含有钡,而钡又与玫瑰红酸钠反应形成红色的玫瑰红酸钡。斜长石中的钠端员矿物(钠长石)则不染色,但只要斜长石中含有3%以上的钙长石分子,一般都能染上红色。所以,此染色对斜长石仍然是普遍有效。现将钾长石和斜长石综合对比如表13所列,特别注意钾长石和不同类型斜长石与石英和其他造岩矿物的共生和产状关系。

4.关于条纹长石和文象结构

碱性长石系列中,在高温条件下钾长石和钠长石呈单相混溶晶体,但在低温条件下K和Na两者不能混溶而发生类质同象分离形成钾长石和钠长石两种矿物相的连生体,其中一种长石形成薄片呈条纹状散布于另一种长石中,这种由两种矿物相组成的长石称为条纹长石。若钾长石含量大于钠长石含量,即钠长石形成薄片呈条纹状分布于钾长石中,这种条纹长石称为正条纹长石;正条纹长石中的钠长石普遍具明显的聚片双晶,且双晶纹总是垂直条纹延长方向;若钠长石含量大于钾长石含量,即钾长石形成薄片呈条纹状分布于钠长石中,这种条纹长石称为反条纹长石。一般正条纹长石比较多见,所以除反条纹长石需特别注明外,一般正条纹长石就简称为条纹长石。

文象结构是指长石与石英连生所形成的一种特殊结构。长石形成较大的晶体,石英则按大致一定的方向穿插或镶嵌在长石晶体中。从长石的断面上可看到石英所形成的图案很像古代人在泥板上刻出的楔形文字(其笔画不是等粗的,而是头粗尾细,犹如木楔),因此被形象地称之为文象结构。由具文象结构的长石和石英的集合体称为文象花岗岩。文象结构中的长石主要是微斜长石,也可以是正长石或斜长石。文象结构是在岩浆熔体结晶的终结阶段,石英和长石同时结晶形成的所谓“共结结构”。在这以后形成的矿物,都是在气液作用下,交代原有矿物而形成的。

5.似长石类矿物概述

所谓似长石,也称副长石,是指那些组分类似长石,但SiO2含量较低,即Si∶Al不是钾长石中的3∶1,而是低于这一比值,但碱质含量却较高的无水架状硅酸盐矿物的总称。主要矿物种包括:霞石、白榴石、方柱石、钙霞石、方钠石、香花石等。

显然,似长石类矿物的成因产状特点表现为形成于贫SiO2,富含碱质的高温环境。因此,在SiO2含量不足的碱性火成岩或基性火成岩中,似长石常代替长石而出现,所以似长石类矿物是不会和石英共生的。此外,当富含SiO2的酸性火成岩与贫SiO2或不含SiO2的**接触时,酸性火成岩发生去Si作用,也可形成似长石类矿物,如香花石、方柱石等。因此,似长石类矿物在成因上和长石类矿物也有一定的联系。似长石类矿物在蚀变或风化条件下很不稳定,极易分解形成高岭石等粘土矿物。

四、作业

1.观察描述实习标本并掌握鉴定方法,记录内容、顺序和格式如下:

矿物学简明教程

2.区别下列相似矿物

(1)钾(斜)长石与石英:形态、光泽、解理

(2)天河石、绿柱石和绿色磷灰石:形态、解理、硬度、磷检测,并指明上述三种矿物的所属类别。

五、思考题

1.总结归纳硅酸盐类矿物的形态和物性特征规律及其与硅氧骨干类型的关系。

2.正长石有哪些鉴定特征?正长石晶体的哪些方向可见到卡尔斯巴双晶?

3.微斜长石具有什么鉴定特点?

4.正长石亚族矿物的成因及其用途是什么?正长石最容易变化成什么矿物?

5.斜长石亚族矿物的鉴定特征是什么?从哪几个方面可和正长石亚族的矿物相区分?

6.斜长石最易转变成什么矿物?

7.何谓条纹长石?它与文象结构怎么区别?条纹和文象是怎样形成的?

8.为什么架状硅酸盐必是铝硅酸盐?而岛状硅酸盐仅能形成铝的硅酸盐?

9.肉眼鉴定中如何区别钾长石和斜长石?

10.为什么架状硅酸盐矿物一般颜色浅、硬度高、相对密度较小?

11.似长石类矿物在成因产状上有何特点?这类矿物为什么不能与石英共生?

(三)**人工宝石的鉴别

**人工宝石品种主要合成钻石、合成蓝宝石、合成立方**锆、合成碳硅石和玻璃等,鉴别要点为:

不同品种的**人工宝石,宝石学特征也不同,可通过肉眼观察,结合鉴定仪器测定宝石的光性特征、折射率、双折射率、相对密度等鉴别宝石的品种。**人工宝石中合成蓝宝石、合成水晶、合成金红石、合成碳硅石为非均质体,其他人工品种常为具异常双折射率的均质体。

某些**人工宝石具有独特的颜色、光泽和色散(如合成金红石和合成立方**锆),可凭经验鉴别之。

合成碳硅石与合成钻石外观特征相似,可用偏光镜鉴别;合成碳硅石具有明显的刻面棱重影,可通过此特征鉴别;也可用莫桑仪鉴别。

合成**蓝宝石的包裹体随合成方法的不同而变化,如焰熔法合成蓝宝石具有气泡、料渣,与助熔剂法合成蓝宝石内部的助熔剂残余有不同的外观特征。

合成金红石和合成碳硅石有明显的小面棱重影,结合相对密度值特征,可与其他**宝石相区别。

用肉眼,和感觉怎样鉴定

用肉眼和感觉是怎么都没法鉴定的。因为,这里缺一样必不可少的东西——经验。几万、几十万次磨砺出来的经验。

怎么分辨宝石

01

看颜色 首先要注意的是观察宝石的颜色。无论是什么宝石,鉴定范围多少随宝石色彩和色调的不同而有所缩小。橄榄石特殊的橄榄绿色彩,令我们一见如故。少数几种宝石是鲜亮的翠绿色,如***、翠榴石及一些染色宝石。黑色宝石只有乌刚石、煤晶、电气石、透辉石、黑耀岩。紫色宝石有紫水晶、紫蓝宝、尖晶石、立方**锆。在鉴别翡翠、马来西亚玉和绿玉髓时,若仔细观察,可发现翡翠的绿色分布是不均匀的,断口为无光泽的参差状断口,马来西亚玉颜色分布成细丝状,断口为玻璃光泽状,且有沙感,绿玉髓颜色有*状感且分布均匀。染色翡翠颜色不自然,且在裂隙处较集中,真色翡翠颜色自然,分布亦自然。红宝石与尖晶石的肉眼鉴别,表现在红宝石多少带有多色性,置于水里,有时可见六边形的色带,而红色尖晶石颜色绝对均匀。

>02

看透明度 透明度可用于了解宝石的优劣。一般来讲,同一种宝石,透明度越高就越珍贵。透明度还可用于辨别颜色相似但种类不同的宝石。如尖晶石与紫牙乌在颜色上相似,但尖晶石是透明的,有些紫牙乌都是不透明或半透明的。黄宝石与蓝宝石也是如此。黄宝石是透明晶体,而蓝宝石则有透明、半透明至不透明的区分。橄榄石是透明晶体,而与它颜色相似的碧玉,有些品种却不透明。

>03

看光泽 宝石的光泽是重要的肉眼鉴定依据,可以大致判断出一个令人满意的折射范围。光泽由折射率的高低和抛光面的平滑程度决定。未知宝石的光泽越强,折射率就越高,半金刚光泽的宝石的折射率在折射仪的刻度尺上落在高折射率范围,具玻璃光泽的宝石其折射率在蹭范围,而半下班光泽的宝石其折射率在较低的范围。具蜡状、光泽油脂光泽的玉石抛光面比较差,丝绢光泽说明宝石有许多针状包裹体。具树脂光泽的可能是琥珀,琢成弧面型有游彩、半透明、云雾状,呈天蓝色*白光泽者是冰长月光石。呈珍珠光泽者是钠长月光石,呈黄褐色调蓝色光泽是拉长月光石。在太阳光下闪烁金色耀眼光芒者是日光石。钻石具典型的金刚光泽。

>04

观察包裹体 用10倍放大镜观察透明宝石中包裹体的特征,是区分天然与人造品的最可靠方法。天然宝石的包裹体可以是固体、液体、气体,固体多有晶形;人造宝石多数有气泡,旋状纹固体包裹体是合成宝石的夹杂物。

>05

看色散 在透明的翻面宝石中,色散强度能为鉴定提供重要的线索。只有钻石、人造立方**锆、锆石、金红石、翠榴石、锡石等用肉眼就能看到明显的色散。

>06

看断口和解理 断口和断口表面为何种光泽,对鉴定某些宝石是特别重要的。具玻璃光泽的大部分宝石为贝壳状断口,半透明和不透明玉石多为粒状、参差状断口。如珊瑚的断口为无光泽、参差状断口;琥珀的断口为树脂光泽、贝壳状断口;玉髓、玛瑙的断口为树脂光泽、贝壳状断口;绿松石为暗淡油脂光泽、粒状或贝壳状断口;密玉、东陵石为粒状、参差状断口。

任务了解矿物鉴定的工作过程

一、矿物样品的采集

样品采集是矿物鉴定的基础工作,是为了获得工作对象。采集样品时应注意其代表性、典型性及目的性。样品的采集要根据其分布情况及均匀程度选取适当的大小规格,以便研究矿物的宏观及微观特征、结构构造特点以及共生、变化关系,并注意颗粒大小及嵌布关系等特征。此外,还需要采集用于测定化学成分、内部结构、形态及物理性质等方面的样品。根据对矿物研究的目的性及矿物在**或矿石中的分布状况决定采集样品的数量。对于晶形完善或晶面复杂的矿物晶体,在采集时必须小心谨慎,切勿随意损坏。

二、矿物的分选方法

在对某种矿物进行成分、结构或物性研究时,常常需要把这种单矿物从集合体中挑选出来。试样的纯净与否,是决定研究结果是否正确的关键,而从矿物集合体中选取极为纯净的单一矿物是非常复杂的工作,往往因为分选对象的不同而采用不同的方法。

在分选之前,常常必须进行“碎样”。也就是将矿物集合体进行破碎,以便使所需的矿物与其他矿物分开。数量多时可采用***破碎,数量不多也可用铁钵人工破碎。破碎粒度主要视矿物单体的粒度而定,一般情况下需要粉碎至0.2~0.4mm之间。在粉碎的同时,必须用适当的筛网过筛,以便进行粒度分级并防止“过粉碎”。在通常情况下,过筛后0.2mm以上的样品需达1千克或更多些,以便保证从中提取足够数量的单矿物。

样品破碎后,接着就是把所需矿物从碎样中分选出来。如需要的试样数量不多,则可在双目镜下用针逐粒挑选;如需要的试样数量比较多,并且手选困难又费时,则可用其他仪器进行分选。主要方法有下列几种:

重力分选 根据矿物密度的不同,可以采用淘洗和重液分离 (有时需用离心机分离);

磁力分选 根据矿物的磁性强弱不同,利用磁铁、电磁铁进行分选;

浮游分选 根据矿物对浮油剂的不同吸附性进行分选;

介电分选 根据矿物的介电常数 (ε)不同来分离矿物,例如黑钨矿 (ε=15)、铌钽铁矿 (ε=20)、方解石 (ε=6.3)、无色透明石英 (ε=4.5)等分选效果良好;

形态分选 根据矿物的形态不同 (如呈片状、柱状或粒状)来分离矿物。

矿物分选工作,尽管目前已经有许多方法,但仍不能解决矿物分选的全部问题。特别对细小矿物及高密度矿物的分选尚属困难。

近年来,电磁重液分选、高频介电分选、***浮选、重力分选 (矿泥摇床)和重液变温分选等方法得到推广使用。其中电磁重液分选法可将非磁性矿物按密度进行分离,它甚至可使密度大的金和铂分开;高频介电分选目前只限于对数十种矿物的分离,要求矿物最小粒度大于15~20μm;重力分选仪所分离的矿物最细可达10μm;***浮选主要是利用***产生空蚀现象使细小矿物崩解,同时利用适当捕集剂,以产生浮游分选矿物的目的;重液变温分选主要用于分离某些物理性质较相近或同一种矿物之不同世代个体的分选上。

经上述种种方法分选出的单矿物样品,为了保证其纯净度,最后必须经过双目镜下的检查和挑纯。

三、矿物的肉眼鉴定

矿物的肉眼鉴定是借助肉眼和放大镜、体视显微镜以及一些简单的工具 (如小刀、磁铁、条痕板等)对矿物的外表特征 (如晶形、颜色、光泽、条痕、透明度、解理、硬度、密度等)进行观察,从而鉴定矿物的简便方法。一个具有鉴定经验的人,利用肉眼鉴定方法,就能正确地把上百种常见矿物初步鉴定出来。肉眼鉴定法对于结晶粗大,并具显著特征的矿物,效果较好。

肉眼鉴定看起来简单,但要达到快速准确,需要经过一定的训练。特别是对细粒矿物的晶形、解理的观察,需要反复实践和对比,积累经验,才能熟练掌握。肉眼鉴定矿物有一定的局限性,某些特征相似的矿物,或者是颗粒很细小的矿物和胶态矿物,往往难以鉴别,必须采用其他方法。但是肉眼鉴定仍然是进一步鉴定和研究的基础。因为通过肉眼鉴定,可以初步估计出矿物的种或族,由此决定选用什么方法进行精确的鉴定和研究。因此,肉眼鉴定矿物是一个地质工作者必须熟练掌握的基本技能。

四、仪器鉴定

用肉眼鉴定仍然确定不了的矿物,就需要借助一定的仪器设备进行鉴定。借助仪器对矿物进行鉴定的方法很多,应根据研究目的,按照有效、准确和快速的原则进行选择。

借助仪器鉴定矿物的方法包括:

1)检测矿物化学成分的方法:简易化学试验、光谱分析、**吸收光谱分析、激光光谱分析、X射线荧光光谱分析、极谱分析、化学分析和电子探针分析;

2)通过测定矿物某种物性或晶体结构数据从而可定出矿物种属的方法:密度测定、热分析、显微镜观察、电子显微镜观察、X射线分析、红外光谱分析、穆斯堡尔效应;

3)研究矿物形貌的方法:测角法、电子显微镜观察;

4)其他专门方法:包裹体研究、稳定同位素研究等。

如何鉴别铂金的真伪

  ■如何鉴别铂金和白金

  在夏季,铂金首饰是饰品消费中的热点。而铂金和白金是两个不同的概念。

  铂金是一种本身即呈天然白色的贵金属。铂金的 年开采量仅为黄金的二十分之一,而一盎司的铂金需从10吨的铂金矿石中历经5个月才能提炼出来。国内的铂金首饰通常含有90%的纯铂金,并被打上"Pt900"的标志。 铂金的 白色光泽自然天成,长期佩戴也不会褪色。而 铂金的 坚硬又使其成为钻石的最好的朋友。而白色K金是黄金加上某些合金后呈现白色。它最多仅含75%的黄金。白色K金不能被打上Pt标志,只能按其纯度打黄金及纯度的印记。例如:18K白色K金只能打"18K"、"G750"等印记。在国际贵金属市场上, 铂金的 价格要远远超过黄金,并是所有贵金属中价格最高的。另外,有的白色首饰亦可能是银制品或是在其表面镀有白色金属,时间久了均有可能露出本来面貌。铂金虽然有时会被俗称为白金,但从严格意义上来讲,它应被称作"铂金", 铂金的 英PLatinum,就是化学元素铂的意思。所以, 铂金的 纯度,稀有度,耐用性和它的天然白色光泽都是白色K金所不能比拟的。

  所以,其实市场上的有些标着"白金"的首饰其实不是铂金首饰,所以在选择时,重要是看首饰内的印记。

  ■铂金鉴别

  (一)目测方法:标记:每件首饰都应刻有化学成份印签,如(pt900)(pt750)字样,凡是有“pt”开头的印签,均是铂金饰品颜色:铂金呈锡白色,即白中带灰,光泽灿烂
  (二)仪器检测:试硬度:铂金的硬度为4--4.5度,比金、银硬,用小刀或玻璃刮有划痕,但不会被指甲划伤测密度:铂金的密度极大,手掂有沉坠感,用静水力学法测试密度应为21.43g/cm立方用火烧:铂金的熔点高达1773度,将铂金放在酒精灯或电炉上烧,颜色不变用酸试:铂金化学性质稳定,不溶于普通酸类,将铂金在试金石上划一下,用**滴之,磨痕不变用双氧水试:取少许铂金粉未,置于双氧水位瓶中,双氧水立即产生气泡,反应后的铂金丝毫无损,仍可使用

  ■铂金的七大特点

  铂金,由于其特有的品性一向被视为名贵的贵金属,近年来国际铂金协会更是极力倡导,使其愈来愈在结婚戒指中占据重要地位。


  在距今3000年前的古埃及时代,铂金已受到当时人们的广泛使用。考古学家曾发现一个埃及女祭司棺木上缀有铂金制的象形文字,历经长久时间仍能保持完美,不失其原有光泽,充分证明了铂金的持久与稳定性。而到了南非金伯利矿挖出第一颗钻石之后,铂金才得以大放异 彩。

  今年,意大利铂金协会推出了一系列新型的结婚对戒,而且提出了铂金的七个特点,表明铂金作对成为贵金属之最佳选择。

  1.纯度最高

  铂的合金里有95%的纯铂而18K金为75%的黄金。一件铂金首饰比黄金首饰有更高的纯度。

  2.最稀有性

  每年世界上产140吨铂金,而黄金年产3300吨。

  3.只有技艺熟练的工匠才能制作,铂金的熔点较之黄金更高,因此对工人的技术要求也就更加熟练。

  4.最稳定性

  铂金是对酸、碱、高温等的抵抗力最强的金属,不会褪色或变色。铂金戒一般也不会变

  形。

  5.光泽度、延展性好

  铂金拥有自然的白色和光泽,不会影响宝石的颜色,而且可令宝石放出光彩和“火”来,良好的延展性亦使其宜于加工。

  6.绝对不会使佩带首饰者有过敏反应。

  7.贵重且出众。

  ■铂金的常用鉴别方法

  1、观色泽法:纯铂金为白色,光泽灿烂,白K金的色为白色偏米**,白银的色是洁白的。从表面颜色可以区分。


  2、手掂法:铂金密度达21.45,通过同体积材料的掂重试验,铂金有沉甸甸之感,它比黄金重(19.36),比K白金重,也比银重(10.45)。


  3、烧熔法:铂金熔点达到1773oC,远远高于K白金与白银。一般焊*无法熔化铂金,据此可鉴别真伪。且铂金**后颜色不变。


  4、标记法:铂金首饰都有标准戳记。国际上用PT或PT字样表示,如PT950铂金成色为950%。


  5、煤气自然法:将首饰放于扭开的煤气灶口上,放上几分钟若首饰变红升温将煤气灶点燃,则为铂金制品。这是因为铂金可作为催化剂,促使煤气与空气中**合放热,使铂金升温、发红以至于能点燃煤气。

  6、点试法:A将水银抹在铂金上,铂金将不受污染,而黄金、白银则会与水银化合而受污染。B在铂金首饰的边或中间凹陷处用锉刀锉些粉末放入双氧水瓶中,铂金能作为催化剂促使双氧水分解,放出氧气而上下翻腾。

  ■看标记识铂金

  铂金首饰通常以含铂金的千分比来表明首饰的质地,同时也是首饰定价的根据之一。常见的标记有以下几种:

  足铂金:铂含量千分数不小于990,打"足铂"或"Pt990"标记。

  950铂金:铂含量千分数不小于950,打"铂950"或"Pt950"标记。

  900铂金:铂含量千分数不小于900,打"铂900"或"Pt900"标记。

  纯铂金硬度较小,为增加硬度,须加入一定比例的钯、铑、铱等贵重金属。 Pt950含钯、铑、铱5%,硬度仍然相对较低,一般用于素铂金首饰;Pt900含钯、铑、铱10%,硬度对镶嵌饰品来说恰到好处。目前大多数铂金戒托都是Pt900的,但也有少数厂商用Pt950制作戒托。

  由于钯、铑、铱等金属比铂更稀有、更贵重,所以,Pt900也就相应地比Pt950价格要高一些。但是许多消费者以往对黄金的认识形成了一种习惯心理:黄金的纯度越高就越值钱,并以此套用到铂金的质、价关系上。于是有些商家就利用这一点,故意把Pt950的价格标出高于Pt900,误导消费者购买,从而获取收益,不免有欺诈之嫌。

  ■如何鉴别铂金和白银饰品?

  铂金精美的色泽和最富于延展的特性,使之成为制作首饰的主要材料。昂贵稀有、永不褪色**、性质稳定是它的特性。由于白银与铂金的颜色非常接近,从外表看很容易混淆,下面简单介绍一些区分二者的方法:
  (一) 辨印鉴:首饰产品按国家标准,都要打上印鉴及其纯度的标记。如首饰上有“PT”或者“PLATNUM”或“PLAT”字样,则是铂金,如首饰上有“S”或者“SILVER”字样,则是白银。
  (二) 称重量:铂金比重为21.4,白银的比重是10.49,同一体积铂比白银要重一倍,一般用手掂重量即可区分两者。
  (三) 外观和硬度比较:铂金用肉眼仔细观察会略呈带灰色的明亮白色,质地坚硬,用大头针较难刻划伤痕,其摩氏硬度为4.3,而白银的色泽洁白,质地光滑细腻,一轻**会变成灰白色或乌黑色。其摩氏硬度为2.7,较铂金柔软得多。
  (四) 火烧法:铂金能抗高温**,其熔点高达1770ºC,用一般高温(汽油)火烧不熔,**后,颜色不变或带有淬火的痕迹。而白银熔点低,经高温火烧后,视含银量的多少,其颜色呈红色,黑红或乌黑色。
  (五) 化学法:铂金的化学性质极为稳定,耐腐蚀,遇任何酸、碱均不起反映,而白银则不耐强酸腐蚀。

怎样快速用肉眼辨别钻石真假

1.线条钻石鉴定试验

因为钻石的切工通常是规范型的,险些没有光能路程经过过程亭部刻面,以是当钻石样品台面向下放在一张画有黑线的纸上时,在上面看不到纸上的黑线。一样的现象偶然也可出现在折射率很高的钻石仿造品上,如人工制造钛酸锶和合成金红石也看不到黑线,是以需要注重;但对于那些折射率较低的仿造品来说,可以看到弯曲了的黑线。

2.哈气钻石鉴定实验

对测试样品哈一口气,如果蒙在样品外貌的水汽很快散去,并有清新之感,则申明样品是钻石;反之,样品外貌水汽消掉很慢,则申明样品是钻石的仿造品。这是因为钻石的热导率大的缘故。这也是所说的的“呼吸实验”或“雾水实验”。 做此实验时,如样品较小,需施用放大镜举行察看。此外,由于水汽蒸发速率受室温的影响很大,此方法不宜在夏季采用。

3.**效应

这是一种测定透明圆钻型珠宝的相对折射率(尤适用于折射率大于 1.80的珠宝样品)的钻石鉴定方法。测定方法是将待测样品台面或底尖向下放在有字迹的纸上,透过样品察看可识白字迹的规模,若可识白字迹的规模越小,则表明样品的折射率越大。

4.托水性试验

将钻石彻底洗濯干净,使其没有油脂,之后,将小水滴点在样品台面上,若水滴能在样品外貌保持很永劫间,则申明该样品是钻石;若水滴很快散开,则申明样品是钻石的仿造品。

5.热导仪测试

这个方法很常见,让他检测钻石的时候,如果仪器显示到红**域并且发出声音,那有可能是钻石,不过现在的仿制品已经用热导仪测不不出来了,因此钻石鉴定要综合考虑。

扩展资料

液滴试验:本试验依据的是钻石的亲油性(用手擦试钻石表面后,会发现钻石看上去有油腻腻的感觉)。具体做法:使用油性笔可以在钻石的表面划线或写字,而在其它宝石或代钻品表面做同样实验时,油迹将呈断续的浮滴状。与此相类似,民间还有一种铅笔划线法,做法是用水润湿钻石样品,然后以铅笔在其表面上划线,如果不留下铅笔的痕迹,说明被测样品为钻石,否则为其它宝石品种。

参考资料

百度百科 钻石

岩浆岩肉眼鉴别方法和步骤是怎样的

三大岩类野外观察描述定名总结:

(一)岩浆岩的观察与描述

对岩浆岩的观察,一般是观察其颜色、结构、构造、矿物成分及其含量,最后确定其**名称。肉眼鉴定岩浆岩,首先看到的就是颜色。颜色基本可以反映出**的成分和性质。

对岩浆岩进行肉眼鉴定

第一步是要依据其颜色大致定出属于何种岩类。比如,若是浅色,一般为酸性岩(花岗岩类)或中性岩(正长岩类);若是深色,一般为基性岩或超基性岩。由酸性岩到基性岩,深色矿物的含量逐渐增多,**的颜色也就由浅到深。同时还要注意区别**新鲜面的颜色和风化后的颜色。还可根据其中暗色矿物与浅色矿物的相对含量来进行描述,如暗色矿物含量超过60%者为暗色岩,在30—60%者为中色岩,在30%以下者为浅色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