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鞋百科给各位分享制作双绞线的接线标准是的知识,其中也会对路由器,交换机,计算机之间彼此连接时双绞线两端各采用什么样的标准?进行解释,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别忘了关注本站,现在我们开始吧!
路由器,交换机,计算机之间彼此连接时双绞线两端各采用什么样的标准?
t568a/t568b的线序
制作步骤:
1。先抽出一小段线,然后先把外皮剥除一段
2。将双绞线反向缠绕开
3。根据标准排线:注意这里是非常重要
4。铰齐线头
5。插入插头
6。用打线钳夹紧
7。使用测试仪测试
--------------------------------------------------------------------------------
接线标准
关于连接的标准有两个:
t568a的线序是 白绿 绿 白橙 蓝 白蓝 橙 白棕 棕
t568b的线序是 白橙 橙 白绿 蓝 白蓝 绿 白棕 棕
八根线要根据标准插入到插头中
--------------------------------------------------------------------------------
t568a/t568b
二者没有本质的区别,只是颜色上的区别
本质的问题是要保证:
1,2 线对是一个绕对
3,6 线对是一个绕对
4,5 线对是一个绕对
7,8 线对是一个绕对
注意:不要在电缆一端用t568a,另一端用t568b
t568a/t568b的混用是跨接线的特殊接线方法
工程中使用比较多的是 t568b 打线方法
千兆网线的接法
双绞线遵循的国际标准是()和(),分别所对应的顺序是()和()
双绞线?
为了降低信号的干扰程度,电缆中的每一对双绞线一般是由两根绝缘铜导线相互扭绕而成,双绞线也因此而得名
一、关于双绞线做法的两种国际标准
双绞线做法有两种国际标准,分别是EIA/TIA568A和EIA/TIA568B。下面我们首先来看看它们的连接方式,见下图:
引脚顺序 介质直接连接信号 双绞线绕对的排列顺序
1 TX+(传输) 白绿
2 TX-(传输) 绿
3 RX+(接收) 白橙
4 没有使用 蓝
5 没有使用 白蓝
6 RX-(接收) 橙
7 没有使用 白棕
8 没有使用 棕
(EIA/TIA568A标准)
引脚顺序 介质直接连接信号 双绞线绕对的排列顺序
1 TX+(传输) 白橙
2 TX-(传输) 橙
3 RX+(接收) 白绿
4 没有使用 蓝
5 没有使用 白蓝
6 RX-(接收) 绿
7 没有使用 白棕
8 没有使用 棕
(EIA/TIA568B标准)
实际上标准接法EIA/TIA568A和EIA/TIA568B二者并没有本质的区别,只是颜色上的区别,用户需要注意的只是在连接两个水晶头时必须保证:
1,2 线对是一个绕对;
3,6 线对是一个绕对;
4,5 线对是一个绕对;
7,8 线对是一个绕对;
双绞线中 4/5 , 7/8 这四根线没有定义。而具体做线时,往往不注意接成了 1 、 2 、 3 、 4 (在前几年做 NOVELL 网连接 10M 网络时就是这样连接的,但 10M 网络相对而言带宽窄,连通性好,故连接成 1 、 2 、 3 、 4 也可以互访)。由于 100M 的高带宽,再连成 1 、 2 、 3 、 4 就不能很好地工作了。要命的是,该故障的表现方式不尽相同:有的计算机在进行连接后,网卡和集线器 / 交换机上的指示灯均正常点亮;有的计算机却是网卡上的指示灯正常亮,而集线器 / 交换机端的指示灯闪烁,从而增加了排错的难度。所以这个错误一定要高度重视。
二、何为直通线缆?何为交叉线缆?
通常,我们会看到双绞线的两种常用的连接方法:直通线缆和交叉线缆。下面分别介绍这两种线缆的引脚排序及适用场合。
1. 直通线缆:
水晶头两端都是遵循568A或568B标准,双绞线的每组绕线是一一对应的。颜色相同的为一组绕线。直通线缆适用场合:
交换机(或集线器)UPLINK口-------------交换机(或集线器)普通端口
交换机(或集线器)普通端口-------------计算机(终端)网卡
2. 交叉线缆:
水晶头一端遵循568A,而另一端遵循568B标准。即两个水晶头的连线交叉连接,A水晶头的1,2对应B水晶头的3,6;而A水晶头的3,6对应B水晶头的1,2。颜色相同的为一组绕线。交叉线缆适用场合:
交换机(或集线器)普通端口------------交换机(或集线器)普通端口
计算机网卡(终端)-------------计算机网卡(终端)
A端水晶头排列顺序 引脚顺序 B端水晶头排列顺序
白橙 1 白绿
橙 2 绿
白绿 3 白橙
蓝 4 蓝
白蓝 5 白蓝
绿 6 橙
白棕 7 白棕
棕 8 棕
(标准的交叉线缆)
说明:如果两个集线器/交换机的物理距离较远,一般采用级联方式。需要注意的是:IEEE802.3u 100 BASE-TX CLASS II 类HUB 之间的级联长度不能超过 5米, 100M以太网中两个交换机的最大距离为 100米。如果已经使用了UPLINK口级联,它旁边的普通端口就不可以再用
网线标准做法是什么
网线的标准:双绞线端接有两种标准:T568A和T568B,而双绞线的连接方法也主要有两种:直通线缆和交叉线缆。直通线缆的水晶头两端都遵循T568B标准,双绞线的每组线在两端是一一对应的,颜色相同的在两端水晶头的相应槽中保持一致。它主要用在交换机(或集线器)Uplink口连接交换机(或集线器)普通端口或交换机普通端口连接计算机网卡上。而交叉线缆的水晶头一端遵循568A,而另一端则采用568B标准,即A水晶头的1、2对应B水晶头的3、6,而A水晶头的3、6对应B水晶头的1、2,它主要用在交换机(或集线器)普通端口连接到交换机(或集线器)普通端口或网卡连网卡上。
如何制作双绞线 制作双绞线的步骤
双绞线在我们正常居家环境和办公场所里是经常使用到的,它是一种综合布线工程中最常用的传输介质,是由两根具有绝缘保护层的铜导线组成的。把两根绝缘的铜导线按一定密度互相绞在一起,每一根导线在传输中辐射出来的电波会被另一根线上发出的电波抵消,有效降低信号干扰的程度。记得以前上学时,在电脑技术课上,老师就教过我们如何制作网线,这其实也是双绞线的一种方式。
如何制作双绞线-制作步骤
1.用双绞线网线钳(当然也可以用其他剪线工具)把5类双绞线的一端剪齐(最好先剪一段符合布线长度要求的网线),然后把剪齐的一端插入到网线钳用于剥线的缺口中,注意网线不能弯。
2.稍微握紧压线钳慢慢旋转一圈(无须担心会损坏网线里面芯线的皮,因为剥线的两刀片之间留有一定距离,这距离通常就是里面4对芯线的直径),让刀口划开双绞线的保护胶皮,拔下胶皮。当然也可使用专门的剥线工具来剥下保护胶皮。注意:剥线长度通常应恰好为水晶头长度,这样可以有效避免剥线过长或过短造成的麻烦。剥线过长则不美观,另一方面因网线不能被水晶头卡住,容易松动;剥线过短,因有外皮存在,太厚,不能完全插到水晶头底部,造成水晶头插针不能与网线芯线完好接触。
3.剥除外皮后即可见到双绞线网线的4对8条芯线,并且可以看到每对的颜色都不同。每对缠绕的两根芯线是由一种染有相应颜色的芯线加上一条只染有少许相应颜色的白色相间芯线组成。四条全色芯线的颜色为:棕色、橙色、绿色、蓝色。
4.把每对都是相互缠绕在一起的线缆逐一解开。解开后则根据规则把几组线缆依次地排列好并理顺,排列的时候应该注意尽量避免线路过多的缠绕和重叠。把线缆依次排列并理顺之后,由于线缆之前是相互缠绕着的,因此线缆会有一定的弯曲,应该把线缆尽量扯直并保持线缆平扁。把线缆扯直的方法也十分简单,利用双手抓着线缆然后向两个相反方向用力,并上下扯一下即可。
5.把线缆依次排列好并理顺压直之后,应该细心检查一遍,之后利用压线钳的剪线刀口把线缆项部裁剪整齐。
6.把整理好的线缆插入水晶头内。需要注意的是,要将水晶头有塑造料弹**的一面向下,有针脚的一面向上,使有针脚的一端指向远离自己的方向,有方型孔的一端对着自己。此时,最左边的是第1脚,最右边的是第8脚,其余依次顺序排列。插入的时候需要注意缓缓地用力把8条线缆同时沿IU一45头内的8个线槽插入,一直插到线槽的顶端。注意:裁剪的时候应该是水平方向插入,否则线缆长度不一会影响到线缆与水晶头的正常接触。若之前把保护层剥下过多的话,可以在这里将过长的细线剪短,保留去掉外层保护层的部分约为15mm,这个长度正好能将各细导线插入到各自的线槽。如果该段留得过长,一来会由于线缆不再互绞而增加串扰,二来会由于水晶头不能压住护套而可能导致电缆从水晶头中脱出,造成线路的接触**甚至中断。在最后一步的压线之前,可以从水晶头的顶部检查,看看是否每一组线缆都紧紧地顶在水晶头的末端。
7.压线。在最后一步压线之前,此时可以从水晶头的顶部检查,看看是否每一组线缆都紧紧地顶在水晶头的末端。确认无误之后就可以把水晶头插入压线钳的8P槽内压线了,把水晶头插入后,用力握紧线钳,若力气不够的话,可以使用双手一起压,这样压的过程使得水晶头凸出在外面的针脚全部压入水晶并头内,施力之后听到一声轻微的“啪”即可。
8.压线之后水晶头凸出在外面的针脚全部压入水晶并头内,而且水晶头下部的塑料扣位也压紧在网线的灰色保护层之上。到此,水晶头就制作完毕了。
通过上面的详细的介绍,大家对双绞线的制作应该也有了一定的了解。如果情况允许的话,建议大家可实际动手操作下。如果制作过程中有什么不是很清楚的地方,我们也可以请教专业的人士。即使没有专业的人士请教,现在网络技术这么发达,我们也可以在网上下载视频来观摩,边看边做。只要你有这么耐心,就不怕你学不会的东西。当然你首先得先了解上面的制作步骤。
如何制作网线(双交线)网线线对的颜色排列是什么?
关于双绞线的色标和排列方法是有统一的国际标准严格规定的,现在常用的是TIA/EIA568B。在打线时应使用如下的顺序:
(TIA/EIA568B)
1->橙白 2->橙 3->绿白 4->蓝 5->蓝白 6->绿 7->棕白 8->棕
而且,使用电缆两头一对一的连接方式,会使一组信号(负电压信号)通过不绞合在一起的两根芯线传输,造成极大的近端串扰(NEXT->Near-end-crosstalk) 所以应按照国际标准打线!
RJ45接双绞线定义为: ( 10BaseT,100BaseTX )
1 Rx+ 2 Rx- 3 Tx+ 6 Tx- 其余4,5,7,8都NA
AMP双绞电缆内有8根电线,分为4对,每一对就是一对双绞线,依次为:(橙,白/橙);(绿,白/绿);(棕,白/棕);(蓝,白/蓝)(“白/橙”指白线上有橙色的色点)
2、如果用于电脑与集线器(Hub)相连,请按下列顺序排线:
橙;白/橙;绿;白/棕;棕;白/绿;蓝;白/蓝
3、如果用于两台电脑直接相连,(不经过集线器)则一端如下接:
橙;白/橙;绿;白/棕;棕;白/绿;蓝;白/蓝
另一端如下排线:
绿;白/绿;橙;白/棕;棕;白/橙;蓝;白/蓝
不管如何接线,最后完成后用RJ-45测线仪测试时,4个绿灯都应依次闪烁。
100BASE-T4 RJ-45对双绞线的规定如下:
1、2用于发送,3、6用于接收,4、5,7、8是双向线。
1、2线必须是双绞,3、6双绞,4、5双绞,7、8双绞。
用于HUB到电脑时,按顺序接好即可。
如果用于两台电脑直接相连,需将一边的3、6接另一边的1、2,1、2接另一边的3、6。也就是将一端的发送接另一边的接收,接收接另一边的发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