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鞋百科给各位分享铝线的成数怎么算的知识,其中也会对铝线线径与平方如何换算(铝电线平方与直径对照表)进行解释,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别忘了关注本站,现在我们开始吧!
铝线线径与平方如何换算
电线平方数(平方毫米)=圆周率乘上电线半径(毫米)的平方;2.5方线的线直径是:2.5/3.14=0.8,再开方为0.9毫米,因此2.5方线的线径是2*0.9毫米=1.8毫米。
估算口诀
仅供参考
二点五下乘以九,往上减一顺号走。
三十五乘三点五,双双成组减点五。
条件有变加折算,高温九折铜升级。
穿管根数二三四,八七六折满载流。
说明:
(1)本节口诀对各种绝缘线(橡皮和塑料绝缘线)的载流量(安全电流)不是直接指出,而是"截面乘上一定的倍数"来表示,通过心算而得。由表5 3可以看出:倍数随截面的增大而减小。
" 二点五下乘以九,往上减一顺号走"说的是2.5mm’及以下的各种截面铝芯绝缘线,其载流量约为截面数的9倍。如2.5mm’导线,载流量为 2.5×9=22.5(A)。从4mm’及以上导线的载流量和截面数的倍数关系是顺着线号往上排,倍数逐次减l,即4×8、6×7、10×6、16×5、 25×4。
"三十五乘三点五,双双成组减点五",说的是35mm"的导线载流量为截面数的3.5倍,即35×3.5=122.5(A)。从 50mm’及以上的导线,其载流量与截面数之间的倍数关系变为两个两个线号成一组,倍数依次减0.5。即50、70mm’导线的载流量为截面数的3 倍;95、120mm"导线载流量是其截面积数的2.5倍,依次类推。
"条件有变加折算,高温九折铜升级"。上述口诀是铝芯绝缘线、明敷在环境温度25℃的条件下而定的。若铝芯绝缘线明敷在环境温度长期高于25℃的地区,导线载流量可按上述口诀计算方法算出,然后再打九折即可;当使用的不是铝线而是铜芯绝缘线,它的载流量要比同规格铝线略大一些,可按上述口诀方法算出比铝线加大一个线号的载流量。如16mm’铜线的载流量,可按25mm2铝线计算。
______一般铜线安全计算方法是:
2.5平方毫米铜电源线的安全载流量--28A。
4平方毫米铜电源线的安全载流量--35A 。
6平方毫米铜电源线的安全载流量--48A 。
10平方毫米铜电源线的安全载流量--65A。
16平方毫米铜电源线的安全载流量--91A 。
25平方毫米铜电源线的安全载流量--120A。
如果是铝线,线径要取铜线的1.5-2倍。
如果铜线电流小于28A,按每平方毫米10A来取肯定安全。
如果铜线电流大于120A,按每平方毫米5A来取。
导线的截面积所能正常通过的电流可根据其所需要导通的电流总数进行选择,一般可按照如下顺口溜进行确定:
十下五,百上二, 二五三五四三界,柒拾玖五两倍半,铜线升级算.
铝线计算方法
铝线的电阻可根据导体电阻的计算公式来计算:R=ρL/S,其中,L为导体长度,单位是m;S为导体的横截面积,单位是m²;ρ是导线的电阻率,它与导体的制作材料有关,在数值上等于单位长度、单位面积的导体在20℃时所具有的电阻值.一定温度下的电阻率数值可查相关物理学手册获得数据.
95平方铝线单芯相当于多少平方铜线。
按40度计算,铜的电阻率为0。01859,铝的电阻率为0。03154,二者的比例为:0。5878,所以按发热量计算,95平方的铝线就相当于:95*0。5878 = 56 平方的铜线。
铝排,和铝线的载流量的计算方法
“2.5下乘以九,往上减一顺号走”说的是2.5mm及以下的各种截面铝芯绝缘线,其载流量约为截面数的9倍。如2.5mm导线,载流量为2.5×9=22.5(A)。
从4mm及以上导线的载流量和截面数的倍数关系是顺着线号往上排,倍数逐次减1,即4×8、6×7、10×6、16×5、25×4。3、“三十五乘三点五,双双成组减点五”,说的是35mm的导线载流量为截面数的3.5倍,即35×3.5=122.5(A)。
从50mm及以上的导线,其载流量与截面数之间的倍数关系变为两个线号成一组,倍数依次减0.5。即50mm、70mm导线的载流量为截面数的3倍;
95、120mm”导线载流量是其截面积数的2.5倍,依次类推。“条件有变加折算,高温九折铜升级”。上述口诀是铝芯绝缘线、明敷在环境温度25℃的条件下而定的。若铝芯绝缘线明敷在环境温度长期高于25℃的地区,导线载流量可按上述口诀计算方法算出,然后再打九折即可。
当使用的不是铝线而是铜芯绝缘线,它的载流量要比同规格铝线略大一些,可按上述口诀方法算出比铝线加大一个线号的载流量。如2.5平方毫米铜芯线等于4平方毫米铝芯线,4平方毫米铜芯线等于6平方毫米铝芯线,6平方毫米铜芯线等于10平方毫米铝芯线。
扩展资料:
一般负载(也可以成为用电器,如电灯、冰箱等等)分为两种,一种是电阻性负载,一种是电感性负载。对于电阻性负载的计算公式:P=UI 对于日光灯负载的计算公式:P=UIcosф,其中日光灯负载的功率因数
不同电感性负载功率因数不同,统一计算家庭用电器时可以将功率因数cosф取0.8。
也就是说如果一个家庭所有用电器加上总功率为6000瓦,则最大电流是I=P/Ucosф=6000/220*0.8=34(A)
但是,一般情况下,家里的电器不可能同时使用,所以加上一个公用系数,公用系数一般0.5。所以,上面的计算应该改写成 I=P*数/Ucosф=6000*0.5/220*0.8=17(A) 也就是说,这个家庭总的电流值为17A。则总闸空气开关不能使用16A,应该用大于17A的。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载流量
铝线怎么算重量
铝的比重是2.7,铝线是圆柱体!算出铝线总体积再乘上比重就行了!
电线平方数和线径如何换算
电线的平方是什么,电线的平方又是怎么计算的呢?今天算长见识了
铜线,铝线线径的计算公式
铜线: S= IL / 54.4*U铝线: S= IL / 34*U式中:
I——导线中通过的最大电流(A)L——导线的长度(m)U——充许的电压降(v)S——导线的截面积(mm²)
说明:1、U电压降可由整个系统中所用的设备范围内,分给系统供电用的电源电压额定值综合起来考虑选用。2、计算出来的截面积往上靠。
扩展资料
铜线的力学性能:
抗拉强度:≥315
伸长率:≥30
注 :除制锁、钟用线材外的其他线材的室温拉伸力学性能。
试样尺寸:直径>2.0~4.0。
铜包铝线的特点:
1、大部分铜包铝线都是采用国际上先进的包覆焊接工艺生产的。铜层采用密实性高、导电性好的高纯度精铜,与铝芯线间实现冶金结合,有较好的密合性;铜层沿圆周方向及纵向分布均匀,同心度好。
2、在质量和直径相同的条件下,铜包铝线与纯铜线的长度比为2.45:1~ 2.68:1,这样就大大降低了电缆生产的成本。
3、铜包铝线比纯铜线更具可塑性,又不像铝那样会生成绝缘的**物,因此更易加工处理。
4、铜包铝线质量轻,便于运输、安装施工。必须指出,由于铜包铝线与纯铜线的力学性能不完全一样,在工程施工时应加以注意,并不断积累使用经验.
参考资料来源:
百度百科-铜线
百度百科-铝线
铝线线径与平方如何换算
电线平方数(平方毫米)=圆周率乘上电线半径(毫米)的平方;2.5方线的线直径是:2.5/3.14=0.8,再开方为0.9毫米,因此2.5方线的线径是2*0.9毫米=1.8毫米。
估算口诀
仅供参考
二点五下乘以九,往上减一顺号走。
三十五乘三点五,双双成组减点五。
条件有变加折算,高温九折铜升级。
穿管根数二三四,八七六折满载流。
说明:
(1)本节口诀对各种绝缘线(橡皮和塑料绝缘线)的载流量(安全电流)不是直接指出,而是"截面乘上一定的倍数"来表示,通过心算而得。由表5 3可以看出:倍数随截面的增大而减小。
" 二点五下乘以九,往上减一顺号走"说的是2.5mm’及以下的各种截面铝芯绝缘线,其载流量约为截面数的9倍。如2.5mm’导线,载流量为 2.5×9=22.5(A)。从4mm’及以上导线的载流量和截面数的倍数关系是顺着线号往上排,倍数逐次减l,即4×8、6×7、10×6、16×5、 25×4。
"三十五乘三点五,双双成组减点五",说的是35mm"的导线载流量为截面数的3.5倍,即35×3.5=122.5(A)。从 50mm’及以上的导线,其载流量与截面数之间的倍数关系变为两个两个线号成一组,倍数依次减0.5。即50、70mm’导线的载流量为截面数的3 倍;95、120mm"导线载流量是其截面积数的2.5倍,依次类推。
"条件有变加折算,高温九折铜升级"。上述口诀是铝芯绝缘线、明敷在环境温度25℃的条件下而定的。若铝芯绝缘线明敷在环境温度长期高于25℃的地区,导线载流量可按上述口诀计算方法算出,然后再打九折即可;当使用的不是铝线而是铜芯绝缘线,它的载流量要比同规格铝线略大一些,可按上述口诀方法算出比铝线加大一个线号的载流量。如16mm’铜线的载流量,可按25mm2铝线计算。
______一般铜线安全计算方法是:
2.5平方毫米铜电源线的安全载流量--28A。
4平方毫米铜电源线的安全载流量--35A 。
6平方毫米铜电源线的安全载流量--48A 。
10平方毫米铜电源线的安全载流量--65A。
16平方毫米铜电源线的安全载流量--91A 。
25平方毫米铜电源线的安全载流量--120A。
如果是铝线,线径要取铜线的1.5-2倍。
如果铜线电流小于28A,按每平方毫米10A来取肯定安全。
如果铜线电流大于120A,按每平方毫米5A来取。
导线的截面积所能正常通过的电流可根据其所需要导通的电流总数进行选择,一般可按照如下顺口溜进行确定:
十下五,百上二, 二五三五四三界,柒拾玖五两倍半,铜线升级算.
铜线和铝线的重量怎样计算
铜线和铝线的重量计算方式:
电线重量=导体重量+绝缘重量。
导体重量=导体比重×截面积(其中铜导体比重为8.9g/cm3,铝为2.7g/cm3,截面积一般取标称截面如1.5、2.5、4、6.....等
绝缘层重量=3.14×(挤包前外径 绝缘厚度)×绝缘厚度×绝缘料比重(其中PVC绝缘料比重为1.5g/cm3 PE绝缘料比重为0.932g/cm3 )。
扩展资料:
每千米铜电缆其它计算公式:
1、每千米导体重量:(Kg/Km)=d2×0.7854×G×N×K1×K2×C。
d=铜线径 G=铜比重 N=条数 K1=铜线绞入率 K2=芯线绞入率 C=绝缘芯线根数。
2、每千米绝缘重量:(Kg/Km)=(D2-d2)×0.7854×G×C×K2。
D=绝缘外径 d=导体外径 G=绝缘比重 K2=芯线绞入率 C=绝缘芯线根数。
3、每千米外被重量:(Kg/Km)=(D12-D2)×0.7854×G。
D1=完成外径。
D=上过程外径。
G=绝缘比重。
参考资料:
百度百科-铜线
百度百科-铝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