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里,望闻问切,是什么意思?
望、闻、问、切是中医诊断学四种诊察疾病的基本方法,简称“四诊”。运用视觉观察病人全身和局部的神色形态的变化叫望诊;凭听觉和嗅觉以辨别病人的声音和气体的变化属于闻诊;了解疾病的发生和发展的过程、现在症状及其与疾病有关的情况叫问诊;切按病人脉搏和按抚病人的脘腹、手足以及其它部位叫切诊。
切,指摸脉象。(医者用手指按其腕后桡动脉搏动处,借以体察脉象变化,辨别脏腑功能盛衰,气血津精虚滞的一种方法。)望闻问切,合称四诊(four diagnostic methods)。最早应源于《难经》第六十一难。最早使用四字联称。观察病人的神、色、形、态的变化。
望闻问切是中医用语。望,指观气色;闻,指听声息;问;指询问症状;切;指摸脉象。最早应源于《难经》第六十一难。最早使用四字联称,则应处于《古今医统》:“望闻问切四字,诚为医之纲领。
中医中望闻问切,具体指什么内容?
切,指摸脉象。(医者用手指按其腕后桡动脉搏动处,借以体察脉象变化,辨别脏腑功能盛衰,气血津精虚滞的一种方法。)望闻问切,合称四诊(four diagnostic methods)。最早应源于《难经》第六十一难。最早使用四字联称。观察病人的神、色、形、态的变化。
中医诊断中,望、闻、问、切四种方法分别运用了视觉、听觉、嗅觉和触觉四种感觉。
望诊:观察病人的外貌、肤色、舌苔、目光等,以推断病情。 闻诊:听取病人的声音、呼吸、咳嗽等,以及嗅闻体味、排泄物等,来了解病情。 问诊:询问病人关于病史、症状、饮食、睡眠等方面的情况,以便综合判断病情。 切诊:通过触摸或按压身体的特定部位,如脉搏,来感知病情。
切诊是指通过触摸病人的身体,了解病情的一种方法。切脉是切诊的主要手段之一,通过手指按在病人腕后挠动脉搏动处,观察脉象变化,辨别脏腑功能盛衰、气血津精虚滞等病理状态。正常脉象表现为寸、关、尺三部都有脉在搏动,不浮不沉,不迟不数,从容和缓,柔和有力,流利均匀,节律一致。
切诊,又称切脉或诊脉,是指医生用手指按压患者腕后桡动脉处,观察脉象的变化,以此判断脏腑功能的强弱和气血津液的盈亏。正常的脉象是寸、关、尺三部分均能触及脉搏,且脉象不浮不沉、不快不慢,柔和有力,节律一致。望闻问切合称四诊,这四诊方法互相补充,互相验证,是中医诊断疾病的重要手段。
中医的望闻问切是什么意思
1、望、闻、问、切是中医诊断学四种诊察疾病的基本方法,简称“四诊”。运用视觉观察病人全身和局部的神色形态的变化叫望诊;凭听觉和嗅觉以辨别病人的声音和气体的变化属于闻诊;了解疾病的发生和发展的过程、现在症状及其与疾病有关的情况叫问诊;切按病人脉搏和按抚病人的脘腹、手足以及其它部位叫切诊。
2、中医通过“望闻问切”四种方式来诊断疾病。望,即观察患者的气色、舌苔等外在表现;闻,指的是听患者的声音、呼吸等;问,通过询问了解患者的病史和症状;切,即通过脉诊来感知患者的脉象变化。 望闻问切的细节 在“望”的环节,医生会观察患者的脸色、舌象等,以此判断身体的健康状况。
3、望,指观气色;闻,指听声息;问;指询问症状;切;指摸脉象。合称四诊。望诊 就是用眼睛望病人的整体和局部的情况。首先要看病人是不是有神,有神为眼睛明亮,神志清楚,语言流畅,反应灵敏;无神为目光晦暗,表情呆滞,反应迟钝,语无伦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