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鞋百科给各位分享电焊立焊时有哪些技巧的知识,其中也会对电焊立焊的正确方法(电焊立焊的正确方法3.2电弧多大)进行解释,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别忘了关注本站,现在我们开始吧!
电焊立焊的正确方法
一、立焊操作规程
1、立焊使用的电流不要过大,略低于角焊电流,选择焊条的大小要根据焊件的厚度而定。
2、焊接时电弧不要太大,要短弧焊接。焊接方法,采取“之”字形或三角形焊接方法。如果是多层焊接,第一遍电流要小一些,以后的焊接要清理干净药皮等杂物,减少夹渣或焊不透现象。
3、摆动要到位,要均匀的摆动,不然焊缝就不是特别好看,很可能咬边或者有很大的焊瘤。
二、立焊是指沿接头由上而下或由下而上焊接。 焊缝倾角90°(立向上)、270°(立向下)的焊接位置,称为立焊位置。在立焊位置进行的焊接,称为立焊。
手工电弧焊焊立焊技巧是什么?
立焊操作方法有两种:一种是由下向上施焊,称为向上立焊;另一种是由上向下施焊,称为向下立焊。目前生产中应用最广泛的是由下向上施焊,在练习中以此种方法为重点。
1、向上立焊操作要领
l)焊接时应选用较小直径的焊条(2.5mm~4mm),较小的焊接电流(比平对接焊小10%~15% ) ,这样熔池体积小,**凝固快,可以减少和防止熔化金属下淌。
2)采用短弧焊接,电弧长度不大于焊条直径,利用电弧吹力托住熔池,同时短弧操作利于熔滴过渡。
3)焊条工作角度为90°,前倾角为-10~-30°,即焊条向焊接方向的反方向倾斜,这样电弧吹力对熔池产生向上的推力,防止熔化金属下淌。
4)为便于右手操作和观察熔池情况,焊工身体不要正对焊缝,要略向左偏。
2、向下立焊法
向下立焊法只适用于薄板和不甚重要结构的焊接,因向下立焊比向上立焊熔化金属及熔渣更易下坠,焊缝易产生夹渣和气孔等**。向下立焊法的特点是焊接速度快.熔深浅,熔宽窄,不易烧穿,焊缝成形美观,操作简单,但需要热练掌握操作技巧。其操作要点如下:
l)焊接电流应适中,保证熔合良好;
2)焊接时,使焊条垂直于焊件表面用直击法引弧,运条采用较大焊条前倾角,约为30~40°,利用电弧吹力托住熔池,防止熔池下淌;
3)采用直线形运条法,尽量避免横向摆动,但有时也可稍作横向摆动,以利于焊缝两侧与母材熔合良好。向下立焊法最好使用熔渣粘度较大的向下立焊专用焊条。除使用交流焊接电源外,普通直流弧焊电源都应使用直流反接法焊接。
电焊立焊的方法和技巧是什么?
簿料立焊焊接方法,四个技巧和运弧手法,关注我教你轻松学会电焊
我是一名电焊初学者,立焊时各种手法试过,铁水还是往
1、立焊两种方法分别是:一种是锯齿形焊接方法,一种就是月牙形运条方法。
2、立焊是指沿接头由上而下或由下而上焊接。 焊缝倾角90°(立向上)、270°(立向下)的焊接位置,称为立焊位置。在立焊位置进行的焊接,称为立焊。
3、立焊时,由于焊条的熔滴和熔池内铁水容易下淌,操作困难。因此应注意以下几点:
(1)采用较细直径的焊条和较小的焊接电流。
(2)采用短弧焊接,缩短熔滴过渡距离。
(3)正确选用焊条倾斜角度。如对接立焊时,焊条角度左右方向各为90°,与垂直平面下方成60°~80°夹角。
(4)根据接头形式和熔池温度,灵活选用运条方法。
4、立焊操作要点有:
(1)立焊宜采用比平焊较细直径的焊条和较小的焊接电流或火焰,减小熔池的体积和使熔池温度不会过高,从而减少熔池内金属的下淌。
(2)采用短弧焊接,缩短熔滴向熔池过渡的距离。
(3)焊接时尽量缩短电弧或火焰对工件加热的时问,不要过长地停留在某点上。可采用挑弧运条法,当电弧或火焰在焊件上形成熔池后,把焊条向上或向两侧移开,使电弧或火焰暂时移开熔池(不灭弧),有利于熔敷金属的**凝固,然后再把焊条移回来。
(4)正确选择焊条角度(左右方向为90°,与下方垂直平面成60°-80°,利用电弧或火焰的吹力对熔池有向上推的作用,有利于熔滴过渡和托住熔他金属。
(5)一般是采用由下向上焊,焊薄件时(小于3mm)也可由上向下焊。气悍一般由下向上焊,但水下电焊时,则应从上向下焊。
电焊手法立焊有几种手法
一、仰角焊
跟平角焊的区别就在与位置不同别的没什么
二、平板对接仰位焊单面焊双面成形(碱性焊条)
1、焊前准备
采用角向磨光机、钢丝刷将坡口两边各20mm范围内的铁锈、油污、及**皮清除干净,直至露出金属光泽,以减少焊接过程中气孔产生的倾向。在钢板头尾20mm处进行点焊,组对间隙为始焊端3mm,终焊端4mm,组对完成后对焊件做2--3°的反变形
2、焊接工艺参数
焊接层次
焊条直径
引弧电流(a)
推力电流(a)
焊接电流(a)
极性
打底层
3.2
4--6
6--8
130
直流正接
填充层
3.2
4--6
2--4
110--130
直流反接
盖面层
3.2
4--6
6--8
90--100
直流反接
3、焊接
3.1、打底焊
在试件始焊端定位焊缝处引燃电弧,保持焊条角度沿焊接方向90°-100°。稍作停顿待形成熔池后迅速压低电弧做小锯齿摆动向前运条,摆动到坡口根部时焊条向上送进,至少使电弧的3/4在坡口背面燃烧,当听到“噗”的声音说明电弧已击穿试件背面,观察已形成熔孔,熔孔大小约为焊条直径的1.5倍,由于此时试件温度较低,容易产生偏吹,造成一侧熔孔打开,而另一侧出现未熔,应迅速将焊条拉向未熔的一侧或改变焊条的角度继续熔化。待熔孔正常后,迅速将焊条向前方斜下快速运动,达到灭弧的目的。熔池温度逐渐降低,当熔池颜色稍微变为暗红色时,再将焊条打在原熔池的1/3部位上,上顶电弧,打开熔孔,重复以上动作,有节奏的向前进行灭弧焊接。操作过程中要注意控制熔孔大小和熔池形状尽量相同,如果发现溶孔过大或熔池铁水有下淌倾向,说明熔池温度过高,如果处理不及时将会使正面焊缝出现焊瘤、背面焊缝严重凹陷,使焊接无法进行,这时应迅速灭弧,灭弧后待温度稍微降低(在熔池颜色变暗红之前),马上引弧焊接,以稍慢的频率进行焊接,待熔池温度和熔孔大小正常后,再正常焊接。应注意的是,引弧和熄弧的动作要干净利落,否则容易引起背面焊道凹陷的**。
3.2
、焊条角度参照打底焊接时的焊条角度。第一层填充电流可以适当增大,有利于消除焊趾处难以清除的熔渣。运条采用矩齿形或反月牙形运条方式,控制好焊条角度,短弧焊接,在焊缝两边要有足够的停留时间,以保证两侧融合良好,焊道平整。第二层填充焊缝更要控制好熔池形状,保证焊缝平整,使其高度距试件母材表面1mm左右
,尽量延长电弧在两边的停留时间使填充焊道中心稍凹,对于盖面层的焊接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填充过程中应注意避免熔化坡口边缘,以保证盖面焊缝宽度一致,平直美观。接头时,在弧坑前方10-15mm处引弧,短弧拖向弧坑,沿弧坑的弧度运条,待形成熔池,两边充分熔合后,正常焊接。焊接过程中始终保持短弧操作。
3.3盖面的焊接
焊前应认真清除焊道熔渣和飞溅物,并保持两棱边的完好和清晰可见。焊条角度参照打底时的角度,采用反月牙运条形运条,电弧运到两棱边处时要确保铁水铺展开而且超过棱边0.5mm—1mm左右;反月牙运条可以使电弧在两侧棱边处重叠较多,从而减小棱边处的咬边。焊接过程必须保持电弧为短弧。